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与对策浅析

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与对策浅析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为例,分析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机遇特别是三大严峻挑战,提出因势利导的对策,从中引出对全国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有启示价值意义的观点和举措。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广西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与对策浅析_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为例_民族文化:发掘与弘扬

黄启学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也是一个难题。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为例,分析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机遇特别是三大严峻挑战,提出因势利导的对策,从中引出对全国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有启示价值意义的观点和举措。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进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紧跟中央的部署,广西相应地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号召,并在2012年月8日召开的全区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实施纲要》(2012—2020年)讨论稿发布,提出要把广西努力建设成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中国文化走向东盟的主力省区。此时,以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采取强有力的举措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而促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958年,广西省改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全自治区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为4602.66万人(全自治区总人口为5159.46万人)。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民族有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另有满、蒙古、朝鲜、白、藏、黎、土家等40多个其他民族成分。2010年汉族人口为3201.90万人,占62.06%,少数民族人口1711.05万,其中壮族人口1444.85万,分别占自治区总人口的37.18%和31.39%。在广西这样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从语言、文字、服饰、房居、节庆、行为方式等诸方面表现出来,可谓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五彩缤纷、影响深远。

在中国文化发展繁荣的大潮来临之时,作为其中重要一翼的中国民族文化也迎来了新的春天。广西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不例外,迎来了新的发展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号召,并进行了认真的规划和部署,研究和制定2012至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实施纲要》,突出了广西民族文化发展的内涵;二是各地的文化建设如火如荼,其中蕴涵着民族文化的广场、业余剧团、传媒、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教育等等的建设风起云涌,展现着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态势;三是民族文化进一步得到拓展的同时,一些民族文化的传承精品不断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如田阳的布洛陀文化、田林的北路壮剧、平果嘹歌、《壮锦》剧目等等,正深入人心;还有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节庆文化,县县皆有,深受人们的喜爱和积极参与;四是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各地对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艺团体、传承人才采取了保护的政策和措施;五是采取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举措,加强了民族文化的教育,让民族文化尽早在学生中传播并吸纳其中的营养,使学校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摇篮;六是民族文化人才的保护和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七是民族文化产业正蓬勃兴旺起来,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比过去更好。这些表明,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前程似锦的良好态势。

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广西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少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广西的文化建设就会残缺不全,缺乏特色、生机与活力,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也是一个难题。它需要一个长期的逐步推进的历史过程,其间要面临各种生存与发展的考验,要解决不少问题,克服不少难题。当前,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面临三大挑战:

一是市场经济的挑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推动文化的变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推动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繁荣,而且也快速推进我国文化的繁荣,民族文化也随之变化和发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市场经济有其推动文化大发展的一面,也有弄得不好而阻碍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一面。比如人们关注经济大于关注文化,关注利益大于关注道德,关注生存大于关注精神,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在还贫穷的我国民众是难于避免的。正因为如此,我国特别是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面临着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竞争、效率、趋利性成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决定性选择。人们首先要考虑生存与发展,然后才考虑文化与意识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城市的人们忙于工作与寻找新的就业,忙于解决住房、汽车等生活需求;年轻农民纷纷下山进城寻找就业机会,创造新收入的空间,或在城市定居,或回乡建新房,或带回技术、带回经营管理的经验,在家乡再创业。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义,衣食足则知荣辱。当人们还不富裕的情况下,当人们还在为生存为富裕而奔波劳碌的情况下,是难以去考虑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更谈不上研究发展了。这正是民族文化传承难、发展更难的根本原因。

二是改革开放的挑战。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必要条件。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已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一切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在改变。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也使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文化体制改革既为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作为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的绝大多数文化团体,在管理体制上进行了深度改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打破大锅饭,有的自找发展门道,有的解体了,人员分散各方,民间艺人各寻活路,好多人不演戏不干原技活了,技艺不传了也无法传了,即使想传也没人愿学了!最近我到恭城县观摩关公节,台上演出民间戏剧,上百的看戏人几乎全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没几个年轻人看民族戏的,小朋友只是在老人旁边玩,因好奇而看两眼。当时我就想,当老观众相继而去,今后的民族戏如果没人看了,谁还能来演民族戏?此时深感到民族文化传承难,发展更难!

