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女性参政是性别平等的表现

女性参政是性别平等的表现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此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特别是对参政、就业政策进行性别平等的专门研究更少之甚少。这主要是指对参政、就业政策进行历史的系统梳理。3.提出了完善性别平等的参政、就业政策的基本对策完善性别平等的参政、就业政策,在目前中国就是要完善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参政、就业政策。
创新之处_中国参政、就业政策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

目前,中国已经开展了有关性别平等与公共政策的全方位研究,特别是由于社会性别理论的引入,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公共政策,目的是使公共政策有效地促进性别平等。但此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特别是对参政、就业政策进行性别平等的专门研究更少之甚少。本研究以参政、就业政策中的性别平等为切入点,对中国建国以来的有关参政、就业政策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分析了目前中国参政、就业政策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及现存突出问题,指出了中国参政、就业政策实施中性别平等缺失及其成因,提出了完善和建构以社会性别主流化参政、就业政策的对策。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参政、就业政策进行性别平等分析,拓宽了公共政策研究范畴

首先,在横向上拓宽了公共政策的研究范畴。以往对公共政策的研究,就笔者的视野能够看到的是主要集中在公共政策的一般性研究,也就是主要围绕公共政策的本质、地位、功能等方面进行的研究,而对于特定政策的研究相对很少。特别是专门对参政、就业两大政策的进行系统和专门的研究几乎更少。如果有也是零星散见于相关议题、论文和期刊中,尤其是对参政、就业政策进行性别平等分析几乎没有看到。因此,通过本书的研究,可以在参政、就业方面丰富中国公共政策、特别是参政、就业政策的研究范畴。

其次,从纵向上发展了公共政策的研究。这主要是指对参政、就业政策进行历史的系统梳理。以往关于参政、就业政策的研究更多是基于对妇女参政、妇女就业的现状及问题的研究,而对参政、就业政策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历史归纳和梳理,在以往的研究中尚不多见。因此,通过本书的研究,可以为今后相关问题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基础作用。

2.把参政、就业政策作为分析性别平等核心政策,深化了公共政策中的性别平等研究

把实现参政、就业政策中的性别平等作为实现女性全部平等的核心和基础的观点,是本研究的核心思想,也是主要创新所在。本书之所以对参政、就业政策进行专门理论研究,从理论上讲,首先,平等参政、平等就业是国际公认的基本人权;其次,平等参政、平等就业是男女平等的基础;再次,平等参政、平等就业是衡量两性平等发展的重要指标。从实践上讲,虽然在法律上的不平等已经不存在了,但由于妇女在事实上仍然是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弱势地位的形成主要与中国核心权力机关从来没有女性成员,在国家机关女性人数也远远少于男性,特别是少数进入政府机关的女性,由于中国特有的男性文化,使很多妇女干部被“男性化”。基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考虑,本书认为实现男女两性平等的核心是充分实现妇女参政、就业领域中的平等。而保障妇女参政、就业领域中性别平等的实现,关键是制度上的保障,也就是政策上的保障。

3.提出了完善性别平等的参政、就业政策的基本对策

完善性别平等的参政、就业政策,在目前中国就是要完善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参政、就业政策。纵观男女平等发展的历史,从中国制定的参政、就业政策,无疑都是立足于改善妇女的现实处境,但在实践中却大量存在着对妇女的歧视和不平等的现象。人们不仅要问,中国在法律和政策文本中性别不平等已经不存在了,但社会现实中的不平等却依然存在,而且还有越来越严重的态势,这些疑问的产生促使学者们从政策背后的假设、价值取向以及对性别平等的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探析。特别是20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对女性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社会性别”阶段。所谓“社会性别”阶段,主要是指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上提出了把社会性别理论作为分析性别平等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强调政府在制定各项公共政策时,要对其进行“社会性别分析”,也就是该政策颁布实施后对男女两性产生影响的分析。此后,社会性别研究逐渐成为联合国和一些国家制定政策的重要工具。因此,本书在对参政、就业政策进行了性别平等缺失的表现及成因的分析后,提出了完善中国性别平等的参政、就业政策的方向是:必须坚持社会性别主流化、必须恪守女性赋权的核心观点。以此作为政策导向,提出了完善性别平等的参政、就业政策的具体对策。这种对策的主要围绕两个核心观点:一是对性别平等的研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性别,它不仅因时间而异,而且因民族、国家等因素而异;二是对性别平等的研究放在男女同一视角、同一世界、同一体的关联性和交互性中去研究,也就是从相互影响的共生视野来审视性别平等的问题。既不要把男性作为女性的对立面,也不要把女性作为男性的对立面进行研究,而是要实现两性的实质平等,要把性别不平等的主要根源指向性别文化、性别结构和性别制度等。由此得出,性别平等的问题不仅是女性的问题,也是男性的问题;不仅是人权的问题,而是发展的问题。为此,本书在以充分考虑男女两性的前提下,提出构建和完善以性别平等的参政、就业政策,这对促进中国性别平等的实现,乃至于以公平、公正为核心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