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接收语境”

广播“接收语境”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广播“接收语境”——传受互动广播独特的声音透视法则,使异时空的传受双方得以建构起独特的交际环境。针对受众的“接收语境”而言,一个被动收听的听众和一个主动参与热线的听众,“接收语境”也发生不同的传播作用。Gregory Bateson还指出,“传播是一种关系的传播”。

三、广播“接收语境”——传受互动

广播独特的声音透视法则,使异时空的传受双方得以建构起独特的交际环境。在广播传播行为中,听众和主持人或者播音员是活跃的交际对象。受众个体的差异性较大,反馈的通道有一定的限制;播音员或者主持人尽管是信息传递中最积极的因素,但实际上仍然无法控制广播传播中的整个语境。

(一)影响“接收语境”的听众个体因素

听众个体自我身份认同、社会阶层隶属、文化根源、政治倾向和话语权利等因素,影响着广播交际的话语环境。针对受众的“接收语境”而言,一个被动收听的听众和一个主动参与热线(网络直播贴、短信等)的听众,“接收语境”也发生不同的传播作用。影响“接收语境”的听众个人因素主要包括:

1.听众个体的社会背景

社会阶层的不同,在话题讨论和观点上有一定的差异;即便是同一社会阶层,职业的关系也成为影响的因素。要充分考虑到听众的这些个体差异,避免误解的产生。

2.听众个体接收广播的客观环境

广播的收听环境比较容易归类,听众私人的固定空间(如家中)、私人的移动空间(如私人轿车);开放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车站等)、封闭的公共场所(如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等)。某些特定的话题只能适合在特定的客观环境下收听,听众找到理想的接收或者谈话环境,提高舒适性等,都有利于广播交际语境的成功建立。

3.听众期望建立的话语关系

在日常的交际中,确定谈话双方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在广播谈话中,特别是热线节目,有些听众渴望倾诉,希望建立倾诉者与精神导师之间的话语关系;有些听众彷徨无措,渴望听到一些安慰和建议,希望建立长者劝说式的话语关系……要尽量减少对话中相互关系的理解差异,建立无误解顺畅的交际语境。

4.听众的情绪和感受

对谈话双方情绪和感觉状态的了解也很重要,比如说一方心情很好,很轻松,这个时候也许希望谈论轻松的话题,严肃话题的讨论会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受到一定的情绪上的抵触。

话语容易引起情绪情感的变化,人类的语言可以传递微妙的感情。在广播传播中听众往往依赖讲话者的语言确立起对其的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讲话者当时的情感状态有关,讲话者收到的反应也一定程度上被听众的情感状态所左右。在交流中,情绪和情感的波动频率要受到关注,一个人变得生气,可能是由对方的谈话引起的。

5.听众的目的

要明确听众收听广播或者是参与热线节目的目的,特别是要理清一些交叉的目的,甚至是谈话的另一方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的深层目的。

就受众而言,认知和理解是有一定限制的,具体而言,无论是从意识形态还是从认识范畴上讲都有一定的可接受范围,新闻传播只有符合受众预设的满意程度和可包容的范畴,才能够达到传播中的预期效果[111]

(二)电台传播者的主动性对广播语境的贡献

人类学家Gregory Bateson指出:每一个传播行为都是在传播两层信息,表层基本信息和隐含信息。表层基本信息是我们所熟悉的,隐含信息指的是依赖于(附着在)表层信息上,传达着我们进行传播行为的深层社会涵义,或者说表明或暗示信息与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举例说明,当我们在逗弄一个狗的时候,狗假装咬我们,我们会传达出一个信息“狗在咬我”,这是表层基本信息,隐含信息指的是“狗十分温柔地在咬,同时还在摇着尾巴呢”[112]

也就是说,传播行为并不是一个把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机械性行为,而是在多层面发生影响的活动。Gregory Bateson还指出,“传播是一种关系的传播”。有时候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是不为人们所注意的,比如当我们特定的声音腔调加上很少使用动词的表达,会传递出紧张不安的气氛,尽管我们并不想这样做,可是却因此传递出了紧张和不安。

传播需要减少隔阂和障碍。例如从媒体角度讲,增加沟通的途径,热线电话、短信,听众被请为嘉宾,开展社会活动等;从具体的信息发布者而言,在语言、语调、节目选题与编排上增加或者扩展与受众的沟通距离。

就广播话语而言,所能够做的是要尽量贴近日常人际交往中的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语境,语言要带有亲切感,以此来还原日常生活的交际氛围,在电波传递中营造出一个虚拟的、听众个体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空间,在这个交际的空间中,来展开对话,而这种对话实际上又是在异时空下进行的。这就特别需要广播主持人对语言的驾御能力[113]

