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科技创新

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科技创新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科技创新一、农产品交易市场绿色科技何谓“绿色科技”呢?农产品交易市场绿色科技的核心是研究和开发无毒、无害、无污染、可回收、可再生、可降解、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高效、洁净、安全、友好的技术与产品。农产品交易市场“绿色科技”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绿色产品、清洁经营技术、资源回收与再利用。

第三节 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科技创新

一、农产品交易市场绿色科技

何谓“绿色科技”呢?周光召认为,“绿色科技是能够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科学技术”。从理论上来讲,“绿色科技”是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吻合的科技发展方向。农产品交易市场绿色科技的核心是研究和开发无毒、无害、无污染、可回收、可再生、可降解、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高效、洁净、安全、友好的技术与产品。农产品交易市场“绿色科技”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绿色产品、清洁经营技术、资源回收与再利用。

二、农产品交易市场“非绿色”现象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了一批较高层次、较高规格的商品交易市场,在大量的商品交易市场中,也存在许多低层次、低规格的商品交易市场,如“非绿色”现象,即理念、产品、环境、经营不符合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经济现象。

(一)传统的科技观制约了“绿色科技”的应用

传统的科技观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把“效率”放在关键的位置上,试图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人们完全忽视了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生产与交易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消耗各种资源,以期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结果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

(二)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激励“绿色科技”创新的机制

我国至今没有一部关于推动绿色经济的法律法规,目前的科技法也主要是以传统发展观为指导,表现出明显的经济至上性,即只重视科技创新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其生态效益。如作为科技基本法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没将生态效益作为立法的目标之一。存在排污收费过低、范围过窄和排污权无交易的弊端,征收的排污费远远低于环境治理费用,削弱了排污收费对“绿色科技”开展和推广的激励作用。

(三)投入较少,“绿色科技”水平低

目前,我国对“绿色科技”创新的投入非常有限,创新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建设资金和改造资金。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绿色科技创新资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企业基建资金中用于绿色科技创新的只有4.5%,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绿色科技创新的仅有1.3%,排污收费只占应征额的51.4%。因此,我国绿色科技水平低表现在:环境污染治理技术落后;生态保护和建设科技水平不高;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四)环保意识缺乏,社会对绿色科技产品和工艺需求不足

由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特别是在社会上宣传力度不够,环保意识远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公众对绿色科技关注较少,没有从战略高度来看待绿色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在我国,真正的绿色消费群体尚未形成,更没有成为消费主力。调查表明,89%的美国公民对其购买产品的环境影响十分关心,大约有78%的人愿为购买绿色产品多支付5%的费用。而在我国,绿色消费作为新消费意识刚刚被接受,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缺乏对绿色消费的全面认识,只注重消费数量、成本和质量,忽视了环境问题。

三、“非绿色”的经济学分析

“外部效应”告诉我们,当一种效用的接受者并非是这种效用的发出者时,便产生了“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最早被用来解释污染的蔓延问题。在商品交易市场中,这种“外部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商品交易市场的商户的内部成本外部化

成本意识是商业活动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意识。削减成本变成了企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同的企业对于“削减成本”有着不同的认识,这样就极有可能诱发某些企业的“短视效应”,进而不适当地削减某些成本。尽管这些成本在当前看来确实会影响利润的增长,但在长期中却会使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相对于其他企业平滑许多。

