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向德国古典哲学的告别与“去哲学化”

马克思向德国古典哲学的告别与“去哲学化”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来看,除了1837年,1843年、1847年、1857年这几个时间点都值得我们重视,这是马克思思想趋向成熟阶段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有学者据此认为,马克思在这一年才接受古典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

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来看,除了1837年,1843年、1847年、1857年这几个时间点都值得我们重视,这是马克思思想趋向成熟阶段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1843年马克思初步阐述了唯物史观;1847年马克思与“唯心主义政治经济学”断然决裂,这里所谓“唯心主义”已经包含传统的唯物主义;1857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对方法论思想的最集中的说明,这是马克思方法论思想趋近成熟的标志(最终成熟可能要到1862年底,这时马克思才最终理清《资本论》的内在逻辑关系)。

1847年对于马克思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这一年他完成了《哲学的贫困》的写作,而《资本论》的基本思想正是在这一写作过程中萌芽的。有学者据此认为,马克思在这一年才接受古典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便明确肯定了劳动价值论。他认为斯密“把劳动视为自己的原则”,因而有理由把他“称为国民经济学的路德”。[236]又认为“资本的文明的胜利恰恰在于,资本发现并促使人的劳动代替死的物而成为财富的源泉”。[237]他还强调:“只有把劳动理解为私有财产的本质,才能同时弄清楚国民经济学的运动本身的真正规定性”。[238]在这里,马克思还充分肯定,从劳动价值论来看,李嘉图相对于斯密,在理论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因为李嘉图“把劳动提高为国民经济学的唯一原则”,还把地租看成劳资对立的生产关系条件下的作为资本利润的“利息之间的差额”。[239]那么,马克思是在什么意义上认为《哲学的贫困》是《资本论》中基本认识的萌芽呢?马克思指出:《资本论》的写作是“断然同唯心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决裂”[240]。因此,应该把《哲学的贫困》理解为这种“决裂”的开始。这种“决裂”正是思维方法和整个方法论思想的“决裂”,而不是是否接受劳动价值论这一特定思想的问题。从这一意义而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确实属于不成熟的作品。马克思在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哲学家们把社会发展过程抽象地看成人的发展过程,而“整个历史过程被看成是‘人’的自我异化过程,实际上这是因为,他们总是用后来阶段的普通个人来代替先前阶段的个人并赋予先前的个人以后来的意识。由于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即一开始就撇开现实条件,所以就可以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的发展了。”[241]在这里,马克思对于那种异化的观念和相应的思想方法,作出了明确的否定。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这种思想方法却有着突出的表现。另外,马克思在这部手稿中,一开始就用了相当的篇幅,依照以往的“国民经济学”的前提和理论逻辑,对工资、资本和土地所有权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依照以往的“国民经济学”的方法,能够说明:工人降低为商品且趋于贫困化;竞争必然引起垄断,垄断反过来限制竞争的自由;阶级关系必然走向两极化,以至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终将消失。它同时揭示了以往的“国民经济学”的种种缺陷。这表明,马克思在这里尽管深刻地认识到以往的“国民经济学”是确立在未经证明的前提之上,缺乏历史的说明,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停留于形而上学的“虚构”。但是,这也表明,马克思这时还没有完全超越基于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还试图在赋予历史的观念的基础上运用以往的“国民经济学”自身既有的方法对以往经济学进行批判的改造。这是“手稿”与《资本论》的根本差别所在。