电台传播者的主动性发挥体现在两个途径:一个是加强反馈;一个是弱化传播者的强势地位,强调倾听。

1.反馈

反馈有个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传播者判断信息接收者的需要程度和反映状态。反馈也有辅助交际的作用,它帮助信息的接收者感受到身处于传播活动之中,注意到信息的发出者正在关注我们的反映,使我们更好地接收到这些信息,如果不能获得反馈,就会引起困惑。虽然反馈在信息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之间建立起一个环形的机制,但并没有破坏传播中的线性模式。反馈是为了使传播更有效。

移情是反馈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对方的情感或者情绪状态,虽然不需要去体验它,但要据此及时调整对话的状态[114]

2.倾听

如果传播者不能有效地倾听,就可能导致传播行为的失误。研究证明有十二点[115]阻碍倾听的因素:

“比较”。当我们在倾听的时候,考虑正在和我们讲话的这个人其他的情况,例如,比较他和前面听众之间的差异,他个人性格上的特征等等,这些不被我们察觉的比较行为,往往很容易使我们的注意力分散。

“揣度心理”。也就是说,在倾听的时候,试图去猜测别人头脑中什么是真正的想法和感情,间接地去猜测别人正在说话的目的是什么,而不是仔细倾听现在正在说的内容。

“复审”。指的是反复揣度谈话人的某一段话,不注意倾听接下来的讲话,甚至在别人讲话的时候就考虑自己接下来要怎样答复,而不是付出更多的注意力在倾听上。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倾听得越少,不恰当的反应也就越多。

“过滤”。指的是过滤掉谈话的一些内容,仅仅听到那些自己想听到、愿意听到的话语,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人们不愿意听到批评自己的话语。

“预先做出判断”。预先对某类人有成见,因此漠视他们,事先把他们归类,因此不愿意去倾听。

“白日梦”。这一点并不常见,指的是从正在进行的谈话当中,转移注意力,陷入自己的个人想法或者是白日梦当中,这可能是因为谈话触动了个人的一些想法和记忆,也有可能是因为谈话太过枯燥了,而造成了倾听的人滑入自己的白日梦当中。

“印证”。简单按照自己的感情或者经验去理解别人的话,并且把这种理解反馈回去,而不是倾听别人正在谈论的个体经验。例如,当别人在讲一个话题以前,可能会讲一些自己经历的事情,而你打断他们的话,开始讲述你在这些问题上的一些经历,也就是说只要与你有关系,事情才显得重要。这无疑向对方传达出:你的经验是不重要的,我的才是重要的。

“建议”。主持人往往试图去帮助一些听众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认为这就是听众所需要的,事实上,听众除了要获得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还需要找到一个情感倾诉的途径,而这些往往为主持人所忽略,所以认真地、投入感情去倾听本身就是在解决听众的困难。

“抨击”。这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主持人更倾向于辩论和讨论,而不是倾听,有这种倾向的人对证明一个观点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而不是和别人进行交流,常常以贬低或者讽刺的口吻来评论;第二种是,“打折扣”,就是当别人表示好感或者是友好态度的时候,对方不领情。

“永远正确”。绝对自信和不情愿接受批评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这样的状态。结果是,无论怎么证明都感觉自己是对的,不愿意听别人在说什么,固执地监守自己“刀枪不入”的看法。

“偏离轨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突然改变话题;另一种是对正在谈论的话题状态开玩笑,或者对对方正在讲的话开玩笑,这就传达出一个信息:我不感兴趣你说的内容。

“安抚”。所谓的“安抚”指的是,有时候我们为了表现出自己的仁慈和有教养,对不感兴趣的话题试图早早结束对话,采用很刻意的方法来平息对方,而不是集中注意力倾听对方在讲的什么,一旦对方觉察到这一点,就会感到很沮丧,因为你只是在做安抚活动,而不是尊重他。

综上所述,话语、音乐、音响和无声静默共同构成了广播听觉符号系统,由这些符号体系建构起“听觉信息流”,也就是广播听觉文本;广播听觉文本的意义发生在广播语境中,广播语境的复杂性决定了传播者既要营造广播“节目语境”,也要通过“节目语境”本身的辐射、牵引能力,以及有效的与受众沟通的途径来达到对受众个体“接收语境”的潜在控制,实现广播听觉文本的有效传播。

【注释】

[1]参见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Radio signs and codes,p.42.

[2]饶立华、杨钢元、钟新:《电子媒介新闻教程——广播与电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版,第153页;周小普:《广播新闻与音响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69页。

[3]吴缦、曹璐:《新闻广播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4月版。

[4]陈力丹:《深刻地理解新闻》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xxsb/663809.htm.

