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罗人才辅大业

广罗人才辅大业

时间:2022-07-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仅如此,深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李嘉诚,不断从古代圣贤的做人风范中学习和领会待人接物的正确态度。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创造奇迹的李嘉诚,也在不断地提升他自己。1979年,麦理思加入长江实业开始直接追随李嘉诚左右,为他的长江实业大效其力。李嘉诚为了从塑胶业彻底脱身投入地产业,聘请美国人Erwin Leissner任总经理,李嘉诚只参加重大事情的决策。

不仅如此,深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李嘉诚,不断从古代圣贤的做人风范中学习和领会待人接物的正确态度。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李嘉诚就开始注意回避东方式的家庭化企业管理,并在当时大胆起用洋人。李嘉诚高薪聘请了ErwinLeissner来出任总经理,他是一位美国人,主要负责日常行政。不久又聘请了美国人PaulLyons为经理,他的任务是配合原来的200余位基层管理人员实行企业的国际化管理,自此长江实业的管理格局蔚为壮观。

可以说,李嘉诚能有今日如此巨大的成就,正是因为他集中西方企业管理的精华,大胆起用外国人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说,李嘉诚财团今日成为纵横东西的跨国财团,正是他周围这些外国人既出谋献计,又充当“大使”在前方“冲锋陷阵”的结果。

李嘉诚广罗天下之才且以诚相待,用思想和行动成功地证明了古代思想家荀子所说过的一句至理名言:“每一个凡人,其实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禹。”当然,李嘉诚获得成功也离不开他独到的“眼力”,他能看到机遇,并很好地把握机遇。

人才要尊重,要激励,才能发挥作用。善待人才,以感情、事业、待遇留人,要以宽广的胸怀对待偏才、怪才、傲才。

人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用事业凝聚人才,就是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事业呼唤人才,事业成就人才。干事业,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和荣誉感是人才的共同特点。事业成功没有保证是人才最担心的问题之一,优势发挥不出来,“英雄无用武之地”。人才者,用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现实情况也表明,企业留不住人才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其才干没有得到发挥,没有其发展上升的空间。由此可见,使用出人才,事业聚人才。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在需要的时候,让他们在适合的岗位建功立业、各显其能。

老板都清楚人才在企业的重要性。但何时用人,用人何干,却有水平高低、技巧精劣之分。这也正是李嘉诚用人艺术的超人之处。

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企业主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而企业主下属的辅佐人才,在不同阶段其作用也不相同。这是李嘉诚经营多年的经验总结。

李嘉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打工仔”到世界超级巨富,从濒临破产的塑胶厂到市值1200余亿港元的跨国企业。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创造奇迹的李嘉诚,也在不断地提升他自己。

任何一个获得如此巨大成功的精英人士,绝不是单枪匹马,单纯依靠个人之力取得成功的。他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运气,准确无误的眼光之外,另外一个关键之所在,就是用人之道是否具有“博采天下所长,而为己用”的胸襟和能力。

李嘉诚就是以这样的胸襟,大胆用人,不惜任何代价,去挖掘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正如长江实业“内阁”霍建宁、周年茂、洪小莲等,都是李嘉诚苦心培养出来的得力左右手,也是长江实业的顶梁大柱。

而且,身为李嘉诚集团所有公司董事的霍建宁,是李嘉诚财团中最引人注目的尖兵力量,在《香港十大富豪点将录》中占有首席干将的地位。文中声称,霍建宁是和黄资金管理委员联席董事总经理,协助李氏次子李泽楷担当起“太傅”的责任,培育李氏家庭第二代精英。

不仅如此,李嘉诚在逐步实现企业管理国际化的同时,也不放弃对西方科学管理知识的吸纳,即使再忙他都会经常走出香港,到欧美各国巡回考察,既从理论上又从实践上了解西方、学习西方。

英国人麦理思是长江实业董事局副主席,在《香港十大富豪点将录》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出色管理之才的麦理思,20世纪70年代到香港后就与当时的华资明星企业主李嘉诚相识,且互相赏识对方的才能。1979年,麦理思加入长江实业开始直接追随李嘉诚左右,为他的长江实业大效其力。

