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羊拜亮_从维持生计到传承民艺_少数民族

羊拜亮_从维持生计到传承民艺_少数民族

时间:2022-08-1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羊拜亮_从维持生计到传承民艺_少数民族羊拜亮,制陶专家,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承人。第二年的6月,羊拜亮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成为“非遗”传承人后,羊拜亮传承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热情更加高涨,她积极向人们传授制陶技艺,使掌握这一技艺的人员达到30多人,受到大家的高度赞扬。在表演中,学生们对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让羊拜亮看到了传承的希望。

羊拜亮_从维持生计到传承民艺_少数民族

羊拜亮(1935~),制陶专家,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承人。海南昌江人,黎族。13岁起开始学艺,两年后即能独立操作,随后在以陶换粮维持生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技艺,全面掌握了制陶技艺和有关仪俗。2007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手工技艺类)代表性传承人。已培养包括女儿、孙媳在内的传承人30多名。

一、学艺养家,吃苦耐劳

羊拜亮(www.guayunfan.com)

1935年11月9日,羊拜亮出生在海南昌江县(今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的一户黎族家庭。她的母亲是镇上的制陶能手,年轻时学会家传的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后,便开始靠制作陶器换粮食来养家糊口。

制陶是海南黎族人民重要的手工业之一,在古代,当地人采用“手工泥条盘筑,低温露天堆烧”的方法来制作水壶、盘子、砂锅、酒瓮等陶器,并将其作为商品进行交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原始的制陶技艺一直沿用下来,被考古界誉为我国制陶史上的“活化石”。

在黎族,制陶是妇女的工种,自古就有“传女不传男”“女制陶、男莫近”的习俗。从挖土到制坯、烧陶,都由妇女来做,男子只负责砍木柴、挑陶器等杂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传统,大概是为了能让妇女在生活贫困或男人遭遇不测时靠制陶技艺来维持生计。

小时候,羊拜亮经常在一旁看母亲制作陶器,虽然没有亲自动手,却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到了13岁正式跟母亲学习制陶时,她不用太多指点就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工序,这让母亲感到十分宽慰。学习中,羊拜亮也有偷懒的时候,每当这时,母亲便会打她的双手以示惩戒。不过,羊拜亮并不记恨母亲,她说:“妈妈打手是为了让我长点记性,把陶做好,可以帮得上忙。”

羊拜亮和她早年制作的掉了耳的陶罐

通过母亲的悉心教导,两年后,羊拜亮已经可以独自做出80厘米高的陶罐。她很有天赋,制陶的水平在镇上的同龄人当中数一数二,甚至还超过了许多成年人,这让她制作的陶器有了出路:“别人都喜欢要我的罐子,盛来满满的谷子换给我。那时候的人,最喜欢米罐、煮饭做菜的盘子,还有水缸。”

19岁那年,羊拜亮嫁到了石碌镇保突村一户姓黄的人家。那时保突村很穷,家家户户都要靠制陶来换取粮食,羊拜亮嫁进黄家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制陶技艺,令婆家刮目相看。

羊拜亮十分勤快,每次制完陶,她都会亲自挑着陶器走村串寨叫卖。多年后,她曾在回忆卖陶的情形时说:“卖陶的路上天气很热,没鞋穿,只能摘树叶把脚包着,走得脚很痛,眼泪都掉出来了。赶不到村庄,就只能露宿。有时碰到好心人会给点吃的,吃完我就把碗洗了,看到水缸空了就去把水挑满,看到人家劳动也会去帮个忙。人家看到我心好,哪怕只有树叶,也会挑大片的叶子塞满你的袋子,让我带回家。”

除了制陶,羊拜亮还会自己做衣裳。家里穷买不起布,她就自己到山上采树皮,把树皮煮过后用刀把最里面的那层刮下来撕成条状,然后用水漂洗搓成线,最后再织布做成衣裳。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她就是这样凭借自己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一步步走过来的。

二、传承技艺,打破旧俗

羊拜亮制作陶器来换取粮食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家基本都用上了铝制、铁制的日用品,使用陶器的人越来越少,因此,羊拜亮就不再靠制陶维持生计了。

虽然陶器逐渐失去了市场,可羊拜亮依旧心怀“祖先传下来的手艺一定要传承下去”的信念,始终不肯丢弃这门技艺,坚持定期制作陶器。每次制成后,她还会将陶器无偿送给村里的乡亲们,为的就是不让陶器在黎族人民的生活中消失。

与此同时,羊拜亮还将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给了女儿黄玉英和孙媳文亚芬。在她的指导下,女儿和孙媳学得很快,没过几年就已经把完整的制陶技艺学到了手。看到后辈能热爱并熟练掌握这门技艺,羊拜亮由衷感到高兴。

