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视新闻的主体

电视新闻的主体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电视新闻中,画面无疑是主体。电视新闻画面的这种实证功能在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会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电视屏幕是有限的展示平面,电视新闻的画面必须要符合电视屏幕较小的特点,集中展示事件和人物的局部。这些手段的运用,其目的当然是为了最终能让电视观众顺利地接受电视新闻画面传递的新闻信息以及完成电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实的阐释和评价。

电视新闻中,画面无疑是主体。据研究,“就媒体信息而言,80%的电视观众接受画面的敏感程度远高于声音”[1]。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说到“看”电视的时候,其实主要针对的是电视的画面,这是电视新闻区别于别的新闻信息传播模式最主要的特征,也是其主要优势。

一、画面的历史与功能

人类通过感官来感知世界并进而通过思维认知世界。眼睛和耳朵是人类所有的感官中与信息传递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方面。在语言文字产生之前,人类已经开始运用眼睛这一感官所具有的感知、记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来积累生活经验和知识,形成原始的文化。从现代科学考古发现的情况来看,原始人类对“画面”(我们可以将原始人类用来交流的图形图画视为现代意义上的画面的前身)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在中国和古埃及都存在着大量的岩画和壁画(见图3.2)。

图3.2 中国和古埃及存在的岩画和壁画

在现代影像意义上的画面产生之前,语言文字成为人们传承文明、沟通交流最主要的媒介,但绘画也一直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俗语表明,人类对视觉更为信任。而现代意义上的影像画面形式,应该追溯到19世纪中期摄影术的出现。1839年8月19日,“盖达尔摄影法”被法国政府向社会公布,摄影术就此正式诞生。在今天我们熟悉的视听语言符号的三大构成影像画面、声音、字幕中,画面率先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1842年5月,摄影爱好者比欧乌(Biow)和史特尔茨纳(Stelzner)拍摄了德国汉堡发生的一起火灾,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新闻照片(见图3.3)。

图3.3 世界上最早的新闻照片

从此,画面被广泛运用于新闻信息的传播中。这种与西方实证主义哲学理念相一致的信息传播方式被认为是客观地真实记录世界的有效手段,培养了人们对于影像画面的信赖。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开上映了他们利用电影摄影机所拍摄的“活动影像”,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一天也成为世界电影的诞生日。我们同样可以将这一天视为影像画面发展的新起点,从此,静态的影像画面与动态的影像画面同时并存,给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动态的画面利用人的眼睛的视觉特性,突破了静态画面的平面局限,在电影和电视荧幕和屏幕上形成了幻觉性的时空感觉。从这个意义上讲,动态画面使人类第一次能够面对自身实存的生活空间,同时因为电视新闻信息传播提供了强大的吸引力,以至于我们将今天这个影像画面无处不在的时代称之为“视觉时代”。

那么,这种电视新闻中的动态画面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性特征呢? 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种功能:

1.实证功能:画面对现实的复原与再现

电视新闻的画面绝大部分是现实生活中实存的物质现实(也有利用动画特技和数字技术形成的虚拟性再现画面)的复原和再现。尤其是在数字技术出现之前,这种画面的实证功能就更强大了。电视摄像机记录下客观存在的具体物象呈现给观众,满足绝大多数观众无法达到现场的遗憾,以不在场的在场纪录达到在场的接受效果。比如在举重比赛的电视新闻中,摄像机跟随参赛队员,记录下他的一举一动。从他开始做准备活动,到上场抓起杠铃,到最后成功完成比赛。这个过程是连贯的,在时空关系上是一体化的,整个画面是连续的活动画面,电视新闻影像画面展现的是和客观世界里同步发生的情景一致性的内容。因此,电视新闻画面是一种直观的、感性的符号形式,基本不具备抽象功能和概括能力,它擅长于展示场景而对于因果逻辑关系却难以很好地反映。这种缺陷是需要通过别的手段来加以弥补的。电视新闻画面的这种实证功能在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会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贫困地区,多次视察调研,看望慰问困难群众,阜平、定西、琼海、湘西、临沂、兰考、喀什……都曾留下了总书记的足迹和话语,他真切地关怀和温暖贫困群众,其对老百姓的真挚情感通过电视新闻画面的传递感动了许多中国人。

