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品制造设备

产品制造设备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5.2 产品制造设备1.设备及设备管理的概念设备是为了组织生产,对投入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所提供的必需的各种相关劳动手段的总称。企业生产中由设备故障产生的事故,往往导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环境污染,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设备管理部门要制订计划,对设备分期分批进行定期全面检查。更新设备应按“设备前期管理”要求进行,更新时要充分考虑改善其品质和性能,尽量使用新技术设备。

4.5.2 产品制造设备

1.设备及设备管理的概念

设备是为了组织生产,对投入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所提供的必需的各种相关劳动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机器、仪器、炉窑、车辆、船舶、飞机、施工机械、工业设施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机器。

现代设备所具有的特点是人类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能力不断提高的结果,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产物,但是,现代设备的出现又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设备的大型化使生产高度集中,因设备故障造成的损失远高于小型设备,设备费用昂贵,对产品成本也将造成很大的影响;设备的高速化将给企业生产带来一些技术经济方面的问题,如驱动装置的能耗相应增大,对设备的材质及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自动化、智能化使得设备的复杂程度提高,出现故障的环节和概率增多,给设备维修工作带来困难。另外,现代设备是汇集当代最新科技成果的产物,对现代设备的管理涉及现代管理科学的各个分支,现代设备从研究、开发到退役的全过程已超出企业及行业的界限,其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设备管理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所谓设备管理,就是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方针,从设备的调查研究入手,对有关设备的计划、设计、制造、选购、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换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相对应地进行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等活动的总称。由这个定义可见,现代设备管理涉及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从规划、设计、制造、筹措、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退役全过程物质运动形态的科学管理。

其二,从设备的初始投资、维修费用、折旧、更新改造资金直至涉及设备的其他各种费用的筹措、积累、支出的价值运动形态的科学管理。

2.设备管理的意义

(1)为企业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

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现代企业依靠设备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各环节、工序间配合、衔接是通过设备的正常运行实现的。由于现代设备具有种类繁多、结构复杂、运转速度快、自动化水平高的特点,因此,只有加强设备管理,正确操作使用、精心维护修理,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才能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

(2)为企业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提供保障。

企业生产中由设备故障产生的事故,往往导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环境污染,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例如,发生在印度博帕尔的毒气泄漏及苏联切尔诺贝利的核辐射事故都是由设备故障引发的,其灾难性后果历经二十年后仍然存在。目前,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环境保护已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在设备管理中增强环保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控制设备排放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液体及粉尘,将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设备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现代设备投资巨大,与设备相关的费用,如能源费用、维修费用、折旧、税金、保险、利息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搞好设备管理,能有效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检修周期,降低维修费用,同时还可减少和杜绝设备运行中对能源及其他资源的浪费;此外,搞好设备管理,还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小事故率,优化设备资源的配置。所有这些,对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由于设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企业全部固定资产总额中设备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一般为50%~60%。因此,提高资产的合理利用程度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就是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是否达到了最佳化,即设备投资回收期是否最优,筹措方式是否合理,备件储备及资金占用是否优化等等。

(4)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进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这种技术进步往往是通过设备作为载体加以实现的,如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类设备上的应用。现代设备管理中包括了设备的开发与更新,前者是对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及现代化改装,后者则是技术先进的新设备取代现有陈旧落后的设备。设备的开发与更新是企业实现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因此,搞好设备管理是实现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前提。

3.设备管理流程

设备管理流程就是对设备的设计、制造(或采购)、安装、运转、维修、保养到报废的整个过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活动。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存在设备管理问题,制造业的设备管理更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其管理流程主要如下:

步骤1 设备前期管理

设备前期管理是指设备投入使用前的管理,包括对需求的确定、设计、制造(或采购)以及安装调试等过程。

步骤2 设备合理使用

使用设备时应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严禁精(密)机(设备)粗用,严禁超负荷、超规范使用设备。设备运行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步骤3 设备保养维护

设备操作者应肩负设备日常维护的职责,严格执行设备维护的四项要求,做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步骤4 设备检查

设备操作人员班前必须对设备按检查内容逐项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才能启动设备。设备维修人员对所管辖的设备进行巡回检查,监测、监督和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发现故障或隐患后应及时排除。设备管理部门要制订计划,对设备分期分批进行定期全面检查。

步骤5 设备修理

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设备故障,应及时解除;不能解除的应进行修理,使其恢复原状。

对不能修复的设备,可以报废,也可以降级使用,例如精加工设备降级后作粗加工使用。

步骤6 设备更新和改造

已经损坏了的设备或精度、性能已不能满足需求的设备(经修理也不能恢复或修理不划算时),应及时更新。更新设备应按“设备前期管理”要求进行,更新时要充分考虑改善其品质和性能,尽量使用新技术设备。

因生产需要,也可以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以提高其性能、精度和工作效率。

步骤7 设备管理制度制定

企业应有负责设备管理的部门或人员,规模较大的企业可设立设备科,规模较小的企业可在生产部设立维修组或维修人员。设备科或维修组应制定设备管理程序,该程序应规定管理的职责、内容、要求等,如图4-4所示。

img41

图4-4 生产设备总体管理流程

在对生产设备管理的实际活动中,可以使用下列的设备管理文件,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设备管理中的失误。

支持性文件包括:机器设备管理办法

        设备保养实施办法

        设备扩充计划表

        设备保养计划表

        三级保养效果检查表

        设备报废计划表

        设备报废申请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