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立社九五载,长存永不散

立社九五载,长存永不散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立社九五载,长存永不散沈澄梁[1]每当我走到雁荡路,望见中华职业教育社大楼,总会升腾起一种崇敬的心情,抬头仰视,看到象征“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的社徽似乎永远放射着光芒。中华职业教育社立社已95年,今后必将继续存在下去,创造了国内社会团体存在历史最长的纪录。

立社九五载,长存永不散

沈澄梁[1]

每当我走到雁荡路,望见中华职业教育社大楼,总会升腾起一种崇敬的心情,抬头仰视,看到象征“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的社徽似乎永远放射着光芒。1930年7月20日大楼建成,正值中华职教社第十一届年会开幕,举行了落成开门仪式,从此像永恒的丰碑,矗立了半个多世纪,经历了风风雨雨,伴随着立社95周年的到来。

我翻阅着《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及其他史料,这一页页文稿、一张张照片,凝聚着惊心动魄的历史风云,叙说着一幕幕动人的故事,勾起我深深的历史回顾。九十五年啊!多么艰难曲折,花了多少心血精力,一步步走到今天。黄炎培、杨卫玉、江恒源、孙起孟等无数老一辈政治活动家、职业教育家留下的千秋事业光辉照人,值得我们后辈好好地学习、总结、传承、发扬光大。

中华职业教育社立社95周年,开创了教育改革的先河,开拓了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第一,创立了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它为了顺应时势,革除我国传统教育脱离生产、脱离生活的弊端,中华职教社着力发展了我国的职业教育,成功创办了一大批职业学校和职业补习学校,增进了教育和生产、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大批掌握业务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建设人才,既满足了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又帮助了贫困家庭子弟解决就业困难。通过不断实践、提升,创立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所出版的书籍刊物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第二,参加各阶段的政治斗争,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抗日战争时期,黄任老奔走祖国南北,鼓动各地军队奋起抗日;各职校以各种形式为新四军培训护士、报务员和其他技术人员;还为新四军输送兵员、枪支弹药、布匹胶鞋等。解放战争时期,黄任老联合同道者组建民主党派,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社办学校支持学生参加反蒋学生运动,保护学运骨干。职教社还出版《国讯》、《展望》杂志与蒋斗争、迎接解放,并参与了建国大业。

第三,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建国以后,团结和联系教育界、经济界、科学界人士,在中共领导下参加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在人大、政协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还通过职教平台,开展对外联系和港台工作,加强海峡两岸教育、文化交流,增强互信与沟通;出访友好国家,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第四,开展温暖工程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着“为国分忧、为民效力”的精神,开展温暖工程。帮助贫困地区人民学习和掌握就业技能,解决生活困难,取得实际效果,获得社会的赞誉。

立社95年,职教社的成绩斐然,为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将彪炳史册,得到永恒的纪念。其中黄任老领导职教社和民主党派做了大量的工作,功绩卓著,受人敬仰。他一生抱着改革教育、救国兴邦的理想,倡导职业教育,不屈不挠,长期奋斗。他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前途联系在一起,顺应时势,与时俱进,在祖国解放和建设事业中,与中共合作奋斗,创造了光辉业绩,他的思想、品格,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与纪念。

这使我想起六十多年前,黄任老和毛主席的“窑洞对话”:“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不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我想黄任老一直在苦苦思索国家如何能长治久安,也一定在努力追求中华职业教育社1917年成立后如何跳出这“忽兴忽亡”的周期律?

中华职业教育社立社已95年,今后必将继续存在下去,创造了国内社会团体存在历史最长的纪录。中华职教社为什么能够长盛不衰、长存不散呢?我探索其原因,可以初步归纳为五条。

第一,中华职教社的成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适应了人民群众的需要,并能与时俱进,因此具有茁壮的生命力。黄任老1918年5月在第一届年会上致词说:“夫吾社之成立……实适切于时势之需要,而吾辈益敢不深自刻励,以求副夫当世之责望。”职教社成立之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际,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使我国民族工商业获得发展的机会,因此亟需大批有技能的劳动者;而贫困家庭子弟正需要通过职业教育学得技能以谋生计,就此职业教育应运而生。故黄任老说:“主持教育者当就时势之要求,酌定适宜之施行方法。”职教社顺应时势要求,倡导职业教育,必然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支持,职教社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职教事业必然生生不息、成长壮大。

中华职教社坚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找准了自己正确的立场,不接受恶势力的威胁利诱,而坚决与之斗争。黄任老在《中华职业教育社三十二年发见的新生命》中说:“其中经历的曲折,应付的艰苦,到今天想来,真是不堪回首。”“但是,它(指职教社)一群人从二三十年艰苦奋斗中间磨炼出来的一套做法,正面绝对不能通融的,但侧面未始不可以周旋。在趋向相同的某项工作范围内,未始不可以周旋,但立脚点是绝对不动摇的。”就是说在原则立场不能改变的前提下,具体事务可以变通办理,这是一套生存法则。这也印证了黄任老主张的“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即为了达到既定目标,施用灵活机动的策略,使职教社在恶劣的环境下得以自保与发展。

