首页 百科知识 立足高校创新基地,分类培养

立足高校创新基地,分类培养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是确保两化融合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目前这种培训模式已在相关企业单位顺利开展,为两化融合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为了满足企业及其两化融合从业个人培训需求,充分利用高校研究优势,创新培训模式,积极开展非脱产培训工作,提升学员学力的同时又提升其两化融合工程技能。一方面,高校加强培育两化融合应用型师资队伍,塑造并提升两化融合师资整体素质。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需要一大批符合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需求,具备中国特色创新的人才,主要包括:开发和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强,具备专业工业生产知识,既懂得信息化,又懂得相关领域工业化的复合型领军人才;以计算机科学家、技术专家、软件专家为代表的学术创新型人才;以工程技术专家、工程师和技术开发人才为主要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相关领域的工业应用型人才;具有组织协调、产业发展与经营管理能力的管理型人才;有国际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3]

符合 “新常态”下两化融合需求的创新人才,无论是学术创新型人才、工程技术型人才,还是管理型人才,他们的显著特征都是创新。应当立足于高校基础创新,一方面重视学术研究型、工程技术型以及工业应用型两化融合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培养他们在多学科团队中的协同工作能力,运用知识求解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以及较好的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因此,要培养两化融合创新人才,就应在学术研究型、工程技术型和工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之上,强化对创新素质、管理素质和国际化素质的培养和训练。[4]如图5.5所示。

图5.5 两化融合复合型人才分类培养框架

(1)“新常态”下两化融合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

通过对国内外学术研究型人才的素质分析和相关理论的研究,我们认为两化融合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研究素质、个性素质、精英素质、社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工程素质7个方面。

其中研究素质是指具有两化融合宽广的科学事业和良好的科学态度,娴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未知世界的强烈的好奇心和研究兴趣,良好的学术道德,以及今后发展成为领域学科带头人的潜力。个性素质是指具有独立的品性,探究的兴趣和执着的态度,理性的批判意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精英素质是指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前瞻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调动和激励团队成员的能力,以及历史和社会责任意识,具备发展成为学术造诣高、号召力强的领军人物的潜力。社会素质是指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诚信意识、宽容心态和环保意识。文化素质是指具有较好的两化融合基础知识储备和宽广的历史、法律、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体系。身心素质是指具有良好的健身习惯和健身方法,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抗挫折能力和客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掌握调节心态的方式和方法。工程素质是指养成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系统的工程观念,以及一定的效益意识和学科交叉意识。[5]

此外,在高校两化融合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依据人才需求和人才具备的基本素质确立阶段培养的重点,结合当前综合改革和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认真研究两化融合对学科交叉融合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如表5.2所示。

表5.2 高校两化融合人才培养的阶段性重点

(2)探索 “新常态”下两化融合工程技术型校企合作、优势互补人才发展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确保两化融合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及如何实施至关重要。以往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由学校一方确定并实施,没有过多考虑企业的参与,忽略了企业参与的作用和必要性。近几年,两化融合人才培养实践逐步尝试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采取优势互补的做法,注重企业全过程参与培养人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多形式、多层次的特点,符合企业实际,很好满足了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质量的要求。

在未来的两化融合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实践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建立 “三段式”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方面,研究团队要以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产学合作为基础,探索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段式”组织实施法。遵循 “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规律和认知过程。该模式具体实施如下:第一阶段为调查企业需求。此阶段要求学员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自身工作情况首先提出问题,准备好相关问题材料,为第二阶段的实施提供依据,便于培养人员对学员的各类问题进行分类汇总、集中讲解和交流讨论。第二阶段为学员带着问题进行集中脱产理论学习,培养技能。此阶段主要是根据学员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讨论,解决学员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效融合。第三阶段的学员回到企业进行实践,解决企业难题。这一阶段要求学员综合利用脱产学习阶段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一项两化融合工作岗位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技术难题。

另一方面,探索多形式的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立足两化融合岗位需求,开展非两化融合主干专业毕业生再培养、岗位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等培训项目,构建相应的再培训模式。首先是 “脱产学习+岗前实习”模式,即学员先入校进行一段时间的全脱产两化融合主干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其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再进入相关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岗前实习。目前这种培训模式已在相关企业单位顺利开展,为两化融合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其次为非脱产模式。为了满足企业及其两化融合从业个人培训需求,充分利用高校研究优势,创新培训模式,积极开展非脱产培训工作,提升学员学力的同时又提升其两化融合工程技能。争取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建立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层次齐全、针对性强的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3)校企联合,推进两化融合工业应用型教师和人才队伍的培养。

一方面,高校加强培育两化融合应用型师资队伍,塑造并提升两化融合师资整体素质。一是培育应用型师资队伍特色。以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为载体,以校企合作为主渠道,安排教师到两化融合企业挂职锻炼或培训,支持教师参加行业专业技术培训,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引导教师参与实验室建设,指导学科竞赛等。同时,积极聘请两化融合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做兼职教师。努力建设一支符合学校办学定位,能够满足两化融合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教师队伍。二是实施 “教师两化融合培训计划”,建立两化融合分层次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层次和岗位教师的基本素质,结合两化融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两方面的对接,有计划地为企业开展培训,不断适应和满足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应用型、工程化、国际化发展趋势的要求。三是适时启动 “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促进两化融合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另一方面,高校主导完善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培养体系,与两化融合企业应用型人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一是共建校企合作特色实验室。学校通过吸引国际大公司入校共建专业特色实验室等合作形式,培养国际化创新应用型两化融合人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效果,打造领军人才和团队,大力引进学科带头人及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二是共建校企合作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工程实践是工程学科的本质要求。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是开展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和工程素质培养的重要依托。三是共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组合,互利共赢的良好方式。四是高校主导实施校企合作 “订单式”培养人才计划,增强两化融合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缩短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实现两化融合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五是建立校企合作的创新实习模式。高校各教学院系应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创造性地探索 “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在整个实习期间,培养学生实际工作中的岗位责任意识,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并在可能范围内提前解决就业问题,达到毕业即就业的良好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