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假唱门”事件的国际媒体政治表现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假唱门”事件的国际媒体政治表现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述针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假唱门”事件的法哲学分析无疑说明,无论从纵向的历史比较,还是从社会空间领域的横向比较,该事件都是对历史与同类国际事件的一种跨越,具有历史性的民主进步色彩。

上述针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假唱门”事件的法哲学分析无疑说明,无论从纵向的历史比较,还是从社会空间领域的横向比较,该事件都是对历史与同类国际事件的一种跨越,具有历史性的民主进步色彩。然而,事件本身与造成既定的群体认同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让国际媒体政治改变既定议程设置与群体认同成为可能。换言之,即事件本身是合情合法的,但通过媒体带有一定意识形态倾向的报道,甚至刻意扭曲事件本身的积极意义,则会改变事件本身的既定群体认同,因为媒体在信息时代的作用和影响力是无可替代的。从中可以明确群体认同的两个关键要素,一是事件本身的价值意义。如果事件本身体现了积极的社会意义,那么与此相对应,就应该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二是事件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媒体的作用影响。如果事件本身体现了消极的社会意义,但是通过媒体提炼事件中的积极因素,可能会得到意料之外的效果,引起受众的同情心或认同的回旋,使事件向反向认同价值的方向发展。这两个关键要素在事件认同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美国“公共外交”战略计划即是明确表征。“公共外交”战略涵盖文化、电影、艺术、新闻、体育、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其中新闻舆论的“公共外交”是其主要建构的方面,无论事件本身是否具有社会认同的可塑性,都能凭借新闻舆论“公共外交”的力量,向既定的舆论影响和群体认同方面转移,最终获得满意的结果。从刘翔、博尔特、菲尔普斯、美国男篮梦之队、奖牌榜之争等事件即能体现,在此重点讨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假唱门”事件的媒体政治再现过程,以期进一步理解事件本身与群体认同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被国际媒体政治建构为全球重大体育事件的影响过程。

2008年8月12日,正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成功举办后第4天,陈其钢在接受北京电台专访节目中无意透露:《歌唱祖国》是由两人合作完成。这个看似不重要的信息立即在新媒体领域引起广泛争议,国际各大媒体集团立即抓住这一新闻由头,诸如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路透社、ABC等国际主要媒体迅速介入报道此事。美联社首当其冲,在新媒体显赫位置发出专题报道称:“在周五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7岁的杨沛宜演唱了“歌唱祖国”,但人们没有看见她的脸,组织者用一个9岁的小女孩林妙可代替了她在91000观众前表演。星期三北京官员对使用两个女孩表演进行了辩护,指出艺术导演有权决定他们看起来适合的人选,他们对保守假唱的秘密没有道歉。组织者为了避免沛宜不出现是因为不够漂亮的观点,指出两个人的组合比各自表演要好。林妙可的父亲林辉说两个女孩都很漂亮,但他同意沛宜的声音比自己的女儿好。他说两个女孩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组织者应表明谁在唱歌,他对美联社记者说‘有必要让大家知道[22]。’”美联社的报道在国际新闻舆论界起到了旗舰性的导向作用,国际各大媒体集团纷纷转载, FOX新闻网、ABC、NBC等媒体集团搜集了一些负面的且具有一定意识形态指向的国际舆论评论信息,形成一股强大的反北京奥运形象报道力量,其中转载的并且没有标注明确真实的信息评论来源的内容大致有,ABC新闻网报道称,“伪造游戏:从每个角度看起来都很好[23]”,西班牙一家报纸称其为“奥林匹克卡拉OK[24]”,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科学部主席Andrew Nathan认为,“他们想要传达信息……完美无暇的信息[25]”,FOX新闻网将信息总结为,“世界媒体都在头条嘲笑这一举动[26]”等等,负面定性的新闻报道不胜枚举。在国际媒体给“假唱门”事件的群体定性之后,为了让证据显得更为充足,诸媒体翻开陈年旧账,以形象对比事件的影响和性质,一些媒体开始报道并指责NBC对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烟火表演的报道涉嫌伪造,以及悉尼交响乐团假唱事件等,形成了“假唱门”事件后国际媒体政治的跟踪报道语境。如表1所示,犹如同处一条船上的同谋犯罪集团,当一个点出现问题,随即牵扯出一系列的历史问题,由于西方普遍实行政党制和民主制,当一定历史时期的执政党退出可控制的权力历史舞台时,有限民主的效用即充分体现出来,以前存在的阴暗面被无情曝光,国际舆论的这种曝光行为被新闻由头触发,最终按照某种意识形态导向完成整体性叙事的过程。这种整体叙事过程牵涉出诸多历史性公共文化事件,力求在国际舆论环境中形成一股媒体力量,营造一个媒体拟态景象,使后现代生活陷入国际媒体政治既定导向下的社会与价值观认同状况,身临其中的个体得到预设价值观的关照,沦为媒体政治的延伸产物。

