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绵城市”的哲学内涵

“海绵城市”的哲学内涵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绵”的哲学就是要就地调节旱涝,就地利用水资源。这种“海绵”观既是古代先民适应旱涝的智慧体现,更是地缘社会及邻里关系和谐共生的价值体现。从这一点上来说,“海绵”的哲学内涵是分散的、由千万个细小的单元细胞构成的完整功能体,从而将外部力量分解吸纳、消化为无。故而“海绵”的哲学强调弹性,要化对抗为和谐共生。
“海绵城市”的哲学内涵_江苏建设 第13辑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一类富有弹性,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特征的生态城市,其内涵包含深刻的哲理:强调将有化为无,将大化为小,将排他化为包容,将集中化为分散,将快化为慢,将刚硬化为柔和。诚如老子所言:“道恒无为,而无不为。”这正是“海绵”哲学的精髓。这种“海绵”哲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强调完全的生态系统价值观,而非功利主义的、片面的价值观。不同行业的人们对待雨水的态度其实具有功利性和私利性。譬如砖瓦场的窑工往往天天祈祷明天是个大晴天,而久旱之后的农人则天天到龙王庙里烧香,祈求天降甘霖。而“海绵”的哲学则是包容,直接对这种以人类个体利益为中心的雨水价值观提出了挑战,它认为,天赐雨水都是有价值的,不仅对某个人或某个物种有价值,还对整个生态系统具有价值。人类作为这个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必然产物和天然的受惠者,因此必须倡导这一系统、包容的价值观。

第二,强调就地解决水问题,而非将其转嫁给异地。将灾害转嫁给异地,是许多现代水利工程的目标导向,诸如建设防洪大堤和异地调水,都是要把洪水排到下游或把压力传导到对岸,甚至把干旱和水短缺的问题转嫁给其他弱势地区和群体。“海绵”的哲学就是要就地调节旱涝,就地利用水资源。中国古代对水处理的一大智慧就是将水作为财富,就地蓄留——无论是来自屋顶的雨水,还是来自山坡的径流,都通过农家天井中的蓄水缸和遍布大地的陂塘系统加以积存。这种“海绵”观既是古代先民适应旱涝的智慧体现,更是地缘社会邻里关系和谐共生的价值体现。

第三,强调分散式的处理方式,而非集中式的手段。从当前来看,集中式大工程处理方式,如大坝蓄水、跨流域调水、大江大河的防洪大堤、城市的集中排涝管道等,往往成为失败的案例。因而,从可持续的生态价值观来看,与自然过程相对抗的集中式工程显得并不明智。事实上,源于民间的分散式水利工程往往具有更好的可持续性。一些古老的民间微型水利工程,如陂塘和水堰,至今仍充满活力,受到乡民的悉心呵护。然而非常遗憾的是,一些千百年来滋养中国农业文明的民间水利遗产,在当代却遭到强势的集中式水利工程的摧毁。从这一点上来说,“海绵”的哲学内涵是分散的、由千万个细小的单元细胞构成的完整功能体,从而将外部力量分解吸纳、消化为无。

第四,强调慢下来而非快起来,关注滞蓄而非排泄。当代排洪排涝工程往往考虑将洪水、雨水快速地排掉,三面光的河道截面也往往被认为是最高效的渠道工程形式,简单的裁弯取直被认为是最高效的手段,清除河床上的树木和灌草以减少水流阻力也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这种以“快”为标准的水利工程罔顾水文过程的系统性和水文系统主导因子的价值,往往加强了洪水的破坏力,从而将上游的灾害转嫁给下游,将水与其他生物分离,将水与土地分离,将地表水与地下水分离,将水与人和城市分离,从而导致地下水得不到补充,土地得不到滋养,生物栖息地消失。“海绵”的哲学就是要将水流慢下来,让它变得心平气和,而不再狂野恐怖;让它有机会下渗,滋养生命万物;让它有时间净化自身,更好地服务人类。

第五,强调弹性应对,而非刚性对抗。中国古代治水哲学的精髓之一是以柔克刚,而不是“严防死守”。但当代中国的水利建设往往忽视这一思想,诸多河流往往被刚性的防洪堤坝所捆绑,原本蜿蜒柔和的水流形态,而今都变成刚硬直泄的排水渠。千百年来的防洪抗洪经验告诉我们,当人类用貌似坚不可摧的防线顽固抵御洪水之时,洪水的破堤反击便不远矣。故而“海绵”的哲学强调弹性,要化对抗为和谐共生。如果我们崇尚“智者乐水”的哲学,那么,治理水的最高智慧便是以柔克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