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山东省创新型企业建设

山东省创新型企业建设

时间:2023-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8~2011年,山东省组织了三批次创新型试点企业评选工作,共确定39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认定省级创新型企业69家。牵头、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型企业达324家。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纳入了山东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四)山东省创新型企业建设

山东省把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首要推动力,不断加大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力度,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建设步伐。

1.进展情况

截至2011年底,山东省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392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5家,居全国前列,济南、威海、菏泽、德州、临沂等地逐步开展市、县级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形成国家、省、市、县梯次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的良好局面。

(1)扎实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认定工作。2008~2011年,山东省组织了三批次创新型试点企业评选工作,共确定39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认定省级创新型企业69家。其中,2008年首批省级试点企业70家,2009年第二批省级试点企业196家,2010年第三批省级试点企业117家。截至2011年底,392家省级试点企业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263家,上市企业的65家。

(2)创新型(试点)企业示范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创新型(试点)企业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引领产业变革、推进产学研合作、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2011年,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群体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0.8%,研发经费支出280.86亿元,占全省研发经费总额的31.47%;创造工业增加值2410.26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0.04%;主营业务收入8714.86亿元,占全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74%;利税额627.67亿元,占全省工业利税总额的5.59%;实现税后利润934.55亿元,占全省工业税后利润总额的13.17%。创新型(试点)企业已经成为全省转方式、调结构的先导核心力量。

(3)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截至2011年,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共创办、建立研发机构628家,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99个、省级研发机构501个、海外研发机构28个。牵头、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型企业达324家。2011年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研发人员84023名,占全省研发人员总数的36.75%。科技领军人才不断向企业集聚,依托“千人计划”、 “泰山学者”、“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人才引进、建设平台,约引进160名高端科技领军人才落户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打造推动山东省自主创新的核心人才集群。

(4)重大创新成果快速增长。2011年,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349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949项;共获科技奖励(包括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 436项,其中国家级61项,省级375项;主持制定国家标准194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91项,主持制定行业标准230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324项。

创新型(试点)企业已成为山东省发明专利的主要载体。2011年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共申请专利26800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0583件,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占全省的9.15%、41.3%。专利授权量1878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963件,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占全省的12.4%、16.44%。

2.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纳入了山东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在省政府的领导下,省科技厅、国资委、财政厅、税务、经信委、总工会等相关部门建立横向协作机制。同时,不断完善省政府、省科技厅、各地级市科技局的纵向联动,建立全省创新型企业建设管理体制。逐渐形成了各司其职、上下互动、配合协同的高效工作格局。

(2)强化政策保障。按照省政府2010年提出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山东试点工作方案”,发挥好科技政策在企业规划、科研开发、技术工艺、产品定位等方面的引领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调动企业积极性,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各地市纷纷制定了符合当地特征的规章政策、工作方案,使企业的创新政策环境显著改善。

(3)强化创新平台搭建。一是加大企业自身研发平台的建设。各地市围绕先进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积极开展创新型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工作。如潍坊市将创新型试点企业纳入全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山东省政府积极牵线搭桥,促成政府、企业与科研院所签署科技合作协议,达成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并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院士工作站、联合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平台建设工作,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创新合作。截至2011年底,全省已有75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其中3家进入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试点,并建设了国家重大新药研发大平台(山东) 、国家山东新药孵化基地等重大关键研发平台。

(4)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出台规划和扶持政策。出台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政策,通过组织实施“泰山学者”建设工程和“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等,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及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针对各领域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定了政策目标、任务和标准及激励办法,并通过建立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绿色通道、积极申报国家“千人计划”等举措,吸引海外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回鲁工作或者提供智力服务。三是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政策。山东省积极建立各行各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制,鼓励企业不定期举办讲座、培训,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格局,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优厚政策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时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培养渠道和途径。大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人才资源共享,使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山东省创新创业、施展才华。四是重视创新团队建设与发展。颁布了《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评选表彰办法》,积极探索以领军人物为核心,由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组成创新团队。

(5)强化资金保障。一是实施各项优惠政策,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山东省通过项目支持、经费配套、贷款优先支持等政策,全方位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对创新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优先给予项目立项,提供资金支持。二是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设置了省、市、县三级创新型企业融资贷款担保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6)强化标准和知识产权工作。出台了《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并将专利指标纳入《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导企业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自主品牌战略,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塑造国际知名品牌。支持和鼓励创新型试点企业成为技术标准制定的牵头单位,并在企业标准试点工作中给予优先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