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持续绩效应该怎样设定目标

持续绩效应该怎样设定目标

时间:2022-06-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控制的标准应该是在有关专家的集体协商前提下制定出来的。不仅如此,控制标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权威性。不具有权威性的控制标准是不足以服众的。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多种多样,一般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统计测定法、经验评估法、工业工程法等。在比较过程中有几个因素可以直接影响控制的效果:业绩的测定、标准的把握、管理者的责任心。

二、控制的过程

科学的控制应该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贯穿于管理全过程。一个完整的控制需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制定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

(一)制定标准

标准是施行控制的依据,在实施控制之前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指标体系。控制的标准应该是在有关专家的集体协商前提下制定出来的。因为组织的发展目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控制的标准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仅如此,控制标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权威性。不具有权威性的控制标准是不足以服众的。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多种多样,一般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统计测定法、经验评估法、工业工程法等。统计测定方法是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并与同类企业进行对比而确定下来的;经验评估法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判断的基础上进行评定的标准;工业工程法是以严格的技术参数和在工业过程中实际测得的数据为依据而确定的标准。

(二)衡量绩效

衡量绩效就是将实际业绩与事先制定的衡量标准进行比较,用比较得出的结论对实际工作业绩作出评价。在比较过程中有几个因素可以直接影响控制的效果:业绩的测定、标准的把握、管理者的责任心。由于比较过程是用实际绩效与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比较,所以绩效的测定情况如何对于比较的结果影响很大,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员工的绩效得出的结果可能有所差异,所以在对员工的绩效进行测定的时候一定要有切实的、可操作的制度。在用预先设定的标准对实际绩效进行比对的时候,对预先设定的这个标准的理解程度不同,也会影响比对的结果。所以一定要让政策的执行者对“标准”进行很好地理解和把握。中间涉及到第三个问题就是管理者的责任心,管理者的责任心决定了各种制度的执行情况。在执行控制职能的过程中管理者一定要有对组织负责和对组织成员负责的心态,只有这样才不会将控制职能流于形式。

(三)纠正偏差

经过将实际业绩与预先设计的指标相比较后,如果发现组织发展状况确实出现了与预先设计不相一致的地方,这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看一看这个偏差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如果在允许的范围内,则组织内的一切工作照常进行,否则就应该调查出现偏差的原因,并据此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情况下采取的措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改进工作方法。发现既有工作方法中存在的漏洞,用更加完善的工作方法替代既有的工作方法,使得组织工作进一步推进。②管理者进行自我检查。管理者的领导风格以及在工作中的具体思路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也许问题的原因不在于员工。管理者进行自查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对既有计划进行调整。在弄清楚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且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后,就要着手用新的工作方案替代既有的工作方案,从而使得组织的发展步入正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