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人口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应用

甘肃省人口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应用

时间:2022-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甘肃省人口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应用人口信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信息之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实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信息的应用是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近年来,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甘肃省全员人口数据库网格化管理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甘肃省人口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应用

人口信息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信息之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实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信息的应用是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甘肃省人口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取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在原国家人口计生委“以奖代投”中,甘肃省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获得二等奖,2010年获得一等奖。在2012年中国信息协会国家信息化(人口计生领域)成果评选中甘肃省“人口地理信息系统”获得“二等奖”。

(一)服务政府决策

1.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人口数据支撑

利用全员人口数据覆盖全面、更新及时的优势,加强人口基础信息的分析研究,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人口总量、结构、动态分布、人口城镇化、教育素质、健康素质、就业状况等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动态监测、分析评价和科学预测数据。2012年,甘肃省人口委利用全员人口数据编撰的《甘肃人口概况》和《甘肃省人口形势分析》分别被省委办公厅的《甘肃省情》和《综合与摘报》刊发。

2.为相关部门规划提供人口数据

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数据的作用,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参与社会管理,2010年5月,甘肃省人口委与电信部门签订协议,将全员人口个案信息系统接入甘肃省政务专网,截至目前,甘肃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1521个乡(镇、街道)和社区的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机构全部开通了政务专网。通过政务专网和全员人口数据库,人口计生部门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例如农村“两户”名单、低保对象名单、适龄儿童入学名单、新农保参合名单、应征适龄名单等信息,满足各相关部门对人口个案信息的需要。同时,人口部门可以从相关部门获取流动人口、新婚登记、新生入学、入院分娩等个案信息,实现了人口基础信息的互通共享,为党和政府出台政策、实施决策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提高了政府的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2012年甘肃省将人口信息化融入甘肃省扶贫工作的大局,先后为涉及甘肃省的《六盘山区扶贫规划》、《秦巴山区扶贫规划》、《藏区扶贫规划》和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编制的生态规划、教育规划等提供人口数量、素质、分布、结构、家庭户情况等,为科学编制规划,实现与全国同步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口分析预测。兰州市在快速公交(BRT)建设过程中,重点参考人口计生部门数据,在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的社区和小区设置公交站点。

3.为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和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的准确到户到人信息

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是省政府支持我们建设全员人口数据库的初衷之一。近年来,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甘肃省全员人口数据库网格化管理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2009年兰州市“5?16山体滑坡”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人口计生部门依托全员人口数据库和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第一时间确定了损毁居民楼的内住户分布情况,并提取了重灾区所有人员的基础信息,及时提供给各级政府应急办。救灾指挥部通过到人到户的人口信息,科学调配救援人力、物力,在营救被困人员和灾后重建规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24小时之内,一份重灾区网格化人口地图便呈现在抢险救灾指挥部面前,24853名常住人口、流入人口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等详细个案信息一一在列,所有被困人员的地理分布情况一目了然。甘肃省人口委从甘肃省全员人口数据库中提取绘制的这张地图,为科学制定救援方案、及时抢救被困人员提供了权威依据。2008年以来,省人口部门与卫生部门紧密配合,利用全员人口数据库开展了“三鹿奶粉”结石患儿核对、唇腭裂患者筛查等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2年2月20日,省委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启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大会召开的第二天,甘肃省人口委利用全员人口数据库和人口数字系统,迅速向省双联办提供了“双联”行动涉及到的58个县(区)、8790个贫困村的人口基本情况,并主动为省直等相关部门提供了联系村的人口基本信息。详实的人口基础数据,为领导决策、各部门制定实施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服务管理水平

甘肃省坚持把人口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贯穿全员人口数据库建设的全过程。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充分利用全员人口数据库开展生殖健康服务、兑现各项奖励优惠政策、人口快速调查和统计监测、药具管理等工作,为保障各业务工作的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甘肃省人口委在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的“阳光计生服务系统”已累计向甘肃省已婚育龄妇女发放“阳光计生服务卡”535.57万张,覆盖95%以上已婚育龄妇女,已婚育龄妇女刷“阳光服务卡”可享受免费环孕情服务、“四项手术”和生殖健康检查等项服务,办理各种计划生育证件,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提升优质服务水平。随着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日益成为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甘肃省人口委依据全员人口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功能,将人口信息与地理分布信息结合起来,实现了人口数字地图到人到户,探索出“以房管人”的网格化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实现了人户信息的一一对应,提高了服务管理效率,提升了服务管理水平,在应对突发事件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服务人口形势分析和相关预测研究

