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模型的理论框架

模型的理论框架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模型的理论框架一、概述尽管建立宏观经济模型的最终目的,是分析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预测经济发展的未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从这些不同角度逐一加以考察,可以比较全面地认识社会再生产的循环运动,理解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从而使模型能够尽可能准确地描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过程,进而为模型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第一节 模型的理论框架

一、概述

尽管建立宏观经济模型的最终目的,是分析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预测经济发展的未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但是,在模型的建立阶段,最重要的还是要使模型能够尽可能准确地描述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也就是说,在模型应用阶段所要回答的社会经济发展“将会怎样”或“应该怎样”的问题,要建立在模型的建立阶段对社会经济运动“是怎样”的问题能够得到圆满回答的基础上。

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过程的描述正确与否的基础,是对这一过程的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经济运动也是一种社会再生产的循环运动。马克思指出,“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的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1]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循环运动,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考察。从宏观经济模型的建立来说,一是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循环周转。即循着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与再分配,以及使用的线索;二是分析财政、金融、价格、对外贸易在这一循环周转中的作用;三是分析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对长、短期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从这些不同角度逐一加以考察,可以比较全面地认识社会再生产的循环运动,理解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从而使模型能够尽可能准确地描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过程,进而为模型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二、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与再分配及使用

国民收入是全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部门新创造的价值,它是社会总产值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量的总和,其中一部分用于补偿垫付的生产资料资金,即在生产中消耗了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另一部分是由新投入的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即国民收入。[2]国民收入的运动表现为生产、分配与使用几个主要环节。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经济运动,或国民收入运动同样表现为这样几个环节。然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和各环节所起的作用,却不同于社会主义以前的任何社会。[3]

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模型中,生产作为一个单独的过程一般处理为技术性的随机方程。特别是在传统的供给导向形式中,生产能力被认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生产主要受各种投入要素资源的限制。但这些资源限制因素的影响,基本上是通过对各种投入要素供给量的影响间接地施于生产过程本身,也就是表现在生产方程之外的其他有关方程中。即使随着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需求对生产的影响日益明朗,市场因素对生产的影响逐渐加强,但是就生产方程形式本身来说,并没有十分显著的变化。

就中国宏观经济模型来说,生产部分的难点一般不在于理论方程或模块的设定,而在于生产方程的拟合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整个国民收入部门结构的变动过于频繁、起伏很大,具有极大的跳跃性”,[4]传统模型方法较难适应这种条件。其改进有待于模型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函数形式的进一步筛选。

如何描述社会主义的国民收入分配过程,相对于生产过程的描述来说,是以往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模型的一个较薄弱的部分。

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国民收入如何分配,它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它的运动过程和数量关系,历来是经济学理论探讨的重要方面,也是宏观经济模型设定的一项基本内容。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所谓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他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互相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这些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5]“分配并不是生产和交换的单纯消极的成果;分配反过来又影响生产和交换。”[6]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收入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在物质生产部门内进行的直接分配。初次分配的结果,就社会总产值的范围来说,形成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就社会净产值或国民收入的范围来说,一部分形成劳动者的原始收入,另一部分以税收、利润、公积金等形式形成社会纯收入。在我们的模型中,将初次分配结果划分为劳动者收入、生产单位收入和国家收入。

国民收入经过在物质生产领域内的初次分配后,还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形成社会分工各部门和社会集团的最终收入,规定各方面对社会产品的占有份额和比例,然后通过商品交换,实现为扩大再生产而进行的积累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消费。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性质所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再分配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第一,国家取得财政收入后的财政拨款,例如对基本建设的投资,对行政事业、文化教育科研卫生体育等事业的拨款等;第二,物质生产部门和居民与非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支付,和由此发生的服务收支;第三,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发行货币,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并从信贷活动中付出和收取利息;第四,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有计划地调整商品价格和各类商品的比价,以及某些产品价格的形成,也会对国家财政和居民收入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到再分配的结果。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保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必要环节。再分配处理不当也会造成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不仅国家遭受损失,而且引起分配不公,影响广大群众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再分配无论从内容还是层次方面来说,都比初次分配要复杂得多。如果说,在初次分配中仅涉及劳动报酬、生产单位收入及国家收入等变量,那么在再分配过程中则有利润、税收、利息、工资,价格、劳务费用、储蓄、转移支付等诸多变量,而且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是有来有往错综复杂的。因此在我们的模型中,再分配过程很难像初次分配那样得以集中描述,而不得不散见于居民收入、消费、财政、银行、价格等诸模块中。

三、财政、金融、价格

尽管模型在描述社会主义经济运动时应遵循生产、分配和再分配,使用这样一条主线,然而对财政、金融、价格,以及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的描述,不仅不应有丝毫忽视,而且还应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使之逐步加强。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述各方面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有了许多颇有见地的研究成果。[7]财政、金融、价格等方面能够对国民收入再分配产生重要影响,已是确定无疑的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再分配过程实际上就是财政、金融、价格等手段的运用过程及其结果。