马克思与“唯心主义”政治经济学(实质上是以经验主义哲学为基础,在马克思看来,传统唯物主义如经验主义、感性直观的唯物主义等亦是一种“唯心主义)决裂,实质上是要确立一种全新的方法论思想,因此,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向此前的德国古典哲学乃至以往的所有哲学告别。如果说此前马克思还具有创立某种新哲学的意向,那么,从1847年开始,马克思似乎完全杜绝了自己的念想。正因为如此,1847年以后,马克思的研究工作几乎没有再涉及哲学。事实上,被我们传统教科书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不要说那样一个哲学体系,即便是这两个基本的范畴,马克思似乎从来没有提到过(恩格斯也仅仅正式使用过“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范畴)。当然,传统教科书所谓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其内容并不是完全违背马克思的,马克思确实从传统唯物主义中吸收了重要的思想内容,并体现在他对各种事物的研究当中。但是,很难说马克思有那么一种“哲学”。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方面,它们与马克思的思想实际似乎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即便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虽然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范畴发掘出马克思理论中的一些崭新的哲学性思想成分,同样是难以确定马克思具有那样一种“哲学”。因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一范畴,马克思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偶然提出来的,至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涉及到。1847年以后,马克思再没有重新提起过。马克思晚年搁下《资本论》手稿的整理工作之后,他的研究也没有涉及所谓“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是怎样告别德国古典哲学乃至全部哲学的?这与马克思同“唯心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决裂是密切关联着的。因为1847年以后,马克思摈弃了哲学式的抽象思辨和抽象原理,他所凸显的仅仅是哲学的方法论意义。我们可以把马克思对哲学的这种认识称为“哲学的方法论转向”。这种哲学发展趋向,我们应该回头从1843年开始考察。马克思1846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唯物史观,在《德法年鉴》中,即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这两篇文章中已经指出了,但当时这一切还是用哲学词句来表达的。[242]在1844年的“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同时超越对立着的唯灵论和经验论的理论要求。并且,唯物史观也得到进一步阐明。他不仅力图阐明私有制的历史起源、社会分工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特殊历史性质,还把社会发展过程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展开,看成人通过自身实践的自我生成过程。他强调:真正的历史运动,是“一个当作前提的主体的人的现实的历史”[243],“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244],“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展示”[245]。而人化自然及社会存在物则是人的外在化的存在形式,它是“人的外化的、对象化的本质”[246],“现实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247]。可见,社会“是由人生产的”,“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248]“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249]。“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的的运动,正在生成的社会发现这种行程所需的全部材料”[250],因而能得到实现的共产主义是“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251]

这些材料说明,早在1843年和1844年,马克思已经初步提出了唯物史观,这一思想此后始终贯穿着马克思的各种著作;与此同时,由于马克思将实践人本主义与唯物史观结合起来,从而克服了德国古典哲学中有关人本主义的抽象思辨性。但是,在运用怎样的理论形式和思维方法对这些思想进行系统的论证方面,马克思似乎还处于探索过程中。尽管马克思早在1837年就已经明确意识到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的根本缺陷,并在一些场合零星地对一种新的思维方法有所阐明,但在1847年之前,马克思还没有与至今在西方社会乃至全世界居于主流地位的思维方法决裂。正因为没有这种思维方法的决裂,在1844年的“手稿”中,马克思还是借助于具有抽象思辨性的“异化理论”的外壳来阐述自己的思想。1845年他更是设想用一种“实践唯物主义”来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并系统阐述包括唯物史观和历史的实践人本主义在内的全新思想;而1846年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应该说为“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然而,也许正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使他反思到了完全超越一切抽象思辨的思维方式的必要性。正是在这里,马克思从思维方法的高度指出了“异化理论”的根本缺陷。可见,马克思在1847年断然与“唯心主义政治经济学”决裂,正是他在理论上不懈探索的必然结果,而这种“决裂”,也就是他趋近成熟的根本标志。而《资本论》则是不同于以往全部哲学及其思维方式的独特思维方法的具体成果。

