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朝登天子堂,诏举贤良策问治道

朝登天子堂,诏举贤良策问治道

时间:2022-02-2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朝登天子堂,诏举贤良策问治道朝登天子堂,诏举贤良策问治道公元前141年正月的一个早晨,年仅48岁的汉景帝在重病中撒手归西。在大臣们的扶立下,16岁的刘彻立即登上皇帝的宝座,是为汉武帝。一朝天子一朝臣,登上皇位之后,刘彻首先要感谢他的妈妈、感谢他的姑姑,感谢亲人不遗余力的支持。武帝刚登基不久,就发诏书策问天下,询问治国之道,其中儒生董仲舒的对策最让武帝满意,获得了在未央宫面见武帝的荣耀。

朝登天子堂,诏举贤良策问治道

朝登天子堂,诏举贤良策问治道

公元前141年(景帝后元三年)正月的一个早晨,年仅48岁的汉景帝在重病中撒手归西。国不可一日无君。老皇上死了,赶紧拥戴新主子登基才是要紧事。在大臣们的扶立下,16岁的刘彻立即登上皇帝的宝座,是为汉武帝

刘彻先将父亲的灵柩发葬到长安东北45里处的阳陵,然后在高祖刘邦时所建的未央宫正殿里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

一朝天子一朝臣,登上皇位之后,刘彻首先要感谢他的妈妈、感谢他的姑姑,感谢亲人不遗余力的支持。于是,汉武帝的第一份诏书就成了委任状。他封母亲为皇太后,窦太后为太皇太后,封姑妈刘嫖的女儿阿娇为皇后,入主中宫,实现了姑妈让女儿做皇后的愿望。(www.guayunfan.com)

西汉皇帝最信任娘家人。为了稳固自己的位置,汉武帝封自己的舅舅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外祖母臧儿被封为平原君。这么一来,皆大欢喜,为刘彻即位出了力的人都暂时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大家也就该死心塌地地帮刘彻当好这个皇帝了。

汉武帝这个皇帝当得很舒心。高祖刘邦建国之初,正是多年战乱之后,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国力薄弱,刘邦出门找不到清一色的四匹马来拉车,官至丞相的大臣们上朝都只能坐牛车。老百姓兜里没钱,皇上想刮地皮也刮不出钱来。想吃猪肉,就得把猪养肥了,想让国库充盈、锦衣玉食,那就得让老百姓有钱。因为这个缘故,汉初几位皇帝都讲究无为而治,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那时候,战乱刚刚止息,许多农民因为战乱而离开土地,转而成为了倒买倒卖的生意人。农业社会,根基在农业,商人多了,种地的农民就不够了。从刘邦那时起,就采取一些恢复农业的措施,下令对不务农的商人严厉打击,不准他们穿绸缎衣服,不准他们乘坐车辆,并且加重对商人的赋税。商人们一看这架势,立马扔掉算盘,扛起锄头垦荒去了。

此外,为了不加重百姓负担,汉高祖还减少军事行动,节省支出,发展国内经济

吕后掌权后,虽然在朝廷上弄得乌烟瘴气,但在民间还延续刘邦的政策,限制商人,不许工商业者及其子孙做官,地税实行十五税一,也就是百姓的生产成果按照十五分之一的比例缴税,例如某人这一年挣了15文钱,只需要交1文钱税。这就比秦朝时规定的农民要缴纳收获的三分之二做赋税低了许多,同样是一年挣了15文钱,在秦朝就要上缴10文做赋税。农民减轻了负担,有了土地,日子好过了,朝廷和各级官府财政的收支也平衡了。

到文帝、景帝时期,两代皇帝继续实行与民休戚的休养生息政策,文帝和景帝首先起带头模范作用,省吃俭用。当官的节俭,花销就少了,赋税劳役也就少,百姓免受过分的赋役之苦,如果不遇上大的天灾,家家可以自给自足,官府的仓库里也因此满满地装着钱粮。当时,长安城内国库中的钱因为堆放时间太长,穿钱的绳子都烂断了,铜钱散乱在一起,多得无法计算;粮仓里的粟米因为堆得太高,许多粮食从仓中流到外面烂掉。

田野里牛马成群,连平民百姓都能有供自己骑乘的马匹。当时百姓的生活,就相当于今天的中国家家至少有辆别克。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富裕程度。