2.阐释功能:画面对现实的限定与重组

电视新闻画面的实证功能赋予了电视新闻以基本的可信度和相较于别的媒体的优势。但电视新闻画面除了对现实进行复原和再现的实证功能之外,还具有对现实进行限定和重组的阐释功能。我们知道,影像画面一度被认为是客观的,是与实存的物质现实高度一致的。但是,影像画面的本质是用虚拟的二维空间来呈现三维的实体世界,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它所呈现的画面只是现实的一种虚拟性还原。呈现在电视观众面前的新闻画面是摄像机在不同的运动方式和景别选择中完成的,这里面其实就体现了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主体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在阐释他所摄取的客观世界了。同时,这种限定还体现在画面与屏幕框架之间的关系。电视屏幕是有限的展示平面,电视新闻的画面必须要符合电视屏幕较小的特点,集中展示事件和人物的局部。所以我们在电视新闻中所看到的,实际上是被电视新闻工作者特意放大和突出的部分,而别的部分则被有意无意地省略掉了。另外,电视新闻画面不是孤立和单一的。孤立和单一的画面意义不具有确定性。比如电视中出现汽车被撞坏的画面,我们是无法得出确定性的结论的,因为我们不知道这辆车为什么会被撞,怎样被撞的,后果怎么样。这些信息需要通过连续的画面组合加上解说、字幕等别的信息传递符号才能加以明了。因此,电视新闻画面在呈现新闻的时候,画面是经过了镜头选择、蒙太奇组接等手段的。这些手段的运用,其目的当然是为了最终能让电视观众顺利地接受电视新闻画面传递的新闻信息以及完成电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实的阐释和评价。

3.情感功能:画面对现实的表情与达意

电视新闻画面在传达一定信息的同时,还传递了一些情感方面的信息。在电视新闻生产中,我们将新闻事件借助图像符号进行传达,通过画面的选择、构图,排列等,将事件中的感情传递给观众,使传受双方在围绕新闻报道进行信息的认知与交流的同时,又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和传递。共同的情感体验可以引发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心理互动,使情感互动与信息认知成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统一体[2]。例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男子体操队夺得男子体操团体金牌,赛后陈一冰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之前体操队克服了阵前换将,新人出征等困难,这个团体金牌实在是来之不易,这也是自己最后一次带队参加奥运。这时画面配以陈一冰的脸部特写,他两眼泛着泪光。无不使观众能够更深地体会到金牌的来之不易,感受到陈一冰对奥运的感情。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情感是我们通过电视画面对新闻事件的主观表现。但是这与新闻的客观性并不冲突。电视新闻生产中的画面表达和语言文字表达一样,我们都是要根据所存在的新闻事实,围绕事件主题进行展现。“远景取其势,近景取其神”,用不同的景别,拍摄角度展现人物的面部,肢体语言,展现整个大环境,从而更好地再现新闻现场,把观众带到特定的氛围之中,实现画面的表情达意的功能。

二、画面构成与画面思维

1.景别与角度

景别指的是电视画面中被摄主体在画框中呈现的范围和大小。它是由拍摄者的位置运动或者摄像机镜头焦距变化形成的。不同的景别,表现的是不同的视野、空间范围、视觉韵律和节奏,其作用主要在它能更直接地表达拍摄者的意图,将那些与主题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内容删减或者削弱,使得观众能对面画所要表达的内容有更直接的了解。根据被摄主体(人物)在电视画面中被画框所截取的部分的多少或被摄主体(景物)在画框中所占据的画幅面积比例大小,我们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景别。这种画面景别的划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也只是相对划分而无绝对划分。景别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而一般情况下,我们把靠近远景、全景这一端的景别称做“大景别”,而把靠近近景、特写这一端的景别称做“小景别”。下面我们分别对景别在电视新闻中的含义做一简单的介绍。

图3.4 电视画面四等分,形成的画面格局

如果我们将电视画面四等分,就会形成以图3.4这样的画面格局。

我们依据人物在这样一个四等分的画面中占据的位置,就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景别。

1)远景

在远景中(见图3.5),人物在画幅中的大小通常不超过画幅高度的一半,但如果是大远景,人物在画幅中的大小则是约四分之一。大远景通常用来交代主体活动的场景和环境,表现开阔的场面或广阔的空间,它的侧重点不在主体身上,人物只是画面的一个构成要素。远景则并不像大远景那样强调画面的独立性,而是更强调环境与人物之间的相关性。

图3.5 远 景

2)全景

图3.6 全 景

在全景中(见图3.6),景物所占的画幅空间是整个画面,人物的比例关系大致与画幅高度相同。它既可以表现单人,也可以同时表现多人。因此全景又可以称作“全身镜头”。对于景物场面而言,全景是表现该景物全貌的画面。与场面宏大内容丰富的远景相比,全景更注重展现具体内容。对人物而言,画面中的环境空间处于从属地位,完全成为一种造型的补充和背景衬托。全景也可以分为大全景和全景两类。区别在于所占画幅空间有所差别。

