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朝鲜的越南认知_赵完璧安南见闻的意义

朝鲜的越南认知_赵完璧安南见闻的意义

时间:2022-06-0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朝鲜的越南认知_赵完璧安南见闻的意义赵完璧乘坐日本商船,经过五十余天的海上颠簸,终于抵达安南[46]。而真正能够增进古代朝鲜人对安南认识的信息,主要还是集中在各种赵完璧传记中记述的有关安南国情、风俗和物产等方面的内容。[55]各种版本赵完璧传记中涉及安南社会风俗人情的记载亦颇多。且其国男子多畜妻妾,豪富者多至数十。

朝鲜的越南认知_赵完璧安南见闻的意义

赵完璧乘坐日本商船,经过五十余天的海上颠簸,终于抵达安南[46]。赵完璧在安南的所见所闻,是目前所见各种赵完璧传记中最核心的记载,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李芝峰诗流行安南

之前谈到赵完璧事件的流传时,已经提到赵完璧发现李睟光(李芝峰)诗文流行安南之事,而事情的具体经过如下:

(安南)有文理侯郑剿者,以宦官用事,年八十,居处甚侈。地多茅盖,而唯文理侯家用瓦,瓦缝用油灰,以孔雀羽织绡为帐。一日,文理侯招生(赵完璧),生至,则有高官数十人列坐饮宴。闻生为朝鲜人,皆厚待之,且馈酒食。问其被掳之由,曰:倭奴之侵暴贵国,俺等亦闻之,颇有悯恻之色。仍出一卷书示之,曰:此乃贵国李芝峰诗也。[芝峰即睟光号,诗即睟光丁酉奉使中朝时赠其国使臣者也。]你是高丽人,能识李芝峰乎?生以乡生,年少被掳,又不斥名,而称芝峰,故不省芝峰为谁某。众叹讶久之。生阅过其书,则多记古今名作,无虑累百篇,而首题曰“朝鲜国使臣李芝峰诗”,皆以朱墨批点。且指其中“山出异形饶象骨”一联,曰:此地有象山,所以尤妙。相与称赏不已。既数日,儒生等又请致于其家,盛酒馔以饷之。因言贵国乃礼义之邦,与鄙国同体,慰谕备至。谈间出示一书曰:此贵国宰相李芝峰之作,我诸生人人抄录而诵之,你可观之。生自以朝夕人,无意省录,且请纸笔,只传写数篇而还舟。厥后见学校中诸生,果多挟是书者。[47](www.guayunfan.com)因为赵完璧是朝鲜人,所以安南人对其到来似乎颇感兴趣[48],以至于当地高官文理侯郑剿也专门邀请其参加饮宴。席间他们谈论到赵完璧的经历以及与之相关的壬辰倭乱的战争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安南人对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事情是有所了解的。

同时,因为赵完璧是朝鲜人,所以安南人向他出示了一本流传于当地的朝鲜人诗集《朝鲜国使臣李芝峰诗》。遗憾的是,赵完璧因为年少见识有限,当时并不知道这个李芝峰为何人,甚至想当然地以为他大概是朝鲜的前代古人。不过,他对安南儒生争相抄录李芝峰诗文以及学校诸生“多挟是书”留有深刻印象。而直到其回国后跟别人提到此事,方才知道这个李芝峰即当世名臣李睟光,当时李睟光已经因为对光海君直言上谏而声名鹊起,且其官位已约在一二品之列。

在李睟光的《赵完璧传》中,对于安南人传诵的自己的诗作,仅仅提到了一句“山出异形饶象骨”,而在郑士信和李埈的记载中,对诗文内容的记载则详略不一[49]。这首诗作的全文应是:

万里来从瘴疠乡,

远凭重译谒君王。

提封汉代新铜柱,

贡献周家旧越裳。

山出异形饶象骨,

地蒸灵气产龙香。

即今中国逢神圣,

千载风恬海不扬。

李睟光告诉我们,这首诗是他“丁酉奉使中朝时赠其国使臣者”,而李埈也指出:“诗即公聘上国时遇安南使臣冯克宽于逆旅,相与酬唱者也。”[50]1597年,李睟光已经官拜正三品,任成均馆大司成、承政院右承旨等职,他以进慰使的身份出使明朝,期间与安南使臣冯克宽多有往来,其酬唱诗作在两人文集中都有收录。

当时李睟光赠予冯克宽的诗共有两首,另一首是:“闻君家在九真居,水驿山程万里余。休道衣冠殊制度,却将文字共诗书。来因献雉通蛮徼,贡为包茅觐象舆。回首炎州归路远,有谁重作指南车。”而冯克宽回赠亦有两首,分别是:“异域同归礼义乡,喜逢今日共来王。趋朝接武殷冠冔,观国瞻光舜冕裳。宴飨在庭沾帝泽,归来满袖惹天香。唯君子识真君子,幸得诗中一表扬。”、“义安何地不安居,礼接诚交乐有余。彼此虽殊山海域,渊源同一圣贤书。交邻便是信为本,进德深惟敬作舆。记取使轺回国日,东南五色望云车。”[51]

2.安南的国情、风俗与物产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芝峰诗流行安南这一点,只能算是赵完璧带回的大量安南信息中极小的一部分。而真正能够增进古代朝鲜人对安南认识的信息,主要还是集中在各种赵完璧传记中记述的有关安南国情、风俗和物产等方面的内容。

有关安南的国情,李睟光的记述中提到两点,一是赵完璧所到的港口城市兴元县距离当时安南国都“东京”有八十里这一地理概念,二是当时安南“国内中分为二,一安南国、一交趾国,互相争战,未决胜负”这一国内政治情况[52]。郑士信则提到了安南实行科举的情况:“乡举则如我国之乡邑都会试取,以送于王都云”[53];李埈则提到安南“习诗书之教,官制法度,略仿中朝”[54]的情况。此外,李睟光《赵完璧传》中有对当地气候条件的记述,比如“其地甚暖”、“日候昼热夜凉”等,并且记载安南的农耕情况是:“水田耕种无时,三月间,有始耕者、有将熟者、有方获者。”[55]

各种版本赵完璧传记中涉及安南社会风俗人情的记载亦颇多。比如,李睟光提到“其国男女皆被发赤脚无鞋履,虽官贵者亦然”[56],而郑士信的记载指出安南人习惯赤脚的原因是“盖其国土无泥滓无石块,只有软白沙,冬暖如春,故跣行不伤足”[57]。又如,李睟光提到安南人有漆齿的习俗以及其人多长寿的现象:“其人多寿,有一老人发白而复黄,齿则如小儿,所谓黄发儿齿者也。问其年则百有二十,其过百岁者比比有之”[58],“黄发儿齿”的说法出自《诗经》“既多受祉,黄发儿齿”,用以形容人老长寿,而赵完璧在越南真的看到了人老到一定程度头发会从白色再变成黄色的现象。

同时,李睟光的记载中还提到诸如安南“俗尚读书,乡闾往往有学堂,诵声相闻。儿童皆诵蒙求及阳节潘氏论,或习诗文”、“其读字用合口声,与我国字音相近”、“但纸最贵,书籍则皆唐本”、“喜习鸟铳,小儿亦能解放”等一些社会情况[59]。

此外,郑士信记载了安南妇女热衷贸易的现象,并指出这是因为安南男子每年的年初会给妻妾一笔钱,而妻妾们则用其从事买卖活动以改善生活,也有学者认为这是越南妇女社会地位较高的一种体现。

且其国男子多畜妻妾,豪富者多至数十。每年春初,其夫分与金银若干两于其妻妾,使为买卖资。其妻妾以其金银为终年售纳之业以为常。故其妻妾闻异国贾舶来至,则虽卿相之妻妾,必皆乘屋轿,尽率一家子女眷属以来列坐,与倭人论价,或示其处女求面币。其出入多从卫前导,甚盛矣。[60]

