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中共南满“一大”和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

中共南满“一大”和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

时间:2022-08-2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中共南满“一大”和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_关于杨靖宇的故事乘辉发江南战斗胜利之余威,1934年2月末,杨靖宇率独立师政治保安连二十余人由临江出发,经通化挺进桓仁,抵达老秃顶子山区仙人洞一带。这是“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成立后,杨靖宇亲自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中共南满“一大”和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_关于杨靖宇的故事

乘辉发江南战斗胜利之余威,1934年2月末,杨靖宇率独立师政治保安连二十余人由临江出发,经通化挺进桓仁,抵达老秃顶子山区仙人洞一带。这是“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成立后,杨靖宇亲自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由于杨靖宇部队纪律严明、热心帮助群众,很快就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时适逢元宵节(当年为2月28日),杨靖宇还组织了有三百余人参加的军民联欢。当高俭地秧歌队潘国权唱出现编的新词:“十三大辙唱江洋,杨司令在上听其详”时,全场锣鼓喧天,喝彩声经久不息。演出结束后,杨靖宇以开水香烟招待秧歌队员和在场群众,并即席讲话号召群众全力支援抗日斗争。随后,杨靖宇认真考察了老秃顶子山区,决定将这里开辟为抗日游击根据地,并部署联络附近抗日义勇军部队,建立抗日武装统一战线。

结束在桓仁一带的工作后,杨靖宇率部返回临江,自3月至5月,正当傀儡溥仪“登基改元”成立伪满洲国之际,杨靖宇指挥部队在临江、金川等地连续与日伪军作战,在大荒沟(金川)、三岔子和林子头(均属临江)等地连续重创敌人。这些战斗除第一军独立师作为主力外,已归属抗联总指挥部统一编制和领导的义勇军“老常青”“赵参谋长”等部也积极参战,并再次明确了各自的部队番号,即“抗联第一支队”和“抗联第四支队”。在杨靖宇的指挥和抗联各部队的奋勇作战下,击退了伪混成第一旅和第六旅的进攻。但杨靖宇并没有满足于这些战果,他趁热打铁、乘胜追击,率部往返驰骋奉天至海龙铁路以东、梅河口至辑安(今集安)公路两侧,不断袭扰敌人,扩大东边道抗日游击战争。在此期间,杨靖宇肺病复发、高烧不退,但仍坚持在第一线工作。5月15日,中共满洲省委致函南满党组织和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指定杨靖宇为第一军独立师政委,并在无其他合适人选的情况下兼任政治部主任,实际上,由于派来担任师长的高国忠工作消极并犯有严重错误,因此师长(司令)一职也无法更换。在干部缺乏的情况下,杨靖宇不顾疲劳病痛,一身承担着领导南满抗日斗争的重责。

就在这时,日伪当局又于6月初发动了第四次东边道大“讨伐”,调集伪第一军管区,即奉天警备军四个旅又一个营共5000余人的兵力,扑向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其中尤以磐石为重点,敌伪喉舌《盛京时报》6月3日披露:“省警备司令部顷以磐石县一带之匪终未肃清,殊为不快,现吉林警备司令官对此异常注意……限期一个月将磐石及吉海线土匪肃清。”然而,在杨靖宇率领的全体抗日将士的英勇战斗之下,“一月肃清”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自6月20日至7月27日,仅第一军独立师第一团就联合义勇军部队与敌进行大规模战斗5次,歼敌近百人,活捉日军1人,缴获枪支、炮弹、马匹、粮食、牲畜百余件。不仅如此,杨靖宇部队的英勇战斗,还推动了奉天(辽宁)全省的抗日高潮。据伪奉天警察署统计,仅1934年6、7、8、12共4个月中,辽宁全省抗日联军共与敌作战4690次,其中6月709次、7月759次、8月1516次、12月更高达1706次,也就是说,仅在这4个月中,杨靖宇部和辽宁其他抗日武装平均每天与敌作战超过30次,12月则平均每天55次。1946年3月18日,胡乔木、田家英在《东北问题的历史真相》中,援引了上述伪奉天警署的统计数字,指出:“抗日联军的伟大事业,不但为广大的中国人民尤其是东北人民所熟知,就是敌人也无法否认……敌人并且公开承认,在初期义勇军失败以后,在东北继续抗战的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1]

1944年,由日本人岗部善修撰写的《满洲国治安小史》一书由伪满警察协会出版,在这部为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和汉奸刽子手歌功颂德的“官修正史”的字里行间,仍然渗透着敌伪的心惊胆寒:(www.guayunfan.com)

