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格局和发展趋势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格局和发展趋势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格局和发展趋势陈京生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也是使用地域较为单一的语言。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格局,是由全球范围的华人原属地不同造成的。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格局和发展趋势

陈京生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也是使用地域较为单一的语言。十几亿汉语使用者,主要集中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和方言复杂,促使人们很早就希望有一种各地民众都可听懂的汉语共同语,这是中国在明清时代通行官话,在民国时期推行国语,在新中国成立后推广普通话的主要原因。世界上似乎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注重共同语的规范。这是由中国人口众多,方言复杂,缺少共同语会直接影响人们语言交流这一具体国情而决定的。

面对特殊的语言国情,中国国内广播电视媒介,从诞生之初就在社会力量的推动下,有意识地将共同语作为媒体语言。早期以国语作为标准,后来以普通话作为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不使用共同语,媒体就不能够与更多的受众进行沟通。确切地说,使用共同语一直是中国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的主流。

如果中国一直保持统一状态,或许我们的共同语会保持不变,广播电视的媒体语言也会保持统一。但历史有时不会按照人们的意愿去发展,中国的地域的分化使得不同地区的共同语标准产生了分化,原本统一的媒体语言也发生了改变。

一、地域分化造成语言标准改变

地域分化和由此产生的行政权分化是语言标准改变的重要原因。地域分化会使语言隔绝,原本一致的语言也会逐渐变得不同。行政权力改变后,在行政权力指导下的语言政策可能发生变化,与之相关的媒体语言也很难再保持原有标准。

最先产生地域分化的是香港和澳门,这两个殖民地地区,使用的语言除了宗主国的英语、葡萄牙语外,广东方言的粤语也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形成了与祖国大陆不同的具有共同语特征的粤语区。这些地区的广播电视媒体,除了使用英语、葡语之外,粤语是重要的媒体语言。与此相比较,中国内地的粤语,并没有获得如此高的地位。由于推广共同语的需要,同是粤语,在内地媒体中的使用,则受到了限制。港澳地区的特殊历史背景提升了粤语的地位,使得在一般人的认识中,粤语也进入到华语的范畴中。而内地的其他方言,包括广东粤语,由于语言政策的制约,始终未能获得主流地位,也未能像港澳地区那样,成为主流的广播电视媒体语言。

粤语作为方言,在发音上与北方话或普通话有很大不同,很容易被认作是不同语言。香港的特殊地位使粤语成为世界范围内华语的重要类型。香港回归后,在语言政策上仍然尊重香港的语言习惯,粤语方言也仍在广播电视媒体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次地域分化,即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也使共同语标准产生了分化。原本是全国通行的国语,在1949年两岸分离后,由于几十年相互隔绝和语言政策的不同,语言面貌已经发生了变化。

内地在20世纪50年代对国语进行了整理改造,重新制定了普通话标准,共同语的标准有了变化,与早先的国语有了一些不同。为了推行普通话,在汉语拼音方案和读音规范确立之后,内地广播电视在行业管理上,要求播音员严格按照普通话的发音和读音标准,这一做法在几十年中一直没有改变。

台湾的情况与内地不同。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光复后,为了消除日本殖民文化的影响,当时的国民政府曾经在台湾地区开展推广国语的运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949年后,台湾的语言政策仍然与此前一致,以“国语”作为社会交流的共同语,在学校教育和传媒语言中,“国语”是主要的选择。但是,随着地域隔绝和两岸交流的中断,台湾的“国语”与内地的“国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已经发生了改变,两者在词汇、发音等方面都产生了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变化,以至于人们可以直接从语音听感上判断出说话人的属地。长期分隔后,内地普通话与台湾“国语”已经明显不同,形成事实上的两种标准。

