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海岛旅游资源

海岛旅游资源

时间:2022-06-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海岛旅游资源(一)中国海岛特征1.自然地理概况中国海岛[1]地处太平洋与欧亚大陆间的过渡地带,海陆交互作用形成了中国海岛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生态属性:从海岛成因来看,中国沿海海岛包括大陆岛、海洋岛和冲积岛三种类型。这些有人居住海岛是目前国内海岛旅游开发的重点区域,在很多地方已成为海岛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一、海岛旅游资源

(一)中国海岛特征

1.自然地理概况

中国海岛[1]地处太平洋与欧亚大陆间的过渡地带,海陆交互作用形成了中国海岛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生态属性:

从海岛成因来看,中国沿海海岛包括大陆岛、海洋岛和冲积岛三种类型。其中,大陆岛6 477个[2]、冲积岛429个、珊瑚岛61个,分别占全国海岛总量的93.0%、6.2%和0.9%,是世界上海岛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表7-1)。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沿海绝大多数省份的海岛属于大陆岛;冲积岛主要分布在沿海江河入海口海域,以河北、山东、广东、广西和海南为主;海洋岛分布区域有限,火山岛主要分布在台湾省,而珊瑚岛绝大多数分布在海南岛沿海。

表7-1 全国海岛地质类型及区域分布

img158

(续表)

*因各地海岛统计存在重复现象,表中合计数量与全国海岛实际数量存在差异,使用中需要加以注意。

数据来源: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1996)。

从海岛距离大陆的距离来看,中国沿海大多数为距离大陆海岸不到10km的沿岸岛,总量达到4 751个,占全国海岛总量的近70%;其次是距离大陆岸线在10~100km的近岸岛,数量达到2 007个,占全国海岛总量的近30%;而距离超过100km的远岸岛大陆地区只有161个,占全国海岛总量的比重只有2.3%。在现有的沿岸有人居住海岛中,有相当一部分面积较大的海岛已经通过海堤或大桥实现陆连,而且随着沿海各地海岛经济的深入发展,陆连已经成为很多沿岸有人居住岛的一种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沿岸海岛为了发展而实现陆连,成为推动海岛经济与旅游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

从海岛空间面积来看,中国沿海海岛以中小型海岛为主,面积超过2 500km2的超大型海岛[3]只有台湾岛和海南岛两个,而面积在100~2 500km2之间的大型海岛也只有14个(含香港1个、台湾1个),面积在5~99km2之间的中型海岛有133个(含台湾9个、香港6个和澳门1个),其他绝大多数为面积不到5km2的小型海岛,占全国海岛总量的98%左右(表7-2)。全国现有海岛中,有常驻居民的海岛有433个,其他绝大多数为无人居住海岛。在有人居住海岛中,浙江最多,达到190个,其他依次是福建102个、广东43个、山东35个、辽宁31个、海南12个、广西9个、江苏6个、上海3个和河北2个。这些有人居住海岛是目前国内海岛旅游开发的重点区域,在很多地方已成为海岛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表7-2 中国海岛分类统计[4]

img160

数据来源:杨文鹤,2000。

2.自然环境状况

中国沿海海岛主要位于中低纬度地区,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个气候带,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由于海岛分布地理位置的差异,受到分布纬度以及大陆与海洋的影响,各海岛气候特征、气象要素的分布与变化差异较大。相对于大陆,海岛气候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北部海岛一年四季分明,冬季严寒,少雨雪;春季冷暖多变,风多雨少;夏季高温高湿,降水多;秋季天高云淡,风和日丽。而且各岛气温日较差比较小,日照充足,但灾害性天气较重,气候变化是影响北部海岛旅游季节性的主要因素。南部海岛属于亚热带与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终年气温较高,长夏无冬,季风明显,降水充沛,干湿季明显,多灾害性天气。南部海岛旅游开发受气候季节性变化的影响不明显,但一些灾害性天气,如酷暑、台风及风暴潮等对海岛旅游开发产生一定影响。