[5]Hearing Things:Sound in Television,Radio,and New Media,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主持,Cinema and Media Studies Conference,London,March 31—April 3,2005。

[6]参见Jean Aitchison and Diana M.Lewis(Ed.):New Media Language,London:Routledge,2003的前言。

[7]曹璐:《听觉信息的深度有效传播——2000年中国广播新闻奖连续(系列)报道评优综述》。

[8]所谓“语体”指的是言语的功能变体,决定语体差异的因素是“语言在实现其交际功能中的不同适应性”,具体表现在交际的场合、交际的目的、交际的任务和交际的对象诸方面。参见郑远汉《语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该文见《语体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版。

[9]林兴仁:《广播的语言艺术》,语文出版社1994年2月版,第1页。

[10]高名凯、石安生主编《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1963年6月第1版。

[1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12]Rodger,I.Radio Drama,London:Macmillan.1982,pp.44—45.

[13]Gregory,M.and Carroll,S.Language and Situation,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1978,pp.42—43.

[14]Kress,G.Language in the Media: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omains of Public and Private,Media,Culture and Society,8,1986,p.407.

[15]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p.55.

[16]McLeish,R.The Technique of Radio Production,London:Focal Press.1978,p.65.

[17]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p.55.

[18]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p.56.

[19]李佐丰:《广播电视语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1版。

[20]赵雪:《关于广播电视语体的思考》,《现代传播》2000年3期,第98页。

[21]赵雪:《关于广播电视语体的思考》,《现代传播》2000年3期,第98页。

[22]郭龙生:《媒体语言研究刍议》,http://www.wuxi.gov.cn/zt/yywz/20030812.asp.

[23]曹璐:《一位优秀广播记者的人生轨迹——记上海电台高级记者蒋孙万》,载于《广播界(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

[24]饶立华、杨钢元、钟新:《电子媒介新闻教程——广播与电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版,第153—154页。

[25]周小普:《广播新闻与音响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93页。

[26]Fiske,J.and Hartley,J.Reading Television,London:Methuen,1978,p.160.

[27]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p.55.

[28]David Hendy,Speaking to Middle English—Radio Four and its Listeners,Jean Aitchison and Diana M. Lewis(Ed.):New media language,London:Routledge,2003,p.67.

[29]曹璐:《一位优秀广播记者的人生轨迹——记上海电台高级记者蒋孙万》,载于《广播界(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

[30]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p.55.

[31]Ong,W.Orality and Literacy,London and New York:Methuen,1982,p.136.

[32]吴为章:《广播电视话语研究选集》,《广播语言研究述评》,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9月版。

[33]部分观点参见周小普《广播新闻与音响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93页。

[34]叶圣陶:《一些简单的意见》,《中国语文》1953年第1期。

[35]曹璐:《重视提高广播新闻的信息量》,载于《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又见1986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

[36]曹璐:《一位优秀广播记者的人生轨迹——记上海电台高级记者蒋孙万》,载于《广播界(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

[37]曹璐:《网络传播与现代广播的生存与发展》,载《中国广播》1999年6期。

[38]应天常:《论“废话”的语用功能》,《现代传播》2002年第4期。

[39]周小普:《广播新闻与音响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94页。

[40]白谦诚:《写在第五届金话筒奖评选揭晓时》,《新闻战线》2002年4期。

[41]应天常:《论“废话”的语用功能》,《现代传播》2002年第4期。

[42]参见曹璐《用听觉逻辑解读新闻事实——2002年度广播连续、系列报道评优简析》,文中指出:“人们对于口语描述的事物和现场音响往往会引发原有的听觉储备,进而产生听觉联想,形成多元的听觉形象。”

[43]参见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Radio signs and codes,pp.42—44.

[44]Rudolf Arnheim,R.:Radio.Salem,NH:Ayer Co.Publications Ltd.,1936,p.39.

[45]部分观点来源于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Radio signs and codes,pp.42—44.

[46]Pear,T.H.Voice and Personality,London:Chapman and Hall.,1931.

[47]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p.59.

[48]Reith,J.,Broadcast over Britain.London:Hodder&Stoughton.,1924,p.161.

[49]Dyson,F.,The genealogy of the radio voice.In Augaitis,D.and Lander,D.(Eds)Radio Rethink:art,sound and transmission.Canada:Walter Pillips Gallery 1994,p.179.

[50]The head of Talks Department,Hilda Matheson,Broacasting.London:Thornton Butterworth Ltd,1933,pp.65—67.

