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创新的趋势

科技创新的趋势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对科技全球化概念的界定、科技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因果关系等问题的理解存在分歧,但是,科技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和加快却是不争的事实。科技全球化迅猛发展主要表现为:第一,跨国公司的R&D活动全球化加速发展。科技人员留学和移民的规模不断增大,参加国际科技会议、进行全球性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也大大增加。科技全球化发展正在形成国际科技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新
科技创新的趋势_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正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既体现在科技发展的观念、规模、形态和手段等方面,也体现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不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9]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同时,正在影响国际社会经济秩序演变和国家发展的创新观。

自17世纪以来,通过一次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始终存在着不断分化和不断融合的两种趋势。科学的分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而科学的每次融合又总是使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总体认识更进一步。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在促使学科分化的同时,也使各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分明。各学科、各技术领域互相渗透、交叉和融合,出现了许多新的跨学科领域,开辟了一个又一个全新的研究系列。而当代科学技术的突破往往发生于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例如脑科学纳米技术基因工程等。正是由于出现了许多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跨学科研究和技术融合的趋势,从而使科学技术呈现为连续的整体结构。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深入,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就越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等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都不是哪一个学科、哪一种技术所能够独立完成的,甚至也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范围,而是需要综合运用多门自然科学、各种技术手段乃至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去研究解决,表现为超学科知识生产模式。这种超学科知识生产模式有四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知识生产主体的多元化;二是知识交流方式的多样化;三是知识理论框架的超学科性;四是知识价值评价的社会性。

当代科技革命是建立在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基础上的科技一体化发展。科学的技术化是指科学研究越来越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科学的突破依赖于技术手段的突破。没有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先进仪器,以其极高的分辨率使我们观察到了想象中的原子,并使我们在真正意义上操纵原子,便不可能有材料科学的突破。技术的科学化是指新技术发展中的科学成分越来越多,科学成果渗透到技术发展的各个领域并成为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

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是指目前所进行的许多研究开发活动已经很难区别出哪一部分是属于纯粹的科学研究,哪一部分是属于技术研究。在许多前沿领域,科学与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兴起的高新技术群体——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新制造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空间开发技术等,都是建筑在科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之上,出现了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激光科学技术、原子能科学技术、材料科学技术等等“称谓”。伴随着当代科技革命的演进,科学与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不再是传统的生产—技术—科学模式,也不是科学—技术—生产模式,而是成为科学、技术与生产三者正负双面联系的完整体系。

当代科技革命的重大影响是,科学技术已经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信息和知识资源正在取代物质资源成为主导资源,物质的生产过程正在成为信息和知识的物化过程,知识作为财富创造的主要源泉正在成为现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知识或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应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这不仅阐明了人类资源利用能力的历史性进步,而且深刻揭示了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本质。

21世纪的技术创新与1912年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时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技术创新不断地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和手段的同时,技术创新也越来越依赖基础科学的探索和发现。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获得只能来自于集体所拥有的知识和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知识,以及它如何主动地获取和运用新知识。这意味着,技术创新越来越依赖科学创新,或者说,科学创新是比技术创新更基本的原始性创新。科学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并没有充分地显示出来。马克思指出,在工业革命以前的生产阶段上,“范围有限的知识和经验是同劳动本身联系在一起的,并没有发展成为同劳动相分离的力量”,而在工业革命以后,科学“就和直接劳动相分离了”。但是,马克思同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使每一项发现都成了新的发明和生产方法改进的基础。只不过当时科学发现和新技术、新生产模式之间的联系还是间接的、偶然的、自发的,科学发现的原始性创新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也不可能被真正认识到。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发现已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经常的直接的动力,成为经济主体的自觉行为,从而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统一的大创新观的出现就绝不是偶然的。

尽管对科技全球化概念的界定、科技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因果关系等问题的理解存在分歧,但是,科技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和加快却是不争的事实。学术界比较认同的看法是,科技全球化作为当代科技发展的一种主导性趋势,主要是指科技活动的问题、目的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同,科技活动的要素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成果越来越为全球共享,以及科技活动的规则和制度在全球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科技全球化迅猛发展主要表现为:第一,跨国公司的R&D活动全球化加速发展。跨国公司成为R&D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实施全球知识战略,它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海外设立研究机构来保证当地的生产和销售,而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R&D资源,力图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组织研发活动,为公司全球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知识与技术支持。第二,国家间全球科技活动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研究单位、大学以及政府机构参与到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各种国际性科技合作之中,国际技术贸易保持较快增长,跨国专利申请与许可发展迅速,政府间科技合作日益深入。第三,科技人员的全球科技活动不断拓展。科技人员留学和移民的规模不断增大,参加国际科技会议、进行全球性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也大大增加。科技工作者个人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多地超出自己的国界,无论是学习深造、从事研究还是进行学术交流,他们活动的方式都已呈现鲜明的全球性特征。

科技全球化发展正在形成国际科技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新格局,其重要特征有:一是科技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配置科技资源(包括科技知识资源、科技设施资源、科技人力资源等),以求得科技活动收益的最大化。二是科技制度安排的全球化。不仅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向全球开放的,而且各国均须在统一的标准下,按照共同的国际规范和规则进行科技信息交流与科技成果交易。三是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在一定规则和条件下,科技研究成果的应用是全球性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溢出和扩散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竞争日益白热化。总的说来,全球化科技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发展是这种国际科技发展与创新格局的主要趋势。

科技全球化并没有削弱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所承担的作用,全球范围内科技创新的合作与竞争更加强了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与国际接轨的国家基础性知识平台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一个国家参与全球性科技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这种作用体现在:一是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科研观念与创新观念;二是极大地拓展了研发资源,科技创新趋势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加快了知识生产;三是创建了网络科技环境,为科技仪器和设施的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四是构建创新网络成为组织营造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和组织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开展,在“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本质”[30]的同时,也改变着技术创新的发展形式和战略选择。

当代科技发展与科技创新处于整体性的动态演进之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技术的整体融合与超学科的知识生产模式的兴起,要求打破学科专业的狭隘眼光和森严壁垒,形成一种新的有利于各学科、各专业、各领域科技数据与信息自由流动和充分共享的基础性知识平台;当代科技革命与以知识为基础的大创新观的形成,要求这种基础性知识平台不仅应当保障科技人员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应当为全社会提供创新的机会;科技全球化与国际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新格局的呈现,要求当今时代任何国家的基础性知识平台都必须与国际规范相接轨,才能更好地参与全球性的科技合作与竞争;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对科技创新所产生的革命性影响,要求必须运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形成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基础性知识平台,才能更好地使国家的科技事业融人国际化、全球化的环境和增强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能力。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经历着重大的转型,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日益显著,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创造和利用方式的优劣,日益成为决定国家科技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随着知识经济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支撑全社会创新活动的科技基础条件,日益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日益显示出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科技基础条件的优化与重整,正在成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国际科技创新竞争的一个新的焦点,正在成为各国政府最具优先权的基本任务。发达国家普遍把科技基础条件的优化与加强作为强化竞争优势的一项国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把科技基础条件的重整与提高当作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举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