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的文献综述

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的文献综述

时间:2022-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的文献综述一、环境友好型理念的由来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至此,“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概念正式在我国提出。

第三节 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的文献综述

一、环境友好型理念的由来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人类、生物界所面临的危险,人们通常认为这本书的出版是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关心的标志。卡尔逊提出了人类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地球,在人与生物之间建立合理的协调,才能维持人类的健康生存的看法。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首先提出了“循环经济”一词,他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在世界上引起巨大反响,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建立能重复使用各种物资的“循环式经济”以代替旧的“单程式经济”。1972年3月,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该报告研究了世界人口、工业增长、环境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之间的动态关系,认为人类不可能以现在这种方式继续发展下去,必须从现在起就停止经济和技术的增长,使全球系统走向一个零增长的均衡社会,才能使人类持续地生存下去。这里已经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思想。1981年,美国农业科学家R·布朗发表了《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谴责了人类有意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他认为,现在人和自然的关系非常紧张,人类必须树立紧迫的危机意识,立即着手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在该书中,他首次论述了持续发展的思想,提出了通过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三大途径来实现持续发展,还探讨了向持续发展社会过渡的许多问题。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思想已经形成。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的著名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理念——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报告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至此,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观和发展战略。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多次提及“无害环境”这一概念,并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理念。随后,环境友好技术、环境友好产品在国际社会得到了大力提倡和开发。90年代中后期,国际社会又提出了实行环境友好土地利用和环境友好流域管理,以及建设环境友好城市,发展环境友好农业、建筑业等。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对“环境友好”的认同程度进一步提高。会议通过的《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中多次出现了环境友好材料、产品与服务等概念。2004年日本发表了《环境保护白皮书》,明确提出了“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国家目标。

中国的环境保护起步较晚,但进步很快。1973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会议之后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80年代初,提出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方针,把环境保护从经济发展的边缘转移到了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80年代中后期,我国明确提出了要开拓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将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等确立为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同时积极地借鉴发达国家环境治理和管理的成功经验。1989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颁布,国家开始致力于探索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研究建立环境保护制度,鲜明地提出了“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观点。1994年3月,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编制国别21世纪议程的国家,这充分表明了我国政府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去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问题。《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它所提出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在随后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2005年3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根本途径,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至此,“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概念正式在我国提出。2005年10月11日,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第六部分的标题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举措表明中央正式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确立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二、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环境友好型工业的本质是生态工业,而发展生态工业是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形式。因此下文主要是循环经济以及生态工业的相关文献综述。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以“新循环经济”理论代替旧的“单程式经济”的发展模式。它是在世界环境恶化、资源日益枯竭的形势下,为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由环保工作者提出的一种发展经济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28)。1989年,美国福罗什首次提出工业生态学概念,为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国外在生态工业方面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①研究可减轻工业对环境影响的具体技术措施,包括废物零排放系统、物质替代、非物质化和功能经济。②研究对整个工业生态过程进行分析、监测和评价的方法,包括物流平衡分析、产品或过程的生命周期分析与评价、工业生态指标体系的建立等。③研究可促进生态工业实现的制度,包括如何在市场规则、财务制度、法律法规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使生态工业的思想可以贯穿整个生产和生活过程。④研究工业系统的集成方法,包括物质集成、能量集成、水集成、信息集成和优化模式等。在实践方面,20世纪70年代初,丹麦的卡伦堡工业园区中的几个重要企业试图在减少费用、废料管理和更有效地使用淡水等方面寻求革新。它们通过协商方式相互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料或者替代部分原料,从而建立了一种和谐互惠的合作关系,产生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29)

循环经济真正得以实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国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三个层次:在企业层次上,杜邦公司创造了“化学工业3R原则”,在“小循环”中率先进行实践 (30);在区域层次上,丹麦卡伦堡工业园以园内企业间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生态产业链为目标,在“中循环”层次上进行了“企业共生”的理论与实践;在国家层次上,90年代中期,德国首先提出贯彻循环经济理念,从“大循环”着手组建“双轨制回收系统”等组织,颁布了一系列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法律,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发达国家,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大都是通过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工业园区。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模式是面向共生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从而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4个厂为核心,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其他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生产原料,建立工业横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奥地利、瑞典、爱尔兰、荷兰、法国、英国、意大利、菲律宾、泰国、印度等国家都在积极建设生态工业园。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己经建立了20多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工业园。加拿大建起了40多个。德国和日本是世界公认的循环经济做得最好的国家。德国建立以收费制度和企业化运营为基础的实施机制,从企业到区域层面试验物质流管理模式。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实践模式,包括:环保产业化,即发展“静脉产业”;产业环境化,即发展环境友好型“动脉”产业;“动脉”和“静脉”结合或链通,并趋向物质流动平衡。