三是民族同化的挑战。在现代化的进程加快的情况下,民族同化的步伐也在加快,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一是从语言上看,在推广普通话的情况下,在城市,人们很少讲本民族语言了,多数小孩已不会讲本民族的语言了;在农村,多数人还讲本地本民族的话,但很多年轻的农民工走进城市,融入新的社会环境,也讲起普通话,民族语言慢慢淡化了。二是从居住的房屋构建上看,各民族新建的几乎是砖混结构的火柴盒式的房子,很少再建木头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楼房了。我最近到恭城瑶族自治县和隆林各族自治县调研,问民族乡村农民为什么不建原本很好看的木楼,他们说,建砖混结构的楼房有利于防火,楼顶又可晒谷子和其他东西,造价也比木楼便宜,建设也不那么复杂,工期比建木楼短。三是从衣着上看,在边远的民族山区如我久不去的隆林县德峨、猪场、者浪等乡镇,看到一些中老年而且主要是妇女还穿本民族服装从事劳动和生活外,其他地方的各少数民族已经不穿或很少穿原本民族的服装了。由于外出务工,年轻人在工作时穿工作服,业余已习惯穿活动轻便的休闲服装,即使回到家乡也是如此,不愿穿本民族的服装了,只是在节庆期间而且还主要是妇女才穿民族服装参加节庆活动,展现一下民族风采,过后又收起民族服装,改穿休闲服。最近我到融水县滚贝侗族乡后心村朱砂屯,那里居住了52户212人的水族群众,是一个完整的水族村,整村群众已没人知道水族服装为何样了,也没有保留下一件本民族服装了。在恭城瑶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调研中,已经很少见到穿原本民族服装的,偶尔见穿的也只是在乡村的老妇女。四是从社会交往的情况看,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催化,人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在外出打工的少数民族农民工,融入发达地区的各民族聚居的社会之中,受多元文化特别是汉文化的影响,民族意识淡化,特别是冲破了不能通婚的壁垒,各民族通婚现象已不为奇,少数以前不通婚的民族老人对通婚现象只好睁只眼闭只眼,不通婚的现象已基本上成为过去式。这使得各民族的社会关系发展了根本性的变化,民族同化已成自然,民族文化传承已是不易。

上述表明,在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民族同化三大潮流的冲击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如何迎接挑战,采取积极的应对举措,是当务之急。否则,民族文化将只能是大江东去,难于传承,更谈不上发展了。

二、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因势利导,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与发展

面对滚滚而来、势不可挡的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民族同化三大潮流,我们无法阻挡,而只能是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因势利导,采取强有力举措,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当今引领中国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中国文化包括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是要坚持传承与发展的观点,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在工作实践中既要传承又要发展,克服全盘否定全面抛弃的行为,也要克服全面肯定没有扬弃的做法。现在的突出问题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难,面临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和民族同化的严峻挑战,此时,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传承与发展的观点十分重要。要在努力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为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使中华民族以其伟大的特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点,进一步加大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力度。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各民族人人平等的原则,在关注少数民族弱势群体,增强扶贫力度,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生活水平,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同时,尊重少数民族习俗传统,提升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水平,提高尊严与幸福指数。三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各方面包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改变社会文化发展不仅落后于经济发展而且自身的各个方面也不平衡协调的状况。在目前已经出现汉文化与民族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下,要采取大力扶持民族文化发展的强有力举措,以民族文化突出发展的办法促进其与汉文化的新的平衡与协调发展。四是要坚持统筹兼顾。要统筹各级各战线各部门各方面,努力做到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以中国先进文化引领各民族文化全面发展,培养人才以传承中国文化包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创造文化繁荣包括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让民族文化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二)以市场经济之浪推筑民族文化之巢