[51]饶立华、杨钢元、钟新:《电子媒介新闻教程——广播与电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版,第153页。

[52]参见Norman Fairclough(1995),Media Discourse,London,Arnold与Leech,Geoffrey(1966),English in Advertising,London:Longman.

[53]Paddy Scannell(Ed.),Broadcast Talk,London:Sage,1991.

[54]Fairclough,N.,Media Discourse,London:Arnold.,1995,pp.128—149.

[55]David Hendy,Speaking to Middle English—Radio Four and its Listeners,Jean Aitchison and Diana M. Lewis(Ed.):New media language,London:Routledge,2003,p.67.

[56]参见刘习良《五年辛苦不寻常》,载江欧利主编,张君昌、吴煜副主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2000年度新闻佳作赏析》,新华出版社出版2002年1月版,第12页;刘习良《21世纪:电视新闻改革走向初探》,载江欧利主编,张君昌、吴煜副主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1999年度新闻佳作赏析》,新华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版,第13页。

[57]Evans,E.:Radio:A Guide to Broadcasting Technique,London:Barrie&Jenkins,1977,p.16.

[58]Evans,E.:Radio:A Guide to Broadcasting Technique,London:Barrie&Jenkins,1977,p.20.

[59]这部分是针对原文进行的二次解读,原文请参见Martin Shingler and Cindy Wieringa,On air:methods and meanings of radio,London:Arnold,1998,p.41.

[60]Wilby,P.and Conroy,A.,The Radio Handbook.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p.122.

[61]Wilby,P.and Conroy,A.:The Radio Handbook.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p.171.

[62]Martin Shingler and Cindy Wieringa,On air:methods and meanings of radio,London:Arnold,1998,p.30.

[63]罗曼·雅各布森Raman Jakobson(1896—1982),是布拉格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也是结构主义思潮的先驱。他早年就读于莫斯科大学,1918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读书期间,曾参与创建莫斯科语言学小组。1920年,24岁的雅各布森成为莫斯科“高等戏剧学院”的教授。1921年移居捷克,1941年因犹太人身份而流亡美国,先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1943—1949),后受聘于哈佛大学(1949—1967)。生前曾为9家科学院的院士,得过25个荣誉博士学位,著作超过500种。

[64]Jakobson,R.C,《结束语:语言学和诗学》,Losing Statement:Linguistics and Poetics,in Sebeok,T.A.(Ed.)Style in Language,Combridge,Mass: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1960,pp.350—357。在雅各布森提出的著名的六要素及其六功能理论以前,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过三要素:“说话者——信息(演讲)——受话者”;拉斯韦尔也提出五要素:“说话者——信息——接触(媒介)——受话者——效果”。雅各布森的理论是在这些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65]参见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第83—86页。

[66]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p.58.

[67]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p.98.

[68]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p.65.

[69]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p.65.

[70]http://www.cnradio.com/90/sudi/200307090186.html.

[71]Martin Shingler and Cindy Wieringa,On air:methods and meanings of radio,London:Arnold,1998,p.30.

[72]参见涂光晋《新闻评论的历史性变迁》,http://203.192.6.68/2004/12/12—22.htm,《中国记者》2004年第12期。

[73]Thompson,Neil,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a handbook of theory and practice,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3,pp.86—87.

[74]Thompson,Neil,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a handbook of theory and practice,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3,p.88.

[75]Hayes,B.:The role of the public voice in present—day radio.In Hargrave,A.M.(Ed.)1994:Radio and Audience Attitudes:Annual Review,1994,Broadcasting Standards Council:Public Opinion and Broadcasting Standards Series 5.London:John Libbey&Company Ltd,1994,p.40.

[76]Hutchby,Lan,The Organisation of Talk on Radio,in Paddy Scannell(Ed.),Broadcast Talk,London:Sage,1991,p.41.

[77]Thompson,Neil,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a handbook of theory and practice,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3,p.96.

[78]曹璐:《听觉信息的深度有效传播——2000年中国广播新闻奖连续(系列)报道评优综述》。

[79]Kumar,K.Holding the Middle ground:the BBC,The public and the professional Broadcaster,in Curran,J.,Gurevitch,M.and Woollacott,J.(Eds.)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London:Edward Arnold.1977,pp.240—241.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p.43.

[80]《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67页。

[81]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第949页。

[82]王尚文:《语感:一个理论和实践的热点》,《语文学习》1993年第3期。

[83]转引自杨炳辉:《语法教学必须与培养情感相结合》,《语文学习》1993年第4期。

[84]同上。

[85]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p.58.

[86]参见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pp.60—62.

[87]Reith,J.:Broadcast over Britain.London:Hodder&Stoughton.1924,p.161.

