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劳动力数量对收入的贡献

劳动力数量对收入的贡献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劳动力数量对收入的贡献农户作为提供劳动力的家庭和生产经营单位,拥有各种资源。与农户的劳动力数量资源不同,农村居民的户均纯收入,尤其是完全对应于劳动者的户均工资性收入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为了进一步验证劳动力数量变化对工资性收入的贡献基本上为零的假设,可以使用很多方法进行。

四、劳动力数量对收入的贡献

农户作为提供劳动力的家庭和生产经营单位,拥有各种资源。不同要素资源对收入都有贡献,但比较而言,劳动力资源的贡献越来越大。如果进一步地将劳动力资源细分为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那么农户家庭收入水平要么与其劳动力数量呈现出正相关,要么与其劳动力资源的质量呈现出正相关。进而言之,农户拥有的劳动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哪个对农民收入的贡献更大呢?为此,首先检验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与农户劳动力资源数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其次检验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与其劳动力素质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假设农户家庭收入与其劳动力资源数量相关,那么随着农户家庭收入增长,则农户平均劳动力数量也呈现出一致性的相同趋势,或者一致性的相反趋势。实际上,平均每个农户劳动力资源数量与工资性收入水平之间并没有呈现出一致性的同增或者同减关系。

从时间序列来看,农村居民户均劳动力数量相对稳定。自1983年以来,农村每户整、半劳动力接近3人,整劳动力数量2人左右,既没有明显增加,又没有明显减少。如果对劳动力数量的微小变化进行区分,农户家庭中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数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相对最多,为2.95人,90年代以来总体上趋于减少;整劳动力数量改革开放后到90年代中期以前总体趋于缓慢增长,最高时为1994年,达到每户2.46人,随后极其缓慢地不断减少。近年来我国农户家庭平均人口大约4.1人,整、半劳动力为2.8人,其中整劳动力数量为2.0人。

与农户的劳动力数量资源不同,农村居民的户均纯收入,尤其是完全对应于劳动者的户均工资性收入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2004年与1983年相比,农村居民户均工资性收入增长了12倍。从全国农户劳动力数量资源与其工资性收入水平初步分析可以发现:农户劳动力数量与其收入贡献没有呈现出一致性的变化来。也就是说,劳动力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并不取决于其数量的多少,而完全取决于单位劳动力对收入贡献的大小。

表4-7 全国农户平均劳动力资源数量与工资性收入水平比较

img21

注:a按农户家庭整半劳动力数量计算;b按农户家庭整劳动力数量计算。

资料来源:2000年和2005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

为了进一步验证劳动力数量变化对工资性收入的贡献基本上为零的假设,可以使用很多方法进行。下面给出其中一个方法。假设农户家庭第i年工资性收入为Wi,为劳动力数量和非劳动力数量因素贡献所得(非劳动力数量因素如科技进步、制度改善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等),i年农户劳动力数量为Li,非劳动力数量资源为A(t)。

进一步地,假设农户家庭工资性收入的函数关系为:

式中,α表示农户劳动力数量对工资性收入的弹性系数,即农户劳动力数量每增长1%对农户家庭工资性收入的影响程度。

如果农户劳动力数量对工资性收入的贡献为零,则表明农户劳动力数量对其工资性收入的弹性系数也为零,即α=0。为了验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户劳动力数量资源变化对其工资性收入基本上没有贡献的假设,继续使用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公布的年度农村住户基本情况资料,对上式农户家庭工资性收入的函数(3)式进行回归。为了消除计量单位的影响并满足线性化要求,对(3)式进行对数变换为

(4)式中Wi为i年农户工资性收入水平,Li为i年农户整劳动力数量。

利用1985~2004年农户调查资料中的户均工资性收入水平和劳动力数量数据,计算指数,其中户均工资性收入按不变价格计算指数(按1985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固定指数)。通过回归在农村居民家庭户均工资性收入和劳动力数量之间回归模型中,主要参数值:相关系数R为0.962,F检验值为106.025,总体回归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意义。

不同回归系数及其t值分别为:

上述结果表明:1985年至2004年期间,我国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与工资性收入水平的弹性系数接近零,而且农户劳动力数量对工资性收入水平之间总体上不显著,统计上没有显著意义。因此,统计检验至少表明:我国农户的工资性收入与劳动力数量不存在明确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