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陇南市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工作调研报告

陇南市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陇南市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工作调研报告一、陇南市乡镇机构运行现状1.陇南市乡镇机构及人员分布情况。农业税取消后,抓发展、保增收成为乡镇政府的第一要务。计划生育是目前乡镇的一项硬任务。但是由于一些历史遗留和管理体制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和职能转变。调研中发现,各乡镇机构臃肿的问题十分突出。
陇南市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工作调研报告_贫困地区发展的实践考察与理论思索

陇南市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工作调研报告

一、陇南市乡镇机构运行现状

1.陇南市乡镇机构及人员分布情况。截至2005年8月,全市共有乡镇195个,行政村3235个。全市共核定乡镇编制9559人,实有各类在职人员10691名,其中乡镇机关4536名,事业站所6155名。乡镇共有科级干部2395名,其中乡镇机关2342名,事业站所53名。在全部乡镇人员中,正式干部身份人员5034名,聘用制干部身份人员2944名,以工代干302名,工人1688名,临时人员558名。现有村干部10480名,社干部11909名。2004年乡镇干部工资15213.9万元,办公经费998.4万元。目前,各乡镇行政编制人员除党委、人大、政府、武装部、计划生育办公室领导外,还有党委秘书、政府文书、组织干事、团干、妇干、民政助理员、司法助理员、土管员等;同时、各乡镇均下设有农技站、农经站、农机站、兽医站、文化站、广播电视站、世行站、财税所、司法所、土管所、计划生育服务所等事业站所。事业站(所)经费全部为国家财政全额拨款。

2.当前乡镇政府承担的主要职责和任务。调研表明,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进行,乡镇政府的某些传统职能正在消失或弱化,目前承担的职责和任务主要有以下五项:一是发展经济农业税取消后,抓发展、保增收成为乡镇政府的第一要务。特别是近两年中央连续出台了支持“三农”的1号文件,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各乡镇普遍把落实中央1号文件、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工作的重点。二是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是目前乡镇的一项硬任务。特别是在人口流动加剧、群众生育观念多元化的情况下,对计划生育的要求相对较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各乡镇普遍把执行计划生育国策摆在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常年来抓,都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部门、明确了专人抓这项工作。三是综治维稳。当前正处在社会加速转型、利益加速调整的特殊时期,各种治安问题和社会矛盾进一步凸显,特别是各类上访事件呈上升趋势。作为基层政权组织,各乡镇政府承担着越来越重的维稳保稳任务,普遍都加强了维护稳定的工作力量。四是发展公益事业。近年来,各乡镇都投入了一定的精力来发展各类公益事业,主要在农村基础建设、九年制义务教育、农村卫生事业、人畜饮用水工程、扶贫帮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五是防灾抗灾。我市多数乡镇基础设施差,各种灾害频发,各乡镇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防灾抗灾,这是当前乡镇的一件十分重要的任务。

3.各县(区)在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方面进行的一些有益探索。针对税费改革后乡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从2002年开始,全市各乡镇按照中央和省上有关文件精神,稳步推进机构改革。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按照实际需要重新设置内设机构,并按照新机制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徽县柳林镇围绕镇上的工作重点,将内设机构设为五部一室:企业发展部、农业产业开发部、城镇建设部、劳务部、旅游产业开发部和党政办公室。将乡镇干部根据工作特长充实到部、室,年初确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年终考核与奖金挂钩,增强了乡镇工作的针对性。礼县盐官镇将内设机构设为党政综合办公室、农业办公室、小城镇建设及经济发展办公室、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乡镇虽然也对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但仍按老的机制运行。2004年,全市开展撤乡并镇工作,全市乡镇由242个减少为195个。2005年,根据省上关于开展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各县(区)都在不同类型的乡镇开展试点,并制定出了详细的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试点方案,正在抓紧实施。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进行,乡镇政府面临着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的重大课题。但是由于一些历史遗留和管理体制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和职能转变。