3)中景

图3.7 中 景

在中景中(见图3.7),画面一般是表现人物膝盖以上的部分形体的,侧重人物上半身的行为动作以及人物之间的交流关系(中景可以是单人的,也可以是双人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是多人的)。中景中的人物在画面中虽然是不完整的,但是形象已经明显增大,神态相貌更加清晰,环境因素已经变成次要因素。和远景、全景相比较,中景可以看到更多的画面细节,观众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主体上面,因此会产生相对于前者更多的感染力。在包含对话、动作和情绪交流的场景中,利用中景景别可以最有利、最兼顾地表现人物之间、人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中景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动作以及动作的目的。表现多人时,可以清晰地表现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电视新闻中,经常使用的过肩镜头也大多属于中景景别。因此,中景是叙事功能最强的一种景别。

4)近景

图3.8 近 景

在近景中(见图3.8),人物占据一半以上的画幅,表现的是人物胸部以上或者景物的局部。近景画面中人物的头部尤其是眼睛将成为观众注意的重点,所以常被用来表现人物面貌,表达人物情感,刻画人物心理活动,揭示人物情感世界。它是将人物或被摄主体推向观众眼前的一种景别。在近景画面中,环境空间被淡化,处于陪体地位,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选择利用一定的手段将背景虚化,这时背景环境中的各种造型元素都只有模糊的轮廓,这样有利于更好地突出主体。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我们通常使用近景景别来加强画面内人物和观众之间的交流感和亲近感,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向观众传达画面内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心理世界,吸引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意识。另外,我们把介于中景和近景之间的表现人物的画面称为“中近景”。就是画面为表现人物大约腰部以上的部分的镜头,所以有的时候又把它称为“半身镜头”。这种景别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中景和近景,在一般情况下,处理这样的景别时候,是以中景作为依据,还要充分考虑对人物神态的表现。正是由于它能够兼顾中景的叙事和近景的表现功能,所以在各类电视新闻节目中也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如《新闻联播》等新闻节目,主持人就以近景画面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使得他们播报的新闻内容更利于被观众接受。

5)特写

图3.9 特 写

在特写中(见图3.9),表现的是人物身体某个局部细节或者某被摄景物局部细节。当然,特写画面除了表现人物头像或面部表情外,还可以表现身体其他部位,如手部、脚部等的形象或者是动作。如果特写的景别进一步缩小,在画面中表现如一只手、一只眼睛、一张嘴等更细微的局部的时候,这种景别就被称作“大特写”。特写画面除了表达人物局部特征和景物细节等实际状况之外,通常还可能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涵。比如电视时政新闻画面中经常出现的会晤者紧握的双手的画面,除了表达双方会晤这一事实和礼节外,还蕴含着合作、友好等意蕴。

图3.10 不同景别的相互关系和区别

对于不同景别的相互关系和区别,我们可以通过图3.10有全面和清晰的了解。

除了景别之外,画面还存在着角度的问题,比如平拍、仰拍、俯拍等。景别和角度的结合往往形成一定的新闻成规,表达着某种特定的意蕴,如表3.1所示。

表3.1 景别和角度结合,表达某种特定的意蕴

2.画面构成

画面都是由具体的内容所构成的,这些具体内容包括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等实体性因素。画面构成就是对这些实体性元素的组织与安排,形成画面表现中心,集中突出地表现主体形象,使其成为具有特定思想与形式的结构,为电视观众传达信息。

1)主体

主体是电视画面中的主要对象。他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多个的;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在电视新闻中,主体既和新闻表现的主要人物有关,也和特定时空下镜头上下运动的指向有关,形成主体转移的现象。比如,在两会报道的政府工作汇报报道中,主体当然应该确定为与会代表与领导。在领导做报告的时候,画面多数以其为主体,但在报告过程中镜头也会移动去表现会场的情况,去表现代表的反应,这时代表就是主体。而报告结束后要表现老百姓对报告的反应,这时老百姓就变成画面主体了。所以,画面主体是要根据电视新闻表达内容的需要、上下镜头之间的转换衔接以及构图的形式要求所决定的。主体是画面表达的主要对象,是传达新闻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画面结构的重点,因此,我们应该使用一切手段使其鲜明突出,给人深刻的印象。比如,在一条揭示住房质量问题的新闻中,当解说词中出现开发商用竹篾充当墙体钢筋的信息的时候,画面中出现了相应的小区居民拉开墙体露出竹篾的特写镜头,让人触目惊心,然后镜头转到这栋高层公寓的全景,在这两个画面中,主体形成强烈对比,既传递了真实的新闻信息,也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担忧和对相关部门的批评。

