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众化的努力

大众化的努力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大众化的努力1.推动文字通俗化与白话化1927年后,各报在文字的通俗化和白话化方面继续有所进展。有学者认为,报纸大众化与文字的通俗化之间确实有着紧密的关系。其理由为,首先报纸固然可多登些解释体趣味化的文字,但不能以此代替新闻及社论,因为报纸的首要任务是报告消息、指导民众及表示民意。这些不同意见给大众化的过程中的新闻界带来有益的提醒和思考。

二、大众化的努力

1.推动文字通俗化与白话化

1927年后,各报在文字的通俗化和白话化方面继续有所进展。因时势所趋,报刊记事开始逐步浅显,较有眼光的报刊对社会记事多采用白话,如《世界日报》、《中央日报》、《民国日报》等,且已见显著成效,只是要闻还没有采用白话。根据报纸的这种大众化趋势,曾有人乐观预言,主持报业者如果能着眼于文字上的改革,采用白话,旁附注音,则将来必定在获得读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销量也将超过其他报纸而奏空前奇功。(27)

报纸白话化的过程从副刊做起,进一步便发展到社论,经过几年的文学革命运动,报纸上的白话文已很进步,长篇议论文的进步更是显而易见,胡适把这种发展比喻成“日报已白到头上了”。1934年1月7日,他发表《报纸文字应该完全用白话文》,谈到报纸的文字已经逐渐白话化,呼吁报界尽快完全使用白话文,使更多人可以读懂报纸。他还将天津《大公报》与天津出版的《益世报》作一统计,发现两报的文字白话化,已达到百分之四十的程度,并说这不能不算是很大的进步。(28)报章文体白话化,使读者易读易懂,拥有更多的读者,直接扩张了报纸的影响力量。(29)

对报纸的白话化,当时社会上存在着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报纸大众化与文字的通俗化之间确实有着紧密的关系。新闻事业的目的是服务公众,而报纸则是一种最普通的教育,其发展的趋势必然是新闻事业日趋大众化,因此报纸要扩充势力,必定要推广销量,而推广销量则必然要从大多数人方面着想,使文字逐步趋向通俗易懂,相反,报刊因行文高深,记载类似史书,则读者必然减少,报刊销量也必然减少。(30)而要让大多数普通人读得懂报纸,除普及教育外,报纸方面还必须尽量使文字浅显可读,或干脆改用白话文,使那些受过义务教育或有同等程度的人都能阅读报纸。否则,即使对一些识字的人而言,也只识其字不明其意。也有人提出,对一部分人而言,即使报纸使用很浅显的白话,只要不用口说,而用笔写出,他们就没有办法明白。甚至还说,在30年代初期社会经济非常不景气的情况下,报纸受到欢迎是因其价格低廉,而非因使用白话,并以当时最受北平社会所欢迎的《实报》为例,谓该报并没有完全用白话“写社论”、“编新闻”。(31)

尽管对报纸白话化存在不同的看法,不可否认报纸白话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发展大势,新闻报刊的文字通俗化变革也处于进行之中。报纸上原有各地方栏目的代称发生改变,所谓“白门柳色”已改为“南京要闻”、“羊城夕照”改为“广州杂讯”,其他一些令普通人士不明其意的词语也转化为直白的表达,如“倦勤”已从俗改为“辞职”。这种新闻报道语言文字上的大众化,使普通教育水平的人可以一目了然,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则更无问题,以达到所谓“雅俗共赏”,(32)同时也扩大了报刊的影响力。

《大晚报》是当时上海积极推进使用白话文的报刊之一。该报创刊于“一・二八事变”中,它在沪战中派出记者赴战地采访消息,以及时性、可读性及多样性,受到读者欢迎。“一・二八”事变发生后,晚报开始在上海盛行起来,战时结束后也没有像从前那样失去影响,反而使上海读者养成了“一天看两次报的习惯”,《大晚报》也成为上海晚报中成功的典型代表。(33)该报特别推崇使用白话进行新闻编写,并且它的社论已完全使用白话,新闻除了通讯社的稿子和旧式记者的访稿外,也都采用白话,因此其自我评价是“白话侵入新闻纸社论的圣所而成功的《大晚报》”。该报曾发行到7万份,已算是当时发行量大的报纸。(34)

2.批判杂志化

各报在新闻业竞争中,除在文字上进行改革以满足社会需要外,还努力开拓新的栏目或尝试使用新的办法,以求吸引更多读者。20世纪30年代中期,杂志业一度极为繁盛,报业也受到杂志的影响,突出表现为杂志式文字的侵入。《申报》自1935年11月1日起,甚至废除了“自由谈”而大登杂志文,而新兴的几家小报,新闻社论的面积远不如文艺杂撰及其他杂志式文字所占的面积。

什么原因造成报纸杂志式文字的兴起呢?有人认为这与读者程度的进步有关。当时中国报纸读者对新闻的要求和兴趣都在增加,此前一个总统府所编造的新闻可以骗过读者,现在却不可能了;从前很少人注意到国际消息,现在各报也开始大批登载国外消息了。随着读者兴趣的增加,趣味性的解释体杂文遂成为报界追求的新形式和新内容。

