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回族民间商业的主要类型

回族民间商业的主要类型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回族民间商业的主要类型(一)珠宝业珠宝业是回族民间商业主要类型之一。关于回族先民以珠宝为主要交易对象进行贸易的历史,可上溯至唐、宋。(二)医药业回族以卖药为业,从事医药的行业由来已久。说明回族从事饮食业的人数之多。明代在北京牛街以宰牛为业的回族达万人左右。回族在水上把皮筏子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

三、回族民间商业的主要类型

(一)珠宝业

珠宝业是回族民间商业主要类型之一。关于回族先民以珠宝为主要交易对象进行贸易的历史,可上溯至唐、宋。唐时在广州的从阿拉伯来的商船很多,史载:宝石、香药,积载如山。就是在当时的京城长安,也有很多胡人开的胡店”“胡邸”专售宝石、象牙、琉璃、珍珠等货物。这一景象在宋时的广州、明州(宁波)、杭州,其规模与数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与增多。

元时回族先民经营珠宝的就更多了。据周密《癸辛杂识续集》记载:“泉州有一个回回,是蒲氏的女婿,他家况富有,有巨船八十艘,珍珠一百三十石。”虽然现在读这些史料知道其中肯定有夸大的记述,但拥有的宝石数量一定不少。白寿彝先生说那时“回回以宝玉鬻于官”,足见回族珠宝行业的势力之大。

清代的北京,居住在牛街和花市的回回就专门经营“金珠”“玉器”“古玩”。嘉兴有开设银楼的郭家,有号称沙百万的沙家。清末民国初,回民珠宝商店字号林立,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在廊坊二条和头条附近,就有集珍斋、义兴成、铭宝斋、兴源斋、澄怀阁、怀宝斋、荣兴斋、同义斋、润宝源、义聚斋、富德润、泉润斋、瑞文斋、聚珍厚、义成厚、天瑞祥、三义兴、德元斋、永宝斋、悦华斋、德文斋、义宝斋、余宝斋、万聚斋、宴古斋等,还有同一字号的两家翰古山房,虽经营而不开店的商人、掮客甚多。民国时期北京的珠宝业走向衰落,南京的珠宝业则开始兴旺,南京的侯家三兵,还开设了珠宝交易公所——珠宝汇市。同一时期,上海的珠宝业也发展了起来,且大都由回回所垄断。1871年后,上海出现了第一家回族开设的古玩店“天宝斋”,其他城市如苏州、西安等,也都有一些首饰店,所有回族开设的金银珠宝店利润都很高,俗有“三天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之说。现在南方的一些城市里,从事珠宝生意的回族也有很多。

(二)医药业

回族以卖药为业,从事医药的行业由来已久。据史书记载,在唐、宋时期,回族先民把中亚波斯、阿拉伯先进的医学传入中国,有的人本身就是行医的,有些虽不专门行医,但也熟悉医药,故而也擅长从事医药商业。《太平广记》中记载:“令小吏特往扬州卖之,冀有识者。诫之:若有卖者但高举其价看至几钱。其人至扬州四五日,有胡求买。初起一千,累增其价至三百贯文。胡辄还之,初无酬酢。人问胡曰:‘是句容县令家物君必买之,当相随去。’胡因随至句容,县令问:‘此何物?’胡云:‘此是销鱼之精,亦能销人腹中块病。有人患者,以一片如背端,绳系之,置病所,其块即销。我本国太子少患此病,文求愈病者,赏之千金。君若见卖,当获大利。’令竟卖半与之。”(19)由此可见回族对医药之熟悉。

img16

波斯式玫瑰花水瓶洒瓶。阿拉伯人对香药痴迷至深,他们将多种花朵制成花香水,洒在衣服、地毯上乃至加进食物。他们对香药的钟爱,曾经影响着中国的唐、宋时代,那时进入中国的大宗商品中,香药的量是惊人的。

(三)屠宰业、餐饮业

回族谚语曰:“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牛肉,一把卖切糕。”说明回族从事饮食业的人数之多。