1.乡镇职能定位不准,工作重心和职责不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人代会有13项职权、乡镇政府有7项职权,《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乡镇党委有6项职责任务,但实际落实中并不太理想。从调研的情况看,90%以上的乡镇在税改之前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收税、计划生育、农田基建等上级部门下达的一些突击性任务上,其他行政职能逐渐淡化。调研中,成县索池、小川、武都城郊、徽县永宁、柳林、伏镇等乡镇的干部普遍反映,乡镇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一些本应由村民自治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负责的事项,乡镇政府包揽了,干涉农民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随意替农民决策。调查问卷统计表明,有90%以上的干部群众认为,在农业上,乡镇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抓产前服务上,包括替农民确定产业、催耕催种等,对产中农田、林果管护、病虫害防治、科技推广等服务跟不上,对产后市场的开拓、流通渠道的疏通等方面做的工作很少,农产品质量不高,销售不畅,卖难问题突出,农民没得到多少实惠。有的乡镇为了产业规模,动不动就搞“千亩园”、“万亩园”,有了成绩是干部的,有了风险却是农民的。徽县伏镇、永宁、柳林的一些干部反映,前几年政府强迫在粮田里种雪梨、栽银杏,到现在雪梨卖不出,银杏不见果,这样的教训太深刻了。调研中一些乡镇干部反映,现在农民对乡镇政府信任度较低,他们认为,政府组织让干的事,那就一定是赔本的事。成县、武都等县(区)的乡镇干部反映,现在讲依法行政,可是一些上级部门仍搞形式主义,强行给乡镇压硬指标,乡镇干部压力很大,群众对此也很有意见。在调研中,60%以上的干部群众认为,农税改革后,许多长期习惯于以行政命令向群众收粮收钱、催种催收的乡镇干部突然变得轻闲起来,想为群众服务,又无为群众服务的手段和本领,如果乡镇政府不能为群众想而所想、急而所急,不能为群众办实事,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就逐渐会丧失群众基础。

2.乡镇人员机构庞杂,人浮于事的现象突出。调研中发现,各乡镇机构臃肿的问题十分突出。在所调研的20个乡镇中,各乡镇都设有各类站所,最少的有5个,最多的达15个。20个乡镇共有工作人员1326名,平均每个乡镇66人,多至上百人,如礼县盐官镇128人,城关镇150人,成县抛沙镇80人,城关镇与支旗镇合并后300多人,水泉乡与王磨镇合并后200多人,远超于20世纪80年代年代的2~3倍。尽管这些人员在不同的站所等工作岗位各有分工,但事实上都在围着计划生育等工作转,很少从事本职工作,上面业务部门也较少安排工作,许多乡镇工作人员光领工资,无事可做,对自身前景深感担忧。徽县农技中心主任母桂珍说,前些年乡镇农技站有房屋、有办公场所、有人员、有经营项目,后来下放到乡镇管理,现在什么也没有了,这表明在乡镇设立农技站是不成功的,他们准备试点搞一些区域性的农技站。礼县城关镇农技干部反映,他们虽为农技干部,但多年来既无业务工作任务,又无必要的技术推广手段,乡镇农技站形同虚设。现有乡镇科级干部平均超过12人,个别乡镇科级干部达40人。有的乡镇每个村的驻村人员多达5人,但还没有过去1人驻村干的事多,干部成群结队到村上浮光掠影地开展工作,既加重村上负担,又容易与群众产生对立情绪。据调查问卷统计,有70%以上的人员认为乡镇机构臃肿、冗员严重。

3.乡镇管理体制不健全、责权利不统一。一方面乡镇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在具体工作中,行政管理与事业单位的编制、岗位划分并不十分清楚,许多干部职责不清。另一方面存在管人与管事脱节、事权与财权脱节,“牌子响、责任大、权力小、协调难”的问题。调研中,90%以上的乡镇反映,乡镇在具体社会事务管理中往往处于矛盾状态,一旦管理就涉嫌越位,撒手不管就意味着不作为。如在站所管理上,“七站八所”是县上职能部门派驻乡镇的机构,工作人员占乡镇干部总数的60%以上,他们代表各自部门行使职能,乡镇对其看得见、管不严,部门又看不见、管不上。管人与管事脱节,严重影响了乡镇党委、政府总揽全局的能力。在我们调研中有80%的乡镇反映人员管理难,乡镇责任无限大,权力相应小。

4.乡镇工作方式陈旧,计划经济的影响仍很明显。乡镇政府受到行政性指令的任务仍很多,工作方式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例如每年签订多项责任书,省、市、县、乡逐级下达任务,乡镇被动应付,效率低下。调研中有90%以上的乡镇反映,这些责任书形式主义的多,管用的、操作性强的少。一些目标考核制度中考核指标过多过细、重心不突出,考核方式不科学、重结果轻过程。成县、礼县、徽县的多数乡镇干部反映,一些责任书上面闭门造车,想当然,搞一刀切,完全不顾乡镇实际。一些考核指标,如计划生育等指标让乡镇干部热衷于搞数字游戏,一级糊弄一级,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一些乡镇干部说:“签了多少责任书,自己也记不清,只能是哪项催得急,就抓哪项”。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一票否决制”让书记乡长睡不稳觉,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环境保护、农民负担的压力也很不轻松。市县部门对乡镇工作直接干预太多,乡镇忙于应付上级的各种会议、检查、评比、考核,忙于应酬,领导叫苦,职工叫累,上下都不满意。

