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利率决定理论

利率决定理论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利率决定理论主要研究利率的决定因素及其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方式,由于经济学家们对这些问题认识不同,形成不同的利率决定理论。西方经济学家的利率决定理论主要是从供求关系分析,认为利率是由供求平衡点所决定的。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是以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作为起点的。③利率的水平决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利率由资本的供求双方共同决定。

利率决定理论主要研究利率的决定因素及其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方式,由于经济学家们对这些问题认识不同,形成不同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建立在对利息来源与本质的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认为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上限,下限应该是大于零的正数,利率总是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受借贷资金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上下波动。西方经济学家的利率决定理论主要是从供求关系分析,认为利率是由供求平衡点所决定的。他们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是什么供求关系决定利率。但由于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各种学说的内容与结论也不尽相同。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马克思的利率理论

在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体系中,利息与利率理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马克思的利率理论,是从利息的本质及其来源展开的。虽然西方经济学家对于利息本质提出了各种学说,但他们都没有深入分析利息产生的真正原因,没有把利息和利润均分开来。只有马克思才真正揭示了利息的本质,指出利息不是产生于货币的自行增值,而是产生于它作为资本的使用。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是以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作为起点的。马克思认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息的这种质的规定性决定了它的量的规定性,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这里所说的利润不是个别企业或个别行业的利润,而是全社会的平均利润,所以利率的高低也取决于社会的平均利润率。由于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利润就成为利息的最高界限,而社会平均利润率也构成利率的最高界限,利率只是平均利润率的一部分。一般地,利率不能高于或等于平均利润率,否则,借贷资本的需求者就无利可图而不愿借款了。利率的最低界限取决于职能资本家与借贷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但不管怎样总不会等于零,否则借贷资本家就不会把资本贷出。因此,利息率的变化范围在零与社会平均利润率之间。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间,利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率;二是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当平均利润率已定时,利率的变动就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的比例。至于分割的大小,就由借贷双方通过竞争确定。如果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分割的比例是固定的,则利率随着利润率的变化同方向变化。

由于利润率决定利率,从而使利率的变动呈现以下特点:①平均利率随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随着技术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趋势,从而影响平均利率出现同方向变化的趋势。②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就一个阶段考察,每个国家的平均利润率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量。相应地,平均利率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③利率的水平决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由于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类资本家对利润分割的结果,因而使利息率的决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无法由任何规律决定。相反,传统习惯、法律规定、竞争等因素,在利息率的确定上都可以直接或间接起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的是市场利率,而非平均利率。平均利率是一个理论概念,在一定阶段内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而市场利率则是多变的,但不论它的变化如何频繁,在任一时点上都总表现为一个确定的量。

二、古典利率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流行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研究中,其基本观点认为利率是由储蓄和投资所决定的,即由资本的供给和资本的需求两方所决定的,代表人物有庞巴维克、费雪和马歇尔。

庞巴维克(Bohm-Bawerk,1851—1914年)在边际效用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时差利息论”。该理论认为利息的产生和利率的高低,都取决于人们对于等量的同一商品在现在和将来的两个不同时间内主观评价的差异。为此庞巴维克将商品分为两类:“现在财货”和“将来财货”。前者是直接满足现在欲望的商品,后者是满足将来欲望的商品。由于人们具有时间的偏好,所以人们对“现在财货”的评价优于对“将来财货”的评价。这种心态由三种原因造成:

(1)现在与将来在心理上和实际上的差别。如人们目前有迫切需要,同时预期将来经济会比现在发展更快,因此将来可供使用的物品数量一定会比现在增多,从而使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下降。

(2)“现在财货”如果用于资本形成,就能使生产能力提高,从而生产出更多的“将来财货”。此外,某些“现在财货”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自然增加,如树木、家畜、酒等。

(3)人们对未来估计不高。如人的生命有限,寿命长短也不能确定,因此未来难以预期,只有目前的物品才是切实可靠的。总之,由于人们心理上的时间偏好,使人们对“现在财货”的评价总是高于对等量的“将来财货”的评价。因此,等量的同一商品,在不同时间由于人们的评价不同而产生了价值上的差异,即所谓商品价值的“时差”。价值时差的存在,要求“现在财货”在同“将来财货”进行交换时,或者说债权人现在贷出的“现在财货”与债务人将来归还的“将来财货”进行交换时,债务人必须付与债权人等于这个差价的“补偿”。庞巴维克认为,这种“补偿”就是利息。庞巴维克实际上是从供给的角度,提出利息是人们延期消费而提供资本所获得的报酬。

费雪在庞巴维克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供求方面分析利息的形成,认为利息的产生取决于两类因素:一是心理的因素,即人们心理上或主观感受上认为“现在财货”优于“将来财货”的时间偏好,这种偏好又称为“人性不耐”。他认为人们现期不消费而宁愿为将来的消费积累更多资本的忍耐心,即自愿放弃消费或自愿储蓄的倾向就决定了资本的供应。二是客观因素,即“投资机会”。费雪认为,人们都可利用资本来获得收入,而资本有许多不同的用法,对这许多不同用法的选择,就叫作“投资机会”。人们可以在一系列的“投资机会”中为其资本选择最佳的用法,这就决定了对资本的需求。这两大因素的交互作用就决定了利率水平。