满洲事变后,在磐石附近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县委组织了武装游击队,并称为红军,到大同2年(1933年)9月,成为全满之首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杨靖宇,在磐石首先暴动,同年10月,南下侵入奉天省内之金川、柳河、清源各县。……

康德元年春,南下侵入省内共匪,曾使东边道的治安感到忧虑。当时以杨靖宇为首的共匪,驻在东边道东北部的柳河、金川、辉南各县。……

第一军杨靖宇则侵入兴京(今新宾——引者注)、本溪、清源等境,其势渐次扩大。

上述引文的最后一句,记述了杨靖宇在6、7月间的战斗情况,他率领司令部教导团和政治保安连在临江、兴京、濛江、桓仁一带,联合义勇军苏子余、“两省”等部多次与敌交战,7月2日攻克新宾县城。随后又于7月12日攻打濛江县城。临江七区六道江、兴京红庙子、桓仁八里甸子、四道岭子、大清沟等地也先后被杨靖宇部联合义勇军袭击,其中7月23日的桓仁八里甸子战斗最为激烈,俘获日军守备队小队长秀向以下30余人,缴枪15支。此后至10月,活动于磐石、伊通的独立师一团和少年营也渡过辉发江南下,在濛江、辉南、金川一带与司令部会合。

至此,日伪“一月肃清”的梦呓已经彻底破产,不得不于9月发动第五次东边道“大讨伐”。在日军司令三毛的指挥下,日伪军以军事进攻、政治挑拨,乃至以后为东北人民深恶痛绝的“归屯并户”等残酷手段,再次向抗日军民举起了屠刀。针对日伪军的新一轮进攻,杨靖宇遵照满洲省委指示,动员广大群众、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游击战争。自9月16日至11月初,指挥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联合各路抗日义勇军与敌作战158次,其中最有影响的战斗是9月16日的通化二密河干沟战斗。根据杨靖宇的部署,独立师第三团成功伏击了行驶在通化至山城镇公路上的日军军车队,击毁汽车23辆,击毙日军大佐铁板司令以下28人,缴获轻机枪、步枪、手枪8支及敌伪侦察抗日部队的秘密文件1份。在9月下旬的兴京大荒沟战斗中,由于杨靖宇指挥灵活,部队行动巧妙,无一伤亡。

在第五次“东边道大讨伐”的最后时刻,1934年11月21日,日伪当局在伪都“新京”举行所谓“忠灵塔纳骨”仪式,关东军司令官菱刈隆亲致“祭文”:“满洲事变至今,历时三载有余,其辗转征战遍至全满,我英勇之先烈或战死敌人炮火之下或逢不虑之灾厄,致尸体暴露旷野者达二千九百余名……”[2]尽管这个数字是大为缩小的,但它毕竟是日本侵略者在东北人民抗日铁拳面前的难得“自供”。

正当杨靖宇率部捷报频传之际,中华全国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精神传达到了南满地区。

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及国民党蒋介石反动统治的英勇斗争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走过了三年的光荣历程。为总结经验、推进中国革命和抗日救国事业。1934年1月21日至2月1日,中华苏维埃“二大”在红都江西瑞金(当时称瑞京)举行,以满洲省委书记何成湘为首的东北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大会宣言重申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收复东北的主张。

在中华苏维埃“二大”上,毛泽东作了开幕词、工作报告和结论。在工作报告中,毛泽东愤怒控诉了“从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开始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盗战争”[3]的滔天罪行,赞誉“东三省几十万义勇军的奋斗”[4]是“全国革命民众的反帝运动便极端猛烈的发展起来”[5]的主要标志之一。指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特别在东三省、热河、察哈尔、华北等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地带,组织人民革命军义勇军,领导旧有的义勇军,使之脱离国民党的反动影响,而与日本帝国主义坚决的作战。”[6]会议期间,毛泽东还以“二苏大”主席的名义,发出了给东北人民革命军义勇军的慰问电,并接见何成湘,听取了关于东北抗日斗争的汇报。

2月1日,中华苏维埃“二大”选举产生了第二届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毛泽东再次当选为执行委员会主席,杨靖宇以化名张贯一当选为委员,成为唯一担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执委的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大会结束后,何成湘返回东北,传达了会议精神和杨靖宇当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执委的消息。