但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报界出现的杂志化趋势虽有其合理性,看似合乎世界潮流,但却是十分畸形的。其理由为,首先报纸固然可多登些解释体趣味化的文字,但不能以此代替新闻及社论,因为报纸的首要任务是报告消息、指导民众及表示民意。社论是报纸的人格表现,也是报纸成为社会力量的最大原因,即使被批评为退步,也并不能因此不要社论。在国人不知所从的环境中,完善的、大公无私的社论政策非常必要,这也是报业中人不应放弃的责任(35)

其次,中国报纸上的杂志文并不符合理想情况。杂志文的存在价值包括有用、有趣味、新鲜,而当时注意于“趣味”的报纸杂志文,不是下流就是陈腐,不是千篇一律、老生常谈,就是无益国家、有损读者。即使高尚一点的报纸所登的杂志文,有时很符合有益的标准,但大多数干燥无味,缺乏新鲜性。《大公报》的专载被认为往往偏于太严肃,而“待续”、“未完”等方式更为读者所厌恶。《申报》的新冒险举动,虽动机可敬,取材也非常严正慎重,但却同样被视为失之于无味,写的人不是新闻记者或杂志作家而是专家学者,而这些人与一般读者之间的阻隔,很难一时打破,加上登载的文字太长,使忙碌的读者无法读下去。(36)

总之,反对意见主张,杂志文必须有趣味容易读,但只能为佐品,不能为主体。报纸可以适当杂志化、聪明地杂志化,而非绝对地杂志化,也不应低级趣味化或笨重地“学术文”化。中国需要的是与《纽约时报》一类清新、有系统、有益、有趣味的报纸,而不需要专门迎合下流嗜好的报纸。(37)这些不同意见给大众化的过程中的新闻界带来有益的提醒和思考。

3.报纸的平民化

1935年,成舍我在上海创立《立报》,以“报纸大众化”和“以日销百万为目的”为两大口号。(38)该报定位准确、内容丰富,很快取得成功。《立报》在发刊词《我们的宣言》(1935年9月20日一版)中,表达出自身的使命和奋斗目标:“我们要想树立一个良好的国家,我们就必先使每一个国民,都知道本身对国家的关系。怎样叫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我们创立《立报》的唯一目标,也就是我们今后的最主要使命。”

成舍我重视新闻言论,以消息灵通见长。《立报》的短评,促人猛省,颇能就民生问题建言,对于颓废浪费的风尚,抨击不遗余力,受到读者赞许。(39)“小茶馆”是《立报》的三个副刊之一,由萨空了负责编辑,侧重向读者介绍有益的知识,同时也是读者的园地,旨在关心读者利益,维护社会道德,与读者进行互动和交流。1935年11月1日,萨空了曾在“点心”专栏发表《向下走的告白》,指出这个“点心”专栏是献给“上层社会的人们”心目中所称的“下层民众的”,并将努力于浅显通俗的文字,写出些有益于他们的思想进步和增进常识的文章,为此称之为“小茶馆”,就是希望黄包车夫也能进来坐坐,不是像大饭店那样,贫苦朋友不敢进来。(40)短短几句话拉近了与广大读者的距离。

《立报》坚持走“大众化”的道路使其受到群众的欢迎,成为当时销路最好的一张小报。1935年11月《立报》发表过的一篇题为《立报是立着看的》,用以说明该报受普通人欢迎的状况,文中写道:“有位朋友告诉我道:‘立报是立着看的。’……他说:‘我有证据。我每天早晨八点钟,搭电车到办公室。在电车站候车的时候,卖报的小贩喊着卖报,就有人买一张立着看,一也。后来到了电车里,因为电车里人挤,有几位先生们、女士们一手拉着皮圈,一手拿着《立报》看,二也。及至到了我办公的地方,走进电梯里,那位开电梯的工友也是把《立报》塞在衣袋里,忙里偷闲地拿出来看,三也。你说,候电车的,拉皮圈的,开电梯的,他们都能坐吗?他们都是立的。所以我说《立报》是立着看的,这话不错吧!’”,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立报是很受读者欢迎的,看《立报》的读者中有许多劳动群众,可见其普及性也是较高的。(41)

该报出版半年,销数即超出10万份。到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发行更为激增,曾打破上海自有日报以来的最高纪录,销量曾达16万份。(42)《立报》关注中下阶层,影响的就是社会中占据最大部分的小市民群体。

自1935年创刊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正式停刊,《立报》在上海存在八年时间,塑造了一个时代的报业传奇,在近代中国报刊的夜空中曾发出耀眼的光芒,可惜的是这颗星亮得快、走得也快。上海沦陷后,《立报》迁到香港出版,发行平平,(43)其后再难恢复昔日光彩。《立报》的成功,展现出近代中国的报业仍有广大的发展空间,而推出一份得到社会肯定的报刊,首先要对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中的人们的需求有准确的把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