5.乡镇、村两级经费紧张,债务沉重,运转极其困难。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实行包干制,经费十分困难,大部分乡镇的年公用经费只有1~2万元,只能用于交纳水电费、电话费。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乡镇普遍债务沉重、负债运行,严重影响到政府职能的履行。据统计,仅宕昌县撤乡并镇后,28个乡镇债务高达480万元,负债面达百分之百。哈达铺镇为了消化债务,卖掉乡政府,搬到旧电影院办公,可撤乡并镇后,又背上了30多万元的新债。成县一些乡镇反映,为了让计划生育工作达标,他们贷款修建了计生服务所,配齐了设备,但缺乏技术人员,服务所成了摆设,他们又背上新的债务。成县、徽县、礼县的一些乡镇、村反映,前几年为了搞教育达标,他们贷款修建学校,这些债务到现在也无法还清。有些乡镇为保运转,只好到信用社贷款,乡镇政府成为当地最大的债主,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免征农业税后,乡村收入渠道的变窄,可用财力不但难以保证基本的运转支出,而且无力偿还各种债务,更无法保证农村公益性事业的投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有愿望没有能力,发展农村经济也是有想法没办法。

6.乡镇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服务“三农”的能力差。成县、徽县、礼县、武都等县的乡镇干部普遍反映,目前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很不合理,特别是缺少懂法律、懂经济、懂技术的服务型干部。部分干部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不适应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滞后于农业产业化进程。一些乡镇干部自己说,固守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的工作模式,固定的区域、套路和做法,使人思想僵化、知识退化、能力弱化,“除了当干部,什么也不会了”。加之乡镇干部外出培训学习机会较少,视野不开阔,知识更新慢,缺乏必要的为农民服务的本领。从调查情况来看,当前许多乡镇干部存在茫然失措的思想,对税费改革后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心中没有底。特别是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创新,解决农民信息不灵、产品销路不畅、结构调整不力的能力欠缺,真正熟悉农村工作,懂业务、懂技术的只占少数,与当前的新形势明显不适应。有些乡镇干部的思想不稳定,作风浮躁,不能把全部心思放在工作上,得过且过,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的驻村干部名为驻村,实不到村,对群众疾苦能推就推,能避就避,日积月累,使基层小事酿成大事,大事拖成难事,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三、对策和措施

乡镇党委、政府是党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税取消后,乡镇政府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开展工作已经没有了市场和空间。因此,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快推进乡镇机构综合配套改革,促使乡镇政府的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需求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把执政为民落实到乡镇的各项工作实践中去。针对目前乡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和措施。

1.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一是应强化社会管理职能。主要是要加强乡镇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管理公共事务、促进基层组织建设、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等职能,如宣传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组织实施村民自治、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民政优扶等工作。在调查中,有82%以上人员提出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二是要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主要是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和为“三农”服务,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文化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如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输转、培育和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在调查中,有90.6%的人员提出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三是要削弱、淡化经济管理职能,即削弱乡镇干预农民、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者生产经营的管理权限。四是要转移、合并应由上级政府承担而不应当委派乡镇从事的职能、管辖的事业单位经营性职能。五是要适当分权。即要合理划分县直部门与乡镇政府的事权、人权和财权,切实解决乡镇政府存在的“权小责大”的问题。事权划分上,在乡村一级实施的项目,相关部门应充分征求乡镇党委、政府的意见。农机安全、林草管护、禁毒等工作,县直部门应加强与乡镇政府的联系和沟通,努力做到使乡镇政府责权统一。在人权划分上,建议凡在乡镇工作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须纳入乡镇统一管理,统一考核,人员调入调出应征求乡镇党委、政府的意见。在财权划分上,应适当加大对乡镇党委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

