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剩余总比短缺好

剩余总比短缺好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疲软,又一个新名词,进入中国企业界。其实,许多人不知道,以1997年为一个分水岭,中国已由短缺时代进入了剩余时代,由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一向缺这缺那的中国市场一夜之间变得应有尽有,甚至绰绰有余。而这正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之处。据《中国科学报》报道,有关部门对143种工业企业产品实物库存情况统计,产销率超过98%的有62种,占43%;滞销的42种,占29.37%;平销商品39种,占27.27%。而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剩余总比短缺好。
剩余总比短缺好_世纪末中国“探戈”:问题与对策

虽然1992年的全国性抢购风潮至今还让中国的政府官员心悸,让中国的老百姓心酸,但却一直让中国的企业留恋不已。

199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市场狂飙突起。在一片“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刺激下,市场物价开始松动。到1993年初,市场物价迅速以两位数的增幅上升。

有人开始抢购金银首饰,金器由每克120元上涨到148元;

有人开始抢购彩电,一些进口家电和国产名优家电普遍涨价20%;

有人开始抢购粮食,每公斤晚籼米原来为1.1元,上涨后为1.9元—2.4元……

各级政府忧心忡忡,许多老百姓惶恐不安,但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却感到兴奋不已——一个赚钱的机会到了!

到1993年5月,许多城市市场物价涨幅已达20%—35%,但消费品销势不仅未减,而且还异常“热销”,这一个月就抢走了商店里的1094亿元商品,差不多是以往一个月的几倍。一些商品开始出现断档脱销,商业部门的库存一下就被消费者挖走了20%以上。积压在仓库里好多年的破冰箱卖光了,生了虫的毛线也被人抢光了。

乐不可支的工厂在拼命生产——也不管是行销还是滞销;喜不自禁的商店正拼命进货——也不管是好货还是劣货。

但是,好景不长,一眨眼,那些抢购的人群像潮水一样退走后,便再不来了。市场突然降温,不仅由热变冷,而且冷到了极点,并且一冷几年。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刚刚抢进了货物的商店老板笑容消失了;刚刚扩大了生产的工厂厂长眉头拧紧了。过去要托熟人、找门路、排长队才能买到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现在送上门也不要了;过去翻番涨价的名烟、名酒,现在降价也卖不掉了。商店的货柜上堆满了积压的货物,工厂的仓库里装满了积压的产品。

市场疲软,又一个新名词,进入中国企业界。

工厂、商店想尽了办法——

于是降价销售——北京“大削价”、广东“大出血”、上海“大跳楼”,冰箱降价几百元,彩电降价上千元,但仍然没有人“同情”。

于是以奖诱购——奖彩电、奖冰箱、奖摩托、奖出国旅游开“洋荤”,但仍然很少有人“上钩”。

于是行政推销——买爱厂布、喝爱国酒、骑政治车,但依然没有多大改观。

市场,真的成了一个阳痿病人而雄风不再了?

其实,许多人不知道,以1997年为一个分水岭,中国已由短缺时代进入了剩余时代,由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一向缺这缺那的中国市场一夜之间变得应有尽有,甚至绰绰有余。而这正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之处。

1980年,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写了一本轰动世界的书《短缺经济学》,该书断言,短缺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许多国家,包括我国的经济学界也有人抱有同感,认为短缺是社会主义的伴生物。确实,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我们看到的是票证繁多,商品严重匮乏,国民经济一直难以摆脱短缺的阴影。我们不会忘记,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里,我国经济落后最突出的市场表现,就是商品短缺。当时,从粮、棉、油、肉、蛋、菜到糖、烟、酒,以及火柴等生活必需品,都是按户实行票证供应。现在不同了,我国经济经过20年高速增长的量变积累,已经出现质的变化——从根本上摆脱了短缺经济状态,大部分商品的供给已满足或超过市场需求,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据国内贸易部对600多种商品供求情况的调查,目前供求基本平衡商品的比例为66.6%,供过于求的商品比例为31.8%,供不应求的商品比例仅为1.6%。据《中国科学报》报道,有关部门对143种工业企业产品实物库存情况统计,产销率超过98%的有62种,占43%;滞销的42种,占29.37%;平销商品39种,占27.27%。其中,钢铁产品、耐用消费品、纺织类产品、轻工食品类产品的滞销比重分别占各自种类的19%、55%、62%和70%。在化工类产品中,有50%—70%的产品处于滞销状态;10种金属、平板玻璃、木材等产品销售不畅;工业锅炉、内燃机和交流电机产销率较低;汽车、摩托车和小型拖拉机的库存量有增无减。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还显示,全国各省市无一例外都拥有数量不等的过剩库存商品,且广布各行各业。

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过程。虽然工厂与商店似乎有些不平衡:过去自己是大爷,掌管着市场,控制着消费,那是何等的威风,何等的潇洒,而现在不行了,消费者真正成了市场的上帝,你不千方百计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价格、改善服务,他们就有可能将你赶出市场。

