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贸易模式的演变

国际贸易模式的演变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国际贸易模式的决定因素国际贸易模式的直接决定因素是国际分工和需求的多样性,这两类因素决定了一国产品的生产和对产品的需求。总之,国际贸易模式的演变过程就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反映,一国的对外贸易模式也在这种动态过程中不断演进。

一、国际贸易模式的决定因素

国际贸易模式的直接决定因素是国际分工和需求的多样性,这两类因素决定了一国产品的生产和对产品的需求。从生产的角度来看,根据第三章所述,一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主要由该国的技术条件、要素禀赋等一系列因素决定,因此,这些因素是决定国际贸易模式的间接因素;从需求的角度来看,由于需求的多样性和生产规模化存在着冲突,必须通过进口来满足本国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

贸易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追根溯源来自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演变。亚当·斯密认为,贸易模式应该遵从绝对成本原理。按照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实质是按绝对成本的高低进行分工;一国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而商品成本的绝对差异是由于各国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提出的比较利益学说在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比较利益说又称为“比较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李嘉图比斯密进了一步,强调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距。李嘉图认为,在资本和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移动的条件下,按照“比较成本说”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两优取重,两劣择轻”,可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增加生产总量,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其要素禀赋理论中指出,决定一国比较利益的基本因素是相对资源禀赋,也就是自然资源、劳动和资本等投入要素的供给状况。一国所有产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由它们各自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因为各种生产要素彼此不能完全替代,且每个国家要素禀赋不同。如果一国相对充足的要素是劳动,则工资相对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就低,该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在这种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该国就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其他要素密集型产品。可见,赫克歇尔和俄林是以各国间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和生产各种商品时对它们的利用程度,作为国际贸易中各国贸易模式形成的依据。

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中,虽然突破了单一劳动要素的假定,但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仍然是其严格的约束。对此,克鲁格曼(Krugman)、赫尔普曼(Helpman)等经济学家进行了开创性发展。他们认为,规模递增是贸易的基础,并将以规模递增为基础的劳动分工与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劳动分工相区别。在“新贸易理论”中,要素禀赋差异和规模经济都是决定一国对外贸易模式的重要原因。前者所决定的贸易模式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后者所决定的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条件下的产业内贸易。在产业内贸易模式中,贸易拓展的市场空间不仅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还有利于通过分工的深化增加产品种类数。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林德首次提出了相似需求理论,该理论从需求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模式的决定因素。根据林德的观点,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产品的贸易结构、流向及流量取决于本国的需求偏好,而一国的需求偏好又取决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该理论将需求和产品差异结合起来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指出一国平均收入水平就是一国的代表性需求,而生产者只有专业化生产代表此水平的商品才能获取规模经济,一国应集中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并出口。高收入国家对技术含量高、加工程度深的产品需求较大,而低收入国家则以低档商品的消费为主导型需求或者代表性需求。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则重叠性的范围越大,两国重复需求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

二、国际贸易模式的演变

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化分工逐步拓展与深化,贸易模式也相应地不断调整。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出口商品的贸易结构总是从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发展到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最后到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贸易模式变迁、专业化分工深化的交互关系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国际贸易模式的演变过程就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反映,一国的对外贸易模式也在这种动态过程中不断演进。

1.产业间贸易模式

国际贸易的大规模发生起始于18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化国家,而其他国家则处于农业国、原料供应国的地位。因此,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的国际交换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贸易形式。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更多的国家成为工业化国家。同时,这种以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贸易为主的产业间贸易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20世纪前期。在这种贸易模式下,以农业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而工业化国家则主要进口工业生产所需的资源性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2.产业内贸易模式

20世纪中期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使国际分工的形式和趋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贸易的形式从过去的产业间贸易逐渐转向产业内贸易。尤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间同一部门的商品交换变得越来越频繁,到今天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产业内贸易模式具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即水平型和垂直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表现为贸易品在品质上和附加值含量上都比较相近;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表现为发达国家出口同一产业中的高端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则出口低端产品。

产业间贸易格局是由各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决定的,反映的是比较优势;而产业内贸易并不反映比较优势,其格局是由历史的偶然因素决定的。现实中的任何国家的贸易既包含产业间贸易也包含产业内贸易,不存在只有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中的某一种形式。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两贸易国之间的技术、资源等的相似程度。这种相似程度越大,则产业内贸易越占主导地位;反之,则产业间贸易更为重要。当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作用很大时,产业内贸易的利益就会很大。由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两个因素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中所起作用明显,因而发达国家之间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就产生了很大的利益,占国际产业内贸易的主导地位。

3.产品内贸易模式

知识经济推动的科技进步,使得产品在生产环节上的分割成为可能;而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和经济全球化使得各生产环节得以在世界范围展开,由此形成产品内不同生产工序的国际专业化。产品内贸易的迅速发展就是这一新兴分工模式的反映。可以说,产品内贸易是产业内贸易的深化,只是分工界限从产品转变到要素,即生产链条上,不同要素密集环节的分工。这种特殊的贸易分工模式由跨国公司主导,以遍布各国的直接投资来实现。在这种分工格局下,技术、资本丰裕的发达国家,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母国,出口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关键零部件或中间产品;而劳动丰裕的发展中国家,在跨国公司的生产布局下,生产和出口低附加值的中间产品或制成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