哲学的方法论转向,意味着哲学仅仅充当一种思想方法,因此,它必须与实证的研究结合起来,它只有渗透到各门实证科学中,才能存在。就此而言,哲学不应再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必然伴随一种“去哲学化”趋向。正因为如此,尽管马克思似乎曾经试图用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确立一种实践的唯物的人本主义新哲学,却没有将拟定的“提纲”付诸实施。而另一方面,他的独特的思维方法在《资本论》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从这一思路来看,唯物史观一方面自身就是方法论思想的一部分,并因此成为经济研究的指导思想,而另一方面,它本身又不能归属于某种独立的哲学,似乎应该看成对“人类社会”这一生命机体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的生命机理。就此而言,唯物史观似乎只能从属于广义的社会学,更确切地说,应该联系一种崭新的人类学(用科学实证主义方法对“人类社会”这一机体进行研究的人类学,马克思晚年对人类学、历史学的高度兴趣,似乎是想要运用《资本论》中的方法对“人类社会”进行一番系统的研究)来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这种研究似乎与马克思对“法哲学”的特殊情结有一定联系。从这一视角来看,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差异应该是1857年以后开始变得明显(1847年至1857年这种差异还处于潜在的形式中,因为1857年以前马克思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理论上的总结,唯物史观更多地表现为历史的阐明。另外,由于1870年以前恩格斯忙于经营他的公司业务,因此,这种差异凸显出来是1870年以后),这能够解释马恩关系的诸多细节。由此也不难看出,恩格斯晚年确切地说是1886年以后,确实有过一次思想修正,但这种修正并不是伯恩斯坦所认定的那样,恰恰相反,恩格斯并不是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了修正,他是一种自我修正。通过这次修正,恩格斯认识到哲学今后不再是独立的科学(作为独立科学的哲学只能把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当作对象,哲学因此成为逻辑学),而唯物史观应该作为思想方法与历史的实证研究结合起来。这样,恩格斯向马克思大大接近了一步,尽管对马克思进行的“思维方式革命”还不能深入地理解。而在此之前,恩格斯似乎倾向于将马克思渗透到实证研究中的哲学思想还原为某种哲学体系,用“唯物主义+历史发展辩证法”的思路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这种做法由于没有真正把握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思维方法,不能理解唯物史观与解剖“人类社会”这一生命机体的关系,不能理解实践人本主义在其中的特殊表现方式和实质,因而,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回到传统唯物主义。也可以说,某种程度上隐含了唯物化的黑格尔主义倾向。事实上,这些只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养料性因素,它们的某些合理性虽然可以得到确认,却无法用“唯物主义+历史发展辩证法”的形式揭示马克思哲学方法论思想的根本意义所在。这是因为,把“唯物主义+历史发展辩证法”看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能理解的,仅仅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作为养料性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以往传统唯物主义和黑格尔主义哲学中被马克思吸收的养料和具体内容,这些内容的简单相加无法说明马克思最基本的思想。并且,这么理解也是摸棱两可的,不能确切展现马克思哲学认识的特质。

总之,1843年至1847年,马克思在思想方法方面经历了从异化理论向以辩证法为内核的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转变。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把社会发展过程抽象地看成人的发展过程,而“整个历史过程被看成是‘人’的自我异化过程,实际上这是因为,他们总是用后来阶段的普通个人来代替先前阶段的个人并赋予先前的个人以后来的意识。由于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即一开始就撇开现实条件,所以就可以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的发展了。”[252]这种认识应该说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方法论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这一节的最后有必要重温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1843至1846年马克思虽然借用了异化理论和其他一些“哲学”的术语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但他这时的基本思想已经与此后各种著作的指导思想没有本质差别,因为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人本主义和异化理论的抽象思辨性,从而超越了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与他们的同类思想具有了根本区别,只是在思想的表述和术语的使用上还未能与形而上学的抽象思辨的思维方式彻底决裂。另一方面,在《资本论》中虽然体现了全新的思想方法及其思维方式,其中的科学实证主义方法依然与异化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对异化理论的扬弃,而不是简单的否弃。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1卷.人民出版社,1972:58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880.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9.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9~11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83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831.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86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880.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883.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665.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4.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卷.人民出版社,1956:87.

[15]除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私有制的系统研究外,《德意志意识形态》也涉及家庭所有制问题,它还提到:所有制的“萌芽和最初相识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儿女是丈夫的奴隶。家庭中的奴隶制是最初的所有制……所有制是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2000年,27~28页)《<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似乎又闪现出这种思想,它提到:“家庭或主奴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39页),这种把“家庭”与“主奴关系”相提并论的说法,与《德意志意识形态》里的思想应该是一致的。

[16]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否完成了老友的遗愿,笔者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其中似乎暗含男女体能存在天然差别的前提,这是值得质疑的。同时,私有观念正是需要证明如何产生的,而在说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的时候,恩格斯似乎又是以母系氏族中的男子希望自己的孩子继承自己的财产这样一种“私有观念”为前提的。

[17]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140.

