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苏轼的一首咏梅诗

苏轼的一首咏梅诗

时间:2022-08-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年过半百,饱经风霜,苏轼对国家与民众的挚爱丝毫也没有变得淡漠_然而,对岁月的感喟与对现实的倦怠毕竟只是苏轼思想的一个方面,这一时期也有不少作品表现了他坚强不屈、独立不倚的精神气质:绿发寻春湖畔回,万松岭上一枝开。尽管已经年过半百,尽管在政坛之中饱经风霜,但是苏轼对于国家和民众的挚爱却始终也没有变得淡漠,他所淡漠的只是个人的荣辱得失,他所厌倦的只是无休无止的恩怨争斗。他的请求依然没有得到批准。

尽管年过半百,饱经风霜,苏轼对国家与民众的挚爱丝毫也没有变得淡漠_

然而,对岁月的感喟与对现实的倦怠毕竟只是苏轼思想的一个方面,这一时期也有不少作品表现了他坚强不屈、独立不倚的精神气质:

绿发寻春湖畔回,万松岭上一枝开。

而今纵老霜根在,得见刘郎又独来。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www.guayunfan.com)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召回京城,作《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歌语含讥讽,引起朝中新贵的不满,因此诗人随即又被贬谪远方。十四年后再次召回,倔强的诗人又写了《重游玄都观绝句》: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尽净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苏轼这首咏梅诗即沿用了这一典故,以极为凝练的笔墨,浓缩了诗人十五年间的坎坷经历。十五年前梅花傲然独立,十五年后霜根犹在,诗人寻梅赏梅,而梅就是诗人自我人格的化身。

尽管已经年过半百,尽管在政坛之中饱经风霜,但是苏轼对于国家和民众的挚爱却始终也没有变得淡漠,他所淡漠的只是个人的荣辱得失,他所厌倦的只是无休无止的恩怨争斗。也正因为如此,他在杭州劳心灾赈,勤于事功,德泽所被,功在千秋,赢得了杭州人民衷心的热爱,以至于“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建生祠以报”(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人们自发地在苏堤上建起了生祠,家家户户悬挂着他的画像,虔诚地为这位勤政爱民的好知州祈求福寿。

元祐四年八月,苏辙奉命出使契丹,祝贺辽国国主的生日,远在杭州的苏轼寄诗为弟弟送行: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陵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送子由使契丹》

诗人饱含深情地对弟弟说:仕宦生涯,长相暌隔,我们自然不会因这次的远别而伤心啼泣。你不辞辛劳、顶风冒雪,此行的目的便是要使辽国的君臣知道咱们宋朝文明的昌隆与人才的鼎盛。在遥远的异国,你一定会思念汴京,思念远在杭州的兄长。可是,子由啊,如果辽国的国主问起你的家世,你千万不要自夸为国朝第一人啊。因为宋朝文治之邦,人才济济,以才名世的何止你我?苏氏兄弟在辽国久负盛名,每有使者往来无不问及他们的近况。所以苏轼在诗中特意作了上述的嘱咐。这个嘱咐包含了苏轼对宋朝声威的维护,也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时序如飞,转眼之间,苏轼在杭州任期已满,元祐六年二月二十八日,朝廷诏下,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苏轼依命卸任,但他对于朝中的争斗仍心有余悸,实在不愿回京,而且此时,苏辙已经位居尚书右丞,兄弟同居高位,必然遭人忌恨,因此,奉诏当天便写了一道辞免状,请求继续外任。他说:

窃观邸报,臣弟辙已除尚书右丞,兄居禁林,弟为执政,在公朝既合回避,于私门实惧盈满,伏望除臣一郡,以息多言。

——《辞免翰林承旨第一状》

但是,他的请求没有得到批准。

三月九日,苏轼启程赴京,因为决心不在京城任职,所以单身独往,将家眷留在杭州。出发之日,百姓遮道哭别,同僚赋诗相送:

来时吴会犹残暑,去日武陵春已暮。

欲知遗爱感人深,洒泪多于江上雨。

——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引

这年入春以来,阴雨绵绵不断,湖州与苏州灾情尤重。苏轼虽然已卸钤辖之职,但仍关心着民生疾苦,百闻不如一见,于是趁回京之际,绕道灾区实地考察。亲眼目睹灾区民众的悲惨景况,苏轼忧心如焚,沿途与各地方官讨论救灾方案。与此同时,又于四月、五月先后上了《辞免翰林承旨》第二状与第三状。他的请求依然没有得到批准。万般无奈之下,苏轼于五月二十六日抵达京城,寄住在弟弟的家里,六月一日就任翰林承旨兼侍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