通过羊拜亮数年如一日的努力,1986年,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终于打开了新局面。这一年,为更好地保护、研究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昌江黎族自治县成立了昌江县博物馆,收藏并陈列了一大批黎族陶器,并展示了制作流程等相关图片,为宣传黎族原始制陶技艺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博物馆开办后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前来参观,羊拜亮家里也经常会有人慕名而来,观看她制陶,昔日“传女不传男”“女制陶、男莫近”的习俗早已被打破。对此,羊拜亮的孙媳文亚芬骄傲地说:“来看阿婆制陶的人很多,有一次来了一车人,把我们做的陶器全买走了。一对黑人夫妇甚至请我们去美国玩,但我们谢绝了。”

进入21世纪,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在之前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加全面的保护。2005年,昌江黎族自治县的文化部门成立了保护小组,计划用5年的时间投资32万余元,对这一技艺进行全方位保护。

羊拜亮(右)和孙媳文亚芬露天烧制陶器

2006年5月,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手工技艺类)。第二年的6月,羊拜亮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得知这一消息,她激动地说:“国家要为这古老的技艺拨款,认同我、支持我,再艰难也要做下去。”

成为“非遗”传承人后,羊拜亮传承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热情更加高涨,她积极向人们传授制陶技艺,使掌握这一技艺的人员达到30多人,受到大家的高度赞扬。

后来,海南省国兴中学特地开办了一个黎陶、黎锦等黎族艺术的学习班,并邀请羊拜亮和女儿、孙媳前去表演制陶。在表演中,学生们对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让羊拜亮看到了传承的希望。

2012年,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谭红宇通过多次走访羊拜亮一家,拍摄了纪录片《泥中有我》。这部纪录片以羊拜亮的日常生活为线索展开叙事,为观众打开了一条通往远古制陶技艺的通道,让更多人了解了这项古老技艺。

三、淡出实用,奉献收藏

羊拜亮蘸着树皮汁液给陶器淬火加固

羊拜亮把一生都奉献给了陶器,为传承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做了杰出的贡献。几十年来,她制作的陶器不计其数,前来看她制陶的人也数不胜数。

黎族原始制陶是一项特殊的技艺,工艺程序非常复杂,在每次制作时,羊拜亮都十分耐心,几乎不出一点差错。

烧制陶器用的原料是当地的一种灰色黏性泥土,在进行准备工序时,羊拜亮首先会把这种泥土放在阳光下晒干,然后将其放在木臼里,用木棍有节奏地舂打。待泥土粉碎后,便把泥土倒在竹筛里筛,直至筛出细腻的泥粉。随后,把泥粉与水调匀揉成泥团,水与粉末的比例要控制在1∶2左右,这是制作陶器的关键。最后,羊拜亮把揉好的泥团放在盖着蓝布、洒了水的木凳上,用木棍捶打一番,前期工作便告完成。

在开始制陶前,羊拜亮还会进行一项宗教仪式,围绕木凳边跳边唱。她唱的是黎族的摇篮曲,歌词大意是:宝宝,宝宝,你不要哭,妈妈正在做陶器,等陶器烧成,去换米给你熬粥吃。

仪式完毕,开始制作陶坯。首先,取一部分泥团拍成圆形的泥饼,作为陶器的底层。之后搓出一根泥条围在泥饼四周,继而再搓第二根泥条置于其上,如此反复,根据不同形状的陶器叠加不同层数的泥条,最后用沾了水的蚌壳修整陶坯的内、外壁。

羊拜亮和盘制成形的陶罐

当天制作的陶坯并不能立刻送去烧制,要搁在一旁等晾干后才能烧制。在此期间,村里的男青年会削下当地一种名叫“塞柴涯”的植物树皮,捣烂后取其汁液,与另一种叫“柴构仁”的植物放在一起浸泡,作为陶器冷却和上色的原料。

烧陶的工序是在田野里进行的。在点火烧陶前,羊拜亮将晾干的陶器放到柴堆上,然后覆上一层厚厚的干稻草。这一切准备就绪后,她又围着柴堆跳了起来,一边跳一边手拿树枝唱道:“鬼,走开,不要靠近。我们做陶器来用,做多少成功多少,祝我们这次烧陶成功!”

仪式结束后,村里的男子便开始钻木取火。随后,羊拜亮接过火种点燃柴堆,当木柴烧成炭时,妇女们便一起往火堆里添加稻草,使温度达到500~800℃。稻草烧完后,陶器上形成厚厚的草灰,火势便开始减弱至小火状态。

几个小时后,陶器就烧好了。一位男子用木棍把陶器挑出来,羊拜亮将准备好的汁液淋在陶器上,整个陶器表面立刻呈现出片状或点状的黑红色斑纹,陶器就做好了。在旁人看来,整个过程堪称一场精彩的民俗表演。

如今,羊拜亮虽然因年事已高不再制陶,可她的女儿黄玉英和孙媳文亚芬仍在为保护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默默奉献着。令人欣慰的是,文亚芬的女儿也正在学习制陶,文亚芬说:“虽然制出的陶器现在不实用了,但是仍然有许多人喜欢、认可这项工艺。从现在起让女儿开始接触,不是件坏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