从海岛地质构造来看,中国沿海岛屿包括基岩岛、泥沙岛和珊瑚岛三大类,其中冲积岛全部为砂质海岛,而大陆岛全部为基岩岛。基岩岛一般港湾交错,岩石与沙滩交替发育,地质结构相对稳定,具有发展海岛旅游的优越资源条件;相对而言,泥沙岛和珊瑚岛则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地质地貌易受风暴潮、波浪、海流及河流的侵蚀、淤积作用的影响,自然环境相对脆弱。由于一般海岛陆域空间狭窄,地质环境的调节性、抗扰性有限,各种脆弱系统难以抵御人类活动的干扰。此外,海岛隆升普遍承受的剥蚀作用也明显地阻碍了海岛土壤的发育和半干旱气候下的森林植被的生长,使海岛陆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显著增大。

从淡水资源来看,多数小型海岛一般水文地质条件不佳,因基岩裸露、地形陡峭,比降大,降水直接排泄,且缺少第四系含水层,往往无汇水洼地,虽有大气降水,但也不能储存,再加上岩石致密,渗透性差,无良好的地下水补给集水区,普遍无淡水资源;面积较大的海岛受地层、岩性、构造、地貌等条件的影响,赋水条件比较复杂,岛上第四纪堆积物发育、残坡积及冲洪积厚度大、分布面积广、地形起伏大,易形成汇水洼地,一般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往往水源较充足,水质较佳,而那些第四系不发育,地形坡度较大的海岛,一般水源不足。总的来看,中国海岛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由地表水控制水量的多少。与大陆相比,海岛降水量偏低,蒸发量皆大于降水量。人均水资源量一般仅为陆地的1/2~1/3,主要水源包括露天水库、河水、湖水、山溪水、山泉水、浅水井、深水井、坑道水库等,以浅水井和水库作为主要水源(赵奎寰,1993)。淡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海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海岛旅游开发也不例外。

中国海岛周边海域海洋生物资源相对丰富,特别是在众多岛屿及其周边的岩礁区和滩涂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是多种鱼、虾、蟹、贝、藻及诸多海珍品产卵、育仔、索饵和生长栖息的场所,水产资源类型多样。但近年来受到酷渔滥捕的冲击,海岛近海渔业资源衰退趋势明显,再加上过度养殖及环境污染的影响,海岛周边海域海洋生物资源并不乐观。在植被覆盖方面,多数海岛植被覆盖率不高,特别是一些中小型海岛,很多小型及微型海岛基本无植被覆盖。海岛土壤以融盐土为主,草木植被生长旺盛,但有些地区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普遍。相对而言,海岛地形地貌简单,生态环境条件差,植被种类贫乏,优势种相对明显。尽管建国后海岛居民对一些海岛荒山和荒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包括海岸防护林、防风固沙林、防风护村四旁[5]林的建设,使海岛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程度有所提高,但近年来的海岛开发对海岛植被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已影响到海岛植被,特别是海岛森林的海洋灾害防御能力。

总的来看,海岛生态受大陆海域环境影响明显,自然条件良好;岛陆土地类型多样,但土层薄而贫瘠,肥力低,海岛陆域资源缺乏,植被、土壤呈相应的地带性分布特征;海洋生物种类组成、区系分布取决于自然环境特征,生物多样性随纬度增加而递减;海域受流系控制明显,在流系交汇区水体活跃,营养物质丰富,初级生产力旺盛,水产资源量大,种类繁多,特别是岩礁和潮间带区域保存了一些珍稀物种。但由于现有很多海岛开发缺乏统筹规划与规范管理,对海岛生态环境造成很多不可弥补的损失,特别是对于那些生态环境脆弱、面积较小的无人岛而言更是影响深远(杨文鹤,2000)。

