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苏轼的《青苗法》

苏轼的《青苗法》

时间:2022-08-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诗人,他情不自禁地拿起了手中的笔_当时,王安石变法运动正在全面展开。一方面,他尽可能地在职权范围内“因法以便民”;一方面,对于人民的苦难,他无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无法默然坐视,隐忍不言,作为诗人,他又情不自禁地拿起了手中的笔: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尽管国家因青苗法所得的利益确实可观,贫苦的民众却深受其害,因此,青苗法从颁布之日起,便受到许多元老重臣最激烈的反对。

面对人民的苦难,苏轼无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作为诗人,他情不自禁地拿起了手中的笔_

当时,王安石变法运动正在全面展开。就理财富国而言,除熙宁二年就已实行的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到熙宁五年,又陆续颁布了市易法和方田均税法。这一系列的新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与豪强兼并势力,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从实际效益来说,也在短时间内达到了“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元·脱脱《宋史·安焘传》)的程度。与此同时,宋军在熙州、河州边境地带击败不断侵扰的西夏军队,取得数十年来第一次大胜利,几乎是宋朝从来没有过的扬眉吐气。

然而,熙宁新法既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其“富国之方”并不仅仅是以发展生产和平均赋税为途径,为了高效快速,也就不可避免地要扩大和加深对社会下层广大民众的盘剥,加重人民的负担,这一固有的弊端,又由于封建官僚机构的腐败,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变本加厉。苏轼本来就是因为反对新法而离京外任,此时,奔波乡野之间亲眼目睹穷苦百姓在天灾与虐政的夹击下无以为生的惨状,心情十分悲愤。一方面,他尽可能地在职权范围内“因法以便民”(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一方面,对于人民的苦难,他无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无法默然坐视,隐忍不言,作为诗人,他又情不自禁地拿起了手中的笔: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www.guayunfan.com)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这是一个吴中田妇凄苦的悲诉,这是一个普通农家真实的写照。在这风不调雨不顺的不祥年份,稻谷长势缓慢,迟迟不见成熟。眼看着秋风渐起,秋雨连绵,耙头镰刀都发霉生锈,黄澄澄的稻穗在风雨中纷纷倒卧,此情此景让人心如刀绞,实在不忍多看,忧伤的眼泪早已流尽,恼人的秋雨依旧没完没了。

茅苫(shān,茅棚)一月陇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赬(chēng,红色)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好容易盼到天晴,一家人没日没夜在田间劳作,抢收这风雨洗劫后仅剩的一点稻谷。辛辛苦苦运送到集市,谁知价格低贱得有如糠谷碎米。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尽管价贱惊人,不得已也只好把稻谷卖了,因为官府为了巩固边防,要用钱来招抚西北羌族部落,新近规定,交税和免役都得用现钱。卖谷所得实在是微乎其微,远远不够交纳赋税,凶神恶煞的官吏日夜催逼,只得卖牛拆屋,勉强渡过眼下的难关。至于明年又该怎么办?像我们这样见识短浅的乡下人,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吴中田妇叹》

不是说现在满朝都是些像汉代的龚遂、黄霸那样的宽政恤民的清官吗?百姓的生活却日见困苦。这样受苦受难受煎熬,真不如一头投进河里,了此一生来得清净!诗歌借江南农妇之口,诉说了农民不幸的遭遇,如实地反映了新政的流弊,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新政的不满。

如果说官府收税要钱不要米,造成米贱钱荒的局面,使饱受自然灾害的农民雪上加霜,那么,以救济百姓青黄不接为名,由官府发放贷款的青苗法,则是给下层民众设下的又一道陷阱。

