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1.2 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有很多,但从制度层面看主要是公司治理结构。从这种意义上讲,公司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要大于会计准则,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提供者的利益预期[202]。这些不同的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方向及程度也不尽相同。

6.1.2 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有很多,但从制度层面看主要是公司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本质上是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者、员工、客户、供应商和政府等)缔结的一组契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靠这组契约来维系,要依赖于各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合作。而会计作为通用的“商业语言”在这组契约的签订和实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各利益相关者是否签订契约、是否继续执行契约、是否重新谈判修订契约等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123,132]。在现实中,每个利益相关者都明白,其利益要依赖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但是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控股股东和管理者作为企业内部的控制人就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产生“契约摩擦”,以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为代价来增加其私人收益。于是,他们考虑到其私有收益一旦被发现要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抵制,甚至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如声誉损失、再融资丧失和法律风险等,就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来制造“沟通阻滞”(不向其他利益相关者传递私人信息,或向其他利益相关者传递不真实的信息),以掩盖其攫取私有收益的动机和行为[131]。可见,在现实中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控股股东和管理者作为企业内部的控制人对盈余管理有很强的动机和能力。

从制度层面上看,影响和制约控股股东和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制度性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会计准则;二是公司治理机制。会计准则给企业一定的会计选择权,目的在于使企业能够更加真实、恰当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前提是要有一套完善的企业治理机制[200,201]。如果缺乏这个前提条件,控股股东和管理者就会利用自己在会计信息产生和报告过程中所处的优势地位,滥用会计选择权,进行盈余管理,粉饰会计信息,以达到攫取私有收益的目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公司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要大于会计准则,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提供者的利益预期[202]

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又要受到其组成部分的制约。如前所说,公司治理构成要素包括法律制度、产品与要素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等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以及董事会、管理者报酬、股权结构、债务融资、信息披露等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这些不同的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方向及程度也不尽相同。

Fama(1980)[203]认为董事会处于监督管理者的控制机制的核心。而影响董事会监督效率的三个因素是: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构成和董事会领导结构(Jensen,1993[204])。董事会对于监控财务报告中的财务信息的质量负责,而这种监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管理者经常会出于自利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从而误导股东。在公认会计原则下公司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方法,而权责发生制方法的特性给管理者操控会计盈余提供了很大空间。管理者对于实际费用发生时间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同样的他们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也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权。Yermack(1996)[38]和Eisenberg等(1998)[205]证明董事会规模越小公司业绩越好。Dalton等人(1999)发现董事会规模和公司财务业绩之间存在正的强相关关系。

傅蕴英(2004)[206]的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和盈余管理正相关,这与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其认为这很可能是由于独立董事制度缺乏独立性的原因。

张兆国等(2009)[207]分析了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认为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公司控制权争夺、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资产负债率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倒U形关系;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管理者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及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均与盈余管理程度不相关。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有关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影响盈余管理的研究不少。但结论不一致,而且也缺乏系统性,大都是局限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某个方面。另外,在我国这样一个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里,即使是作为企业榜样的上市公司也频繁出现财务报告造假、包装上市后业绩迅速下滑、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以获得配股资格等盈余管理现象。因此,在我国寻找这一问题的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便显得更为迫切,研究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