3.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沿海现有1个海岛省、2个海岛市、15个海岛县区和191个海岛乡镇(表7-3)[6],其中海南省、舟山市和厦门市,以及长海县、长岛县、东山县和南澳县都已成为沿海重要的旅游地。和大陆地区相比较,海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相对落后,但随着我国海岛开发的深入发展,以海岛旅游和海洋产业为特色的海岛经济已成为多数海岛县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表7-3 中国沿海海岛县(乡)概况

img161

数据来源:杨文鹤主编,中国海岛(2000)。

中国海岛县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海洋生物、滨海旅游和港口海洋资源,是一种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凭借生产要素低成本发展(张耀光等,2008)。自1980年以来,全国沿海12个海岛县地区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12.0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6.42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7.34%,高于东部沿海大陆地区的平均增长速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从473.5元/人增加到22 325.0元/人,基本实现了与大陆的同步增长(表7-4)。

表7-4 中国海岛县经济增长

资料来源:张耀光等,2008。

在12个海岛县(区)中,山东长岛县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了6 000美元/人,浙江舟山嵊泗县突破5 000美元/人,浙江玉环县也突破了4 000美元/人,但广东南澳县和福建平潭县的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只有1 219美元/人和1 371美元/人,落后于同一地区的大陆发展水平。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在很多海岛县域经济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如玉环县地方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比重达到61.9%,崇明县、嵊泗县和定海区的第二产业比重也超过40%;第三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一些海岛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洞头县和定海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均超过50%,平潭县、普陀区和岱山县的第三产业比重也超过40%;相对而言,位于北部海域的长海县、长岛县以及广东的南澳县第一产业比重依然很大,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地方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制约,但近年来旅游业成为这类海岛的产业发展重点(表7-5)。从长远来看,鉴于工业发展及近海养殖业发展潜力及其对海岛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海岛旅游业开发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已成为很多海岛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目前,山东长岛、浙江舟山的普陀、岱山与嵊泗、福建的平潭和东山以及广东的南澳岛都在海岛旅游业开发上进行了较大投入,海岛旅游业已成为这些海岛县推动海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海岛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导向。

表7-5 2004年中国海岛县域经济发展指标

资料来源:张耀光等,2008。

(二)海岛旅游资源

1.海岛旅游资源分类

根据海岛旅游资源的要素属性,一般可将其简单地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其中自然休闲旅游资源由自然要素景观构成,主要包括海岸线景观、海滩景观、岛礁景观、水体景观、气候气象景观和海洋动植物景观六大类,是海岛旅游开发的基本旅游资源,也是构成目前世界滨海休闲旅游产业开发主体的基础性资源。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休闲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分类标准,结合海岛旅游资源的特色,海岛旅游资源禀赋谱可考虑如下(表7-6):

表7-6 海岛旅游资源禀赋谱

(续表)

img165

2.海岛旅游资源概述

中国海岛数量众多,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大气候带,地质地貌、气候气象与自然景观类型多样,具有丰富的海岛自然旅游资源;同时,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又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诸多海岛上留下了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遗迹与民俗宗教景观,成为国家海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不可多得的海洋人文旅游资源[7]

(1)海岛人文旅游资源。由于海岛居住活动范围狭小,和大陆以海相隔、与外界沟通不便,使海岛地区存在一种特有的、有别于大陆主流的社会文化氛围,并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大陆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从语言用词、住宿饮食到日常服饰,文化间的差异无处不在,这也是初到海岛的旅游者最为直观的感受。海岛居民多年以海为生的传统生活与生产习惯形成了扬帆捕捞、海上养殖、退潮赶海、乘船垂钓等渔汛渔俗,海岛秧歌、祭拜海神等渔家民俗风情和渔汛、渔俗、渔家号子等在海岛旅游资源中独具特色。同时,海岛又是传统的海防前线和对外经济贸易交流的前沿,历史上形成并遗留下来很多文化遗产,包括历代名人遗址、遗物,海防要塞、宗教圣地以及对外交流的传说等,都成为推动海岛旅游开发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