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模型中,对财政、金融、价格等部分的处理,基本上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对有关财政、金融、价格变量(如财政收支、银行资金来源、贷款、物价指数,及各类减缩因子等)的描述,及关于相应变量生成方程的设定;第二,这些变量对全社会经济运动,特别是对再分配过程的单独或共同作用的影响。上述第一个问题,在早期社会主义经济模型中已有所反映,特别是财政方面,因为财政收入和支出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然而,多数模型中仅考虑了第一个问题,而没有充分考虑第二个问题,则是以往社会主义模型的一个重要缺陷。这样的模型往往表现为递推形式,至少是模块递推形式,财政、金融、价格变量仅作为后递推的结果。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模型描述财政、金融、价格变量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实际上是要解决已经在理论分析中研究了的这类影响的定量分析问题,也就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一小节中继续讨论。

四、总供给与总需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的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矛盾表现为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矛盾。调节这一矛盾的宏观手段主要有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这一矛盾在每一时间段内的解决,表现为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之间的平衡。由于宏观经济模型建立在以样本期数据估计参数的基础上,因此模型所反映的实际上是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之间的平衡。在CGE模型中,由于模型本身的特点是强调平衡关系,因此总有效供给与总有效需求之间的平衡,以及部门有效供给与部门有效需求之间的平衡表现得比较清晰。在一般的经济计量模型中,由于缺乏这类平衡方程,因而可能对于这种平衡关系没有显式表示,但是,归根结蒂它所表现的还是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关系。

那么,总供给与总需求这对矛盾是否能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模型中得到表现呢?答案是肯定的。除了可以在模型内设定有关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方程之外(当然,目前由于受有关数据资料的限制,做起来可能十分困难),更主要的是财政、金融、价格等模块的引入,可以反映出总供给与总需求这一矛盾的产生原因、运动过程及解决办法,还可以反映出这一矛盾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结果。因此,财政、金融、价格等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模型中的作用,不仅表现为总供给与总需求这一矛盾的运行结果,而且反映了对这一矛盾的调节过程。

具体地区分财政、金融、价格等措施的运用,是计划手段还是市场调节手段是困难的。这是因为财政、金融、价格不仅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中起作用,而且也在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起作用。那种把财政、金融、价格对经济运行的调控作用,统统归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范畴的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只有学会怎样正确地、自觉地、主动地运用这些调控手段,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当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运用财政、金融、价格手段调控宏观经济运行,是与资本主义条件下截然不同的,这完全是由于所有制形式的本质不同所决定的。要想正确运用这些调控手段,就必须搞清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经济计划,或更精确地称为经济发展计划,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它表明社会主义经济不是以自发方式发展的,而是受有组织的社会的自觉意志指导和指挥的。计划是使经济规律的作用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服从人类意志的指引的手段。”[8]经济计划一般可起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计划国民收入在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分配,以决定一般经济增长率;第二,计划投资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以决定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第三,计划各项宏观经济指标,以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比具有主动性,具有长期战略观点。

经济计划必须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计划不可能包罗万象,社会主义经济的相当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以市场的形式自发地运行。例如,在价格决定中,一方面由于价格是社会经济联系的基本手段,是社会交换环节的枢纽,因而“定价将成为指导国民经济的主要工具。”[9]但是,绝大多数种类的商品的价格,又不可能完全由计划决定,而是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模型中,某些价格变量,如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可以是外生的;而另一些重要的价格变量,如零售物价指数,各项减缩因子,则是内生的,是国民经济运行的结果。

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模型中,计划调控手段基本上是外生的,如投资分配系数、财政赤字等。而另一些调控手段,如利率、货币发行、汇率等,虽然多数作为外生变量处理,但它们既是可计划的,又必须通过市场发挥作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模型的特点之一,是具有相对较多的外生变量,这也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特点的反映。因此绝对地说某一变量是计划手段还是市场手段是不全面的。计划的制订要遵循价值规律,计划的实现要通过市场的运行,计划既克服了单纯市场的盲目性,又保证了经济的长期发展方向。

五、小 结

本节讨论了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模型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建立一个中国宏观经济模型。主线是生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使用。财政、金融、价格等模块反映了总供给与总需求矛盾的运动过程。模型框图见图5-1。

这个模型,是为参加中、美、日三国模型连接合作项目而建立的。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参加国际模型连接,一是用于国内的经济分析、预测和政策模拟。本章对这一模型的讨论主要是围绕第二个目的。就此目的来说,这个模型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内容较广泛,几乎涉及国民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为全面分析国民经济各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第二,包括较多的价格及减缩因子,这不仅使模型能够用于分析各项宏观经济调控措施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综合影响,而且使得有关的行为方程的设定和估计能以不变价格为基础,提高了行为分析的可靠性和预测的准确性。

img139

图5-1 模型框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