[18]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417.

[19]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43.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847.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880.

[22]弗·梅林.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1965:6.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832.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0卷,人民出版社,1975:623.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3卷,人民出版社,1973:267.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852.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880.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455.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15.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10/14.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10.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13.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1卷,人民出版社,1972:588~589.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833/870.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880.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457.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595~596.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1卷.人民出版社,1972:589.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594.

[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649~654.

[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725~734.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10.

[4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10~11.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15.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11.

[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15.

[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16.

[48]亨·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商务印书馆.1974:21.

[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622~624.

[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15.

[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16~17.

[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899.

[5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5.

[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卷,人民出版社,957:163.

[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58.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822.

[57]弗·梅林.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1965:35.

[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1982:213~214.

[5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16.

[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33.这些思想与康德哲学存在惊人的相似性。自然存在物作为抽象的个体性的“自我意识”的存在形式,其规定似乎是客观的自在,同时似乎可以理解为主观精神。这样看待自然存在,不可避免具有神秘色彩。然而,一旦把这种思想赋予作为人的外在存在形式的“社会存在”,把自我意识或精神看成实践着的感性活动着的人的现实精神,从而跳出自然哲学的局限,那么,这种思想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40.

[6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43.

[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17.

[6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43.

[6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17.

[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23.

[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26.

[6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2卷.人民出版社,1974:52.

[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31.

[7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32.

[7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30.

[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40.

[7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41.

[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39~240.

[7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42.

[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257.

[7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190.

[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187.

[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58~259.这里的“它们”是哲学家自身,因为哲学家在这里是“个别的自我意识”。

[8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60.

[8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83.

[8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329/344.

[8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337.

[8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334.

[8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345.

[8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332~333.

[8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7卷.人民出版社,1972:421/424.

[88]1842年2月10日,马克思指出:“鲍威尔来信要我最后把手稿寄出,但正赶上我卧病在床……因此没有能做必要的修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420页);3月5日指出:“这两篇文章要不是需要誊写清楚和部分地进行修改,那我马上就把它们寄出去试一试了”(同上,421页);4月27日又指出:论宗教艺术的论文“几乎信手写成一本书了”(同上,426页);8月25日马克思还提到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那篇论文,似乎那时仍在致力于发表。可见,这两篇文章的初稿似乎已经存在了。

[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7卷.人民出版社,1972:423.

[9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7卷.人民出版社,1972:424.

[9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7卷.人民出版社,1972:424.

[9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7卷.人民出版社,1972:433.

[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7卷.人民出版社,1972:445.

[94]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商务印书馆,1984:189.

[95]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商务印书馆,1984:187.

[96]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商务印书馆,1984:188.

[97]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商务印书馆,1984:445.

[9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7卷,人民出版社,1972:443.

[9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7卷.人民出版社,1972:433.

[10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7卷.人民出版社,1972:478.

[10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104.

[10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7卷,人民出版社,1972:480.

[103]马克思.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21.

[10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1卷.人民出版社,1972:589.

[105]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62.

[106]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64.

[107]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66.

[108]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66.

[109]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71.

[110]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72.

[111]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72.

[112]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63.

[113]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69.

[114]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61.

[115]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67.

[116]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16.

[117]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68.

[118]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2.

[119]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1.

[120]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3.

[121]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6.

[122]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15.

[123]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16.

[124]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145.

[125]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85.

[126]刘永佶先生指出,“任何后学者都不可能对其所学的统一哲学体系,先入为主地只学习、接受其中某一部分”;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继承,“是从哲学观念的否定开始的”。(《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2期)这一见解是符合知识传播规律的。但并不能得出马克思用“劳动人道主义”哲学观取代“绝对精神”。事实上,马克思最初是从泛神论的角度看待“绝对精神”的,即把神性的感性存在物看成“绝对精神”的外化的存在形式。然后,马克思用“具有个体性自我意识的原子论”代替“绝对精神”的外化的存在形式。两者虽然都是“神秘的物”,后者却具有更浓的唯物主义色彩。最后,马克思放弃了对物的神秘来源的探索,把物当作纯粹的物,它是人们存在和发展的先在性前提,在自然对于人类具有人化的需要之前,那些物既不能知,也不必知,这种纯粹的作为自然的自然,就其对人类的意义而言,相当于无。因此,笔者认为,马克思虽然不是一开始就把黑格尔的辩证法分割出来加以吸收改造,其哲学观念最终还是转向了彻底的唯物立场,并因此摈弃了一切抽象的观念(包括“劳动人道主义”这样的哲学观念)和抽象思维。

[127]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3.

