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精简的认识不能偏颇

对精简的认识不能偏颇

时间:2022-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精简的认识不能偏颇一个时期以来,各级政府机关由于机构重叠、人员超编、财政经费超支,受到许多指责。精简本身不是目的,精简是为了提高机关工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有关同志强调,要纠正对机构改革的肤浅理解。

对精简的认识不能偏颇

一个时期以来,各级政府机关由于机构重叠、人员超编、财政经费超支,受到许多指责。“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更成为社会舆论围攻的焦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出新的要求。自1993年开始,我国自上而下全面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一些机关的机构和人员得到了大幅度精简,当然许多机关也饱尝了精简工作之难。在这种情况下,一种错误的认识颇为流行:机构改革就是精简人员,机关多是吃闲饭的,精简得越多越好。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普遍产生一种失落感,一些人甚至产生无政府主义和政府虚无主义思想。有人甚至认为,搞市场经济了,政府的作用不大了,可有可无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同志在向记者分析上述情况时说,越精简越好的观点是极为错误的,它的潜台词就是政府无用,只有无用的政府才会越精简越好!我们所进行的精简,是有限的精简,不是无限的精简;是要精简重叠的机关和多余的人员,而不是精简必要的机关和有用的人员。精简本身不是目的,精简是为了提高机关工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府必要的职能不但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

现在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职能还不够强,政府的行政权威也还未真正树立起来,行政效能发挥得也不够好。特别是从长期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市场经济,国内政治形势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要强化政府职能。政府要转变职能,要简政放权,给企业以必要的经营自主权,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加强政府职能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而且是更重要的方面。有关同志尖锐地指出:该管的管不住,不该管的也就放不掉。转变了应该转变的职能而不加强应该加强的职能、精简了多余人员而不合理使用有用人员,精简后工作效率没有提高,政府职能没有加强,那么,精简也就失去了意义。不能简单地看机关人员多的现象。机关里多的是不干事、干不了事的人,少的是能干事的人。精简的对象也应是那些不干事、干不了事的人。留下的是不干事、干不了事的人,那就等于雪上加霜,使本来就不够强劲有力的政府职能变得更加软弱。所以精简要注意区别对象。

有关同志强调,要纠正对机构改革的肤浅理解。要把精简机构、精简人员同增强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有机地结合起来。

加强政府职能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这几年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同样的客观条件,经济发展却有不小的差别。凡是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当地政府的职能都很强,作用发挥得都很好;政府的职能是任何企业、单位都无法替代的。

希望各地认真纠正在机构改革方面的错误认识,打消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落感,改变无所适从的状况,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理直气壮地、毫无松懈地加强政府职能。

(原载《中国改革》1994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