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黔西南州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需要有创新理念

黔西南州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需要有创新理念

时间:2022-03-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诸多原因,黔西南州民对文化建设在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树立文化经济的新理念、把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的意识还比较淡薄。要认真研究和分析黔西南州民族文化的特点、价值、优势及发展前景,以创新的精神,搞好项目规划,找准发展民族文化的切入点,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配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重复和类同,集中精力开发优势项目,创造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黔西南州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需要有创新理念_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十二五”经济发展专题研究

由于诸多原因,黔西南州民对文化建设在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树立文化经济的新理念、把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的意识还比较淡薄。

(一)发展创新

推进黔西南州民族文化产业建设必须冲破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从传统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创新思路,着眼于市场需求,把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纳入全国、全世界的格局中去思考;把珍贵的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创新,使丰富的文化产品转化为文化商品;把黔西南州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审美观传播出去,展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思想认识上,要努力形成齐抓文化产业的共识。党的十七大以来,随着对文化地位和功能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全党对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要准确把握和认识文化产业对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努力从过去由政府“包办”文化的惯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坚持文化规律和市场规律相结合,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和抓文化生产力就是抓经济、抓社会生产力的意识,树立经济落后并非文化落后的观念和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观念,努力形成党政、企业、民间都来参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和有效机制,大胆尝试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子,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在发展方向上的中长期规划上,科学规划文化建设项目

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文化建设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方面,其方向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在推进文化建设中,我们应正确处理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一方面,要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四有”公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注重文化的经济效益,通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为各族人民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优质的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针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忽视“办”文化的突出问题,正视民族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政府“办”文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充分利用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文化扶持政策,抓项目,抓资金,抓配套高施建设,抓人才培养培训,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有一个大的改观,为发展文化事业提供可靠的保障,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依托的阵地。深入挖掘黔西南州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就必须选准项目,确定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要认真研究和分析黔西南州民族文化的特点、价值、优势及发展前景,以创新的精神,搞好项目规划,找准发展民族文化的切入点,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配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重复和类同,集中精力开发优势项目,创造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三)在发展目标上,要研究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具体指标

要在深入研究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和重点项目以及本地文化资源和重点发展领域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既有较高发展要求又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发展目标。客观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和前景,全州未来5年发展文化产业的奋斗目标可确定为;力争使文化产业年递增30%以上,使文化产业的生产总值从2015年占全州GDP的1.7%增长到2020年的5%,从占全州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3%增长到25%,从业人员从2015年的11000人增加到2万人,各类文化企业从700家增加到2500家,其中主导企业、龙头企业和产业化集团达到20家左右。努力把全州建成贵州省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文化娱乐、艺术培训、印刷出版、复制加工基地,形成一批以彩陶和古动物化石复制品、民族工艺品和特需用品、旅游纪念品等为主的文化“拳头”产品,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全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