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还湖于民”到“占湖于富”

从“还湖于民”到“占湖于富”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还湖于民”到“占湖于富”2009年5月7日《钱江晚报》头版报道:《西湖“会所风”越刮越猛》。《钱江晚报》的报道说,会所往往暗藏三大诟病:侵占公共资源、宣扬奢靡消费、助长腐败。1934年,黄郛花费巨资在南山路西湖边建造了这幢西式别墅,第二年12月,即病逝于上海。民国时,南山路也曾改名为“膺白路”,以此纪念黄膺白。

从“还湖于民”到“占湖于富”

2009年5月7日《钱江晚报》头版报道:《西湖“会所风”越刮越猛》。这些私人或私有的会所门槛很高,平头百姓根本进不去。

西湖会所据说发端于2004年,到2007年、2008年,各类会所如雨后春笋,5年来冒出近40个。三台山路那个叫“紫萱度假村”的会所是某房地产开发商的;“江南会”干脆就被报道成是浙商少壮派打造的。由此可见,能拥有会所的非富即贵。《钱江晚报》的报道说,会所往往暗藏三大诟病:侵占公共资源、宣扬奢靡消费、助长腐败。

三大诟病中,奢靡消费我们可以暂且不去说它,掏自己的腰包去奢侈那是一种权利,一种自由;至于助长腐败,我们要拿出证据才能说话。我特别想说的是公开资源侵占。据调查,大多数会所青睐的都是一些临湖老宅,绝大部分产权为公有。什么是公有?你有份我也有份,你可以进去我也可以进去,这才叫公有。不然,那是私有。要知道,为了这还湖于民,为了还湖于公,为了把杭州西湖沿线打通,杭州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花了多少力气哟。现在好了,你想还湖于民,我呢还湖为贵,占湖于富。感觉像是狠狠抽了政府一记耳光。

有一个会叫1917别墅,它位于南山路上113号。原来它叫“膺白”,是民国初期的建筑,主人是同盟会元老黄郛(字膺白)。黄郛曾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民国政府外交部长。1934年,黄郛花费巨资在南山路西湖边建造了这幢西式别墅,第二年12月,即病逝于上海。抗战爆发后,其家属将别墅捐赠国家,以充抗战经费。抗战胜利,这座别墅修缮后,作为国民政府主席行辕,蒋介石夫妇来杭时,曾下榻此处。民国时,南山路也曾改名为“膺白路”,以此纪念黄膺白。前几年,这里曾经是杭城小白领们比较推崇的西餐店,两个人百来元的下午茶尚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里变成了主打鲍翅燕窝的餐厅,人均消费600元起。

昔日别墅,今成餐馆,没钱有理莫进来,平头百姓肯定有意见。事实上,根据《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草案)》,如果需要作为餐馆等对外营业,必须先报市规划部门批准,规划部门在审批前,还要征求历史建筑保护办公室、国土、文物等部门的意见。我们很想知道,这些个公有产权的房子成了私人会所、高档餐馆,到底有没有履行过这些手续?如果履行过,是不是都是照章办事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