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祭社高诵春官词

祭社高诵春官词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祭社高诵春官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社是指土地神,也是指对土地神的祭祀。汉代分春秋两季祭土地,称为社日,秋社祭祀后来和中秋节合并,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到后来和春节合流,正月初九作为祭祀日。春节期间,民间一切与祭祀有关的文娱活动通称社火,举办这样的活动通称耍社火。说仪程,指迎春时说的春官词。是流行于六盘山民间社火团体的一种文化表演形式。
祭社高诵春官词_文化隆德

祭社高诵春官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社是指土地神,也是指对土地神的祭祀。“社火”是节日感念土地恩施的礼俗。汉代分春秋两季祭土地,称为社日,秋社祭祀后来和中秋节合并,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到后来和春节合流,正月初九作为祭祀日。春节期间,民间一切与祭祀有关的文娱活动通称社火,举办这样的活动通称耍社火。社火的主要形式有舞狮、说仪程、赶毛驴、赶船、马社火、踩高跷、高台、大头娃娃等。

舞狮,也叫耍狮子。狮子全身红色,象征火神。传说后土神生于炎帝家庭,祖父祝融为火神,故狮子毛色全红。舞狮是社火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社火队必以狮子为前导。在六盘山区人们的心目中,狮子是吉祥威猛的象征。传说在正月入庄进户,有“驱逐疫病”的作用。舞狮由二人合作扮演,另一人扮武士,持球逗引。在震天的锣鼓中,武士踢打、翻滚,狮子扑闪、腾跃,十分威武壮观。

说仪程,指迎春时说的春官词。是流行于六盘山民间社火团体的一种文化表演形式。词句由春官扮演者触景生情、风物譬喻、随口呵成,伴着铿锵的锣鼓,高亢嘹亮,通俗易懂,诙谐风趣,给人以升平进取、吉祥如意的祝愿。

赶毛驴,源于明代故事《柜中缘》,即淘气送母亲回娘家。毛驴用竹扎纸糊,分前后两截系在舞者腰上,如骑驴状。舞时表现毛驴徐行、奔跑、踢跳、倒卧等动作,滑稽逼真,惹人发笑。

img92

社火高台

赶船,源于明代陈妙常坐船追赶恋人潘必正的故事。妙常为女尼,故又名“陈姑子赶船”。用木条、竹条扎成小船模型,用彩绸、花朵做成船舱,用蓝布做成船围,画上波浪图案,表示船行水中,船舱中有一位美丽的少女,盘腿而坐,含羞不语。撑船老艄公银须飘洒,手拿划板来回奔波。

马社火,是根据山区居住分散的地形、地理特点,借助畜力而创造的一种艺术。表演者装扮成戏剧人物,骑在马上,作固定亮相动作,每队至少9人,前有灵官开道,气势浑雄。马社火起源于元末明初,表现蒙古民族习性,是汉蒙不同习俗的融合。

踩高跷,俗称“高拐子”,汉代就有,名为高脚戏,“踩高脚涂面而舞”,由巫舞衍化而来。踩跷者挥动蝇刷、扇子、绸帕及其他道具而行,以妆扮俊俏、舞姿潇洒为美。踩高跷难度最大的是二人高跷舞,节目有赶黑驴、扑蝴蝶等,常作跳跃、蹉步、翻身、跌叉等动作。

高台,宋代就有四人抬神以游的记载,后衍化为多人高台“造型戏文”以娱神。高台造型在于奇异、独特、美观、形态逼真、动作惊险,有的翩翩起舞,有的飘飘欲仙,具有独特的魅力。现代的高台不是人抬而是车载,用建筑材料制成框架,把扮成戏剧人物的小孩固定在上面,再根据剧情,用道具、花卉、草木、动物及亭榭诸物巧妙伪装遮掩,故场面宏大,设计精巧,富于装饰性,给人以真实、奇巧、玄妙之感。

大头娃娃,起初的大头娃娃限于一男一女,男为和尚,起源于“大头和尚戏柳翠”的故事,后来逐渐扩大阵容,表现不同的戏文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