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时间:2022-05-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国际贸易理论瑞典学派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使双方都节约了劳动,得到利益。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支配地位达一个世纪之久。①根据奥林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的差异决定了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导致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产生。

第三节 国际贸易理论

瑞典学派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李嘉图在阐述比较成本学说时,运用了“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简单的国际贸易模型。假定英国和葡萄牙两个国家只生产两种进入国际贸易的产品:布和酒。在劳动和资本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生产成本(劳动耗费量)和技术条件既定时,英国生产一定数量的布要耗费100小时劳动量,葡萄牙生产同样数量的布只需耗费90小时劳动量;英国生产一定数量的酒需耗费120小时劳动量,葡萄牙生产同样数量的酒只需耗费80小时劳动量。在布和酒的生产上,英国的单位产品成本显然都高于葡萄牙,在布的成本上英国的生产成本是葡萄牙的1.1倍,酒的成本上英国的生产成本是葡萄牙的1.5倍。于是,英国在布的生产成本方面的劣势比在酒的生产成本方面的劣势要小,换言之,英国的比较成本优势在布的生产方面,因为在英国国内,布和酒的生产成本比例是100∶120,即少生产1单位酒的节余劳动,可以用来生产出1.2单位布。葡萄牙虽然两种商品成本都低于英国,但在布的生产中葡萄牙的生产成本为英国的90%,在酒的生产中葡萄牙的生产成本仅为英国的67%,葡萄牙的比较成本优势在酒的生产方面。在葡萄牙国内,布和酒的生产成本比例是90∶80,即少生产1单位布的节余劳动可以用来生产11/8单位的酒。

如果英葡两国实行国际分工,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英国生产布,葡萄牙生产酒,然后进行国际贸易,这样对双方都有利。在实行按照比较成本优势的国际分工前,英国国内市场上需要以1.2单位布换1单位酒,葡萄牙国内市场要用l单位布换8/9单位酒。实行国际分工后,若按1∶1的比例交换(这一比例在1∶1.2和1∶8/9之间,若比例定在1∶1.2或1∶8/9,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只能对葡萄牙或英国一方有利),英国现在用100小时劳动生产的布可换到需本国120小时劳动生产的酒。而葡萄牙则用80小时生产的酒换到需耗费本国90小时劳动生产的布。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使双方都节约了劳动,得到利益。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支配地位达一个世纪之久。到了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它受到了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奥林的挑战,他们反对李嘉图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学说,用在相互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密度的理论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出了所谓“生产要素比例——生产要素原理”,即著名的“赫克歇尔——奥林定理”。

早在1919年,赫克歇尔在题为“对外贸易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这篇论文中,就提出了上述“定理”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概念(如区域和次区域)。1933年,赫克歇尔的弟子奥林用英文写作和出版了《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该书列为《哈佛经济研究丛书》),在他的老师的理论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全面阐述了自己的国际贸易理论。