1.商户的双重短视效应

在某一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假设此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环境十分脏乱。治理环境应该是批发市场与商户的共同责任,但双方谁也没有付诸行动。假设原因只有一个——削减成本,因治理环境而承担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时间成本、人力资本、物力与财力资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成本是机会成本。那么,批发市场和商户所损失的次优结果就是环境的整洁与美观。在短期内,他们的平均成本曲线会较为陡峭地滑向最低点。由于环境长期得不到整治,顾客来访量日趋减少。为增加销售量,批发市场和商户开始在治理环境、促销策略方面投入成本。这样,在平均成本最低点的右侧部分,批发市场与商户的平均成本也将较为陡峭地上升。如果环境问题严重,右侧部分的上升速度大于左侧部分的下降速度,在图像上表现为右侧曲线的平均斜率大于左侧曲线的平均斜率。因为在长期中,只在“治理环境”方面投入成本,已经不能达到迅速提升销售量的目的,还要在“促销策略”等多个方面有所投入。毕竟,顾客的观念存在“瞬时刚性”,环境的长期脏乱已经在顾客心中形成印象,不投入更多资本根本无法挽留顾客。这样的结果是:在长期中,批发市场和商户将持续承受较高的平均成本。

2.商户的个体短视效应

与上一个假设不同的是,批发市场努力做好环境整治方面的工作,而商户却一意孤行,对环境整治不闻不问。批发市场可以看做是所有商户的集合,所以某一个商户的行为并不能影响批发市场的经营水平。由于批发市场在环境整治方面不惜投入成本,所以批发市场的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平滑的曲线,并晚于第一种情况到达平均成本最低点。在长期中,将承受较低的成本。而商户的境况则变得更加糟糕。像第一种情况一样,商户的平均成本曲线陡峭地滑向最低点,并且是第一个到达最低点,假设其他商户都进行同样程度的环境治理,在平均成本的上升阶段,他的成本曲线会是一条平行于横轴且无限远离横轴的直线。也就是说,他将要承受无限大的成本。此时,整个批发市场内只有这一家商户的环境状况低于批发市场内的平均水平——他被行业淘汰了,即使付出无限大的成本,恐怕也难以挽救损失,因为可供顾客选择的商户在批发市场中数目众多。

不难发现,上述两种“短视效应”的根源在于批发市场与商户对于短期利益十分看重,将一些短期成本不适当地削减,致使广大顾客在一定时期内不得不忍受环境的脏乱——顾客承担了那部分被削减掉的成本。在短期中,批发市场和商户的内部成本外部化行为会有助于削减成本,谋求利润增长。在长期中,批发市场和商户将会承担由初期的外部化行为带来的更高的成本。

(二)市场环境污染、场址脏乱带来的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理论很早就被应用于对环境污染的社会影响的分析。常用的例子是河流上游的工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了下游的饮用水源。对于批发市场的一些“非绿色”问题,依然可以用“外部效应”理论加以分析。假设批发市场与商户将污水与交易时产生的垃圾及废弃塑料袋倾倒进附近的水源,而此水源流经附近几个城市。短期内,水源的水质不会发生很大变化。但在长期内,居民的饮用水质、农田的土壤肥力,空气的清新程度都将遭受极大污染。水域附近的生态环境也会逐渐恶化。最终,附近居民承担了这部分源于环境污染而带来的成本。而上面所述只是一种最简单的情况,因为环境污染的方式有很多,譬如烟尘污染、光化学污染、卫生问题又极易引发大规模传染病等,而这些“非绿色”问题总是相伴而来,它们对于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是相互交织的。如不及时治理,它们对于环境与生态的破坏途径会呈近似几何级数增长,而这种外部效应是可怕的。

四、建设“绿色交易市场”的“后动优势”及其借鉴

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相对于国外的交易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后动优势”。目前,我国的交易市场多数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国外的一些批发市场已经发展成形,有一些已经建成较为规范的“绿色批发市场”。我们可以把它们在建设“绿色批发市场”中积累的经验直接“嫁接”到我国的批发市场。在经过适当的整合之后,我国将会用更少的时间建成更多的“绿色批发市场”,因为我们可以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削减为解决问题而花费的大部分成本。

美国、日本和欧盟是世界的三大经济体。在绿色技术的探索与应用方面,它们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已经有相当程度的绿色技术问世。这些绿色技术会对我国的“绿色批发市场”建设有一些指导意义。