台湾的共同语发生变化,根源是台湾和祖国的长期分离,以及两地采取的各不相同的语言政策。内地采取了积极的语言政策,对以前的国语进行了修正,制定了新的普通话发音标准和读音标准,并且实行了较为严格的媒体语言政策,要求广播电视媒体使用普通话,限制方言进入广播电视媒体。台湾则一直延用旧的国语标准,在发音和读音上都沿用20世纪40年代使用的标准。这是造成两岸语言过去同源,现在却各不相同的基本原因。尽管台湾在媒体语言的使用上也有限制,“国语”一直是主要的媒体语言,但经过几十年的当地环境的影响,“国语”的味道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台湾“国语”和内地普通话之间的不同并没有影响可懂度,只是在发音的味道上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也体现在双方的广播电视媒体语言上。

行政权是建立语言标准的重要保障,因为当局可以规定通用语,可以使用行政手段对语言采取适度的人工干预,以达到统一语言,促进社会交流的目的。行政当局不可能限制民众在生活中使用方言,但可以规定在学校、政府部门以及广播电视中使用哪些语言。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广播电视语言。行政当局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决定影响大众的广播电视使用什么样的语言。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促进了普通话在港澳地区的推广,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粤语的独一无二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港澳地区与内地关系的日益紧密,普通话在港澳地区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台湾的“国语”虽然还保持着主流语言的地位,但一直不断受到当地方言的冲击,在发音中已经掺杂了方言因素。近年来,台湾当局又大力推行语言本地化,削弱“国语”在台湾的共同语地位,这些做法也影响着台湾“国语”在当地广播电视媒体中的地位。

二、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现有语言格局

从全球范围来看,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主要是统称为华语的中国内地普通话、台湾“国语”、新加坡华语和香港粤语,使用其他方言的华语广播电视媒体数量很少。如果从共同语角度出发,用更严格定义来界定华语,则不应包括粤语方言。如考虑港澳地区的特殊地位和在世界范围内粤语方言的影响,有时也将粤语归入华语范畴。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格局,是由全球范围的华人原属地不同造成的。从语言区考虑,内地、台湾、香港、澳门和新加坡是以华语作为流通语言的四个语言区,它们也是世界各地使用母语的第一代华人的主要出发地。因此,除了这些以华语作为流通语言的地区,世界其他地方的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或多或少与普通话、台湾“国语”、新加坡华语和港澳粤语有联系。

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的使用,与它们所针对的受众群有直接的关系。为了亲近受众,广播电视语言要尽可能接近受众的语言,当然,如果当局另有规定,还要服从法规的要求。各个华语语言区是按照习惯或当地的规定使用媒体语言的,并形成了各自成文或不成文的语言标准。广义的华语标准有四类:普通话、台湾“国语”、新加坡华语和香港粤语。严格的华语标准有三类:普通话、台湾“国语”、新加坡华语。

四个语言区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散布着大量的华人,这些华人,尤其是第一代的华人,大多还在家庭生活和华人圈内使用自己的母语。他们使用的母语,包括各种方言,也包括不同腔调的华语。而他们使用的华语,与其来源地有很大的关系。来自香港的移民,多习惯使用粤语;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多习惯于普通话;来自台湾的移民,多使用台湾“国语”;来自新加坡的移民更熟悉新加坡华语。本地的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会根据传播对象的需要或经营者的意愿,采用适当的媒体语言。

与报纸杂志不同,开办广播电视需要大量的设备资金和一定数量的受众群,由于传递距离的限制,小功率的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比较小,若没有一定的移民聚居数量,广播电视无法建立,也无法生存。移民状况,尤其是来自华语地区的第一代新移民数量,是直接影响海外华语媒体生存的因素。这是因为,新移民由于语言不通,无法与当地人进行有效沟通,为了了解当地社会,获得各种信息,对于华语媒体有迫切需要。而在海外出生长大的第二代移民大多已经熟悉所在国的语言,不存在交流障碍,可以从当地媒体获得信息,对华语媒体并不像新移民那样迫切。

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移民潮发生在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之后。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世界战前前夕的一百年间,中国人口国际迁移人数多达1000万。迁出地主要是广东、福建,而迁入地则为东南亚。