第二,中华职教社有一个强大的发起人阵营。他们集合在一起倡导职业教育,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当时黄任老奔走于南北,联络了社会贤达、著名人士48人列名于职教社发起人名单之中,其中有教育界前辈蔡元培、张元济、张謇、张伯苓、沈恩孚等;实业界领袖人物宋汉章、聂云台、穆杼斋、穆藕初等;政坛元老梁启超、伍廷芳唐绍仪、严修等。更重要的是他们非徒具虚名,而是积极出谋划策、宣传推动、出资赞助,在职教社事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职教社在其后的发展中还时刻注意争取政府的支持,也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如第十四届(1934年7月)社员大会时曾邀请蒋介石任大会总指导,蒋派行营秘书长杨永泰出席。在第十七届(1937年5月)社员大会前就收到国民政府行政院蒋介石及教育部部长王世杰的贺电,并有国民党中央代表、江苏省政府主席代表和教育部代表出席,使大会扩大了社会影响。当然这不等于职教社认同国民党政府的政策,而是有他们的支持,职教社就能更稳定立足于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这也是黄任老办事业的精明之处。

更重要的是在黄任老的周围,有一群有理想的、志同道合的、踏实干事业的实干家队伍。他们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抱着职教救国、职教兴国的信念,不怕挫折,无畏困难,顽强前进。他们是职教社能够长期生存发展的真正依靠力量。如杨卫玉、江恒源、钱新之、沈恩孚、孙起孟、姚惠泉、顾树森、邹韬奋等,还有各省市、各基层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的领导者和职工同仁。他们真是我们可敬可赞的前辈啊!正如黄任老在《怎样办职业教育》中说:“办职业教育,万不可专靠想、专靠说、专靠写,必须切切实实去做。”黄任老还教导:“利居众后,责在人先”、“金的人格、铁的纪律”。我们看到职教社的领导者和同仁就是这样一群可尊敬的踏实苦干的人。

第三,中华职业教育社有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指导,使社的干部和同仁有办事方向,产生凝聚力,统一思想和行动,戮力同心,努力奋斗。

黄任老在国外多次考察,调研职业教育,发现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主要是教育与生产生活脱节,使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不能解决生计问题。如1917年5月订立的社章中指出:“本社之立,同人鉴于方今吾国最重要最困难问题,无过于生计,根本解决唯有沟通教育与职业。同仁认此为救国家救社会的唯一方法。”黄任老在国内外广泛宣传发展职业教育的主张和理论,深得各地有识之士和广大群众的赞同与支持。

黄任老在1918年5月第一届年会上致词,首次反驳“职业教育是狭义的生活教育”之说,他较全面地论述了职业教育的目的,他说:“职业教育之目的:一是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二是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三是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后来他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并归纳为立社宗旨,就是沟通教育和职业,改革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为职志,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这样的诠释就更准确、更明确了,使人们更易理解和接受。(至2004年修订章程中,为使职业教育之目的提法更为全面,就在三条之前加上“为谋个性之发展”一句。)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有理论、有实践,并强调职业教育不能脱离政治,而把职业教育和救国实践联系了起来,他注意到只有政治清明,教育才能健康发展;为了解救人民生计之困,职教社必须参与各阶段的政治活动。为此他在1947年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不想与不忍》,文中说:“有人问我:好久没有读到你的教育文章了,是不是近年来政治兴趣浓些,所以把教育看得淡了些呢?我说:不是!不是!”“政治等于锤,教育等于铁,不规则且腐败的铁锤下,打不出好铁。……看到现实,哪能不承认政治的重要。”因此职教社总能在各个历史阶段作出相应的正确决策,参与重要的政治活动。

职业教育救国的思想后来发展成“大职业教育主义”,即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把职业教育和政治活动联系起来,不能关门办教育。因此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职教社都率领同仁及职校学生参与到抗日和反蒋的斗争中去,在实际斗争中提高了他们的觉悟,迎接了解放和建国后参加国家各方面的建设工作。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历史经验。

第四,中华职教社有严密的组织制度和规章,保证社能持久正常地运作。社有社的章程,规定了社的性质、指导思想、宗旨和主要任务,规定了各级组织活动原则和制度,规定了社员的权利和义务,成了全社活动的依据。社章于1917年5月第一届年会时订立,后来于第六届和第九届年会上修订两次,至2004年12月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央统战部的指导下再作修订,使社章更完备、更规范,成了社史上最好的社章。

社有系统的组织机构,总社有理事会,设正副理事长,在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领导全社工作;办事机构设正副总干事,并设各专门委员会,负责领导日常工作。各省市区县都有相应的领导机构,使全社工作有序地开展。各地区的职教社都在当地中共统战部的领导和帮助下,使社的工作环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社的工作充满朝气,连绵不断。

第五,中华职教社长期来得到中共的帮助和支持,关系密切,风雨同舟。建国后更明确了职教社在国家政治架构中的位置,定性为教育性、统战性、民间性,联系着教育界、经济界、科技界从事和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人士,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职教社的活动开展由政府定时的财政拨款支撑,还有实业界和海外华侨以及社员的捐款,因此社的工作有了物质保障。社的工作在建国后虽然有一段“文革”的破坏经历,但在新的历史时期中,也是职教社事业发展最好的时期,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95年了,经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成了国内外不孚众望、全力以赴倡导职业教育和温暖工程的坚定实践者。正如黄任老在《三十二年发见新生命》一文中说:“职业教育在今后建国大计的需要上必然地很广大而且很急迫,这是我的坚决认定的。……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能使人类职业问题获得最实际而完善的解决,才能十足地完成它(指职教社)最伟大的‘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使命。”黄任老有宽广的胸怀,把职教社的事业完全融合到党的事业之中,从而获得了永生。我们纪念立社95周年,一定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焕发更大的热情,在职教战线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注:文中引文除“窑洞对话”均见《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

【注释】

[1]作者:原比乐中学党支部书记、副教导主任;徐汇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