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作为人才要“慧”

作为人才要“慧”

时间:2022-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其次是智慧的“慧”。等等,这都需要参透一个“慧”字。“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就是“慧眼”,它是区别于肉眼的另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这就是“慧眼”看世界。苏东坡的词作《定风波》有助于对“慧”的深入理解。一个人内心的态度,决定其快乐与否。作为一个高层次人才,要努力做到“智”和“慧”的结合。

其次是智慧的“慧”。人才在创新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失败,那么应如何面对失败?在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时候,应如何对待不太协调的人际关系?等等,这都需要参透一个“慧”字。有一句流行歌曲的歌词是“借我一双慧眼吧”。所谓“慧眼”,就是思考问题的另一种方式方法,它区别于“肉眼”。“肉眼”就是世俗之眼,比如财富越多越好,官位越高越好,名声越大越好,这是一种“肉眼”的思考方法;但是有时候需要有一种“慧眼”。关于“慧眼”,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清朝有个大官张英,他儿子张廷玉,也是清朝的大官。他老家在安徽桐城,桐城老家人要造房子,邻居要求其往里退让三尺土地。张英老家的人不愿意,写了封信给张英,让他替老家人讲句话。张英收到这封信之后,不仅没有替老家的人说话,还写了一首诗,规劝老家的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为什么要让呢?其理由就是“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就是“慧眼”,它是区别于肉眼的另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对于“慧眼”问题,我觉得温家宝同志理解得特别深刻。有一年他在联合国开会,记者问他一个问题,他脱口而出说了一段话,这段话出自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写的《沉思录》,大致意思是:历史上有很多非常著名的人物,后来都烟消云散了,有些人留下了一个名字,有些人连名字都没留下。比如秦始皇留下了名字,而大量的人连名字都没留下。这就是“慧眼”看世界。

苏东坡的词作《定风波》有助于对“慧”的深入理解。这首词的背景是因为乌台诗案的发生,苏东坡差点被杀头。他的一个好朋友王定国受牵连被发配岭南,陪他一起发配的是他的小妾柔奴。三年以后,因情况发生变化,他(她)们从发配地回来了,苏东坡请他(她)们吃饭,发现柔奴比三年前更年轻漂亮。他觉得非常奇怪,不是到流放地受苦受难去了吗,应该变得苍老,怎么反而年轻了呢?于是就跟柔奴交谈。结果大发感慨,写了《定风波》,我这里引用一半:“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此心安处是吾乡”,是千古名句,也是柔奴保持年轻漂亮的心理药方。在我看来,人生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生存与发展。如何做到生存与发展?以科学武装头脑。二是心安或安心。如何做到这一点?以人文养护心灵。

一个人内心的态度,决定其快乐与否。《商业周刊》1000期封面故事,刊登了“快乐国”不丹的故事。2006年7月由英国莱斯特大学公布的研究成果“世界快乐地图”(World Map of Happiness):不丹的快乐,在全球排名第八;其当年人均国民所得为1400美元,却要比当年人均所得41800美元的美国高出九名。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从不丹的宣传标语“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Gross National Product”(国民幸福总值比国民生产总值更重要!)中得到启示。可见在基本的物质条件(国民生产总值)满足后,对精神的追求(国民幸福总值)更为重要。

总之,有了一个“智”,再加一个“慧”,合在一起,就是“智慧”,佛学中叫“般若”。“智”是人才的立身之本,“慧”是人才的养心之根。作为一个高层次人才,要努力做到“智”和“慧”的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