2)陪体

陪体是指相对于主体而言的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对象,是电视新闻画面中陪衬主体的人物或景物。在画面结构中,陪体主要是起陪衬、突出、说明、烘托、解释主体的作用。具体而言,大概有以下几种作用:

(1)陪体帮助主体说明画面的具体含义,使新闻信息传达简洁顺畅。主体传达着画面所要表达的主要含义,但如果没有陪体的密切配合,就有可能使这种意义的传达遭到某种程度的障碍,影响内容的充分表达。比如,在一则报道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新闻报道中,记者往往会站在白宫的前面进行报道。而在报道法制新闻的时候,记者会选择在法院外的国徽前进行报道。

(2)陪体使主体更加突出,观众获取核心信息一目了然。如果一个画面中只有主体没有陪体,虽然这样主体占据观众所有的注意力,但时间一长,难免显得单调乏味。如果在主体外有合适的陪体来对其进行丰富,不但会使画面好看,而且会使主体更加突出,因为在对比之下的效果比单一的主体会更明显。同时,这样也可以以陪体所携带的信息与主体形成互补、对比等关系,使信息来源渠道更加多样。

(3)陪体还有美化画面,形成画面特定场景氛围,增强画面现场感和真实性的作用。通过陪体的配置,可以使画面的影调、色彩更加丰富,使特定时空下的场景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在一则反映迪厅吸毒者的新闻中,画面中除了那些正在吸食毒品的犯罪嫌疑人之外,那种喧闹污浊的环境、扭曲变形的身体等都对这种特定场景下的新闻现场做出了最好的说明和渲染。

3)前景与背景

在画面中,主体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们总是存在于一定的时空环境之中。所谓前景,指的是主体前或者是靠近镜头的人物或者是景物;而背景指的是画面中主体背后的景物。在电视画面的构成中,主体与前景的关系是“图”与“前台”的关系;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是“图”与“底色”的关系。前景和背景是电视画面构成中的积极有效的因素,我们需要对其注意把握。

3.画面思维

我们常说,电视是综合了视觉和听觉的艺术。电视能够声画并茂,图文兼具地反映和概括新闻事件中的客观事物。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中最能生动传递客观信息的工具。一些电视新闻之所以受到好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记者和摄像在采摄新闻事件的过程中,摒弃单纯的先拟定文字稿,再添加新闻现场画面的这一思维方式。而是借助镜头将现场的新闻素材进行分析、选择,用画面的形式将新闻事件具象化后进行表达。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记者用一段段连续的现场画面表达新闻事实。而这就对电视新闻记者提出了一个要求,有一定的画面思维的能力。

1)画面的现场感

电视新闻画面是对新闻事实的连续性记录。这与报纸靠文字和图片,广播靠声音传播是不同的。电视新闻记者要通过镜头对事件现场进行实时记录,通过记者对画面的判断、选择,从而使电视观众感受其所欲表达的事件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记者通过镜头记录、表达他所看到的新闻事实。新闻事件不会重演,如果记者抓不住关键的现场画面,所制作出的新闻往往缺乏表现力,观众不知所云,也难以动人。

2)画面的配合感

我们说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画面证实新闻事实,声音叙述新闻事件。新闻事件叙述的完整性是靠画面和声音相配合来完成的。记者用声音文本对新闻进行逻辑上的结构,而文字上无力证实的就要靠画面来说话。如果说在画面思维过程中,形象的凸显(形成为人们关注的趣味中心)有赖于对形象的加工组合,那么,对形象内涵的深化、形象的加工就不能不受逻辑思维的渗透[3]

3)画面的取舍感

“在人的思维活动过程中,任何一种思维方式都能从复杂多样的外界信息中选择既定目标和相关信息,排斥与己无关的信息。”[4]电视新闻的画面都是围绕一个目标,通过记者对事实的发现和把握,对现场画面进行取舍,通过逻辑思维对事物的本质和特征进行概括,或者是根据现场实际而呈现的画面的运动与调整,以摄取更多具有信息量和表现力的画面,从而提升传播效果。

[1] [法]埃莱娜·杜奇尼:《电视与场面调度》,杨添天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2] 陈敏南:《电视新闻情感表达形式探析》,《视听纵横》2007年第4期。

[3] 黄匡宇:《当代电视新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 荣开明:《现代思维方法探略》,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