奥林认为,两个区域在孤立状态时所存在着的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建立贸易关系的必要条件,而相对价格的差异是由不同区域的生产要素“禀赋”(或相对稀缺性)的差异决定的,按照奥林的看法,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有两方面的缺陷:一是由劳动量决定生产成本,不考虑其他生产要素(如土地和资本)的作用及这些生产要素的价格(如地租和利息)对商品生产成本的影响;二是只强调供给方面的因素,忽视了需求变化的重要影响。奥林继承了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认为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且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具体地说,价格是由供求的四项基本因素决定的:(17)消费者的欲望;②生产要素所有权的情况(它通过影响收入从而影响需求);③生产要素的供给;④生产的物质条件。由于生产的物质条件即生产要素的物质特性在各地都是一样的(例如,各国种植小麦均需土地,劣等地的农产品产量较低),所以第④项因素可以置而不论。第①项因素和第②项因素构成有效需求,它与第③项因素所形成的对比关系称为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这种相对稀缺性决定了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差异,从而也就决定了各国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因为不同的商品是由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出来的,为满足一定需求量所生产的商品成本比例反映了它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比例关系。但是,如果各国间生产要素供给的差异恰好为需求差异相抵消,即各国对商品的需求与生产这些商品必需的生产要素供给的对比关系是相同的,那么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的差异就消失了。可是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例如,在地广人稀的国家(澳大利亚),居民对小麦的需求(从而对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需求)决不会大到这种程度,以致地租上升与地狭人稠的国家(英国)的地租水平同样高。在相对稀缺性的差异分析中,奥林特别强调第③项因素,即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别,他指出,“显然,生产要素配置的差异是产生区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因,恰如个人生产技能的差异是个人之间交换不同产品的原因。”①根据奥林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的差异决定了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导致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产生。而国际贸易的结果,又会缓和各地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均衡,并且使生产要素的价格趋向均等化,从而给各国都带来利益。例如,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资本短缺,英国地狭人稠,资本充裕,所以前者的地租低于后者而利息高于后者。按照生产要素的不同禀赋实行国际分工,澳大利亚生产和出口小麦,英国生产和出口制成品,由于小麦生产需较多的土地,澳大利亚的地租上升,而英国进口小麦,对土地的需求减少,则地租下降,即两国的土地相对稀缺性的差异减少,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商品的价格都趋于均等化,这种均等化可以给双方都带来利益。

(1)价格均等化的趋势可以改善两国生产要素的结合比例,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例如在澳大利亚,原先由于资本短缺,农业大都是粗放经营,占地多而投资少,土地的生产力并未充分利用。由于价格均等化的趋势,澳大利亚的利息下降,可以在土地上投入较多的资本,土地和资本的结合比例更为合理,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和单位面积产量。

(2)价格的均等化趋势使得国内交换比例比贸易前更为有利,居民可以得到较多的商品。如在贸易前的英国,地租高使得小麦的生产成本较高,换取一定数量的小麦需要较多的制成品,现在与澳大利亚进行贸易,英国向澳大利亚出口制成品进口小麦,结果国内的小麦价格下降,制成品和小麦的交换比例发生变化,换取一定数量的小麦只需要较少的制成品。

按照上述分析,赫克歇尔—奥林定理可以简单表述如下:一国应出口运用本国丰饶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而进口生产中需运用本国短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这种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将造成各国生产要素均等化的倾向,使各国都得到更大的经济利益。1948年,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内容和形式上又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这一理论,所以人们又称之为“赫克歇尔—奥林—萨缪尔森定理”(或“赫—奥—萨定理”)。这一理论把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问题仅仅归结为生产要素领域的问题,用比较生产要素的成本来定义生产成本,用生产要素的禀赋来说明比较优势,用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来说明国际贸易的原因,用生产要素的价格来解释国际市场的商品价格,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比来说明国际贸易的利益及分配,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建立在“生产三要素论”和“供求价格论”基础上的比较生产要素优势理论。

尽管赫—奥—萨定理对西方国际经济学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为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奉为金科玉律。但是,瑞典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缪尔达尔并不同意这一理论。从现实状况看,在对外贸易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向来是处于不利地位的,缪尔达尔认为,赫克歇尔和奥林教授的国际贸易会促进各国生产和增进各国利益的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这类观点是建立在利益和谐、自然贸易这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假定条件之上的。事实上,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缪尔达尔用“扩展效应”和“回波效应”来说明国际贸易会导致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

“扩展效应”和“回波效应”最初是在缪尔达尔的《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的,用来说明一国内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一国内的“扩展效应”是指某一地区兴办新兴工业后,逐渐形成一个经济中心,带动了周围地区的发展,导致新的经济中心的形成。一国内的“回波效应”是指某一地区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非但没促进其他地区的发展,反而引起别的地区的衰落。缪尔达尔也运用这两个概念分析了国际贸易活动中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问题。他认为,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回波效应”十分强烈,而“扩展效应”却是很微弱的。因此,缪尔达尔指出,国际贸易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对贸易国各方有利的,只有在贸易双方的工业化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国际贸易才是互利的。因此,他主张发展中国家必须实行贸易管制和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