李嘉诚的用人之道,显然超群。他所重用的“客卿”中,最引人注目且立下不少汗马功劳的便是胡、关、李、罗律师行的高级合伙人李业广和叱咤股坛的杜辉廉。

长江实业自1972年上市以来,李业广一直担任董事,并像李嘉诚的另一位重臣霍建宁一样,也是李嘉诚财团内所有公司的董事。始终低姿态的李业广果然不负重任,在李嘉诚一系列扩建兼并的过程中,确实为李嘉诚出过不少“锦囊妙计”。

另一位为李嘉诚器重的“客卿”,便是身为外籍人士的百富勤、广生行的老板,也就是被外界称为“李嘉诚的经纪”的杜辉廉。

杜辉廉世代经纪,原来主理唯高达证券公司在香港的业务。在唯高达被万国宝通银行收购之后,杜辉廉得到李嘉诚的资助创立百富勤集团。杜辉廉在唯高达证券公司时,为李嘉诚出谋献计,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在1987年股灾前夕,为李嘉诚集团成功集资100亿港元,自此,更加得到李嘉诚的重用和信任。

以诚待人并处处为他人着想的李嘉诚,便苦心安排要助杜辉廉一臂之力,让杜辉廉自己得以干出一番事业。正如香港经济评论文章在谈到李嘉诚帮助杜辉廉沽出价值1.7亿港元资金的物业以避免资金积压时所提到的:“长江的着眼点,当然不是这蝇头小利。从注资百富勤,到1980年9月以‘友谊价格’把广生行出售给百富勤。在这个努力实现的时刻,李嘉诚仍尽力造就替他打江山的杜辉廉,让他干一番事业,让杜辉廉从一个股票经纪当上了两家上市公司(百富勤和广生行)的主席。”

在20世纪90年代,香港华人见了洋人(特指有欧罗巴血统的白种人),不再有见“洋大人”的感觉。港人自信香港是东方之明珠,是全球经济最发达地区,港人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不比西方国家差。华人公司雇用“鬼佬”(外国人)职员,理所当然。

在20世纪80年代初可不同,由于百多年来洋人歧视华人的惯性,经济上开始崛起的华人,仍存有抹不去的“二等英联邦臣民”的潜意识。那时候,雇用心高气傲的洋人做下属,是一件颇荣耀的事。

李嘉诚雇用洋人做副手,会不会带有炫耀之意?

曾有记者问李嘉诚:“你的集团雇用了不少‘鬼佬’做副手,是否含有表现华人的经济实力和提高华人社会地位的成分呢?”

李嘉诚回答道:“我还没那样想过,我只是想,集团的利益和工作确确实实需要他们。”

20世纪60年代初,长江工业工厂分布在北角、柴湾、元朗等多处,员工2000余人,管理人员约200位。李嘉诚为了从塑胶业彻底脱身投入地产业,聘请美国人Erwin Leissner任总经理,李嘉诚只参加重大事情的决策。其后,长江工业再聘请一位美国人Panl Lyons为副总经理。这两位美国人是掌握最现代化塑胶生产的专家,李嘉诚付给他们的薪金远高于他们的华人前任,并赋予他们实权。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李嘉诚已控有几家老牌英资企业,这些企业有相当一部分的外籍员工。李嘉诚并不是没有能力直接领导他们,为了集团超常拓展,他的主要职责便是为旗舰领航。而实现企业拓展目标,最有效的办法,是用洋人管洋人,这样更利于相互间的沟通。还有重要的一点,这些老牌英资企业与欧美澳有广泛的关系,长江集团日后必然要走跨国化道路,启用洋人做“大使”,更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与进行海外投资。他们具有血统、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天然优势。

李嘉诚少年时代,曾听父亲讲战国时孟尝君的故事:孟尝君能成大事,得“客卿”之助也。李嘉诚能成宏业,这些洋“客卿”功不可没。

李嘉诚曾高兴地对记者说:“你们不要老提我,我算什么超人,是大家同心协力的结果。”

他身边有300员虎将,其中200个是年富力强的香港人,另外的1/3都是外国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