(一)美国的绿色技术

1.避害技术

避害技术旨在避免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对环境有害的物质,改变人的活动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美国政府每年分配给避害技术的创新经费占总绿色技术经费的50%。

2.监测评价技术

监测评价环境状况,如污染物和其他在自然过程和人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释放量的技术。如综合环境监测技术通过提供用于评估环境对健康影响的数据。

3.污染控制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对污染物或其他天然及人造材料的处理,以消除或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减少污染物的含量或流动性

4.恢复补救技术

补救技术可使进入环境后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而恢复技术则可使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得到更新和再生。目前,采用的恢复补救技术包括热解吸、土壤洗涤和原地清洗等。这些现有的技术不能满足解决污染问题的基本需求,美国政府正在这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希望出现大量新技术以满足需要。

(二)日本的绿色技术

日本政府2001年公布的《关于科学技术的综合战略》,就把环保和循环生产列为下个五年批发市场的重点战略领域之一。国立研究所、大学和企业都已把环保技术作为主要的研究开发对象。目前,土壤、水质和大气净化技术,环境激素、二img42英等有害化学物质的分解技术,工业和生活垃圾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等各种环保技术不断走向市场。可降解塑料,再生能源、“零排放”技术和工艺、有机农业等“绿色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以循环利用废弃物为前提的“逆生产方式”正在整个批发市场运行过程中得到普及。

(三)欧盟的绿色技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的生态环境破坏已基本得到控制,公众的环境追求与政府的环境政策导向越来越重视环境安全技术与生态标志产业、洁净技术与洁净产品,带动了绿色产业中新一轮的技术创新。

1.治理技术

法国国家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型催化系统,可使受造纸厂污染物侵害的土地恢复到自然状态。他们采用铁为基剂,辅以一种对环境无害的过氧化氢作催化剂,能将250多种不同类型的氯化污染物反应成可自然降解的化合物,从而达到除污效果。

2.终端污染减排技术

欧盟在技术中的水污染控制、工业煤烟处理等常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方面已基本成熟和广泛普及,现在主要从事技术细化创新。在欧盟,烟道气处理已由脱硫向脱硝方面发展,工业脱硫率和脱氮率分别达90%和80%,其中德国采用的过滤煤新工艺可将发电厂褐煤中99.9%以上的污染物除掉。

3.污染防止技术

清洁汽车技术可谓是污染防止技术中的代表。德国奔驰集团推出了革命性电池推动汽车,为世界推行无废气汽车行动奠定了里程碑。该汽车应用的技术是把氢气通过聚合体电池,加上催化剂的协助,将氢气变作水分。整个过程会产生电流,足够推动汽车的引擎,但过程中不会排放废气或制造噪声。另外,大众、法国雪铁龙公司在这一领域也有不少创新成果。

4.可持续性技术

可持续性技术即无污染,具有替代、高效、节省等特点的技术,在该技术领域,芬兰可谓是独具匠心,发明了一种绿色发酵容器,放在居民的房前屋后或花园里,居民把自家产生的植物垃圾和剩菜剩饭堆放其中,容器内的发酵装置能将这些生活垃圾转化为无毒害的花草肥料,形成了家用“循环圈”。

(四)我国的绿色市场标准

2003年10月1日,《农副产品绿色批发市场标准》和《农副产品绿色零售市场标准》实施。两个标准在环境、设施设备、商品管理、市场管理和信用管理五个方面提出了高于一般农副产品市场的要求。《农副产品绿色批发市场标准》适用于综合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蔬菜、水果、肉禽蛋及水产品等专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副产品绿色零售市场标准》适用于经营农副产品的零售场所。这两个标准的制定、宣传和培训,目的是为深入推进三绿工程,建立健全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使市场准入管理有章可循、有标可依。

img43

图7.3 我国的绿色市场标准

表7.1 2007年度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统计

img44

续表

img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