海岛人文旅游资源包括早期人类发展遗存,如辽宁长山列岛的清化宫大贝冢和高丽城贝冢、山东长岛县大黑山岛的“东半坡”村落遗址、浙江舟山群岛岱山的大禹庙后墩遗址、广东海陵岛闸坡红坎头的石器与陶器以及高栏岛宝镜湾的大型岩画等;历代名人遗迹,包括山东芝罘岛、养马岛、斋堂岛和江苏秦山岛的秦始皇东巡传说,山东田横岛的田横“五百义士”传说,辽宁菊花岛和山东长岛的唐王东征传说,广东南澳岛的南宋皇帝传说等;抵御外夷故址,包括浙江花岙岛明末张水苍屯兵遗址、福建海坛岛桃花寨和招康垄烟墩遗址、东山岛铜山古城、广东南澳岛猎屿铳城和雄镇关、厦门鼓浪屿郑成功遗迹、珠江口诸岛的鸦片战争遗迹,以及山东威海刘公岛的北洋水师遗址等;宗教文化名胜,包括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海神妈祖故乡湄洲岛、山东庙岛的显应宫以及其他海岛的各类宗教祠庙等;渔乡社会风情,包括辽宁长海与山东长岛的“海上牧场”、舟山群岛的“渔汛”与“渔节”、广西北部湾的“海上养殖”以及舟山的跨海大桥、福建平潭的“海上飞虹”等现代工程景观等。

(2)海岛自然旅游资源。海岛自然旅游资源包括海洋独特的气候与气象景观、海滩岸线景观、地质地貌景观以及动植物景观资源等。其中,气候与气象景观主要是指海岛优越的气候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光照和奇妙的海市蜃楼景观等;海滩岸线景观包括沙质和砾石两种海滩岸线,可以用于避暑消夏的海水浴场及海滩度假地。受海岛大小的影响,多数海岛上的海滩普遍较小,可容纳游客数量有限,并且季节性较强,但这也在某种意义上减弱了大量游客进入海滩所造成的人为环境影响,使得海岛海滩能始终维持较高的环境质量;地质地貌景观包括沙质海岛上的贝壳堤,基岩海岛上的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及海蚀平台等;动植物景观资源则主要指一些珍稀濒危生物资源,包括海豹、海豚、鲸类、海鸟、鱼类等海洋生物以及海岛陆地上的一些动植物物种及其生物景观资源,如红树林、海藻床等。目前,很多海洋自然旅游资源已处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海洋保护区范围内,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

国内海岛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从南到北广泛分布。在北方的黄渤海海域,包括辽宁沿海的大鹿岛、长山列岛、蛇岛、菊花岛,山东沿海的庙岛群岛、养马岛、刘公岛、田横岛、灵山岛等都是优良的海滨度假地。这些海岛夏季普遍具有宜人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包括长山列岛、菊花岛、庙岛群岛及灵山岛等的海蚀地貌景观,大连蛇岛与青岛长门岩的珍稀动植物景观以及长岛海域的海市蜃楼景观等。在东海海域,长江口崇明岛的田园风光,嵊泗列岛的碧海、奇礁、金沙、渔火景观,岱山岛的“蓬莱仙岛”,普陀岛、桃花岛、朱家尖的海岛风光,宁波南麂列岛和渔山列岛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奇观,福建海坛岛的半洋石帆、东山岛的风动石以及鼓浪屿的日光岩等海岛地质地貌景观都已成为海岛旅游的重要景点。在南海沿岸,诸多海岛更是具有北部海域不可比拟的优越气候资源,奇形怪状的海岛地貌、多姿多彩的动植物类型和洁净漫长的海滩资源随处可见。南澳岛的海岛森林公园、珠江口万山群岛的“海上宝石”、湛江东海岛的度假沙滩、硇洲岛和涠洲岛的火山地貌、海南岛的热带植被以及南沙、中沙、西沙群岛的热带风光和丰富多姿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景观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成为海岛旅游开发的主要资源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