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金就是用来投资的

资金就是用来投资的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资金就是用来投资的_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按照理论上来讲,最好的安排是,一方面有出品额盈余,另一个资本账户应该是赤字。鉴于这一数据,有学者认为中国已经是储蓄大国,颇有些得意洋洋。表面看来,我们持有的巨大的美国国债是个经济优势,但这个优势却很难保证。中国储蓄量居高难下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资金就是用来投资的,你的投资收益越大,抵御通胀的能力也就越强。


按照理论上来讲,最好的安排是,一方面有出品额盈余,另一个资本账户应该是赤字。现在咱们的资本账户和贸易账户十多年里面全都是盈余。这说明了什么?我们老百姓辛辛苦苦地干活,积累起来的财富,实际上让人家用了,我们自己没用,对不对?咱们两个账户中的盈余,是咱们自己积累起来的储蓄,供外国人用。现在各个地方为了政绩还在积极地引进外资,其实国内资金并不缺。

——张曙光(北京大学法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所谓负利率,简单来说就是把钱存在银行里的利息跟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如一个人本来有一万元存款,银行年利率为5%,而物价上涨也即通胀则高达10%,那么这个人的存款其实就已经缩水了5%。这自然与我们当初把钱放在银行里的初衷不相一致。所以有经济学家直截了当地指出,负利率实际上是把老百姓的财富转移给了银行和国有部门,得利的只有那些能得到贷款的人或公司。

中国人爱储蓄——这是国内外的一致看法。相关资料也表明,中国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稳居世界前列,2009年,中国居民储蓄余额一举突破18万亿元大关,排名世界第一。鉴于这一数据,有学者认为中国已经是储蓄大国,颇有些得意洋洋。其实中国充其量是个储蓄总量大国,如果把储蓄总量平均分配到13亿人头上,也即一个人大概一万元的存款,放在世界上是拿不出手的。再想想看,中国有多少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扣除他们的储蓄,普通老百姓还能分配到多少钱?

中国人的确爱储蓄,不过这个“爱”字必须打上引号。用一位美国人的话说,“中国的高储蓄源于对饥荒的集体记忆”。换言之,中国人不得不爱储蓄。想象一下 ,作为一家之主,孩子上学要花钱,一家老小生活要钱,生病吃药要钱,将来养老要钱,随时可以出现的各种意外也要钱,这么多要钱的地方,由不得我们不把有限的工资尽可能多地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据此,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负利率等同于政府变相加税。因为对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尽管他们明知道把钱存在银行里会日益缩水、白白蒸发,但他们绝对不敢把钱拿出来消费掉,更不敢投资,因为这些钱基本是等同于养老钱、“棺材本”,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动用。

那么,负利率对社会强势群体也即有钱人就没有影响吗?理论上也是有的,但有钱人之所以能成为有钱人,就在于他们不会看着自己的钱放在银行一点点地蒸发,他们一定会努力寻求投资。说句令很多贷款无门的穷同胞们嫉妒的话,有时候银行包括政府部门还会找上门,求着他们贷款、推着他们投资。规模稍微小些的有钱人也不会坐以待毙,在当前投资渠道比较单一的情况下,有钱人的目光大多只能转向股市楼市期货市场,而这又势必导致房价在内的物价猛涨,引发新一轮恶性经济循环。

一味指责富人也不客观。财富之所以青睐富人,就在于他们有吸引财富的魅力,而勇气就是其一。我多年前曾经在北京某城中村租住过一段时间,刚住进时,房东的儿子在附近一家日企打工,每月工资两千余元,用他的话说“干着真没劲”。两年后,赶上了拆迁,由于房子比较多,他们家至少补偿了两百多万。可直到现在,这位居然还在那家日企上班。唯一不同的是,他过去抽的是“红梅”,现在变成了“芙蓉王”。

这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了。即使他已经不穷了,但他骨子里仍是穷人。而富人的思维恰恰相反,虽说投资必定伴随着风险,但富人会更多地着眼于机会而不是风险。

有钱人未必就真的有钱——这话听起来不可思议,实际上却是事实。比如老百姓常说,“我家又没开着银行”,言下之意银行最有钱,但银行的钱还不是穷人们借给它的?不然它为什么要付我们利息?倒是我们眼中的有钱人,总是动不动就向银行借钱。

这一理论上升到国家层面也是如此。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发达经济体,是绝对的富国,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相对的穷国。按理说,应该是富国美国借钱给我们穷国中国才对,但事实上却是美国借着中国的钱,而且数额相当大。表面看来,我们持有的巨大的美国国债是个经济优势,但这个优势却很难保证。用一些经济学家的话说:万一美国赖账的话,我们有什么办法制裁它?答案是没有。虽然美国政府现在还没有赖账,但它如果真的耍赖的话,我们一时之间还真没有什么切实有效的办法。事实上,美元的不断增发及其导致的贬值已经是一定程度上的耍赖了,美元发得越多,我们手中的美元就越不值钱;美元贬多少,我们的外汇就缩水多少。稍感安慰的是,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不仅早已不再把美元作为唯一的外汇储备篮子,也开始且越来越多地将投资目光转向实体经济。

中国储蓄量居高难下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假设我们乐观地估计,通过政府不断地把手中的外汇用于实体经济的投资和国内福利制度的改善,直至有一天使我们的国民即使突然之间一无所有,也不至于吃不上饭、上不起学、看不起病、养不起老……那我们还有必要把储蓄坚持到底吗?

不过归根结底,抵御负利率还得靠自己。资金就是用来投资的,你的投资收益越大,抵御通胀的能力也就越强。当然,想要在各种投资领域有所斩获而不是做一个悲催的做贡献者,最终还得看自己的本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