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宁夏“一号工程”的科学发展观

宁夏“一号工程”的科学发展观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一号工程”的科学发展观“宁夏煤业集团的成立,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更是具体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产物。”这个被宁夏580万回汉人民寄予厚望的“一号工程”,将承担起振兴宁夏经济、改变宁夏经济格局的重任。“一号工程”建成后,煤炭在宁夏经济中的贡献率将大幅度上升,宁夏的工业化进程将被整体推进,宁夏人民也将从中获益。
宁夏“一号工程”的科学发展观_这方水土这方人

宁夏“一号工程”的科学发展观

“宁夏煤业集团的成立,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更是具体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产物。”在位于黄河岸边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宁夏煤业集团常务副总裁陈恕带记者观看了火热的建设工地,提纲挈领地介绍了公司近几年的发展历程。

组建宁煤集团:宁夏工业强区的战略抉择

“宁夏把四个矿务局变成了一个煤业集团,把四块蛋糕捏碎重做了一个大蛋糕!”2002年年底,这项在全国没有先例的省级区域国有煤炭企业的深度重组,吸引了各界关注的目光,在全国煤炭系统反响尤其强烈,先后有十几个省的煤炭主管部门和企业前来学习取经。宁煤集团的成立,还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编入教学案例。

宁夏原有亘元、太西、灵州、宁煤四大国有煤业集团,力量分散,难成大气候。由于市场竞争,打内战的事情时有发生。2002年年末,党的十六大刚刚闭幕,自治区党委、政府为落实十六大精神,作出组建宁夏煤业集团的重大决策。

这次战略性重组,突破了企业的传统模式,远离了翻牌公司,创建了全新的运行机制,是一次深度重组。仅仅两年多时间,宁煤集团的规模、实力、功能、竞争力就迅速增强,生产经营更是上了个大台阶。2004年,集团收入比上一年增长了46%,所产原煤占宁夏煤炭总产量的86%,产值在全自治区的比例由5%提高到8%。资产总值达到90亿元。

宁煤集团有想大事、谋大事、干大事的实力了!

兴建“一号工程”:宁夏能源开发的振兴之举

宁夏煤炭资源丰富,周边地区煤炭资源也很丰富。因此,宁夏煤炭的运输和销售一直是个愁人的问题。宁夏原有的四家煤业集团,都是在矿务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挖煤、卖煤是他们的主要业务,很少在煤炭的深加工上做文章。

现在,宁夏有了实力强大的宁夏煤业集团,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宏伟计划就可以付诸实施了。这个被宁夏580万回汉人民寄予厚望的“一号工程”,将承担起振兴宁夏经济、改变宁夏经济格局的重任。宁煤集团的发展方向因此调整为“一个基础、两个延伸、三大产业”:以煤炭产业为主,向煤化工电力两条产业链延伸,构建煤炭、煤化工、电力三大支柱产业,合理高效利用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现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按照规划,宁夏“一号工程”将建设9座大型坑口电厂,参与“西电东送”,每年将生产120万吨煤基二甲醚,400万吨煤基甲醇烯烃聚合物,将使8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宁东煤田煤炭年产量将达到1.3亿吨。

这里面最引人注目的是煤炭间接液化项目。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对国内市场冲击很大。如果引进国外成熟的技术,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将煤炭转化成柴油、汽油及其他化工产品,则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这个项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一号工程”建成后,煤炭在宁夏经济中的贡献率将大幅度上升,宁夏的工业化进程将被整体推进,宁夏人民也将从中获益。

贯穿在“一号工程”中的科学发展观

宁夏“一号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产物,在“一号工程”中也处处体现科学发展观。

从工程选址上看,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在荒无人烟的荒原上,不占用耕地,不侵害农民利益,整个区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前景。它紧靠黄河,使用宁夏农业节余下来的水源,完全不影响周边地区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产品开发上看,“一号工程”是将煤炭就地加工成紧缺的能源化工原料、拉长产业链、大幅度提高附加值,是将卖煤变成售电、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利用太西煤发展环保产业,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活性炭档次,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

从生产流程上看,“一号工程”将对煤化工基地内的相同工艺进行整合,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形成供气、供热、供电为一体的“公用工程岛”,为各个项目提供服务。这既可以降低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又可以提高安全运行水平,增强基地核心竞争力。其中,甲醇项目利用的是北京首钢集团闲置的城市煤制气成套设备,采用的是当今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可以利用粗煤气的显热循环发电而不产生污染

从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上看,“一号工程”将投巨资对煤矸石、矿井水、瓦斯进行综合治理、利用。煤矸石将成为自办矸石电厂的燃料,矿井水将得到净化处理被循环利用,瓦斯将被输送到工业锅炉和居民家中取暖做饭,集团公司还准备建设瓦斯发电厂。

科学发展观为宁夏煤炭工业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原载2005年7月28日《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