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结果必须是经济与文化的互相促进和共同繁荣,而不是仅有经济发展而无文化繁荣的那种状况。如前所述,虽然民族文化面临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这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难以避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包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应相应地繁荣起来。可以看到,市场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大大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文化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自觉与自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他们从追求物质利益的不断满足中解脱出来,转向文化上的追求,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浓厚起来,对民族文化的吸纳和传承也积极起来。我们看到,广西各地都有农民和城市居民自发组织的业余文艺队和戏剧队,他们活跃在城市社区和各地农村,自娱自乐,热闹非凡。在他们的表演和娱乐的节目中,主要是具有本区域民族特色的传统节目,如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的田林北路壮剧以及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布洛沱文化、平果嘹歌等等,深受民族民间的喜爱,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在城镇和农村人们中逐步形成起来了。二是市场经济发达起来,为文化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筑造了鸟巢和展现的平台,增强了力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地方财政的收入,地方党委政府可以用更多的财力加强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各县都基本上建设了文化广场,而这些文化广场往往都铭刻着铜鼓、壮锦、图腾等等民族文化元素和图案,使民族文化可视可觉,使各族人民群众在文化广场的娱乐中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还可以用一定的财力,保护民间艺人,支持民族文化戏团,构筑民族博物馆和民族文化交流中心,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三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各族人民群众不仅解决了生存资料,而且对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需求也大大提高了。各民族群众演员已能够用一部分自有资金购买演出服装、蹈具、乐器等等,还可以合作出资到外地进行交流演出。四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美好前景。在桂林的阳朔,《印象刘三姐》山水实景演出,就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范例。市场经济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平台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因势利导,克服市场经济对民族文化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对民族文化的正面作用,在这方面推波助澜,是我们的必要选择。

(三)以改革开放之力强促民族文化创新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也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强弩。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是一方面,但我们要看到,改革开放同时也给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一是在中央《决定》的指引下,加快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使各级文化团体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了。演艺团体和人员不再像以前那样等靠要了,而是主动出击,找米下锅,寻找演艺的途径。二是在改革开放中,创作人员的创作积极性大大提高,新作品频频产出,精品不断涌现,特别注重民族文化传统作品的创作。最近一年,有两个导演和剧作家找我帮联系有关县领导,寻找创作题材,策划拍苗族铜鼓、嘹歌、壮族马古胡传奇的电影等等,这表明,当今文化体制改革,使创作人员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文化软实力日益提升,不断激发广西文艺创作团体的创作热情。近年来,全区118个专业剧团每年演出超过12000场,观众1400多万人次。除了打造广西气派舞台艺术精品,广西文化精品工程还在影视、文学、音乐等方面下功夫,电影《碧罗雪山》、电视剧《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长篇小说《节日》、歌曲《梦的眼睛》等一大批作品获得国家、国际大奖。近年来,在文化精品工程的推动下,广西诞生了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常演常新的精品剧目。其中,《印象·刘三姐》获文化部创新奖和全国十大演出盛事奖,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和桂剧《大儒还乡》连续3年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新编历史桂剧《七步吟》成功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年度资助;《碧海丝路》《白莲》《太阳童谣》等一批作品获文华奖、群星奖等国家级奖项。[1]在百色少数民族这一山区,反映壮族神话题材的《壮锦》剧,在自治区剧作评奖中获奖。三是改革开放使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向合作之路。从投资来看,有单独投资的,也有多个合作投资的,还有民间资本与官方资本合作投资的,投资走向多元化;从制作来看,有投资者、制作人与电影厂导演、剧作家和演员的合作,也是多元的;从演员来看,也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再从经营来看,走向市场,既竞争又合作。四是改革开放,使各民族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得到新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给文化发展包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添生机和活力,促进民族文化创新。

(四)以民族同化之势力促民族文化共同繁荣

民族同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如何因势利导,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共同繁荣,这是一项历史性的课题。记得邓小平曾说过,学电脑要从娃娃抓起。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说,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从娃娃抓起。最近我到融水县调研,发现他们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别具特色,是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极好形式,表现在他们的教育部门将组织编写的《民族文化简明读本》作为内部试用教材,引进学校课堂。还有县民族中学的自编教材《芦笙》,是一本反映单项民族文化内容的教材。有条件的学校组建芦笙踩堂队,利用音乐课、体育课及课外活动训练学生吹芦笙,跳芦笙踩堂舞,传授苗族刺绣,开展少数民族体育竞技活动。民族小学结合经典诵读开展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请来少数民族文化专家、民间艺人,利用课余时间教师生唱苗歌、吹芦笙、跳踩堂舞。在学校操场四周、教学楼走道两侧、教室前后,处处可见师生展示的作品。学校独具匠心地创编了一套“国学操”,学生结合诵读经典古诗文的节奏和音乐做早操、课间操。2010年融水镇民族小学被评为柳州市“特色学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全区乃至全国,在普及汉语普通话的同时,各民族区域都像融水县那样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从小就接受本地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灌输、熏陶和培训,那样,才能从根本上促使民族文化在民族同化的趋势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共同繁荣。

