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抵达密州任所,苏轼便开始调查蝗灾受害情况_

抵达密州任所,苏轼便开始调查蝗灾受害情况_

时间:2022-08-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抵达密州任所,苏轼便开始调查蝗灾受害情况_进入密州境内,一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苏轼的注意:虽然早已是农闲时节,田间道左,男女老幼依然三五成群,奔忙不已。可是当地的官吏却漠然置之,认为蝗虫虽多,但还未构成大的灾害。就在两个月前,在杭州任上,苏轼还亲自到各个属县组织捕蝗。尽管从到任之日起,苏轼便带领密州人民与大自然奋力拼搏,可是,由于当时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在巨大的天灾面前,人力的抗击依然显得微不足道。

抵达密州任所,苏轼便开始调查蝗灾受害情况_

进入密州境内,一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苏轼的注意:虽然早已是农闲时节,田间道左,男女老幼依然三五成群,奔忙不已。原来,他们正在用蒿草藤蔓将满地的蝗虫、虫卵包裹起来,挖地深埋,以绝后患。沿途两百余里,处处可见。苏轼敏感地意识到,今年密州飞蝗的来势一定极为凶猛,如果不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多少穷苦的民众又将无以为生,流离失所。想到这里,他骤然感觉到肩上担子的沉重,个人的愁苦也就暂且搁置在一边。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十一月三日,苏轼抵达密州任所,下车伊始,便着手调查蝗灾受害情况。他注意到一个令人惊吓的数字,迄今为止,农民捕杀的蝗虫总数,报官的已经三万斛之多!可是当地的官吏却漠然置之,认为蝗虫虽多,但还未构成大的灾害。更有一些媚上邀宠之徒,睁着眼睛说瞎话,说什么“蝗虫飞来,能为民除草”。苏轼异常气愤,当即反驳道:

“蝗虫如果真的能为民除草,农民应该祈祷祝福,盼它们多来,越多越好,又怎么忍心捕杀呢?”

就在两个月前,在杭州任上,苏轼还亲自到各个属县组织捕蝗。当时飞蝗从西北铺天盖地而来,嗡鸣之声压过了江水的波涛声,“上翳(yì,遮掩)日月,下掩草木,遇其所落,弥望萧然”(《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这些都是他亲见亲闻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www.guayunfan.com)“淮浙的蝗虫只不过是京东的余波所及,危害已是如此之大,而京东却说蝗不为灾,这能骗得了谁呢?”

他来到田间地头,走进村落农舍,实地调查的结果更令他心头万分沉重。连年旱蝗相续,早已饥民遍野,大多数人都只能依靠草根树皮聊以度日。而今年秋旱又比往年更加严重,从夏到秋滴雨不下,冬麦几乎无法下种,直到十月十三日,才好不容易盼来一场雨雪,可那时早已是天寒地冻,难以播种,即使勉强种下,麦苗也无法生长。因此,和常年相比,十分之中只种得二三分。由此可以推知,明年春夏之际,饥荒将更甚于今日。面对这种情况,苏轼没有被吓倒,而是以他精明练达的才干、踏实勤政的精神,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工作。他一边组织民众灭蝗抗旱,生产自救,一边多方采取措施处置天灾所带来的种种后果。

由夏至冬的长时间干旱,特别适宜于蝗虫的孳生,满地幼虫,多如尘埃。如果坐视不管,一旦春回气暖,就将展翅高飞,酿成无法收拾的灾难。苏轼常常回想起在杭州亲眼目睹的飞蝗横空而来的可怕情景:

前时渡江入吴越,布阵横空如项羽。

——《次韵章传道喜雨》

蝗虫所到之处,草木为之一空,简直就像烧杀掠夺的西楚霸王项羽一样可怕。人们对此束手无策:

农夫拱手但垂泣,人力区区难抵御。

——同上

所以,他主张尽可能地防患于未然,在春暖之前,广泛发动民众以火烧土埋的办法群起捕杀幼虫:

秉畀(bì,给予)炎火传自古,荷锄散掘谁敢后。

——同上

争取最大限度地减轻来年将要发生的灾情。并且专门拨出粮米,用于奖励积极捕蝗的群众。苏轼自己也身先士卒:驱除蝗虫是地方官的职责,典籍上早有记载,因为这是有关农业生产的根本大事,丝毫不可以忽视。他从早到晚奔忙在田间地头,巡视督察,亲身体验到灭蝗的劳苦。