关于越南妇女参与贸易活动的情况,从《昼永编》记载的朝鲜济州岛岛民漂流安南的资料中也能够得到旁证,当时济州岛漂流民在即将被安南人处死的危急时刻,出面为其具保解围的,正是一名“衣锦扬珮”、“举止端雅”的妇人。

见一官员着黑色杉,顶棱帽子,据椅以坐。以书问答如在船时。又书示曰:我国太子曾为朝鲜人所杀,我国亦当尽杀尔等以报仇。渠等见书,放声号哭。忽一妇人衣锦扬珮自内而出,举止端雅,异香袭人,亦以书示云:尔等勿哭,我国本无杀害人命之事,欲留则留,欲去则去。使军卒送置一岛。[61]

再来看安南的物产,在各种赵完璧传记中,有关安南物产的记载,仅见于李睟光的《赵完璧传》,原文如下:

地虽滨海,海产不敷。果则橘荔子外无他杂果。馈以干柹则不识之。唯常吃槟榔,以青叶同食,未知为何物也。[小说曰:南人食槟榔,以扶留藤同咀,则不涩云。盖此物也。]槟榔树高数丈,耸直如竹有节,叶似芭蕉。木花树甚高大,田头在处有之,花大如芍药,绩而作布甚坚韧。桑则每年治田种之如禾麦,摘桑以饲蚕。丝绢最饶,无贵贱皆服之。渴则啖蔗草。饭则仅取充肠。常饮烧酒。用沉香屑作膏涂身面。有水牛,形如野猪,色苍黑,人家畜养,作耕或屠食。以日气热,故昼则牛尽入水,日没后方出。其角甚大,即今黑角,倭奴贸取以来。[五代史云占城有水兕,所谓水牛疑即兕也。]象则唯老挝地方出焉,谓之象山,有德象,其牙最长几五六尺。国王畜象至七十头,出则骑象。象有拜跪如人者。孔雀、鹦鹉、白雉、鹧鸪、胡椒亦多产焉。[62]

其中提到的情况有:(1)安南虽然地处海滨,但海产并不多;安南出产的水果种类比较单一,只有橘子和荔枝[63];(2)关于安南人喜嚼食槟榔的习俗以及槟榔的食用方法和槟榔树形态的记述;(3)安南到处都可见一种木花树(即木棉树),这种树的花形很大,类似芍药,其花蕊可以用来织成很坚韧的布料;(4)安南人种桑乃是治田而种,即种地桑,地桑比之桑树产量更大,因而安南的养蚕业发达,丝产量大,安南人无论贵贱皆穿着丝制衣服。此外,其中还提到了一些动物,比如身形硕大的水牛、南亚特产的大象,以及孔雀、鹦鹉、白雉、鹧鸪等。同时还并提到安南亦多产胡椒。

李睟光记载的各种安南物产的情况,除了是一种对安南情况的客观描述外,还成为一种知识资源,被朝鲜人所接受和认知,比如后世一位朝鲜学者李圭景在编写其《五洲衍文长笺散稿》这一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时,就曾经引用李睟光《赵完璧传》相关记载来辅助其对木棉、地桑、孔雀等事物属性的介绍:

交趾安定县有木棉,高丈余,中原岭南木棉树高数丈,春开红花,即攀枝之类。我东岭南晋州府人赵完璧,俘于倭,入安南国,见棉树甚高大,田头在处有之,花大如芍药,绩而作布甚坚韧云。

愚尝阅《赵完璧传》,完璧即晋州人也,漂入安南国,竟得生还,多传彼国之俗云。其国种桑,每年治田种之如禾麦,摘叶以饲蚕,故一岁八蚕,而桑自不贵,丝绢最饶,无贵贱皆服之。其田桑之利,百倍于高大之桑,足可知矣。

我东《赵完璧传》:完璧丁酉倭乱俘入日本,随商转地安南国,竟生还。言安南多产孔雀,国人文理侯郑剿家,以孔雀羽织绡为帐,其土产可知也。[6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