为传达贯彻中华苏维埃“二大”精神,杨靖宇以省委代表身份,于1934年11月5日在临江县四道二岔主持召开中共南满地区“一大”。“二苏大”精神和杨靖宇当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执委的消息一经公布,极大地振奋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志。“参加会议的代表和听到消息的广大抗日军民群众,都以欢欣鼓舞的心情,拥护中华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2月5日宣言和坚决抗日救国、收复东北失地的主张,并深以靖宇同志(张贯一)及另一东北工人代表当选为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为荣。”[7]

传达中华苏维埃“二大”精神后,中共南满地区“一大”又在杨靖宇的领导下,完成了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工作。

这时,距1933年9月18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成立已近14个月,截至1934年8月11日,仅独立师第一团就与日伪正规军作战33次,其中胜利31次、与其他抗日武装联合作战11次。战斗地点遍及磐石、伊通、西安(辽源)、东丰、桦甸、吉林、江南。总计毙伤敌军122人、俘日军1人、伪军15人、缴获枪支84支、战马110余匹及大量子弹、军服等。在此期间,第一团还消灭伪“会房”、“壮丁团”等地方武装共18处、584人,活捉伪头目66人,缴获匣子枪、快枪45支、土枪土炮一批、各种牲畜228匹(头)。这支部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杨靖宇的直接指挥下,逐渐成为南满抗战的中流砥柱。

随着战斗胜利,游击区也日益扩大。1934年9月15日,《人民革命报》副刊对此作了如下记载:

盘石各区——盘南、盘西、盘东、盘北,这都是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之种子(中韩反日游击队时)最初发现地,是它两年以来之长成地,又就是南满游击战争发源地。第一团一年来以盘石为中心,扩大新游击区之情形大约如下:

南至辉发江沿,已与江南游击区打成一片;东至桦甸之北部松花江沿(常山屯、二十家子、蚂蚁河),以便将来与东满游击区打成一片;西到西安、东丰一部,西南到海龙小白山,快要与海龙游击区接连着;西北到伊通街附近及双阳一带,以威胁着“满”狗新京长春;东北至吉林三、七、八区,更进逼吉林省城附近。在这样的扩大巩固游击区域、缩小“满洲国”统治势力之下,在游击区内的吉海路及其附近之二三个大小城市在不断的日夜警备恐惧中过着。

1934年11月19日和20日,中共满洲省委连续发出两封指示信,要求:“把分散的部队集中统一起来,成立强有力的人民革命军”,并成为“一切抗日队伍的中心力量与组织者”,特别要求南满党组织在粉碎“冬季大讨伐”(即第五次“东边道大讨伐”)的斗争中“成立坚强巩固的东北人民革命军两个师,完成创造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光荣任务”。

遵照满洲省委的指示,杨靖宇在指挥粉碎第五次“东边道大讨伐”的百忙之中,仍以相当精力关注着各路义勇军的整编改造工作,经过努力,组建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工作基本就绪。11月7日,在十月革命17周年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3周年的日子里,杨靖宇庄严宣布:正式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的成立,是南满地区乃至全东北抗日斗争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杨靖宇被一致推举为军长兼政委,其他军级主要领导人还有政治部主任宋铁岩、参谋长朴翰宗、军需处长马占源。军部下辖两个师和一个游击大队,第一师师长李红光、副师长韩浩、政治部主任程斌;第二师师长曹国安、参谋长李松坡、政治部主任张云志,两个师共下辖六个团。南满第一游击大队队长苏剑飞、政委王仁斋。保卫队和教导团直属军部领导,教导团下辖两个连。全军共八百余人,另有直接领导的义勇军武装近千人。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组建完成后,采取分散方式发动群众,扩大游击战争和游击根据地范围。具体部署是:第一师以龙岗山脉一带为后方根据地,在临江、通化、柳河、兴京等地活动;第二师以辉发江南的濛江、金川、抚松等地为后方根据地,在磐石、吉林市与桦甸交界处、海龙、西安、伊通等地活动;杨靖宇率军部及军部直属部队在通化、柳河、濛江、金川等地活动,并同时指挥全军各部。自11月下旬至12月15日,杨靖宇又率部在柳河、金川、通化、临江等处与敌交战,歼敌近百人。12月29日,在金川境内活动的杨靖宇向满洲省委发出关于军事及干部问题的报告,总结了一年来特别是东北人民革命军成立近两个月来的工作:“我军来到东边道以来,在勇敢地多次击溃著名的强敌邵本良、廖(即曾任“第四次东边道大讨伐”司令官的廖弼宸——引者注)旅部队,胜利地攻破16个城镇,多次与日本正式军队作战,取得光荣的胜利影响下,一般的抗日军下属与小帮抗日部队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