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凯乐惠”社区爱心食堂

“凯乐惠”社区爱心食堂

时间:2022-03-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街道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打造“凯乐惠”社区爱心食堂,对原有食堂进行重新装修,新增食堂七家,现共有十家社区爱心食堂。街道将“凯乐惠”社区爱心食堂的开办作为2012年民生工作的重点,着力在辖区14个社区全面推广。精心选址,在各社区交接处新开办七家“凯乐惠”社区爱心食堂,扩大服务范围,实现辖区14个社区全覆盖。据统计,截至2016年上半年各社区爱心食堂举办各类特色活动共计82次。
“凯乐惠”社区爱心食堂_共生型治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凯旋模式”

凯旋街道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2810人,约占常住人口25%,且空巢老人居多。街道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打造“凯乐惠”社区爱心食堂,对原有食堂进行重新装修,新增食堂七家,现共有十家社区爱心食堂。截至2016年上半年,为老年人提供送餐、就餐服务达28万余人次,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浙江日报》《杭州日报》《青年时报》等多家主流媒体都曾做过专题报道。归纳而言,凯旋街道打造“凯乐惠”社区爱心食堂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创新模式,多元发展“广”覆盖

1.创新经营模式。街道将“凯乐惠”社区爱心食堂的开办作为2012年民生工作的重点,着力在辖区14个社区全面推广。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街道立足社区实际,积极拓宽思路,因地制宜,采用“社区独立经营”“社区间联合经营”“社区与餐饮店合作经营”三种方式,有效弥补社区场地的不足,实现食堂经营多元化发展。

2.创新合作模式。街道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为开办“凯乐惠”社区爱心食堂争取外力支持,先后与社区周边的经营性餐馆进行洽谈协商,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创新经营模式,采用餐饮联办、场地联用等模式成功开办了合营性质的老年食堂。这一创新举措既为辖区老年人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同时也为周边餐饮店带来了新的客源。

3.创新覆盖模式。精心选址,在各社区交接处新开办七家“凯乐惠”社区爱心食堂,扩大服务范围,实现辖区14个社区全覆盖。由一家食堂服务一个社区的单一覆盖向多家食堂服务多个社区的交叉覆盖发展,让老人在便利用餐的前提下,有多家爱心食堂可供选择,促使各食堂良性竞争,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目前,街道各社区都已成功构建“十分钟就餐圈”,真正实现社区爱心食堂服务无盲点。

二、规范管理,多方监管“创”机制

1.规范运营机制。街道全力打造“凯乐惠”社区爱心食堂品牌,将现有十家老年食堂统一冠名“凯乐惠”,通过统一布点、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设计、统一装修、统一制度、统一政策、统一服装、统一培训“九统一”模式进行规范化管理,扩大影响力。

2.规范监管机制。街道制定出台《“凯乐惠”社区爱心食堂管理办法》,由街道民政科进行日常的监管和考核;同时组织各社区由社区工作者、企退自管小组、社区志愿者等组成食堂监督管理小组,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爱心食堂运行情况、进货渠道、食物质量、环境卫生、就餐秩序、服务人员、亮证经营等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于出现的问题以抄告单的形式下发社区,由所辖社区督促其整改。

3.规范定价机制。将政府下发的部分社区服务业奖励作为补贴投入社区爱心食堂,形成制度严格执行,降低食堂营运成本,同时要求每个食堂参考周边商家的餐饮价格,根据菜价成本进行合理定价,并报送社区核准,以确保“凯乐惠”社区爱心食堂菜价明显低于市场化运营的餐饮业商家,切实做到让利于民。

三、全心为民,多措并举“优”服务

1.立足便民,优质服务献爱心。各社区结合自身特点,推出人性化服务项目,开设点餐服务,根据老年人饮食特点与习惯,制定各类面食、快餐、小炒等健康菜谱,老年人可看样点菜,即到即点,在家门口享受物美价廉又方便快捷的用餐服务;为残疾人、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开设电话预约点餐、免费送餐服务;提供来料加工服务,只需支付加工费即可,深受辖区居民好评。

2.立足惠民,优惠服务暖人心。景湖、景华、南肖埠、凯西等社区向社区老人发放优待卡,70周岁老人享受原有菜价八折优惠、80周岁老人享受原有菜价七折优惠、90周岁老人享受原有菜价六折优惠。这几年通过菜价优待卡,向辖区老年人进行补贴累计达30余万元。景秀、景昙等社区的免费配送上门、免费代加工等服务,受到老年居民一致好评。

3.立足乐民,特色服务更贴心。社区将“凯乐惠”社区爱心食堂开辟为老年人聚会、喝茶、聊天的“俱乐部”,在非用餐时间,为老人提供看报读书、下棋聊天、品茶交流的场地。同时,为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各社区爱心食堂还推出了精彩纷呈的特色活动。如南肖埠、庆春门社区爱心食堂在重阳节定制重阳糕200余斤、重阳长寿面1180余份赠送给辖区70岁以上老人;景新社区爱心食堂端午节组织老人一起包粽子,为社区老人送上粽子600余只。据统计,截至2016年上半年各社区爱心食堂举办各类特色活动共计82次。

【注释】

[1]文军:《社会文化共识是基层治理的支点》,《文汇报》2014年5月8日。

[2]凯旋街道干部FYY,访谈资料,2016年7月8日。

[3]唐亚林、朱春:《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之道》,《学术界》2012年第5期。

[4]凯旋街道党工委书记ZJ,访谈资料,2016年5月24日。

[5]汪晖、陈艳谷:《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9页。

[6]凯旋街道办事处副主任ZQJ,访谈资料,2016年5月24日。

[7]凯旋街道景芳社区居民BH,访谈资料,2016年7月8日。

[8]转引自曾小华:《文化、制度与制度文化》,《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2期。

[9]凯旋街道南肖埠社区居民JCT,访谈资料,2016年7月8日。

[10]凯旋街道南肖埠社区书记、主任LXZ,访谈资料,2016年7月8日。

[11]陈辉:《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市基层治理的结构与变迁》,《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1期。

[12]张镭:《迈向共生型的社会规则交往——善治理念与当代中国社会规则交往模式的更新》,《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3期。

[13]人民日报评论员:《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人民日报》2014年1月19日第2版。

[14][英]戴维·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周书亚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15]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

[16]张鸿雁:《核心价值文化认同的建构与文化治理:深化改革文化治理创新的模式与入径》,《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17][英]戴维·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周书亚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18]张耀灿:《榜样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构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第1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