每年青黄不接之时,豪强兼并之家乘人之危,放高利贷获取巨利。青苗法本来是针对这一情况而颁布的,试图以政权的力量剥夺兼并之家放贷的特权,农民直接向官府贷款度过饥荒,待到秋收之时再本息偿还。立法的本意并非不好,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原来规定借贷自愿,结果却实行强制性“抑配”,加上许多地方官为了多取息钱,邀功请赏,往往在规定的利息之外,又附加名目繁多的种种勒索。广大民众被迫接受国家的贷款,春借秋偿,本利相加,一旦遇上天灾人祸,根本无法偿清,在官府严催紧逼之下,只好又付出加倍的利息向豪强富户借钱,来偿还官债,以至于弄得倾家荡产。尽管国家因青苗法所得的利益确实可观,贫苦的民众却深受其害,因此,青苗法从颁布之日起,便受到许多元老重臣最激烈的反对。苏轼也不例外,在《上神宗皇帝书》中他早已发表了不同意见,来杭州后更以诗歌的形式对青苗法冷嘲热讽,表示强烈不满: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山村五绝》之一

为了贷款,为了纳税,为了还债,农民常常丢下手中的活计,拄着杖,带着干粮赶几十上百里山路进城,大半的时间就这样白白地耗去。贷得的青苗钱经过几次辗转早已不名一文,家境却日益贫寒,唯一的“收获”是小孩子们跟着大人颠来跑去,不知不觉间已学会了城里人的口音。

江南是食盐的主要产地之一,政府为了增加税收,又在这一带实行盐法,将盐列为国家专卖物质,统一购销,禁止私自贩运。官盐价格昂贵,贫苦的百姓无力购买,常常吃不到盐。有一次苏轼外出巡视,竟然发现在某些偏僻的山村,有些人甚至连续数月不知盐味: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山村五绝》之一

这位辛劳了一辈子的七十老翁,腰间插一把镰刀,独自上山挖笋采蕨,聊以充饥。春天的嫩笋鲜蕨本来非常甜美,可是老翁深感惭愧,实在尝不出甜美的滋味。难道他也像孔子那样听了尽善尽美的韶乐,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而三月不知肉味?山野小民哪能有这样的风雅境界啊,只不过近来已经好几个月食淡无盐罢了。

贫苦懦弱的人们只能无可奈何地忍受食淡无盐的境遇,而胆大强悍的人则不惜冒险犯禁,数百成群,带刀佩剑,贩运私盐。地方政府无力制止,只得听之任之,于是更多的人加入这种有利可图的私盐贩运队伍,致使许多地方耕作无人,农田荒废。对于这种情况,苏轼感慨地写道:

烟雨蒙蒙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

但令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山村五绝》之一

蒙蒙烟雨笼罩的山野,不时传来鸡鸣狗吠之声,多少百姓就这样世世代代勤俭朴实地生活在其中。只要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能够得到保证,他们便会循规蹈矩、知足常乐。如果盐法不这么苛峻,他们又怎么会卖牛买刀,铤而走险,去贩运私盐呢?他们自然会努力耕作,根本无须政府派遣使者像布谷鸟一样整日聒噪,劝农督耕。

官府当然不会对这种公然的武装贩运私盐不闻不问。很快,朝廷便派遣专人前来督导两浙盐务,严刑重罚,厉行盐法,一时之间,犯法入狱的人不计其数。审囚问案是通判分内的公事,所以苏轼一到杭州便过着“朝推囚,暮决狱”(《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的日子,坐在高堂之上,在饱受鞭棰的贫苦百姓哀哀号哭声中,签署他不愿签却又不能不签的无情判词,甚至连除夕之夜也不得安宁。在《都厅题壁》一诗中,苏轼沉痛地记录了自己心中的感受:

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

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

小人营糇粮,堕网不知羞。

我亦恋薄禄,因循失归休。

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

谁能暂纵遣,闵默愧前修。

诗人深深地同情这些不幸的囚徒,在这个本该合家欢乐的除夕之夜,自己因公务缠身而不能与家人团聚,他们则因谋生落入法网而骨肉分离,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什么两样。他多么希望能像古代的贤人一样将这些囚犯暂时释放,让他们过上一个团圆年啊,可是他没有勇气这样做,因此更觉得忧伤郁闷,愧对前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