[88]Dyson,F.:The genealogy of the radio voice.In Augaitis,D.and Lander,D.(Eds.)Radio Rethink:A rt,sound and transmission.Canada:Walter Pillips Gallery,1994,p.181.

[89]Graddol,D.and Swann,J.:Gerner Voices.Oxford:Basil Blackwell,1989,p.39.

[90]Graddol,D.and Swann,J.:Gerner Voices.Oxford:Basil Blackwell,1989,pp.31—35.

[91]Dyson,F.:The genealogy of the radio voice.In Augaitis,D.and Lander,D.(Eds.)Radio Rethink:A rt,sound and transmission.Canada:Walter Pillips Gallery,1994,p.181.

[92]Valentine,C.A.and Saint Damian,B.:Gender and Culture as Determinants of the“Ideal Voice”,Semiotica71,3/4,1988,pp.285—303.

[93]http://news.bbc.co.uk/1/shared/spl/hi/newswatch/history/html/default.stm.

[94]1974年,Sheila Tracy是第一个在英国BBC第4套广播中读新闻的女性;1978年,Moira Stuart是第一个在英国BBC广播中读新闻的黑人女性。以上参见Paul Donovan,The Radio Companion,London:Grafton,1992,p.290.

[95]梁帆:《广播听众收听倾向分析:一个新的视角》,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http://www.csm.com.cn/cn/ news/articles/20041005.html.

[96]Martin Devaney.The RTE W riter’s Guide 1995,p.39.

[97]Neil Thompson,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a handbook of theory and practice,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3,pp.137—139.

[98]Ted White,Broadcast news writing,reporting,and producing,3rd ed,Boston,Mass.;Oxford:Focal,2002,p.20.

[99]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p.71.

[100]Barnard,S.:On the Radio:music radio in Britain.Milton Keynes and 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1989,pp.113—134.

[101]Martin Shingler and Cindy Wieringa,On air:methods and meanings of radio,London:Arnold,1998,p.52.

[102]Raban,J.:Icon or symbol:the writer an the“medium”.In Lewis,P.(Ed.)Radio Drama.New York and London:Longman,1981,pp.78—90.

[103]Martin Shingler and Cindy Wieringa,On air:methods and meanings of radio,London:Arnold,1998,p.55.

[104]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pp.52—53.

[105]岑运强:《语言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103页。

[106]其他针对语境构成要素的分类:(1)语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A表达的话语中心,也就是说写者所要表达的信息──语句篇章的意思、思想感情。B表达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就是说写者的立场、观点、品格、气质、才能、学识、兴趣、爱好、艺术修养、语言习惯等;客观因素,就是表达的时间、空间、对象、前后语、上下文、条件、因果、前提等。C表达的领域、目的的不同,长期地反复使用不同的传递媒介、语文材料、表达方式而形成的一系列言语特点的有机统一体──语体”。郑颐寿、林承璋:《新编修辞学》,鹭江出版社,1987年版。(2)何兆熊提出的语境包括:语言知识(对所使用的语言的掌握、对语言交际上下文的了解),语言外知识(背景知识——常识、背景、特定文化的会话规则;情景知识——交际的时间、地点,交际的主题,交际的正式程度;相互知识——交际参与者的相互关系)。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教程》,第11—12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周礼全提出语用语境可分为Co、Cs、CH、CSH四种:客观存在的语境Co、说话者所认识的语境Cs、听话者所认识的语境CH,以及说话者和听话者共同认识的语境CSH。其中,Co又包括:A.当前情境。包括说话的时间、地点、说话者、听话者等。B.上下文。C.话语涉及的事物和事态。D.说话者的情况。E.听话者的情况。周礼全:《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第386—391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7]参见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7—8页。

[108]参见林兴仁《广播的语言艺术》,语文出版社1994年2月版,第51—55页。

[109]McLeish,R.1994:Radio Production,3rd edn,Oxford:Focal Press,p.234.

[110]Martin Shingler and Cindy Wieringa,On air:methods and meanings of radio,London:Arnold,1998,p.56.

[111]Roger Fowler,Language in the news: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London:Routledge,1991,p.66.

[112]Gregory Bateson,Steps to an Ecology of Mind,New York:Ballantine,1992.及Gregory Bateson,Steps to an Ecology of Mind,New York:Ballantine,1992.

[113]参见Scannell,P.(Ed.):Broadcast Talk,London:Sage,1991,pp.2—4.

[114]Neil Thompson,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a handbook of theory and practice,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3,p.88.

[115]部分内容参见Neil Thompson,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a handbook of theory and practice,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3,pp.93—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