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空间接近与默会知识互补

关于空间接近与默会知识互补

时间:2022-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0.1 关于空间接近与默会知识互补默会知识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具有较强的知识互补性,公司在“中心场所”召集会议的能力会使知识的交换更为便利,从而节省往来费用。这种结构也适用于独立于企业设施的行业内默会知识的转移,集会可以安排在一个位于“中心场所”的酒店或会议中心。

10.1 关于空间接近与默会知识互补

默会知识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许多制造行业来说,干中学是极为重要的。例如,硅晶片的制造这门精密技术是现代半导体行业的核心环节,而且也只能通过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加以完善。更一般地讲,管理过程也包含默会知识。尽管有关全面质量管理的著作不胜枚举,Womack(1991)指出美国的汽车制造商花费了数年时间才从日本学习这一管理方式,而且只能通过与丰田和本田建立合资企业才开始掌握这种管理方法。因此,主流观点认为共享默会知识需要面对面的沟通,只通过阅读来获取有关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交换知识的成本取决于双方知识互补的程度。对于严格意义上的相互独立的知识交换,一个公司可以只吸取其他公司提供的知识而不交换自己的知识,这样双方的交换就没有共赢可言。对于互补性强的知识交换,双方会有一种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产生的收益是双方此前都未曾预料的,但这种效果只有在双方对交换采取积极的态度时才能发生。进行这种知识交换,各方通过向对方提供信息或披露知识而获益,整体的效益要超出各部分之和,典型的例子就是学术会议

一般来讲,知识间的互补性越强,越有利于更远距离之间的知识互换,从而有助于形成集聚。如果具有较强的知识互补性,公司在“中心场所”召集会议的能力会使知识的交换更为便利,从而节省往来费用。如果互补性弱,采用“中心场所”会出现均衡情况。尽管“中心场所”可以降低往来成本,比起公司间的相互往来这种方式更容易受到欺骗。一家公司可以利用到“中心场所”来欺骗行业中所有其他公司,在获取对手知识的同时保留了自己的知识。而在“双边往来”的形式下,一个公司只能欺骗该行业其他公司中的一小部分,很快它的欺骗行为就会被识破并受到惩处。

经济学视角分析,如果知识的交换需要双方会面的话,空间上的接近便自然成了决定共享知识成本的一个因素。Marshall(1895)强调知识外溢(knowledge spillovers)是产业集聚的重要驱动力,Saxenian(1994)和Porter (1998)对空间集聚在创造整个地区经济优势中的地位做出了解释。国外有关空间接近对于组织(或部门)间知识外溢的重要性的实证研究也很多。例如,Jaffe et al.(1993)发现专利引用并非像预想的那样通过类似研究的地区传播来进行,而是更可能来自于本国、本省甚至本地区。Levin et al.(1987)的调查工作证实了人员间的交流对于组织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性,特别是使用发表的论文、召开技术会议、进行非正式交流以及从其他组织借调员工都非常重要,并且这些方法具有高度的相关性。Leamer和Storper(2001)认为接近性是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这主要是因为面对面的沟通对于复杂知识的交换是必不可少的环节。Cooper(2001)通过建立工作流动性传播知识模型,发现限制流动性的合约一般会导致福利下降。Berliant et al.(2000)建立了一个某具体公司搜寻其他拥有互补性知识的公司的模型,他们的集聚程度是由内生变量决定的均衡状态。汪丁丁(1997)首先从知识的互补性原则分析,认为知识各个局部之间通常存在着互相解释或互为强化的关系,可以说明为什么通过分工和专业化能够产生递增的经济收益,然后基于知识的互补性原理,研究了知识产权的博弈均衡问题(2002)。作者也曾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性与产业集聚,以及空间集聚与默会知识转移共享机理做了一些定性研究,但没有以空间集聚为基础,构建公司集聚中的默会知识互补理论模型。

按照默会知识的特性,假设只有当有关人员相互会面时默会知识的转移才可能发生[1]。这样,空间集聚就成为分析问题的根本要素。一般用于知识交换的结构有两种:一是集中地点;二是双边往来。当企业设施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也能产生知识转移时,往往用“集中地点”结构。这种结构相当于存在一个能够被所有企业共享的联合设施,与美国用于半导体生产的foundry模型类似[2]。这种结构也适用于独立于企业设施的行业内默会知识的转移,集会可以安排在一个位于“中心场所”的酒店或会议中心。“双边往来”结构是在一个企业的默会知识与设施(或人)有密切联系的时候才适用。例如,在Von Hippel(1988)对于美国小型钢铁制造商之间非正式的私有工艺、专有技术转让的经典阐释就属于这种情况。全面质量管理(TQC)、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这样复杂的制造工艺也属于这种情况,只有到现场实地考察才能真正掌握日本企业的管理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