2.建立精干、高效的乡镇政府工作机构。按行政综合和经济服务两大块合理设置乡镇机构。行政综合这一块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各乡镇原则上可设置党政综合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或只设综合性岗位。乡镇人大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日常工作由党政办公室设置专职岗位承担。经济服务这一块主要是整合、撤并乡镇事业单位,即按照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的原则,对乡镇现有的七站八所进行整合和撤并。技术性较强的如乡镇农技、农经、农机、畜牧兽医、林业、水保、蚕桑、果树、蔬菜、园艺等涉农服务站所,可以成立区域性服务中心,划归县上管理,乡镇不再设立站所。乡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可以保留,也可以与乡镇卫生院合并,实行资源共享,具体设置由县(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他管理、服务型的站所可根据当地实际需要设置。

3.妥善安置和分流乡镇富余人员。一是根据工作需要重新核定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结合陇南乡镇实际,重新核定乡镇工作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建议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乡镇,可核定40~50名的编制(含行政事业编制,不包括教师。以下同),人口在1万~5万的乡镇,可核定30~40名的编制,人口在1万以下的乡镇,可核定20~ 30名的人员编制。乡镇党政领导职数按5~7职配备,实行兼职和党政交叉任职:即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一肩挑,一名副书记兼人大主席,一名副书记兼武装部长,配备2~3名副乡镇长。二是对现有富余人员进行分流。按照不推向社会、不增加财政负担、确保基本生活、不搞过渡、逐步消化的原则,通过提前退养、退长当员、下派任职、学习培训、创办企业、自谋出路、竞争上岗等办法,拓宽人员分流渠道。(1)严格执行退休制度。凡到龄人员,不需本人申请,一律及时办理退休手续。对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工人,一律退休,退休时可在本人工资基础上晋升一档工资。(2)提前退养。对男满56岁,女满51岁的干部,经本人申请,组织批准,可以提前离岗,享受在职人员工资待遇。(3)退长当员。对年满55岁、女满50岁的副科级乡镇领导干部,一律改任非领导职务。(4)本人申请提前退休的,经组织批准后可一次性晋升达到退休之前按现行规定应晋升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其中连续担任下一级职务10年的,可享受上一级职务工资和医疗待遇。(5)35岁以下、文化程度较低的乡镇干部,鼓励其脱产进行学历教育培训。近3年调入的原事业单位人员和中小教师,动员其回原单位工作。(6)将乡镇聘用制干部和工人纳入社会保障之内。(7)鼓励乡镇人员自谋职业,清退各类临时人员。(8)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对乡镇机关内设机构和事业站所实行竞争上岗。三是要严格编制管理。市县要严格乡镇机构编制管理,今后5年内,乡镇不再增加机构和人员。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财政供养人员,要按编制定人员、按编内实有人员发工资、实行国库统一支付。凡超编配备人员和领导职数的,人事部门不予核定工资,财政部门不予核拨经费,组织部门不予承认和备案。上级各部门不得干预乡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要把乡镇编制管理工作列为对县级主要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对不按规定设置机构、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超编制招聘人员的,要严肃处理。同时,要精减村、社一级干部,提高村社干部的报酬,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4.转变乡镇政府工作方式。一是要变领导为引导。乡镇党委、政府应从过去的主要抓财政收入、计划生育,转移到抓好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后进村转化以及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上来。注重引导机关、事业单位转变职能,为“三农”提供优质服务;注重引导农民从狭隘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注重从过去的下指标、忙检查转向为农业、农民找市场、找发展方向、找发展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导农民向市场化、现代化农业方向迈进。二是要变管理为服务。乡镇事业单位要以市场为主体,以乡、村两级组织为渠道,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在技术、信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服务职能,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乡镇党委、政府应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村局势。三是要变统筹为协调。要注意协调乡镇涉农服务站所与农民的关系,协调与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及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以订单农业、公司加农户的新型产销形式,重点解决农村产前的市场协调、产中的技术支持、物资协调,产后的销售渠道等三个方面的协调,解决农产品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问题,把当地的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要搞好村级班子建设,重视发挥村干部的作用。要加快建设素质高、信息灵、经济意识强的经济能人队伍。四是要变命令为示范。在充分借鉴本地及外地先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经济、资源、人才、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镇、村、组三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用示范成果教会农民认识市场,解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民想干不敢干、想干不会干的实际问题,解决农民看得懂、学得会、干得成的问题。通过改变农民的传统种植观念和种植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5.建立科学的乡镇工作考核机制。关于建立科学考核机制的问题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上级及各部门对乡镇单位的业绩考核,二是对乡镇干部个人的考核。对于乡镇工作的考核,多数乡镇领导认为除中央特别规定的外,不宜轻易推行一票否决制。上级对乡镇的考核项目要切合实际,调研中一些乡镇领导干部普遍反映应该考核一些实在的东西,而不要考核软面的、容易虚报浮夸的东西,例如粮食产量、计划生育数字等。特别是计划生育考核,应该重实际工作成效,而不应仅仅只看报表、盯数字。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考核乡镇工作的主要依据,重点考核农民增收、主导产业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消赤减债和依法行政等指标,做到既充分体现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又便于实际操作。另外各级各部门在部署落实任务时,首先要考虑工作内容是否属于乡镇的法定职责,是否符合农村实际,对于一些必须在农村开展的工作,要充分考虑乡镇承受能力,适当投入资金,不能搞压迫式的分解和落实。