衣食足而知礼节,仓廪实而知荣辱。因为生活富裕,文景时期人人自爱,把犯法看成是一件严重的坏事,互相之间劝勉多做好事,不愿因为做坏事而受到朝廷的羞辱。而汉朝政府为了不影响休养生息,为了革除秦朝酷刑的弊端,法律也比较宽松。在这两种因素作用下,文景时期,每年官方处决的犯人全国只不过有几十人,天下一片太平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面对先帝们留下的丰富遗产,汉武帝为自己的幸运庆幸不已。同时,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刚即位的汉武帝干劲十足。他早就有自己的远大抱负,不想守着先帝留下的丰富遗产混日子,不想做个守成之君。他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做个比历代先帝更了不起的皇帝。

当时,汉武帝只有16岁,尽管人很聪明,但缺乏统治臣民的经验,朝中军国大事都是由他母亲王太后和舅舅田蚡做主,而在他们之上,还有祖母窦太后,窦太后几乎掌控了当时西汉的一切。

武帝做太子时有两个老师——卫绾和王臧,都是儒家弟子。受老师的影响,武帝对儒学就比较偏爱,所以在即位之后就打造了一套以儒者为宫廷、军政辅弼的高级领导班子:老师卫绾当了丞相,而舅舅田蚡之所以被重用,也是因为其喜欢儒术。

公元前140年(建元元年六月),卫绾被免官,窦婴担任了丞相一职,田蚡则被封为主管全国军队的太尉。

窦婴也是好儒学的。他和田蚡认为应该加强儒家子弟在朝廷官员中的比例,于是竭力向武帝推荐儒家人才,武帝基本上都采纳了。例如《诗经》专家申公的徒弟赵绾被拜为御史大夫,武帝的另一位老师王臧担任了郎中令一职。

儒家思想被统治者采纳,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春秋时期,有些诸侯国曾经聘请了孔子,但没有哪个诸侯把儒家思想定为治国方略;到了战国时期以及后来的秦朝,法家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秦朝的严刑、酷法正是在法家思想统治下的产物;汉高祖推翻了暴秦,把黄老之学请了出来,实行的是清静无为的统治。所谓黄老之学,是战国时形成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这个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因此名为黄老之学。黄老之学实际上就是道家和法家思想的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在政治领域强调君主应无为而治,不要扰民。

武帝刚登基不久,就发诏书策问天下,询问治国之道,其中儒生董仲舒的对策最让武帝满意,获得了在未央宫面见武帝的荣耀。武帝跟董仲舒寒暄了两句,互相吹捧了一会儿,然后武帝就问了:“朕有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想请先生赐教。从前三皇五帝的时候,天下那么太平,可到后来,王道衰弱了,许多国家先后灭亡了,这是上天的安排吗?朕想效法上古,学习尧舜好榜样,不知道这样做对当下有没有用?夏、商、周三代受天命而兴起,那么上天给它们降下的祥兆是什么呢?为什么总会闹天灾呢?人有长寿、短命,性格有好有坏,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有,朕现在希望淳朴的风气在社会上流行,希望法令能执行下去,希望刑罚减轻,希望奸佞改过,也希望百姓和乐、政治清明,还希望通过修正整饬,使雨露滋润、五谷丰登,国家享受天的保佑和鬼神的阴骘,泽被四海。怎样才能实现这些愿望呢?”

董仲舒也真是有两把刷子,略加思索后开始侃侃而谈:“陛下问到天命和情性,草民不敢妄言能够知悉,但根据圣人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记载,我看到了些天人相应的情况,使人敬畏。书上说,国家如果有大乱要发生,上天会先用灾害怪异来进行警告,但只要那个世道不是太离谱,老天爷还是愿意扶持和成全的。当然,人自己也要努力才行。努力求知识,那就见识广博,越来越聪明;努力追求道,那德行就越来越高尚,功绩也就越来越大。这些都是立竿见影的事。”

说到这里,董仲舒偷眼一瞧,见武帝频频点头。于是,他又接着说:“那么,什么是道呢?道就是国家走向大治的途径。如何推行道?就要靠仁义礼乐。古代的圣王死了多少年,他们的子孙都能得到几百年的安稳日子,这都是礼乐教化的功效。从前,周厉王、周幽王的时候,周道衰败了,这不是说道没有了,是厉王、幽王不遵循周朝的道。到周宣王那会儿,想起老祖宗的德政了,推行教化,周道又回来了。所以说,国家治乱兴衰,在于皇上本人,天命是可以挽回的,厉王、幽王失道,那是他们自己掌握不当,使道统失去。”

