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制造业就业占比趋降

制造业就业占比趋降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制造业就业占比趋降在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份额和国内份额下降的同时,制造业部门的就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也表现为相同的趋势,而且下降的速度超过增加值下降的速度。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制造业就业比重下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美国制造业就业下降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制造业格局的变化相联系。未来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份额还会继续降低。

(二)制造业就业占比趋降

在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份额和国内份额下降的同时,制造业部门的就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也表现为相同的趋势,而且下降的速度超过增加值下降的速度。制造业就业变化呈现三个特征(图2.7)。1901年的制造业雇员为581.7万人,1943年达到第一次小高峰的1760.2万人,比1901年增加了202.6%。其间1929年的大萧条导致就业大幅下降,直到1933年之后才恢复;1943年以后就业量比前40余年明显地迈上一个台阶,1979年达到最高峰、为1942.6万人;进入80年代开始缓慢下降直到21世纪的头10年,其中2007年以后金融危机加速了制造业就业人数的下降。根据OECD(2011年)估计,在2008—2009年间,OECD国家失去了大约1100万个工作,其中的一半发生在美国,制造业受到的打击最严重。

img31

图2.7 美国制造业就业数与全部非农就业数的比较

资料来源:同图2.6。

制造业就业在非农就业中的比重,在20世纪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60年代中期之前,占比都在30%以上,其中40年代是就业水平最高的时期,1943年达到最高值41%,1953年的时候还达到35%的水平;60年代中期之后的大约15年占比超过20%;80年代以来占比继续下降,直到2009年的历史最低点9%。如同制造业增加值变化一样,2009年以来制造业就业占比和就业量下降的趋势得以改变。

上述事实证明了,美国制造业就业在非农就业中的份额在过了1943年的高峰后就开始下降,1953年以后更是毫不犹豫地下降了,这时就业的绝对量还在增加并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从80年代就业量也开始减少直到2009年。

img32

图2.8 制造业就业数占全部非农就业数的变化

资料来源:同图2.6。

随着制造业低端环节的转移和消失,余下的工作岗位不断向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包括制造和服务)集中,对劳动力的技能和知识要求自然也越来越高。“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是在美国创造管理型以及白领职位。当然,它的反面是向外输出了蓝领职位。”(吉尔平,2011年)根据图2.9,目前,美国25—54岁的制造业工人中,超过一半的工人受过高中以上教育(EOP,2009)。这意味着,那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人将越来越在制造业领域难以找到工作。如果美国政府希望在制造业领域为这些人创造工作,那么这些工作将不可能是高技能的;如果是高技能的工作,必然要加大对这些人员的技能培训。在这次美国政府大力复兴制造业的政策和措施中,就特别强调加大对社区学院和大学的投入,为未来的先进制造业培训高技能的工人。

img33

图2.9 美国制造业工人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人数占比

资料来源: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A Framenwork for Revitalizing American Manufacturing,2009。

由于在制造业的高端岗位工作,又受过高等教育,这些工人的薪资和福利收入自然也比较高。根据图2.10可以得出一个基本观点:美国制造业工人的收入水平高于其他行业。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部门的收入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并且在1980—2006年之间超过全部私人部门的收入。但是,2007年以来,制造业平均每小时收入却低于私人部门,这正好是金融危机爆发时期,企业倒闭或收益降低,工人失业,收入下降。

图2.10 美国制造部门平均每小时收入与全部私人部门比较

资料来源:美国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2013年)。

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制造业就业比重下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外国的替代。美国制造业就业下降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制造业格局的变化相联系。如前文所述,欧洲经济在战后的恢复,特别是德国和日本的工业迅速崛起;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摆脱殖民后也积极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80年代以降,一些发展中国家实施经济改革开放,制造业快速发展。所有这些力量都减少了对美国工业品的依赖,进而替代和冲击了美国的制造业就业。

制造业外迁。国外的替代迫使美国制造业企业开始设法到海外投资,寻找海外低成本要素和市场,于是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外迁或者生产环节外包便开始了。这种情况在60年代已经显现,70—80年代更加突出。美国研究者也认为制造业就业绝对量和比重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制造企业外迁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企业外迁开始于家具制造、服装和纺织业,而后扩展到许多其他技术含量商品的制造。

生产率提高。制造业就业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对劳动者岗位技能水平的要求,减少了对低技能和无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这是一个路径依赖,因为19世纪以来美国的企业家们就一直试图用机器替代劳动力。

世界趋势。如果放眼世界就会发现,虽然制造业就业在某些国家和某个时期内增加了,但是制造业的就业贡献下降也是一个世界趋势,就像农业就业减少一样。2000年,27个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总就业人数为11928.6万人,2008年为11643.2万人,8年间减少了285.4万人(表2.9);在这之前的10年里,减少了近1.2亿人。一项针对20个大型经济体制造业就业情况的研究揭示,全球制造业岗位因技术进步而逐渐消失。1995—2002年,全球制造业流失了2200万个就业岗位,工业产值却猛增了30%。其中,中国制造业的就业岗位减少了1600万,减幅为15%;美国制造业的就业岗位减少了200万,减幅为11%。高效的生产力让就业岗位锐减,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如此(Worstall,2012)。

未来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份额还会继续降低。美国劳工统计局预测(表2.10),2010—2020年,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将继续下降,多数行业的制造业就业岗位在未来十年内仍将继续减少。这就提出如下的问题:美国政府复兴制造业能否挽救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的未来趋势?如果没有足够的就业,就会加剧诸如收入分化、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不稳定等问题。为此,在技术创新和增加就业的双重约束下,需要依靠企业和产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所以美国政府制定政策鼓励制造企业回归本土,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也都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国投资。

表2.9 世界制造业就业人数变化单位:万人

img35

数据来源:联合国ILO数据库。说明:2000年的合计数不包括蒙古、南非和捷克,但在计算与2008年的变化时包括。

表2.10 若干制造业工作数量未来十年年变化率单位:%

img36

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