驱攘著令典,农事安可忽。

我仆既胼胝,我马亦款矻。

飞腾渐云少,筋力亦已竭。

——《和赵郎中捕蝗见寄次韵》

在捕蝗的过程中,苏轼经常和老农交谈,向他们请教有关农业生产的知识。老农告诉他,从来“蝗旱相资”,如果天降甘霖,旱情解除,蝗虫就会大批死亡。而且,只要过了桑蚕初眠的季节,蝗虫就不再生长。他们还说,境内的常山祷雨最灵,往往有求必应。所以,第二年春四月,在蝗旱最为严峻的时刻,苏轼沐浴焚香,素食斋戒,前往常山虔诚礼拜。在祝文中,他苦口婆心地劝说山神解救人民的苦难,并且认为“殄民废职,其咎唯均”(《密州祭常山文》)。一方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山神与地方官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同样难逃其咎。或许是他“摩抚疮痍”的诚心感动了山神,这一次求雨真的成功了!

山中归时风色变,中路已觉商羊舞。

(商羊:鸟名,民间有“天将大雨,商羊鼓舞”的歌谣。)

夜窗骚骚闹松竹,朝畦泫泫流膏乳。

——《次韵章传道喜雨》

苏轼欣喜若狂,满怀希望地展望前景:

从来蝗旱必相资,此事吾闻老农语。

庶将积润扫遗孽,收拾丰岁还明主。

——同上

然而,苏轼在密州的两年,蝗旱之灾持续不断地困扰着这片贫瘠的土地,常山山神也并不是真的每一次都那么灵验。苏轼长时间地处于一种忧心如焚的状态中,无时无刻不像农民一样盼望着瑞雪甘霖,因而,在他的诗中也就非常自然地流露出对每一场雨雪的关注。冬天大雪纷飞,他油然联想到:

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之一

春天细雨初晴,他又不无遗憾地写道:

稍压冬温聊得健,未濡秋旱若为耕。

天公用意真难会,又作春风烂漫晴。

——《雪夜独宿柏仙庵》

偶尔路遇乡野老农,他也会亲切地和他们谈起气候和收成:

父老借问我:“使君安在哉?”

今年好风雪,会见麦千堆。

——《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

诗中展现了一幅在封建时代极为少见的吏民相亲的动人画面,充分体现了苏轼忧民所忧、乐民所乐的可贵感情。

尽管从到任之日起,苏轼便带领密州人民与大自然奋力拼搏,可是,由于当时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在巨大的天灾面前,人力的抗击依然显得微不足道。那几年,与密州邻近的数千里地区全部陷入了严重的饥荒,穷苦的百姓甚至连逃荒也无处可走。饿殍遍野,被遗弃的孩子随处可见。苏轼常常怀着沉痛的心情“洒泪循城拾弃孩”(《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之一),又几经周折,设法拨出数百担粮米,单独储存,专门用于收养这些可怜的弃儿。并且在各处张贴告示,明文规定:愿意领养孩子的家庭,每月由官府补助六斗米,以此来鼓励和劝谕人们怜惜这些幼小的生命,使这些失去依怙的孩子重得家庭的温暖。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养者对自己抚养的孩子产生了深厚的骨肉之情,即使生活再苦,也不肯轻易舍弃。就这样,苏轼怀着伟大的人道精神,救活了数千名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儿童。

在无衣无食的困苦之中,孱弱者抛儿弃女,辗转死于沟壑;强悍者则铤而走险,恃强行劫。盗贼蜂起,令身为知州的苏轼极感头痛,维护地方治安也是他刻不容缓的职责。到任之后,一方面,他立即制定了周密的缉盗方案,“磨刀入谷追穷寇”(同上);另一方面,他深知民穷必反的道理,试图从根本入手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他认为,大荒岁月对于广大的穷苦百姓来说,“冒死而为盗”固然可能一死,“畏法而不为盗”也难免饥饿而亡,不少人“相率为盗”,正是情理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增开告赏之门,申严缉捕之法”(《论河北京东盗贼状》),终究是治标而不治本。只有宽政利民,给人民一条生路,才能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然而,作为一名地方官,手中的权力毕竟有限,要做到这一点何其难也!所以,他决定上书朝廷,陈说利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