中国人口第二次大规模的国际迁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在70年代改革开放后。至2000年,人数估计已达400万左右(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各地的再移民,内地移民约100万~150万)。迁出地也从沿海几省扩大到全国各主要城市,而移入地则集中在美、加、澳和西欧各国,迁入东南亚的为数不多。[1]

在美国的亚洲移民中,华人占了相当的比例。1983年之后,在美国的亚洲移民中,超过15%的移民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1993年甚至高达27.8%。1987年以后,中国内地成为美国主要华人移民的来源地。[2]

最近几十年来的华人移民和出国热造成新移民大量增加,为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带来了可观的受众群。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分别在60年代和70年代修改了歧视亚洲移民的立法,为华人移民提供了机会。首先开始的是80年代的香港移民潮,由于对香港回归祖国的误解和担心,一些香港居民开始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移民。与此同时,台湾在70年代中美建交后,一些民众担心台湾安全,也开始出现移民热潮。中国内地在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后,也出现了留学和移民的热潮。美国境内的华人1960年不到24万,1980年达到80多万,2005年达到180万。美国人口普查局2005年数据显示,2000~2005年,美国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移民潮。与以往移民潮不同的是,中国是仅次于墨西哥的第二大移民来源国。2000~2005年间,向美国输出移民最多的五个国家依次是墨西哥、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菲律宾、印度和萨尔瓦多。其中,中国在这五年间共有35.5万人移民美国。加拿大1961年只有3万左右的亚洲移民,而1996年,香港移民达到24万,中国内地移民达到23万。

除了正式的统计数字,还有一些未列入统计的非法移民,也是潜在的听众群。据估计,在美国的700万非法移民中,约有20万是中国移民。[3]

近年来进入西方国家的中国移民除了数量巨大,还有居住相对集中的特点。例如,美国加州是华裔移民最多的地区,这主要是因为美国西海岸距离中国较近,交通相对方便,加上气候较好,是中国移民的传统居住地区。

移民的相对集中,为建立华语广播电视打下了受众基础。在世界范围内的华人聚居区,会逐步形成华语广播电视的集中区域。目前,北美地区已经呈现出华语广播电视快速发展的势头,这种快速发展与华人移民的集中有密切关系。

如果依据移民状况考虑华语广播,已经形成或可能形成的华语广播板块主要有北美、欧洲、澳大利亚、东南亚、日本这几个地区或国家。当然,是否能够出现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并不完全取决于移民数量和集中度,还与移民需求、投资意愿、资金来源、推动力量、当地条件等各种因素有直接关系。如欧洲有大量中国移民,但因分散在许多国家,相对削弱了集中度,因此缺少规模较大的华语广播电视。在日本的华人数量也很大,但因距离中国较近,信息传递较容易,华语广播电视的数量也不多。

华语广播的语言格局,即在世界华语广播范围内华语的使用,从总体来看,普通话在使用范围上有逐步增长的倾向,这是因为中国内地人口多,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移民的数量越来越多,对普通话的需求增加。另外,随着中国内地经济的发展,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和移民也越来越多,这些人投资的华语媒介,会更倾向于选择使用普通话。在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初期,台湾“国语”是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主要语言,现在,这些媒体也改为向普通话靠拢,以吸引更多的中国内地移民。粤语广播电视节目虽然在华语广播媒体中仍占有一席之地,但与更通行的普通话相比,发展趋势正在逐渐弱化。

三、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发展进程

在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发展过程中,中国内地、台湾地区和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它们的媒体语言受到不同语言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经历了各自不同的发展进程,现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地域分隔,相互之间的影响也比较小。但其他海外地区的情况则较为复杂,来自不同地区的华人移民,带来不同的方言母语,形成多样化的语言需求,加上所在国对于移民族裔的媒体语言通常并不加以限制,这种相对自由的语言环境,反而给当地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带来语言选择的难题。

从总体发展过程来看,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在语言的使用上会经历单一类型向混合型发展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受到媒体所在国家国情和华人移民成分、媒体投资人意愿,以及节目趋向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海峡两岸政治气候的影响。

