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大陆的华语广播电视语言

中国大陆的华语广播电视语言

时间:2022-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中国大陆的华语广播电视语言从世界范围来看,华语广播电视媒体最多的地区当数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从推广通用语的需求来看,尽管中国大陆的广播电视语言会由于媒介功能转变产生一些变化,但管理者要求使用单一语言,严格发音标准的大方向不会有根本变化。

二、中国大陆的华语广播电视语言

从世界范围来看,华语广播电视媒体最多的地区当数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这些地区所通行的语言是华语,因此华语自然成为媒介的语言。不过,四地的华语并不完全相同。

在中国大陆,不同地区流行着众多的方言,当地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普遍使用方言,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尽管大陆方言众多,但是大陆的广播电视使用的语言却极为统一,从县级到中央的各级各类广播电视,都使用通行的普通话。这种单一格局的形成主要来自对语言的主动干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就通过各种政令,规定全国各级广播电视应当使用普通话。在90年代还建立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制度,对广播电视播音员实行语言等级准入。可以说,中国大陆的广播电视,使用的是统一和标准的语言。

中国大陆的播音员不仅承担着传播信息的职责,同时还担负推广普通话的社会义务。中国大陆的广播电视长时间以来一直使用文稿播读的播音形式,这种文稿播读形式促进了工整的发音,减少了口语的随意性。工整的发音使语音的示范效应更明显,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但是也损失了一些表达上的灵活性。

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深入,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节目类型和制作方式逐渐发生变化,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语言使用也有了一些变化。与此相关的是脱离文稿的即兴表达方式在各种节目中大量使用。在吸引受众需求的刺激下,一些电台和电视台对节目的信息和娱乐功能更为看重,对于语言的规整要求放松了。尽管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并未放松对语言的规定,但广播电视媒体,尤其是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语言要求显然降低了。一些表达能力不错,但发音不够标准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也出现在节目中。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人们对广播电视语言功能的认识正处于调整中。

与过去的发音相比,今天中国大陆的广播电视语言已经不完全是字正腔圆的标准音了。除了新闻类节目由于受文稿限制还保持发音的工整,大量非文稿类节目已经在接近民众的诉求下,悄悄地向要求不那么严格的所谓“大众普通话”和“地方普通话”靠拢。

与逐步出现的放松发音要求相呼应,国内方言地区的一些广播电视媒体,也提出了抢救方言。要求方言进入广播电视的呼声频频响起。浙江杭州一家电视台开办了使用杭州话的新闻节目,受到当地观众的欢迎。在示范效应的鼓舞下,一些电台、电视台也准备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尝试方言节目。尽管一些激进的广播电视机构要求放松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语言要求,开放方言广播,南方一些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也有限度地开办了一些方言节目。但从整体上看,大陆有关管理部门并没有放松要求。相反,在行业准入的规定下,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能力考核更为严格。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语言单一化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是在全国统一步调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经过近50年的实践,大陆广播电视所负载的推广普通话的社会使命,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尽管能说普通话的人口比例还不够高,但能够听懂普通话的人已占绝大多数,尤其是在城市中。这对于人口数量庞大、方言众多的中国,应当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人工干预语言进程中,广播电视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从推广通用语的需求来看,尽管中国大陆的广播电视语言会由于媒介功能转变产生一些变化,但管理者要求使用单一语言,严格发音标准的大方向不会有根本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