明代在北京牛街以宰牛为业的回族达万人左右。清代《冈志》记载:“牛街西街每日午后宰牛羊数百,倚仗牛羊为主,凡十余行,无虑数千家,莫不饱食暖衣,仰街牛羊。”

回族从事餐饮业的,一般居住在城镇、街区和交通要道旁边,经营的饮食业门类越来越多,主要有零售牛羊肉、鸡鸭店铺、饭馆、茶馆、炒货、干货、鲜货、小吃等。饭馆经营的品种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有面食类、甜食类、肉食类、凉粉类、流食类等等。日本的小林元在20世纪30年代考察中国回族的著作《回回》中有两份菜谱即当时北平一家著名清真饭馆和厚和(日伪时期对呼和浩特的称谓)一家著名清真饭馆的菜谱。因为这两份菜谱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十分珍贵的,故我不惜笔墨将其全部抄录。

北平著名清真饭馆的菜谱

img17

续表

img18

续表

img19

厚和一家著名清真饭馆的菜谱

img20

续表

img21

从这两种回族风味的菜谱中可以看出,回民既避开禁忌所规定的食物,又不忘营养;既不涉及那些被限制的食品,也能不影响自己身体健康的需要。可以说,从这些特殊的菜谱里可以看出回族商人从各个角度反复钻研、不断努力的痕迹。总之,清真菜肴是一份历史的产物。

从味道上讲,清真菜有甜、香、咸、辣、酸;从硬度上讲,有软、硬、酥、黏、脆;从烹调技术上讲,有蒸、炸、煮、烧、烤、煎、炒、烩、熬、漩、冲、熏;从颜色上看,有白、黄、红、绿。

回族饮食业的特点是以牛羊肉、小吃、糕点等名扬全国;以干净、卫生、热情好客招揽顾客;以品种多,花样新,制作细,味道香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以薄利多销占据市场。

(四)马贩、驼队、羊皮筏及其长途贩运业

马贩、驼队是回族普遍经营的一个传统行业。过去回族习惯称马贩为“赶脚”“马帮”“驼帮”“吆骡子”,把赶车、马、骡的人叫“脚户”。

马贩、驼队不仅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各地有,云南、内蒙古等省区的回民也以赶脚为业。早在明、清时期,甘肃平凉、天水和陕西、内蒙古等地的回族穆斯林商人,也常常带着大批驼队,到宁夏吴忠等地赶集贩运货物。回族的马贩、驼贩等主要是贩运煤炭、食盐、碱、米面、油、茶、百货、绸缎布料、瓷器、皮毛、药材等等。

img22

行走在茶马古道上的马帮。

回族在水上把皮筏子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回族使用羊皮筏子的历史很长,据说元朝就开始了。到了明、清时期,在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羊皮筏子,大多数都是由回族筏客驾驶。有些回族商人从兰州、武威等地用皮筏子运货,顺黄河而下,由水路到达宁夏吴忠、银川。民国年间,宁夏、青海、兰州等地的回民将本地的羊毛、皮革枸杞、药材等用皮筏子运到包头等地,调剂余缺,从中营利。皮筏子有牛皮制作的,但更多的是羊皮制作的,所以回族习惯称其为羊皮筏子。皮筏子有大有小,有用十几个皮囊做的,也有二十多个皮囊做的,还有三四百个皮囊组成的大中型载货羊皮筏子,载五至十吨货。羊皮筏子的水手根据筏子大小有两三个人的,也有六人或八人的,回族俗称水手为筏子客。

img23

回族的水上运输工具羊皮筏子。

【注释】

(1)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300~1346.

(2)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300~1346.

(3)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300~1346.

(4)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349~1383.

(5)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349~1383.

(6)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349~1383.

(7)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349~1383.

(8)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400~1543.

(9)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527~1618.

(10)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527~1618.

(11)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527~1618.

(12)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527~1618.

(13)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634~1708.

(14)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634~1708.

(15)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634~1708.

(16)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634~1708.

(17)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634~1708.

(18)赖存理著.回族商业史.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29.

(19)王正伟著.回族民俗学概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18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