在移民来源较为单一的地区,华语媒体的语言会倾向于多数移民的来源地。如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较多,语言会倾向于使用普通话,词汇的选择也会使用中国内地的说法。如果来自台湾地区的移民较多,媒体语言会选择台湾“国语”。一般来说,来自一地的新移民往往会在某一地区相对集中,这样可以相互关照,大家社会背景相同,语言沟通也比较容易。在移民政策较为宽松、移民数量较大时,这种移民扎堆现象更为突出,会出现所谓的华人区。

在华语主要类型中,普通话涉及的中国内地、台湾“国语”涉及的台湾地区、香港粤语涉及的港澳地区,近20年都曾经发生过规模较大的移民活动。从80年代的台湾移民、90年代的香港移民,到进入21世纪的中国内地移民。这三种移民进入各国后通常会有相对集中的地区,如在澳大利亚悉尼附近,有中国内地移民集中的城镇,在加拿大有香港移民集中的地区,在美国西海岸旧金山等地有台湾移民集中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华语广播电视媒介在使用语言时,受众的来源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华语媒体发展初期,节目数量较少,常常采用租用频道和节目时间的方式播出,播出的覆盖面较窄;而且很多节目是公益性的,只是为了给华人社区提供信息。华人社区的构成和华人受众的意愿,以及华人社区的政治倾向,都会成为媒体语言的选择依据。在八九十年代,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呈现两种状态,面向中国内地的各国对外广播,都力图使用普通话,以便更接近中国内地受众。而海外面向当地华人社区的华语媒体和华语节目,除了粤语,多数都使用台湾“国语”。这是因为当时中国内地的海外移民数量较少,改革开放后的留学人员,多为青年学生,他们的注意方向是专业知识和当地语言,由于英语水平相对较高,他们的信息渠道主要是英语和当地语言,而不是华语。这些人对于华语广播并没于特别迫切的要求。而台湾移民则不同,他们往往是家庭移民,一家之中常有不懂英语的老人、妇女,这些人无法从当地语言中获得信息,对华语媒体有着更迫切的要求。另外,台湾移民多是岛内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他们之中有些人具有筹办媒体的经济实力。而当时内地家庭移民较少,移民中也很少有经济实力的人物。华人移民的经济差异,也使得具有内地背景的媒体难以形成。当时的华人移民特点,造成了在那一时段华语媒介语言以台湾“国语”为主的局面。

这种情况在21世纪初发生了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海外华人的构成发生了变化。内地移民的激增,留学生在海外居留结婚等等,使得内地移民由单身状态向家庭化发展,对华语媒体的需求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内地移民人口的经济实力也在加强,一些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家也开始关注和投资华语媒介,他们有些人看好这一行业,是为了获得利润,也有一些人投资华语媒体,是出于公益目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国家和地区也产生了以普通话为主要媒体语言的电台、电视台

除了移民特点会影响媒介语言外,内地和台湾之间的两岸关系,也是影响海外华语媒体语言的重要因素。由于地域隔绝,两岸在语言上形成普通话和“国语”的明显差别,人们从语言上就可以区分相互的地域背景。鉴于两岸之间长期的政治对立,很容易使各自使用的语言带上政治标签。而一些华语媒体也正是利用这种特殊方式表现自己的政治倾向。这也是造成海外华语媒体语言类型多样的重要原因。

近几年,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数量已经超过台湾和香港,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华人移民群体。顺应这种变化,一些华语广播电视媒体采用普通话作为媒体语言,在内容的选择、词汇的使用和发音的方式等各方面,靠近内地移民。一些规模较大的华语媒介,则采用中立路线,在不同的节目中使用不同的语言类型,既有面向港澳移民的粤语节目,也有面向内地移民的普通话节目,还有面向台湾移民的“国语”节目,各类节目使用不同的播音员和主持人。也有一些媒介不作节目划分,混合使用内地和台湾背景的播音员主持人,节目中混杂了两岸不同的词汇和说法,也混杂了不同的发音方式。