(五)以法制的形式确保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要使民族文化得以有效地传承与发展,举措颇多,但法制的实施是不可缺少,因为它起到确保的作用。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并颁布实施,文中确定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这在法律上有力地保证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进一步表明了国际社会对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态度。在我国,全国人大正在酝酿制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云南、贵州两省已经率先颁布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这说明了保护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2006年1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广西成为我国第一个实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的自治区,把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列入法律法规、政策导向、人才培养和地方发展的规划中,使之传承与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广西开展“非遗”保护开创了新局面。以法律手段保护传统文化,必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扬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要采取更多的实际有效的措施,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加大保护力度。近年来,广西集中力量,顺利完成全区“非遗”普查工作,搜集资源信息13.45万条(项)。截至目前,广西共有布洛陀、壮族嘹歌、京族独弦琴艺术等37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目录,193项列入自治区级目录,加上市、县级的“非遗”项目,基本形成了国家、自治区、市、县级四级名录体系。广西19个县市、乡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62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4家图书馆入选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近年来,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搜集整理出版了《毛南族民歌》《平果嘹歌》等一批民族文化典籍以及《广西文化研究丛书》等理论著作。目前,广西正积极编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丛书、筹建广西民族文化网,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建立更完整细致的“非遗”档案和数据库。[2]这些情况表明,以法制的形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有力确保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六)狠抓人才保护培养,把握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之关键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须有民族文化人才为支撑。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民族文化的传承人才越来越少,要拯救民族文化,首先要拯救人才,保护传承人才,充分发挥传承人才的作用。隆林各族自治县教育部门,为了传承吹芦笙技艺,请一位被称为“芦笙王”的民间艺人杨明才到德峨中心小学任教,给入事业人员编制,任务就是教学生吹芦笙,还负责制作了600个芦笙,目的是传承与发扬芦笙艺术。看来,要以老带新,在传承中弘扬民族文化,这是一个好办法。因为,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是以人为载体的,尤其是以“口授心传”为主要传承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质。可喜的是广西建立了“非遗”传承人保护制度,以人为本,通过“传帮带”,使民族文化血脉得以延续。我们看到,在广西桂剧团排练厅,年逾古稀的桂剧表演艺术家秦彩霞正在手把手地教导年轻演员手势身法,耐心纠正他们的咬字唱腔;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展示中心就建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似玉家的木楼上,游客在这里可以参观各种巧夺天工的木构件;在靖西旧州街的“绣球王”朱祖线、宾阳的织锦大师谭湘光等民间艺术能人身边,聚集起一群年轻的学习者,民族手工艺得以传承。广收徒、勤授业,“非遗”传承人言传身教,把自身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推广。目前,广西共有16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40人被确认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涵盖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9大类。传承是保护的基础,为了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广西建立了传承人专项经费支持制度。2011年,自治区下拨“非遗”保护专项资金851万元,用于桂剧、壮剧、彩调等“非遗”保护以及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经费补助。在培养传承人的同时,要积极开展“记忆工程”,通过影音资料形式将“非遗”技艺准确、翔实、生动地记录下来,及时整理加以保护。[3]由此可见,通过对民族文化艺术人才的保护,并通过他们教育学生,有效地传帮带,才能实实在在地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落到实处。