马歇尔则运用“供求均衡原理”来解释利率的形成,认为利息是资本需求与资本供给达到均衡时的价格。资本的需求决定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资本的供给取决于抑制现在消费而对未来享受的“等待”。利率由资本的供求双方共同决定。

总之,以庞巴维克、费雪及马歇尔等人为代表的西方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利率决定于资本的供给和需求,这两种力量的均衡就决定了利率水平。

古典利率理论具有以下特点:

(1)古典利率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从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因素来讨论利率的决定,并且认为通过利率的变动,能够使储蓄和投资自动地达到一致,从而使经济始终维持在充分就业水平。

(2)古典利率理论是一种局部均衡理论,即认为储蓄数量和投资数量都是利率的函数,而与收入无关。储蓄与投资的均等决定均衡利率。利率的功能仅仅是促使储蓄与投资达到均衡,而不影响其他变量。

(3)古典利率理论是实际的利率理论,即储蓄由“时间偏好”“忍欲”“人性不耐”“等待”等实际因素决定,投资则由资本边际生产力等实际因素决定。利率与货币因素无关,利率不受任何货币政策的影响,因此古典利率理论又可称为非货币性的利率理论。

(4)古典利率理论使用的是流量分析方法,是对某一段时间内的储蓄量与投资量的变动进行分析。

三、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摧毁了以利率自动调节为核心的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的利息理论应运而生。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是凯恩斯发表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基本理论之一。凯恩斯认为,利率属于货币经济范畴,而不属于实物经济范畴。他完全否定马歇尔首倡的储蓄投资利率论,极力主张利率是由货币量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背景下产生的凯恩斯经济理论对古典利率理论提出了尖锐批评。

首先,凯恩斯认为,将利息看成是等待或者延期消费的报酬是根本错误的,因为等待或者延期消费本身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利息收入。如果储蓄者仅仅是以货币的方式持有他对未来消费的支配权的话,他就不能获得任何利息收入。因为,货币最富于流动性,在任何时候都能转化为其他财产,只有当他愿意将手中的货币换成债券,从而在一定时间内丧失了对这笔货币的灵活控制权时,他才能获得利息收入。因此,利息不是等待或延期消费的报酬,而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货币、牺牲周转灵活性,或称流动性的报酬。

其次,凯恩斯认为,古典利率理论将储蓄和投资看作是两个独立的因素,这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利率,这种理论不但在实际上难以论证,并且在逻辑上不能成立。因为在非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投资的增加将引起收入的增加,而储蓄是和收入正相关的,因此储蓄与投资是两个相互依赖的变量,而不是两个独立的量,不可能独立地变动。储蓄和投资两者之中只要有一个因素变动,收入必定会变动。这样,根据储蓄和投资曲线并不能得出均衡的利率水平,因为当投资的预期收益率上升,引起投资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时,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曲线将向右下移动(即在每一个利率水平上,人们的意愿储蓄量增大了),这时候古典利率理论难以说明新的均衡利率将在哪一点上,因为要知道均衡利率,就必须知道储蓄曲线的位置,而要知道储蓄曲线的位置,就必须知道收入,而收入又取决于投资,投资又取决于利率,因此推理的结果是,要知道利率是多少,必须先知道利率是多少,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凯恩斯认为,既然利息是牺牲流动性的报酬,那么利率便是人们对流动性偏好,即不愿将货币贷放出去的程度的衡量。因此,利率是一种价格,但它并不是投资和储蓄趋于均衡的价格,而是使公众愿意以货币的形式持有的财富量(即货币需求)恰好等于现有货币存量(即货币供给)的价格。当利率过低时,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将超过现有的货币供给量;反之,利率若高于均衡水平,则有一部分货币成为多余,没有人会愿意持有它。所以,利率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取决于货币的供给和需求。

凯恩斯提出,利率水平主要取决于货币数量和人们对货币的偏好程度。所谓“灵活偏好”是指公众愿意持有货币资产的一种心理倾向。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和最小的风险性,持有货币虽然在持有期内不能为持有者带来收益,但它却能随时转化成其他商品。因此,当人们考虑持有财富的形式时,对货币资产具有流动性偏好。凯恩斯进一步把引起灵活偏好的动机划分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具有如下特点:

(1)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完全是货币的利率决定理论。他主要是从货币供求的均衡或变动来分析利率水平的决定或变动的,认为利率纯粹是货币现象,与“时间偏好”“忍欲”“等待”及“资本边际生产力”等实际因素无关,而只与“流动性偏好”等货币因素有关。

(2)货币可以影响实际经济活动水平,但只是在它首先影响利率这一限度内,即货币供求的变化引起利率的变动,再由利率的变动改变意愿投资支出,从而改变GNP水平。

(3)凯恩斯的利率理论是一种存量理论,即认为利率是由某一时点的货币供求量所决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