表1 “假唱门”事件后国际媒体政治的跟踪报道

UPI媒体集团针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假唱门”事件的综合性报道

引自

http://www.upi.com/Entertainment_News/2008/08/12/Child-performer-lip-synched-Olympics-song/UPI-96421218549213/

“假唱门”事件中国际媒体政治的表现主要依据两大可操作性的传播学理论,即议程设置与整体宣传。议程设置按照“假唱门”事件的时间曲线向前推进发展,从事件由头的发现,到持续跟踪报道跟进,再到历史上相关公共文化事件的挖掘报道,最后形成整体的国际舆论氛围,乃国际媒体政治精心打造的力作。整体宣传则按照“假唱门”事件的空间曲线向前推进发展,力求在事件某一时间发展阶段扩大其空间传播的社会影响,采用不同的话语身份,不同的话语方式,不同的价值立场,不同的媒体类型,从多个视角进行舆论造势,营造事件评论的氛围与影响。如表2所示,国际媒体政治妖魔化“假唱门”事件的整体宣传战略一览无遗,其背后是西方社会长期奉行的两种民主路线,即对内践行民主主义,对外实行有限民主。有限民主本质上是对民主主义的误读与扭曲,最典型的特征是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简单民主原则,无视事件内在的正义诉求,正如学者卡贝极力抱怨的:“那些人无耻地互相吹捧,彼此标榜,自命集贤明德行之大成,诽谤人民愚昧无知,侮辱维护人民利益的人为蠢人、暴徒和无政府主义者,凭借着他们的大多数,这类胡言乱语总是博得鼓掌和喝彩[30]。”正如西方历史至今一以贯之的费厄泼赖传统,仅在有限的社会范畴与价值立场上践行着自身的评价标准,而在国际社会这个想象性的国家间竞争舞台上,费厄泼赖得以存在根基垮塌了。学者、新闻从业者、职业人士在这场国际媒体认同战役中扮演了某种意识形态建构的推销员身份,各种营销推广身份各安其分、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围绕终极目标在各自社会认同影响范畴的话语叙事,共同营造一种扭曲的话语评论氛围。

表2 国际媒体政治妖魔化“假唱门”事件的整体宣传战略

《纽约时报》针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假唱门”事件的比较性报道

引自

http://www.nytimes.com/2008/08/13/sports/olympics/13beijing.html?_r=2&scp=1&sq=lip-sy nch+ceremony&st=cse&oref=slogin

该事件的主要策划者——美国的主流政治评论的基调,是将中国定位于一个虚伪的发展中大国的认知形象——《洛杉矶时报》、《西雅图时报》等政治评论报纸的网络版纷纷抛出标题,“开幕式的风、烟火、演唱都不是实况转播[36]”,“假唱!中国承认开幕式假唱[37]!”并直言不讳的指出:“林妙可真的演唱了令人感动的《歌唱祖国》吗?其实是‘歌唱伪装’[38]。”“今天中国官员承认开幕式上中国国旗进入的时候演唱《歌唱祖国》的小女孩是假唱。这不是什么犯罪,即使帕瓦罗蒂由于健康和寒冷天气,在都灵冬奥会开幕式上也曾经假唱[39]。”这些子虚乌有与毫无根据的评论话语煽起了卫星联盟国的媒体政治情绪,加拿大国家媒体、UPI媒体集团等进行了媒体政治话语支持,大部分的评论采取了负面事实发挥的评论基调,评论手法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英国电讯报的讽刺性报道称:“西方国家永远达不到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成功,因为世界贸易组织永远不会允许这样的奢侈壮观景象。中国最著名的电影导演张艺谋负责开闭幕式的导演,他说只有中国的演员有技术、守纪律,能完成星期日晚上那样让世界羡慕的演出[40]。”中国的“无与伦比”让伦敦提前找好推辞的借口,认为受英国贸易协会的限制,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将难比北京,但在奥运主题内涵方面将特色鲜明。作为世界媒体大亨且财大气粗的《纽约时报》,其典型的比较性报道更具有讽刺意味,它将歌唱“双簧”参与者的外貌进行了照片技术处理,使丑者更丑,美者更美,形成巨大的形象认知反差,最终指向事件本身的形象认知根基。ABC的标题更具煽动性,“中国给了奥运歌手另一张脸[41]!”CNN则引用一些网络评论个例话语称,“让一个孩子作为另一个孩子的脸出现太不应该了,网上一些中国人义正词严的反驳:‘为什么那么在意外表,所有七岁的孩子都是天使’[42]。”拨开新闻报道的层层迷雾,理解背后蕴涵的某种既定价值观念,亦将以另一种身份叙事的方式出现在不久的将来时,中国体育媒体政治理论与实践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