(七)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

要积极推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民族文化、刘三姐文化、山水文化成功融合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其强大的产业效应成为广西乃至中国最亮丽的民族文化品牌,我们应以其为典范,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冠洞村冠小屯,“侗族百家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石繁成说:“我们寨子去年仅百家宴一项就接待游客2.8万人,收入60万元,每户人家平均增收4000元。”冠小屯是当地一个普通村屯,凭借“百家宴”这一在中国侗族地区传承数百年的独特饮食习俗,吸引着各地游客。随着“百家宴”知名度的提高,冠小屯的收入从2009年的18万元增加至2011年的60万元。和“侗族百家宴”一样,“侗族刺绣”这一传统技艺也成为当地侗族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2006年和2009年,柳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先后将“侗族刺绣”列入市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通过举办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大赛等方式进行推介和鼓励,“侗族刺绣”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刺绣”传承人杨甜说:“以前,侗族妇女学习‘侗族刺绣’只是绣来自己穿,而今不同了,一块刺绣的市场售价可达上千元。”“三江农民画”这一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开发中传承。该技艺传承人吴述说:“三江农民画已走向国内外市场,有500多幅画被各地博物馆收藏。”由于深受市场欢迎,农民画作者通过发展传统文化增收致富,每月约有3000元收入。“现在,三江共有侗族大歌、侗族木建筑营造技艺、侗戏等3个项目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侗族刺绣、三江农民画等11项进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和体育局负责人杨永和说,由于农民在传承文化中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拾民间技艺。2011年,三江引入民营资本,打造以侗族大歌为主要元素的大型实景演出剧目《坐夜》,再现集侗族文化元素于一身的“行歌坐夜(侗族青年恋爱形式)”活动。自2010年10月上演以来,演出超过100场,观看人数6万多人,创下100多万元的收入,打造了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三江建立了广西第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将侗族大歌、侗族木建筑、侗族服饰、农民画、侗戏、侗族民间节庆等侗族文化的经典部分向世人展示。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促进了侗乡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农民群众致富增收。2011年,三江全县接待游客131.53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5.26亿元。“如果群众不能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方面获得利益,传统文化就不可能被传承和保护下来。”杨永和说,正是由于侗族群众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中取得了效益,民族文化才会不断被挖掘和整理,并得到传承与发扬。可见,大力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获得可喜的经济效益,还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识自重自尊自觉自信,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又能实实在在地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八)努力造就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问题,把它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并从规划、资金、基础设施、人才、教育、制度等等,全面和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民族文化建设。二是要加大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事业的投入。为了使群众得到更多文化实惠,广西不断加大文化精品工程投入。从2011年开始,广西连续3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文学、艺术、美术精品创作。今后,广西还将着力打造体现广西文化特色、彰显广西文化气派的20台优秀舞台剧目、20部优秀文学作品、20部电影、20部电视剧、20首经典歌曲等精品力作,促进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4]2012年,广西还将进一步投入和筹集资金3.41亿元,让文化惠民工程温暖壮乡;在“村村有书屋”的基础上启动“城市社区书屋”工程,实现书屋从农村“包围”城市;构建全国第一张区、市、县、乡、村五级贯通的广播电视有线网,让广西2.7万多个小村落告别“雪花”电视。[5]这样,就为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文化传媒支撑。三是要像抓经济园区建设那样,推进民族文化示范区和民族生态博物馆群建设。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活态文化,广西依托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名录,建立了壮剧、桂剧、毛南族肥套、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多个“非遗”传承基地,采用真人、实物、音像展示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展示“非遗”风采,并建立了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百色壮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启了“非遗”保护的广西模式。2003年,广西启动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1+10”工程,遵循“文化保护在原地”的理念,通过“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居民参与”的方式,让当地群众成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主角。2011年,南丹里湖白裤瑶、三江侗族、靖西旧州壮族、贺州客家等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相继开馆,广西建成了国内最大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群,妥善处理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鱼儿离不开水”的关系问题,实现广西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活态保护。四是要发挥品牌效应和协会组织的作用。不久前,广西创建了广西文化产业项目库,着力培育民族文化品牌,扶持民族特色品牌企业,支持钦州坭兴陶、靖西绣球等民族民间特色工艺品牌做大做强;并通过举办各类民间文化艺术节、旅游节、工艺品展销会、民间歌舞比赛、开展集中宣传展示活动等,使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社会和经济效益。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开展生产性保护,以“活水养鱼”的方式积极发展具有生产特点的“非遗”项目。如靖西县成立刺绣协会,带领群众走“订单”产销路子,每年生产20多万件绣球、壮锦等特色工艺品,年创收270万多元;龙胜梯田、民俗等文化遗产带热了旅游,更多的当地人穿回了曾经放弃过的民族服饰,各种传统技艺重新被青睐、传习。[6]由此可见,努力造就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民族文化才能获得丰富的营养,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也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注释】

[1]《广西文化精品创作结硕果展现民族文化强区实力与魅力》,来源:广西电视网,http://www.gxtv.cn。

[2]秦雯:《立文化之根本扬民族之华章——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步推进》,载《广西日报》2011-11-15。

[3]秦雯:《立文化之根本扬民族之华章——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步推进》,载《广西日报》2011-11-15。

[4]《广西文化精品创作结硕果展现民族文化强区实力与魅力》,来源:广西电视网,http://www.gxtv.cn。

[5]刘昆:《加快广西壮族文化强区建设》,载《光明日报》2012-04-09。

[6]《广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取得丰硕成果》,来源:广西民族委员会官网,http://www.gxmw.gov.cn/Default.aspx.。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