1.甘肃人口发展与周边省区的比较

进入新世纪,甘肃人口已经发生结构性改变。西北人口信息中心结合普查数据和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对甘肃省和周边毗邻省区(包括与甘肃省毗邻的四川、陕西、内蒙新疆、青海、宁夏六个省区和与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贵州、云南、西藏三个省区)人口发展的特点进行比较,认为近年来甘肃省人口数量控制成效显著,人口红利期仍在持续,人口老龄化开始凸显,人均受教育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1)甘肃省人口数量控制成效显著。进入新世纪,甘肃人口自然增长率连年保持在7‰以内,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降低到世代更替水平以下,人口数量控制工作取得良好成绩,总人口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与2000年五普数据相比,甘肃省总人口数量下降了4万人,10年来年均总人口增长率约为-0.17‰。与周边省区相比较,甘肃省总人口数量变动幅度最小(表9-1)。

表9-1 甘肃及周边省区总人口变动情况统计表

img125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1,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2)甘肃省人口红利期仍在持续。从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甘肃省65岁以上老龄人口以每年5.11%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已经达到8.23%,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受人口结构性变动影响(0-14岁人口比重下降),甘肃省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仍有所上升,与2000年五普数据比较,甘肃省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增加了5.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达到0.8%,总人口抚养比下降了11.2个百分点,年均下降率为2.68%,表明甘肃省人口红利期仍在持续(表9-2)。

表9-2 甘肃及周边省区人口结构和抚养比变动情况统计表

img126

续表9-2

img127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1,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3)人均受教育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与2000年五普数据比较,2010年甘肃省每十万人接受过初中、高中和大专以上学校教育人口数量分别年均增长了2.55%、2.55%和10.93%,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增长速度在毗邻省区中位居第一。以每十万人中接受过学校教育人数推算,甘肃省人均受教育年限2010年比2000年提高了1.5年,达到7.3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16%,可以认为甘肃人均受教育程度实现了从“普遍接受过小学教育”到“普遍接受过初中教育”质的飞跃(表9-3)。

表9-3 甘肃及周边省区每十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比较 单位:人

img128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

2.分析预测甘肃省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

2013年,甘肃省开展了城镇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政策专题研究工作,甘肃省人口委以全员人口数据库为基础,对城镇化相关数据进行了测算。从普查数据看,2000年和2010年甘肃城镇化水平分别为24.01%和36.12%,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12.2和13.56个百分点,尽管10年来甘肃省城镇化水平增长速度达4.17%,位居周边省区首位,但从绝对数来看,10年来,甘肃省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逐渐拉大(表9-4)。

表9-4 甘肃及周边省区2000-2010年城镇化水平比较

img129

全国数据来《中国统计年鉴2011》,甘肃数据来自《甘肃发展年鉴2011》,其余省份2000年数据根据《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计算、2010年数据根据《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计算。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必经阶段,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产业结构中一次产业产值比重逐步下降,一次产业人口向二、三次产业逐步转移,与这一自然过程相伴随的是人口城镇化进程。影响城镇化进程的因素很多,其中产业结构、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口流动迁移规模是重要方面。甘肃省城镇化发展表现出起点低、增速慢、整体水平落后的特点(表9-5)。

表9-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甘肃城镇人口变动表

img130

续表9-5

img13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甘肃统计年鉴2011》

利用1978年到2010年人口统计数据,和甘肃省全员人口数据库提供的人口结构信息,可以建立了甘肃省总人口和城镇人口发展的Logistic预测模型和城镇化水平发展模型:

img132

根据模型对甘肃省2011-2020年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进行测算(表9-6),对照甘肃省全员人口数据库汇总的人口结构数据,可以测算甘肃省在城镇化进程中需要转移的农业人口数量、流动人口数量以及城镇可容纳人口数量。

表9-6 Logistic人口发展模型预测甘肃省城镇化水平(万人、%)

img133

根据测算,2012甘肃省2012年末常住人口为2577.55万人,城镇化率38.75%,经测算甘肃省2015年城镇化率42.83%,需转移农村人口107.39万人,2020年甘肃省城镇化率达到50.09%,需转移农村人口307.54万人。到2015年流动人口数量为365万人,2020年达到500万人。城镇可容纳迁入人口数量一方面受城镇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另一人方面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提升,城市可容纳人口规模逐渐增大。结合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研究》和甘肃省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甘肃省城镇可容纳的人口上限约为1838万人,以此测算,甘肃省到2015年和2020年城镇可容纳的迁入人口约为360万人和520万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