这一通大道理讲下来,武帝一时反应不过,低头咂摸滋味。董仲舒说了半天,终于回到正题上来了。他说:“草民按照《春秋》的本义,找到了王道的出发点,那就是个‘正’字。作为一个帝王,要上承天意,纠正自己的所作所为;要任用德教,不要专用刑罚,秦朝讲刑罚,结果两代就完蛋了。《春秋》上讲过‘一元’的问题。一是万物之始,元是大。一元就是万物开始于大,只有开始于大,才能正本清源。所以,做君主的要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海。四海都正了,那就远近臣服,也就能实现王道了。皇上现在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行高恩厚,智明意美,爱民好士,可以称为很好的君主,但为什么天地没降祥瑞来呼应您呢?因为教化制度没有确立,思想没统一,万民不正。秦代的遗毒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清除,虽然有法令,但依然奸佞横生,无为而治的思路得改改了。咱汉朝建立七十多年了,先帝们常想稳定天下,到现在都没有成功,主要原因就在于应该变更教化而没有变更。到皇上您这里,可不能再犯这个糊涂。”

董仲舒的观点当然是为了给儒学谋求地位。但他这些话好就好在说到点子上了。过去汉朝讲究无为而治,皇上若真的什么都不做,那么,皇权的尊严和地位便很难得以体现。这些话很合武帝的心思,因为他早就对无为而治的思想看不顺眼了。想想自己的老爹景帝,头一个怕窦太后,再一个怕刘嫖,就连栗姬这样一个泼皮破落户也能搅得后宫鸡飞狗跳。当皇上就得大权独揽,一言九鼎,不能任由他人指手画脚。所以,武帝听了董仲舒的回答,觉得有些相见恨晚。他赶紧命董仲舒将自己的政见写成文章,告诉他:“你刚才说得有点乱。把条理理顺了写给朕看。”

董仲舒受宠若惊,连忙赶写第二道对策。在这道对策中,他进一步总结了上古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指出秦朝以刑法治天下,赋敛无度,导致因触犯刑律而被处死的人比比皆是,犯奸作乱的人也遍地横生。他认为应以德治天下,为了培养一批德治人才,应该设立太学,作为教化的根本场所。最后,董仲舒还说,如果能通过考试和策问的方式招揽到天下的英才,就可以实现三皇五帝的治世局面,武帝的英名也就能和古代的明君尧、舜媲美了。

武帝接过对策一看,觉得不错,但是天人感应的道理还是没说透。他又告诉董仲舒:“听说你们这些喜欢谈天的,都能拿人间的事实作为证据;喜欢说古的人,也肯定能在当世找到验证。朕想知道天人到底是怎么相应的,以便于接受历史的教训,改正以往的所作所为。先生既然讲了一大篇治国的大道理,分析了历史上大治和大乱的原因,那就再讲得透彻一些,朕看着也方便思考。”

董仲舒于是写了第三道对策,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董仲舒认为,治国之道出于上天。天不变,道也不变,希望武帝坚持不变的天道。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让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间遵守严格有序的上下尊卑关系,使贵贱有等,着装有别,朝廷有位,乡党有序,以保持永恒的封建秩序。

董仲舒说:“大一统是天地间正常的轨道,是从古到今通畅无阻的大义。所以,我们应该全方位地大一统。但现在我们在治国思想上不是大一统——负责教化的人派别不同,每人的见解也差异很大。百家争鸣,就有一百种治理国家的方法,结论也不相同。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治国思想冒出来,做皇上的今天觉得这个对,明天觉得那个对,法令制度也是朝令夕改。而且,源于一种学说的政令发布下来,下边的人也许就是另一学派的,根本不知道怎么去执行其他学派的思想。这样下去不行,得统一。臣以为该这样统一:凡是不在儒家的经典六经《易经》《礼经》《乐经》《诗经》《书经》和《春秋》之内的其他各家学派的学说,以及与儒学相违背的学说,全部罢黜,不许这些思想、言论与儒学并存。只有这样,道统和纲纪才可以统一,法令才可以明白,人民才知道遵从正道。这样百姓也就好统治了。”

董仲舒所倡导的,几乎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本意一样,中心意思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其他思想通通消灭,只留下儒家思想。这个“大一统”的论调正对武帝的心思。武帝很高兴,把董仲舒大大地称赞了一番。