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日本、德国及美国都建立了各自的循环经济法律,其中日本最为全面。1994年12月,日本在《环境基本计划》中首次提出“实现以循环为基调的经济社会体制”,并于2000年5月修订通过一部基本法,即《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以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型社会的发展;随后颁布了两部综合法,即《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和《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七部专项法律,即《容器和包装物的分类收集与循环法》和《绿色采购法》等。在经济政策方面,目前国外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上制定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政府奖励、税收优惠、政府优先购买(又称“政府绿色采购”)、收费(如废旧物质商品化收费)、征税(如征收新鲜材料税)、制造商回收利用负责制(又称“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推进循环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

目前发达国家还通过建立健全的非盈利性社会中介组织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如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日本的回收情报网络、美国的社区协调中介机构、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中介活动。其中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DSD)是专门组织回收处理包装废弃物的非盈利社会中介组织,由产品生产厂家、包装物生产厂家、商业企业以及垃圾回收部门联合组成。主要任务是在全国建立一个面向家庭和小型团体用户的包装回收、分类和再循环的体系,运作系统分为街头回收系统和上交式回收系统。凡是印有“绿点”标志的包装废弃物,DSD进行统一回收并交给废弃物再循环承包商或者下属专门公司处理,通过公众参与提高广大公众实施循环经济的意识和能力,防止过量包装,减少包装垃圾,引导公众正确购物和环境友好的消费;通过宣传教育,促使公众或单位尽可能减少垃圾排放,提高反复利用的意识。

三、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的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发达国家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逐步解决了工业污染和部分生活性污染后,由后工业化或消费型社会结构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产生了以提高生态效率和废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再循环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理念与实践。它们的循环经济道路大部分是从废弃物利用开始的,后来扩展到了生产领域,并进行产业化实践,形成了旨在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是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正在加速进行,同时生产经营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污染和破坏严重,不仅面临由于人口增加与生活水平提高而产生的来自消费环节的大量废弃物问题,而且面临经济高速增长中传统生产领域引发的严重资源环境问题。因此,我国循环经济建设必须立足国情,以生态规律为指导,围绕产业结构的转型,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避免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此外,发展仍是我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还是要为发展服务,同时注重解决资源短缺、废物污染等问题。

在我国,循环经济这个概念是1998年由同济大学的诸大建教授引入中国的。国内学者对于循环经济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994~1998年,研究起始阶段:关注点多集中于资源的利用与再生、能源消耗、废物综合利用等;1999~2003年,研究发展阶段:学者主要对循环经济的概念、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发展模式、制度创制、法律法规建设以及一些试点的实证分析进行研究;2004年至今,研究扩展阶段:学者除了对之前内容的继续研究,还集中展开了对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研究范式、逻辑过程、评价指标、战略对策、实现路径以及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但直到目前为止,国内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仍然缺乏统一的标准,只是已经一致认同将循环经济定义为“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目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描述有:

①诸大建认为,循环经济是针对工业化运行以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线性经济而言的。它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它要求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 (31)

②解振华认为,循环经济是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的“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其本质是生态经济学,是对人类生产关系进行调整,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目标是追求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它是在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增长制约要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一种公共财富阶段下的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是建立在人类生存条件和福利平等基础上的以全体社会成员生活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32)

③冯之浚认为,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进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利用为特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 (33)徐篙龄认为循环经济是“以循环为技术基础的经济活动”,应通过对循环与生态经济、清洁生产等概念的区别性辨析来划清循环经济的概念。从内涵看,“循环”本身就是“清洁生产”的技术库中的组成部分;而“清洁生产”又是生态经济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经济”,三者呈后者包含前者的嵌套关系。 (34)曲格平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他将循环经济看作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认为它是在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增长制约要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一种公共财富阶段的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 (35)

④崔胜辉则从哲学角度考虑,认为循环经济的实质是要将整体论与还原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理性与感性、客观评价与主观感受、纵向的链式调控与横向的网状协调、内在的竞争潜力和系统的共生能力、硬方法与软方法相结合,强调物质、能量和信息三类关系的综合,竞争、共生和自生能力的综合,生产、消费与还原功能的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目标的融合,时、空、量、构与序的统筹;科学、哲学与工程学方法的结合。

