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武汉要进一步对外开放设置经济特区

武汉要进一步对外开放设置经济特区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去年5月,武汉市实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以来,形势发展很好,但如何使武汉经济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我们认为:像武汉这样“内联九省,外通海洋”的超级商埠,中国内地最大的经济中心,关键就在于开放,在于改革。开放,除了对兄弟省市开放以外,也要对外开放,并在武汉设置不是经济特区的特区。

(1984年11月27日)

去年5月,武汉市实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以来,形势发展很好,但如何使武汉经济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我们认为:像武汉这样“内联九省,外通海洋”的超级商埠,中国内地最大的经济中心,关键就在于开放,在于改革。开放,除了对兄弟省市开放以外,也要对外开放,并在武汉设置不是经济特区的特区。现在应该立即动手,不能等待,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都应该这样办。

从紧迫性上讲,总结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内地的开发,不能搞人为的“阶梯论”,应该有条件时就“同时开发”。等到沿海都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后,再来开发内地,这样全国的现代化就要推迟很多年。我们应该走“因地制宜,多头开发”的新路子,以加快土地占全国80%的内地的发展。从市场、原料、劳力等开放的条件看,内地比沿海更好。因此,为了加快内地的开发,应该“从中间开花”,将武汉进一步开放,作为“内地开发中心”,以促进周围各省和西南、西北广大地区的发展。在中央未把武汉正式列为经济特区之前,先动手把武汉办成不是经济特区的特区,是缩小沿海与内地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必要性讲,无论是从全国、湖北省还是武汉市的角度看问题,把武汉市办成经济特区,有六大好处:

(1)有利于吸引外资。从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的情况看,自从创办经济特区以来,外商纷纷前来投资办厂,由香港的一个地区发展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开始的一些小商人,发展到跨国公司和大财团。仅深圳市引进的外资,截至1981年为77亿港元。武汉有广大的经济腹地,又有水陆交通之便,地处内地中心,如果开辟为经济特区,对外资的吸引力将更大。

(2)有利于争取外汇。在经济特区里,外资、合资企业支付国产原材料费用、工资、工厂用地租金、后勤服务等费用,都是用外汇支付。国家、地方都可获得巨大的外汇收入。如果在武汉还可开展寄后转口、包装处理、装配制造业务,不仅可以收到寄仓和转运货物的收入,而且可以大搞进料加工,扩大出口,赚取外汇。

(3)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抢时间学到技术和扩散技术。在经济特区投资的外资企业,外方投资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必然关心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每一个外资企业实际上是一个技术训练班。在这些工厂、企业工作的工人、技术人员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学到先进技术,培养技术队伍,以便向经济特区外输送人才,及时扩散技术。

(4)有利于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知识。通过在外资企业工作,使我们能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和计算技术,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为向特区外输送管理人才创造了人才资源。

(5)有利于扩大就业机会。除了特区内大量吸收劳动力外,在特区外还可以大量吸收就业人员。据国外出口加工区的经验,像零部件的转运业务、运输、建筑和服务等第三产业工作,大多是加工区之外的人承担的。

(6)有利于增加群众收入,改善人民生活。这点已为一些实行经济特区的地区的事实所证明。如果武汉不办经济特区,武汉与武汉周围地区比起沿海开放城市起码要落后十年,早动手,缩短差距;晚动手,拉大差距。

从可行性上看,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划出一定范围,作为经济特区,采取特殊政策,吸引外商和外资,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在世界上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就这样办了。武汉可以利用长江河道整治后扩大的土地面积(相当于甚至大于新中国成立初武汉市的面积),将黄浦路到阳逻一带开辟为武汉的新市区,作为今后的经济特区。有了这样的条件,吸引外资就有了地点建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武汉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中指出:“逐步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开放型的经济区和经济网络。”目前武汉对内已经敞开,需要继续发展的是对外开放,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结合起来,建立内地的国际贸易中心。当武汉办成经济特区后,将对内地的开发带来好处,并使内地与沿海城市的差距缩小,同时必将大大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步伐。

(本文系与樊民、肖国金合写,原载《长江日报内部参考》1985年1月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