对于基层乡镇干部的考核,应积极探索科学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侧重于从德才实绩方面考核评价干部,真正把考核结果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那些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应当实行岗位目标考核,使干部有动力也有压力,使干部充分认识到落后就会受罚、不努力就会被淘汰。

6.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技能培训。加大对乡镇干部的培训力度,是乡镇职能转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根据现阶段农村工作需要和干部自身需求,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以增收农民收入为重点,大力开展乡镇干部技能转型培训。围绕农村政策,先进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以短、专、快的专题培训为主要形式。切实增强针对性,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什么人才少,就培训什么人才”,不断提高乡镇干部指导农民致富的服务本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在培训方式上,应充分发挥市、县、乡三级党校主阵地的作用,主要培训内容为党的方针政策、党在农村的工作方法、服务群众技能等,以解决乡镇干部不适应农村工作、不能够采取有效的办法开展农村工作和缺少必要的工作技能的问题。选派人员到大专院校特别是农业类院校学习,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水平。采取留职带薪等办法,动员乡镇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有效地促进乡镇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锻炼干部干事创业的本领。

四、几点启示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既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又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种转变将伴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也将根据农村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

启示之一: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乡镇干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乡镇职能转变不仅仅是内容、形式和体制上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干部思想观念的更新。干部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认识不到位,乡镇职能不可能发生实质转变,还会“穿新鞋走老路”。调研中有的基层干部反映,免征农业税后,农民不好管了,对农民没有制约手段了。这说明干部的头脑还没有“转过弯”,管理、制约农民的潜意识还没有转变到服务上来。原有的乡镇工作格局是沿袭了数十年之久的老模式,要打破这种传统格局,实现弃旧立新,必须让干部清楚了解旧机制的弊端,了解新机制要解决的问题;必须从思想上打破干部与农民之间长期形成的“无形界限”,真正在思想、行动乃至利益上与农民同坐一条船,让干部真正认识到转变职能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服务农民是职责、是领导农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启示之二: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必须紧紧围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核心和主题。改革是为了加快发展,转变乡镇职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离开发展谈转变,是舍本求末。无论是机构的设置、人员的确定,还是领导方式方法的转变,都要看是不是符合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需要。要认真总结几年来乡镇改革方面的经验,进一步探索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途径,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以改革促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启示之三: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必须坚持上下联动,整体推进。乡镇职能转变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关系的调整,联动性很强。要实现根本转变,就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就农村论农村、就乡镇论乡镇,必须放在全局中统筹考虑,“上下一盘棋”,正确处理好县与乡镇、部门与乡镇等各方面关系。否则下转上不转,最后乡镇职能转不了。比如县上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求机构上下对口,那么即使乡镇机构精简了还要膨胀,人员减少了还会增加,农民负担减轻了也会反弹。所以从上到下都要转,严禁从部门利益出发进行“条条干预”,严禁以拨付专项资金的名义要挟乡镇设机构、配编制,为乡镇职能转变创造条件;各级部门都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使乡镇干部从文山会海、接来送往中解脱出来,能够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服务。免征农业税后,县级有关部门要把国家和省里的转移支付资金及时、足额拨付给乡村,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借口进行代扣代缴,以保证乡村组织正常运转,解决乡村后顾之忧。同时,要妥善化解乡村原有债务,各乡、村一律不得再发生新的债务。

启示之四: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必须精心部署,稳妥操作,循序渐进。乡镇职能转变是一个建立新机制的过程,既牵扯到乡镇工作重新定位的问题,更牵扯到人员工作去向的问题。新机制的建立,必须在充分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措施和办法,切忌不切实际、生搬硬套,或者只讲形式、不求实效。尤其在人员分流上,要有妥善的方案,不能只管“出”而不管“进”,应解决被分流人员的生活问题。建议组织、人事、编制机构积极进行试点,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促进乡镇职能转变工作稳步推进。

(2005年6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