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时间:2022-05-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算起,到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走过了32年的历程。中国已经成为第三大经济体,第三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的对外开放中,中韩关系发展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算起,到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走过了32年的历程。在这一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使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取得重大进展。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就建设发展的成就来说:

(一)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人民币33.5万亿元,是1980年(4517.8亿元)的74.2倍;国家财政收入达人民币6.85万亿元,是1980年(1085亿元)的63.1倍;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2万亿美元,是1980年(181.2亿美元)的121.4倍。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已经建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已经成为第三大经济体,第三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我国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战胜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等。在国际上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均收入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下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我国13亿人口的衣食温饱问题不仅有了保证,而且膳食结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改善。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是1980年(478元)的36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是1980年(191元)的27倍;个人家庭住房面积在70年代末人均不足10平方米,到现在达到人均约30平方米。小汽车等高档用品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特别是加入WTO后,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们将在一个更为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下,以平等的条件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多边外贸关系与经济的合作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也由主要是“引进来”向更多的“走出去”转化,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业务迅速上扬。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对话协调和经贸金融合作,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四)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形成了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渠道得到拓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深化。公民的各项自由民主权利得以更好地实现,人权有了更切实的保障。健全了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活动为核心、坚持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同时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比较科学、完整的立法制度,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司法制度得以日益完善,形成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法治环境。加大了惩治腐败的力度,廉政建设有了新进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2010年立案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近14万件,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5098人。

(五)科技教育事业有了大发展,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科技发展态势良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仅就航天科技发展来说,2003年“神舟五号”航天卫星首次载人飞行成功,2005年“神舟六号”又实现了太空行走,中国已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使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想成为现实。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切实满足了1.6亿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公平。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但只录取了27万名,录取率为4.7%;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5%。在学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输出国之一,从1978年到2009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162万人,出国留学人数年平均增长25.8%,出国留学规模扩大了267倍。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了49.74万人,有62.3%的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的对外开放中,中韩关系发展具有重要地位。中韩自1992年建交以来,双边经贸持续快速发展。当前,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对外投资市场,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两国之间形成互补、互利的密切经济关系。据中方统计,2009年中韩贸易达1861亿美元。截至2009年底,韩国累计对华投资419亿美元。同时双方在信息通讯、物流流通、汽车、钢铁等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积极成果。中韩教育交流也成良好发展态势。目前,韩国在华留学生数已达64000人,位居在华外国留学生总数之首。截至2008年4月,中国在韩留学人员达到44746人,占在韩外国留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我们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中韩两国的经济文化交往关系也会不断呈现新的发展势头,再创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就建设发展的经验来说:

首先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致力于发展的主导下,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各方面的发展要求,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发展积极性。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切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其次是要坚持创新发展精神。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和不竭的动力,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发展。中国整个改革开放时期突出的标志就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要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运用高新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培育新的经济生长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不断改革创新的事业。

再次是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一再公开声明,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符合当今世界大势的战略选择。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走和平发展之路,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加快自己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全球经济发展仍很不均衡,南北利益矛盾严重,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这就更要求世界各国都能认识到和平发展的重要性,携手共力,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国际关系中应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的精神,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搞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关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GDP增长,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衡量发展是否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发展成果是否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体现在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既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执政党,要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只有这样,党的领导才能为民所信任,党的方针政策才能为民所支持,才能调动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和干劲,增强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一个团结奋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也还面临着诸多难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结构矛盾和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依然不够协调;农业基础仍比较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局面尚未改变,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收入分配差距仍比较突出,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面对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尽管前进道路上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但我们坚信,只要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一定会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更大胜利。

(李爱华2011年1月10日、11日分别给韩国又石大学孔子学院、湖南大学孔子学院“中小学校长中国文化参访团”所作的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