[128]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3.

[129]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7.

[130]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85.

[13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87.

[13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1.

[133]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2005:373.

[13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87/89.

[13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5.

[136]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7.

[137]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1.

[138]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

[139]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

[1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1998:111.

[14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87.

[14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233.

[14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241.

[14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237.

[14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83.

[146]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79.

[14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2.

[14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2.

[14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4.

[15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0.

[15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13.

[15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14.

[15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0.

[15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16.

[15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14.

[15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1.

[15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7.

[15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6.

[15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0.

[16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1.

[16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97.

[16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10.

[16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99.

[16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14.

[16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卷,人民出版社,957:108.

[16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5.

[16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6.

[16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7.

[16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4.

[17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8.

[17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7.

[17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13.

[17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7.

[17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16.

[17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97.

[17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7.

[17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7.

[17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90.

[17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4\105.

[18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8.

[18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8.

[18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9.

[18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90.

[18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92.

[18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7

[18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3.

[18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5.

[18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3.

[18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90.

[19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9.

[19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90.

[192]参看罗雄飞.关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缺页问题猜想.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3).“手稿”的出版1932年之前在苏联引起巨大争论,从争论的背景看,“手稿”很可能受到人为的毁损。而同样是1932年再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篇也受到人为的整理和“重组”。这两部著作同一年由同一人主持出版,而恰恰同时存在问题。因此,这似乎需要从政治原因方面去理解,不应该单纯从学者的个人水平方面去理解。

[19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13.

[19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1.

[19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3~84.

[19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79~80.

[19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1.

[19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62.

[19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2.

[20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8.

[20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93.

[20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28.

[203]马克思.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31.

[204]马克思.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31.

[20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1.

[20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12.

[20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13.

[20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14.

[20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7卷.人民出版社,1972:419.

[2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7卷.人民出版社,1972:424.

[2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91.

[2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308.

[2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卷.人民出版社,956年:9.

[2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卷.人民出版社,1956:11.

[2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7卷.人民出版社,1972:442~443.

[2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7卷.人民出版社,1972:450.

[217]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商务印书馆,1984:101.

[218]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商务印书馆,1984:115.

[219]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商务印书馆,1984:136.

[220]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商务印书馆,1984:142~143.

[221]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商务印书馆,1984:117.

[222]此前,马克思的“唯物”立场已趋于彻底,并注意到了经济问题与政治、法律的关系,还朦胧地感觉到对人们的物质需求、物质生产做出哲学说明可能是解答各种疑问的正确方向。此后他的思想是沿着这一方向发展的,因此,在马克思那里,即使没有撞上费尔巴哈砸向他的苹果,也有可能发现“万有引力”,只不过需要更长时间。

[2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7卷.人民出版社,1972:445.

[2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7卷.人民出版社,1972:450.

[2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7卷.人民出版社,1972:451.

[2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7卷.人民出版社,1972:441.

[227]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商务印书馆,1984:111~112.

[22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4.

[22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5.

[23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96.

[2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卷.人民出版社,1957:120.

[2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1卷.人民出版社,1972:293.

[2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1960:261~262.

[234]马克思等.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19~20.

[2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6卷.人民出版社.1964:28~29.

[23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73.

[23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71.

[23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33.

[23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66~67.

[2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人民出版社,1963:248.

[241]马克思.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77.

[2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1960:261~262.

[24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97.

[24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1.

[24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8~89.

[24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4.

[24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5.

[24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3.

[24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92.

[25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8.

[25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1.

[252]马克思.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7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