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西艺到西政

从西艺到西政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至1902年10月,盛宣怀呈奏《南洋公学历年办理情形折》中还称上院“视西国专门学校,肄习政治、经济、法律诸科”。)南洋公学政学培养方向的确立与实施,反映了盛宣怀教育理念的一次根本性转变与提升,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标志着盛宣怀的西学观从技术层面上升至政治制度层面。

1896年《南洋公学纲领》称“南洋公学本系大学”,1898年《南洋公学章程》称“上院即头等学堂”,都说明南洋公学与北洋大学堂一致,目标都是仿照外国教育制度建成大学。所不同的是,北洋、南洋两校在人才培养方向和学制设置上有所差异,这也正体现了南洋公学是借鉴北洋大学堂的办学经验而建的。盛宣怀在比较两校时明确表示:“(轮船、电报)两局捐办南、北洋两公学,一则专教政学,一则兼教艺学。”(注:盛宣怀:《遵查轮电两局款目酌定报效银数并陈办理艰难情形折》(光绪二十五年七月,1899年8月),《愚斋存稿》第3卷,第10页。)“北堂兼艺学,南堂重政学。”(注:盛宣怀:《致张之洞函》,(约光绪二十九年,1903),盛档:044670。)

可见,盛宣怀希望南洋公学在人才培养上与北洋大学堂有所区别。早先一年创办的北洋大学堂以培养机械、矿冶、电机等工程技术人才为主,即所谓重在“艺学”;南洋公学则是一所专门培养行政、外交、法律、经济商务等方面人才的学堂,即盛宣怀自称的“政学”。正如福开森在1902年为盛宣怀所拟《南洋公学宗旨抒陈》中说:“其时北洋大学堂讲求化学、机器、铁路诸学,故南洋公学不便重复,即以政治理财为宗旨也。”(注:《南洋公学宗旨抒陈》(光绪二十八年,1902),盛档:116397-2。)

对于“政学”人才的培养方向,1898年《南洋公学章程》“设学宗旨”开宗明义地说:

公学所教,以通达中国经史大义、厚植根柢为基础;以西国政治家、日本法部、文部为指归,略仿法国国政学堂之意。而工艺、机器、制造、矿冶诸学,则于公学内已通算化、格致诸生中,就质性相近者,令其各认专门,略通门径,即挑出归专门学堂肄习。其在公学始终卒业者,则以专学政治家之学为断。(注:《南洋公学章程》(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1898年6月12日),《愚斋存稿》第2卷,第23页。)

盛宣怀又在同年所上《筹集商捐开办南洋公学折》中说:“环球各国学校如林,大率形上形下,道与艺兼。惟法兰西之国政学堂,专教出使、治政、理财、理藩四门……学堂系士绅所设,然外部为其教习,国家于是取材。臣今设南洋公学,窃取国政之意,以行达成之实。于此次钦定专科,实居内政、外交、理财三事。”(注:盛宣怀:《筹集商捐开办南洋公学折》(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1898年6月12日),《愚斋存稿》第2卷,第23-28页。)直接指明南洋公学是仿照法国国政学堂,专教“出使、治政、理财、理藩”之学,以“内政、外交、理财”为公学所授三门专业,培养新式政治家人才为目的。

从1897年正式开办,到1903年初的6年时间内,南洋公学基本遵循原定办学宗旨,按照办学章程所定学制和人才培养宗旨,于1897年建立师范院,当年11月开办附属外院,接着于1898年3月设立中院,1901年设立“专教中西政治、文学、法律、道德诸学”的经济特科班,1902年设立政治班,以为上院之预备,意在培养政治、法律类专门人才,所派留学生也多肄习政治、法律、经济、商务等专业。直至1902年10月,盛宣怀呈奏《南洋公学历年办理情形折》中还称上院“视西国专门学校,肄习政治、经济、法律诸科”。(注:盛宣怀:《南洋公学历年办理情形折》(光绪二十八年九月,1902年10月),《愚斋存稿》第8卷,第31页。)

南洋公学政学培养方向的确立与实施,反映了盛宣怀教育理念的一次根本性转变与提升,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标志着盛宣怀的西学观从技术层面上升至政治制度层面。甲午战争的失败,使盛宣怀觉悟到西学不仅止于军事、技术两端,所谓“泰西之学皆系有用之学,一事一物均有实际”。(注:《天津头等学堂、二等学堂招生启事》(光绪二十一年九月,1895年10月),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萃编》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94页。)主张将学习西学的领域从军事、技术等“西艺”扩展至政治、法律、财政等“西政”,从器物层面扩展至制度层面。1895年创设北洋大学堂时,已将“律例”即法律添入头等学堂科目之一,南洋公学则专教内政、外交、理财,以培养政治家为目的,标志着盛宣怀由西艺而西政的西学观的全面转变。

第二,体现了盛宣怀在设学目标上的自我突破。此前盛宣怀创设的各类洋务学堂,都围绕自己所办、所管工业企业,直接为企业培养所需专门技术人才。创设北洋大学堂时已经开始有所变化,而南洋公学则更进一步,突破为自身实业领域培养人才的局限,着眼于为国家广育法律、政治、外交、商务等各类人才。

第三,顺应并实践了甲午之后我国新式教育发展的最新思潮。甲午之前,新式教育以西方语言、技术教育为主,属西艺教育。甲午战败后,朝野人士深受刺激,体认到日本明治维新厉行法政改革,才使国家臻于强盛,仅习西方语言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于是西政教育思想应运而生。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极力鼓吹学习西方应以西政为主,西艺为辅。(注:梁启超:《变法通议·学校余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第62页。)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将学校课程分为西政、西艺两科,并认为政先于艺。盛宣怀创办以西政为教育宗旨的南洋公学,首先实践了西政教育思想,拓展了我国教育学习西方的领域,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