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之后,武帝立即实行,将策问天下行动中发现的优秀儒生提拔上来。会稽吴县的严助被提升为中大夫,董仲舒被委任为江都国的国相,辅佐同父异母的哥哥江都王刘非。刘非一向骄傲凶暴,董仲舒用礼教辅佐,不时规劝几句,刘非后来很敬重他。

不过,董仲舒在江都虽然说话刘非还听,但在其他地方,董仲舒根本说不上话。怎么才能让自己的话句句被重视呢?董仲舒又提出“天人感应”说来了。

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辽东的高庙和长陵的高园便殿相继遭受火灾。董仲舒抓住了这个机会。他写了篇《灾异论》,用自己的灾异学说加以分析:为什么高庙和长陵失火了呢?这是因为汉武帝失道了,是上天对你的警告。文章写完还没等上奏呢,先被主父偃探听到了。

这个主父偃是谁呢?他原本是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出身贫寒。最初,他学的是纵横之术,擅长辩论,后来也学了《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故乡,他广泛结交各个学派的人物,但非但没能得到赏识,还受到当地儒生的排挤,根本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为了步入仕途,主父偃费尽了心机,甚至跑去托人向齐王说媒,想把自己闺女送给齐王做妃嫔。齐王的老妈纪太后根本就看不上,还羞辱了他一番。主父偃又气又恨,索性于公元前134年(建元五年)跑到长安去碰运气。当时不论是官宦还是草民,都可以上书给皇上。主父偃就写了一份点评天下时事的意见书递了上去。武帝一瞧,说得还真不错,当即传旨接见。见面后再一谈,武帝高呼:“主父偃,人才啊!”马上让他做了郎中,并且一年之中四次提拔他,让他担任了谒者、中大夫等要职。

且说主父偃得知董仲舒写了《灾异论》,其中有攻击武帝的言论,乐坏了。他早年受儒生排挤,最恨的就是儒生,总想着算计他们,现在机会就来了。主父偃把《灾异论》偷去呈送武帝。武帝一看,里边竟然指责他失道,这还了得?他马上召集群儒,命他们审议此文。董仲舒的弟子吕步舒也在其中。他不知这文章是自己老师写的,大骂文章狗屁不通,说写文章的人欺君罔上、十恶不赦。这时,武帝才告诉他那是董仲舒的大作,吕步舒当时就傻眼了。随后,武帝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董仲舒投入大狱,定成了死罪,但念他以前上对策有功,才最终下诏赦免。

董仲舒的这些遭遇都是武帝即位很久以后的事。而在武帝即位的当下,董仲舒的意见使儒家的地位水涨船高,还使儒家思想成了汉武帝治国的主要依据。儒家势力蒸蒸日上之际,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开始准备实行儒家的一些礼仪制度。他们请武帝在长安城外设立明堂,以召见诸侯。武帝早就有改革的想法,马上就吩咐赵绾、王臧按照古代礼仪制度去起草和设计明堂。赵绾、王臧并不知道该怎么设计明堂,就向武帝推荐他们的老师申公。申公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儒学泰斗,武帝对他早有耳闻,马上吩咐使者用驷马安车聘请申公入朝。

驷马安车是一种高规格的待遇。一般安车都只用一匹马,而汉武帝命使者用四匹马,并且用蒲草包裹好安车的轮子,防止颠簸。这样做主要表示对德高望重的申公的尊崇。

申公见皇上对自己这么重视,不便推辞,应召入朝。武帝以隆重的礼节迎接了这位远道而来的老人。他尊敬地询问申公如何治理天下。申公恐怕这位年轻的君主好高骛远,能说不能做,就回答说:“治理国家,不在多说话,而在多做事。”武帝此时正喜欢文学辞藻,申公这咸不咸、淡不淡的一句话,既没有高雅的修饰,也没有华丽的辞藻,毫无诗意,似乎也没哲理,让武帝觉得扫兴。武帝没插嘴,等着听下文。却没想到申公也不说话了。两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很是无趣,尤其是汉武帝。不过,大老远的已经把人给请来了,要是没个结果,等于自打嘴巴了。于是,汉武帝任命申公为太中大夫,作为明堂、巡狩、改历法、易服饰的顾问。

申公退下来之后,赵绾和王臧赶紧跑去询问明堂该怎么弄。申公毕竟是有经验阅历的人,刚跟武帝打了个照面,就知道儒生们现在高兴得太早了。因此,两个学生跑来请教,申公仍旧一言不发。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儒生们大祸临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