我国的循环经济目前已开始进入实际运用阶段,开始在一些领域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来,我国在运用循环经济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而且我国循环经济正从宣传示范的启动阶段走向建立政策机制的推动阶段。如《清洁生产促进法》对我国工业领域清洁生产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和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省的试点和示范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过程中,陈群胜(2007) (36)认为产业循环式组合是循环经济的技术实现,有利于改善整个工业系统内的物质与能源利用效率,重新确定“废物”价值,促进物质能量在整个工业系统内循环流动的实现,给出了几种产业循环式组合的稳定共生条件和政策意义并实证分析了典型产业循环式组合,对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翟纯红(2009)对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构建中的借鉴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在促进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中,对产业集群的构建须进行理论创新,超越传统的模式,借鉴循环经济的思想,根据区域的综合比较优势来抉择产业集群,并以组织的模式来积极推动产业集群的理性发展。孙忠英(2009) (37)认为在生态工业园区内可通过构建可以循环的产业链、合理运行的模式链、先进适用的技术链,使资源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进行闭路循环,有利于实施节能减排,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目标。

我国生态工业园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末才起步,其中较多仍停留在对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以及生态工业园的概念的讨论上,少数学者将这些概念与清洁生产、绿色制造技术联系起来进行了研究,也有些学者就指导体系的建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赵涛(2009) (38)等以煤化工生态工业园为例,通过参考各种标准以及总结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建立了生态工业园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实践方面,我国自1999年开始启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的贵港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进展最快的生态工业园。贵港集团利用甘蔗榨糖,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建设了一个生态工业园的雏形,它由两条主链组成:甘蔗—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复合肥回施甘蔗田,以及甘蔗—制糖—蔗渣造纸—碱回收。贵港集团规划建设一个年产10万吨的造纸厂,并用来生产车用酒精和其他产品,这样做不但可以做大做强现有工业,而且可使生态链形成生态网络。该园区产业各环节实现充分的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随后,国家环保总局又先后在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对传统工业区进行生态化改造。到2007年5月,全国已有26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如果包括省级和地市级的生态工业园区,我国目前所建立的园区数以百计。

【注释】

(1)姬鹏程,孙长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制度建设.2009:2

(2)巴格奇.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文版,第2卷,“工业化”词条

(3)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英文版,哈佛大学出版社,1949;中译本,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

(4)钱纳里等.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5)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6)马克思资本论[J].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2.

(7)杨永忠,陈雁凌.产业集群:后发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模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6:74-75

(8)杨亚伯.特色产业论.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

(9)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0)张占斌.比较优势——中国汽车产业的政策、模式、战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1)厉以宁.环境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P3

(12)刘思华主编.经济可持续发展论丛.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P5

(13)刘思华主编.经济可持续发展论丛.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P1

(14)胡鞍钢,王亚华.国情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P108胡鞍钢.我国真实国民储蓄与自然资产损失.北京大学学报.2001.4,P45-50

(15)张思锋.对我国循环经济研究若干观点的述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5

(16)王海燕.南京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J].科技与经济.2005(4):46

(17)李悦.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106-136

(18)郭培章.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7,P14

(19)郭培章.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7,13-70

(20)CoteRP,Clhen-RosenthalE.JCleannerProduction.1998,6(34):181.

(21)海热提著.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2),55-56

(22)史东辉.后起国工业化引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3)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4)Marshall,A.PrineiPleofEconomies.MacmillanLondon.1920

(25)胡佛(Hoover,1975)把导致地方产业集聚的外部规模经济分解为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前者是指“相互紧密联系的产业部门形成的综合体”为本地企业创造的生产合作优势,即“反映单一产业集中程度的外部经济”,后者是指“巨大城市集聚体的组成要素”,即“反映城市规模的外部经济”。

(26)外部范围经济指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所引起的成本的节约(王缉慈,1997)。

(27)陈继海.世界各国产业集聚模式比较研究.经济纵横,2003(6):33-35

(28)张卫民.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J].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2:55-59.

(29)陈昌曙.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0)黄思铭,欧晓昆,杨树华等.可持续发展的评判[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2-83.

(31)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型经济[J].世界环境,2000(3):6-12.

(32)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J].环境保护,2004(1):3-8

(33)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10.

(34)徐篙龄.循环经济的理论平台和实验平台[J].光明日报,2004-01-06

(35)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当代生态农业,2002,1

(36)陈群胜.循环经济:产业循环式组合稳定性分析[J].科研进步与对策.2007.3.

(37)孙忠英.构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的思路和对策[J].特区经济,2009.6.

(38)赵涛,杨立宏,尹彦.生态工业园的综合评价[J].中国农机化,200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