有人担心,这产品积压、商品滞销也不是个好事,企业会被拖垮,商店会被压死。这自然不错,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正是中国经济进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企业结构调整的机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结果。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在买方市场中,竞争性行业生产能力的适度闲置和某些产品的适度过剩,是总量平衡中的一种常态,而不是失衡的异态。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这种过剩本身并不是什么祸害,而是利益”。而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剩余总比短缺好。再不用捏着肉票排队买肉吃了,再不用凭计划吃豆腐了,再不用男女老少一年四季穿着蓝衣灰裤过日子了。电视越来越清晰了,冰箱越来越好用了,洗衣机越来越方便了。这有什么不好呢?!

经济学家一致认为,过剩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常态,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状态。改革开放使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制的多元化,国有企业的改革,造就了千千万万个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市场主体,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改革开放推动了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生产要素改善,特别是通过对外开放,可以及时从国外取得生产要素,因此,人们再也不用为生产不出来东西而发愁。只要有需求,生产者就会及时组织生产,迅速形成生产规模。这正是市场经济神奇力量之所在,也正是我们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之所在。

不过,过剩经济不等于富裕,不等于社会不再需要,不等于市场的简单饱和。生产过剩只是一种相对过剩,相对于现实的购买力不足的过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研究认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已经由生产领域转移到了流通与消费领域,供求平衡的难点已经由供给方转移到了需求方。从更深层次进行观察,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市场过剩,不仅是“卖难”,而且是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我们不仅面临低结构状态下的生产能力过剩,而且面临经济要素的日趋过剩;不仅因为人口众多导致劳动力要素过剩,而且长期处于“瓶颈”地位的资金也趋于过剩;我们不仅面临国内市场的供大于求,而且在外向依存度已经很高的状态下面临一个在不同发展层次都普遍过剩的国际经济环境。一句话,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过剩经济的新挑战。我们面对的不是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此长彼短的简单失衡,不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对平衡点的短期偏离,而是从以短缺为经济常态到以过剩为经济常态的根本性转折。

生产过剩,人们再也不用为买不到东西而发愁了,这固然是好事。但是,许多东西卖不出去必然造成企业开工不足,资源闲置,失业增加,并限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购买力难以增长,产品过剩增加,形成恶性循环。我们现在遇到的企业停产、职工下岗、失业大量增加、经济增长乏力等困难,都与生产过剩、需求不足有关。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表明:截止到1996年年底,仅全国乡以上工业企业库存商品累计总值已达13276亿元人民币,加上全国商业、乡镇及合资企业库存,其总值已超3万亿元。199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4772亿元,全年工业增加值为31752亿元,如果加上1997年的新增库存,其库存商品累计总值已超过全国一年的工业增加值。

进入1998年,由于受商品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购买力分流、需求增长趋势趋缓、全社会资金运行发生重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加上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必然使商品相对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商品的库存过剩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要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只有两个途径:一是减少不合理的库存积压;二是刺激需求。目前我国的许多商品滞销积压,与商品本身结构不合理、质量不尽人意、价格偏高有着很大的关系。分析当前的库存积压,突出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二是市场体系不健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把自己生产的或自己经营的商品在市场上卖出去,并且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少的环节卖出去,而目前我国尚缺少这一市场流通层面,致使企业成本增加,价位上升,与社会购买力不适应,直接导致商品积压;三是历史包袱重,体制不健全。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生产企业与流通领域基本脱节,靠国家统一调配实现产销结合。企业在要产值、要产量的政策驱动下只管生产产品,不顾市场需求,必然形成库存积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过程中,企业容易囿于固有观念,摆脱不掉计划经济模式的羁绊,致使产销不对路或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差导致商品库存积压。另外,诸侯经济、各自为政、盲目追求眼前利益、缺乏整体和长远战略眼光,导致行为盲从形成产品积压。只有针对上述的原因进行企业生产与流通的改革,我们才有可能消除越来越臃肿的库存积压。

刺激和扩大需求,也是中国面对过剩经济挑战的一个关键措施。我国是一个有12多亿人的发展中大国,市场潜力巨大,但这种大市场只是一种潜在的大市场。要启动经济的良性循环,就要把潜在的需求变成现实的需求,潜在的大市场变成现实的大市场,也就是要刺激需求,扩大需求。这不只是激活市场、解决产品过剩的需要,更是促进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需要。朱镕基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实现经济较快增长,必须首先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

经济过剩是我们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不过,与短缺经济相比,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哀声叹气,怨天尤人。过剩总比短缺好。当然,我们也要正视经济过剩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改革中的矛盾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来消除;发展中的问题也只能在发展中解决。后退是没有出路的,也是没有作用的。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就能有效地扩大需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