从总的发展趋势看,华语媒体语言已经从最初以台湾“国语”和香港粤语为主,逐渐向普通话靠拢。在媒体语言使用上,普通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在华人移民较为集中的北美地区,伴随中国内地移民数量的增加,这种倾向更为明显。考虑到中国内地人口基数庞大,虽然移民比例较低,但绝对数量很大,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宽松,移民数量还会持续增长,华语媒体主流语言向普通话靠拢的倾向还会持续。

另一方面,在海峡两岸分治造成的民众隔阂依然存在的现状下,一些华语媒体仍然会利用语言的地域特征作为标示自己立场的政治标签,带有地域特征的广播电视媒体仍然会长期存在。

与此同时,更多的华语媒体会走中间路线,将普通话和“国语”混合使用,以争取更多的华人受众,避免因为语言而被误插政治标签。这种融合的中间路线可能会成为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的主流。

四、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前景

中国内地广播电视媒体语言仍会保持以普通话为主的局面,在相对严格的语言政策约束下,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规范仍会长期存在。但在部分地区,会出现少量的方言媒体或方言节目。伴随大量带有方言色彩的普通民众进入广播电视节目,与之进行语言互动的播音员主持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方言的影响,口语化节目的语言规范标准可能会在实际使用中有所降低。

台湾地区的广播电视媒体语言,其主流仍会是台湾“国语”,这是台湾各地民众进行相互沟通的选择。但由于台湾岛内“台独”意识和“台独”势力的存在,媒体语言的政治标签作用有加强的趋势,使用台湾本地方言的媒体数量有可能增加。

港澳地区的广播电视媒体,目前仍然以粤语为主。一些学者认为,港澳地区民众的口语是粤方言,但书面语是普通话(所谓语体文)。虽然他们的意识中,粤方言是母语,但这些年由于政治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推广,人们也逐渐接受和正在接受普通话是自己的母语。[4]相信随着普通话逐渐被港澳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熟悉和接受,港澳地区会出现更多使用普通话的广播电视媒体。

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从现在的发展情况看,融合的可能性最大。

粤语的使用仍会继续,因为许多港澳移民还听不懂普通话和“国语”,但随着香港回归,港人中国意识的增强,对普通话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香港人能听懂和使用普通话。海外的粤语媒体的发展势头会逐步减弱。

而普通话和台湾“国语”,作为海外华语媒体使用最多的华语类型,可能的发展前景是相互融合。

当前的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格局是20年内移民潮的产物,各国的华语媒介还保留着移民来源地的语言特征。因此,一段时间内,这种使用不同华语的状况还会持续。但是,随着香港回归和两岸关系的缓和,这种体现在海外华语媒介中的语言对立也会逐渐减弱。现在,已经有一些华语媒介不再是单一的语言风格,而是兼收并蓄,容许不同风格的语言出现。许多华语媒体的主持人分别来自内地、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或新加坡,这种南腔北调的组合方式是海外华语广播的特有形式,也是顺应海外受众群体特殊构成的独特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样式可能会在不同华语类型融合后,产生适合当地的次生华语系统。这种华语可能以当地移民所使用的台湾“国语”和内地普通话为基础,结合当地社会背景,混杂融合。在华语移民族群逐渐融合的过程中,媒体语言会倾向避免使用普通话或台湾“国语”的单一路线,通过相互融合,形成当地华人都可以接受的新的华语类型,这可能是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寻求商业利益和媒体效率最大化时的唯一选择。当然,在移民成分较为单一的地区,语言偏向一边的媒体仍然会存在。但在移民来源较为复杂的大城市,中间路线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注释】

[1]丘立本:《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经济全球化与华侨华人研究”学术研讨会(2001年)论文

[2]姜兰虹、赵建雄、徐荣崇:《当代华人的海外移民》,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地理学系地理学报》1998年第24期。

[3]曾少聪:《全球化与中国海外移民》,《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4]程祥徽:《新世纪的澳门语言策略》,《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